自主探究解诗意 梯度朗读悟诗情

2023-10-08 23:41林亭亭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杨家岭南泥湾延河

○张 敏 林亭亭

【课前思考】

本首诗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家国情怀”中的第四篇课文。诗歌文化底蕴深厚,四年级的学生已习得学习现代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但他们对革命文化教育主题的诗歌中蕴含的革命精神还是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如何通过有效、大量的资料搜集,来感悟延安精神并明白它的现实意义,将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景、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因此,本堂课以“弘扬延安精神”为学习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创设不同情境,引领学生走进延安,了解革命故事,学习延安精神。课前分组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方向,提出注意事项,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小组,进行有目的地查阅资料,有效发挥了资料对深入理解课文的价值和意义,为理解延安精神作好铺垫;课中自主探究,各组认领学生提出的问题,以不同形式汇报交流,并结合升旗仪式开展诵读展演,进一步体验延安精神的含义及意义;课后实践活动,将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自觉传承延安精神,实现学科融合的教学理念。整堂课将朗读和交流汇报并重推进,同一任务中的不同学习活动相互关联、逐层深入,带领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学习延安精神,感受延安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课堂展示】

任务一:读通诗歌,初识延安精神。

前置性学习活动:

1.反复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把易读错的字词,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地方做好标记。

2.全班共分六个小组,各组结合本组的学习锦囊,搜集相关资料,分组学习。

(1)延河组学习锦囊:①搜集延河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延河图片或视频,也可以阅读冯牧的文章《延河边上的黄昏》。②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延河边上的革命岁月,记录感受。

(2)枣园组学习锦囊:①搜集枣园相关资料:可以查找枣园图片或实景视频,也可以了解在枣园发生过的历史事件。②根据搜集的资料试着写写枣园导游词,体会“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诗句含义。

(3)南泥湾组学习锦囊:①搜集南泥湾相关资料,可以阅读红色书籍《南泥湾》,可以观看电影《南泥湾》,也可以听一听《南泥湾》歌曲并试着唱一唱。②根据搜集的资料了解南泥湾开荒的历史事件,体会南泥湾精神。

(4)杨家岭组学习锦囊:①搜集与杨家岭相关资料,可以观看中共七大纪录片,还可以搜集杨家岭会场的图片。②根据搜集的资料了解杨家岭发生的历史事件,体会“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诗句的含义。

(5)窑洞组学习锦囊:①搜集与窑洞相关资料,可以查找窑洞、土炕的图片。②结合搜集的资料,思考:为什么我们“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6)宝塔山组学习锦囊:①搜集与宝塔山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宝塔山的图片、文字介绍,还可以朗读贺敬之的诗歌《回延安》。②结合搜集的资料,思考:为什么“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任务二:读懂诗歌,探寻延安精神。

学习活动一:梳理事件,把握内容。

1.出示甲骨文“追寻”一词,学生猜字并理解“追寻”的意思。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简介延安,并在地图中找出陕西以及延安的位置。引导学生由课题提出问题确定学习思路。

3.出示阅读提示,指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诗中多次提到“追寻”,是在追寻什么?

(3)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

4.回顾有感情朗读诗歌的方法。

5.学生朗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歌。

小结:读准字音,读通诗歌是有感情朗读的基础,要想做到有感情朗读诗歌,还要理解诗歌内容,读懂诗歌。

6.学生交流在前置性学习中不理解的内容,请一位学生上台做记录。各小组成员,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认领本组能够解决的问题。

7.各小组讨论,选择不同方式,全班交流分享,为同学们解疑释惑。

(1)延河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延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它流经延安,是延安的象征,当年许多革命者常在延河边上讨论革命的道理。

(2)枣园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学生可以以导游的形式介绍枣园。枣园有毛泽东同志居住的窑洞,窑洞前有几棵梨树,“梨树的清香”暗指毛泽东及中央的领导同志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3)南泥湾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抓住“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展示有代表意义的图片,播放歌曲帮助学生丰富对诗歌画面的想象。

(4)杨家岭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结合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的视频资料理解“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的含义。

(5)窑洞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为什么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是因为看见窑洞和土炕就想起毛主席他们在这居住的时光。土炕见证了革命者和延安人民同甘共苦的岁月。

(6)宝塔山组汇报交流。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以图文简介的形式介绍宝塔山,进而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小结:各小组通过不同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了搜集的资料,解决了我们的问题,作者追寻的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7.过去,坚定不移地追寻延安精神,让我们迅速地从贫穷走向富裕,现在,追寻延安精神让祖国从富裕走向富强,从落后走向先进。祖国科技的迅猛发展,你知道哪些?

8.播放《科技中国》视频资料,体会在延安精神的指引下,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延安精神的讲话,学生谈感受。

小结:通过搜集资料,我们了解了诗歌中的主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把握了诗歌主要内容,感受到了代代相传、振奋人心的延安精神。

学习活动二:仿说仿写,体会情感。

1.聚焦第1 小节,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心情是怎样的?

2.边读边想象画面,朗读诗歌第1 小节。

3.学生仿照诗句,表达自己追寻延安精神的心情。请一位学生到电脑前,把大家认为好的语句记录下来。

4.齐读第6 小节,谈感受,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结: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延安精神的追寻不仅是对已逝岁月的怀念和赞美,更是面向祖国美好的明天,令人振奋和鼓舞。

任务三:读活诗歌,内化延安精神。

学习活动三:

1.创设情景,进行《延安,我把你追寻》诗歌诵读展演,鼓励各组进行创意展演。

2.分小组讨论并排练。

3.各小组诵读展演,商讨并确定最终班级展演的形式,全班参与展示。

任务四:拓展延伸,传承延安精神。

课后实践性学习活动:延安精神不仅要继承,更要发扬。追寻延安精神的脚步不要停止,接下来,我们深入开展“弘扬延安精神”活动。一个星期后,根据完成星级颁发荣誉奖章。

看一看:电影《周恩来回延安》。

唱一唱:歌曲《南泥湾》。

诵一诵:诗歌《回延安》《延安宝塔歌》。

小结:延安,一座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希望大家追寻的脚步不要停止,课下让我们到电影、歌曲、诗词中继续追寻延安精神。延安精神这份宝贵的精神遗产,一定会通过我们传播四方。

【教学反思】

一、创建开放空间,自主探究解诗意

前置性学习活动,以教材为主、以课文为范本,紧扣教材文本的革命文化意蕴,引导学生聚焦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分组活动,有目的地学习,适切加工历史文献,适当拓展革命文本,引领学生在更大的革命历史语境中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在“梳理事件,把握内容”这一学习活动中,提供多个问题让学生选择,这种开放的探究活动,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开放的探究平台,所有学生都能从中找到感兴趣的研究主题。整个任务情景的实施,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阅读、梳理、整合、探究,更有学习小组的群学,实现了生生互动的合作探究学习。在该任务情景的驱动下,学生借助与延安精神有关的历史环境、人物生平、革命事迹、纪念活动等,拓宽认知背景,增强情感体验。在倾听、交流、阅读、表达等过程中,明白作者真正追寻的是延安精神,在此基础上进行“仿说仿写,体会情感”这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补充场景,再现抒情意境,增强他们的代入感、在场感、共情感。学生在丰富真实的言语实践中升华情感,受到革命文化的滋养与陶冶。

二、创设真实情境,梯度朗读悟诗情

课堂中学生从读通诗歌,到读懂诗歌,再到读活诗歌,梯度性的朗读训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借助朗读,渲染情境。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体会延安精神。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承办周一升旗仪式这一真实的任务情境。学生在诵读展演的过程中,借助引读,还原情境,促使学生将延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拓展性实践学习活动,看电影、唱歌曲、诵诗词等活动,借助音频,再现情境。引导学生把学习活动延伸至课外,提高传承延安精神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杨家岭南泥湾延河
延安文艺座谈会
农耕劳作磨毅力 南泥湾精神记心中
延河晨晓(小提琴独奏)
《南泥湾途中》
《延河之畔》
延河在我心上流
腰鼓
南泥湾开荒志
发展水土保持绿色产业 杨家岭村走上了致富路
南泥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