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蒙 姜凤 吕秀芹
摘 要: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基于“双一流”专业建设背景,按照湖南省职业教育“双高计划”建设要求,从服务区域特色创新发展的视角出发,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从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和胜任能力出发,归纳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和能力素养要求,提出基于“一核四维”模式的多角度系统建构的课程体系。设计共融、共育、共学、共情的四维教学模式,并在基于此理念的课堂设计中引入定性评价标准,采用定量加定性的多维评价模式,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关键词:工作任务;课程体系;四维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89-04
一、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国务院于2019年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双高计划”,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22年初《湖南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优秀中职学校和优质专业群建设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全方位推进、创新产教融合,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职业院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健全高职特色的治理体系,加快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能否立足核心素养培养,设置科学的、符合学生职业发展和企业行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课程体系,将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能够满足当前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也是当前湖南省高职院校推进专业集群发展实现协同育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一,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是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结合职业院校国家教学标准,在“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双高计划实施和双一流专业群的现实背景下,建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对教学实施、课程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的指导与规范意义。第二,双高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深度对接湖南“三高四新”专精特新产业,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产业集群教育聚集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在“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通过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共享,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构建“一核四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能够加强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复合性和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职业胜任能力和受雇能力[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下课程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研究,林新贵等提出,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应从一维知识教育向知识、技能、价值观的三维教育进行转变。孙承旭认为课程内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完善以技能为先的考评平台,进一步完善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建设。陈宇认为高职院校需构建职业素质目标,促使“理论知识”与“项目任务”,“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学习情境”与“工作实训”的深度融合。第二,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刘卫东等提出了系统能力培养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并以计算机专业为例,建设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李小敏认为在“岗课赛证”融合背景下,以岗位需求确定授课项目,授课内容要和考取证书相对接,与职业技能竞赛相融合。何丽莉等认为基于产教融合的新论断,对高职专业群核心技能培养体系和专业群课程体系需要重构。第三,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究。袁秋菊基于职业能力本位视角,根据岗位胜任力、校企合作路径建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邓莎莎面向创新创业技能培育进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张驷宇基于职业核心素养视角,构建了“一种机制、两类课程、三大目标、四类平台、五种场景”的专业课程体系。马忠良等从“1+X”证书制度,提出由校内教师和校外专家共同制订人力资源管理课标和X证书标准,构建既包含课程标准又包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课证融通”课程体系。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职业教育起步早,发展层次多,已建立起各自较为系统成熟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几种较为固定的代表性的模式。第一,德国双元制课程体系。该体系培养方式分为企业和学校两个培养主体,类似于国内的校企合作建课,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方法、社会等基础从业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以职业要求為中心,学校依据授课计划进行理论教学,企业依据联邦培训制度章程实施实践课程培训。第二,英国BTEC课程体系。英国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高度结合。该体系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通用能力,致力于开展利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教育,使学生在完成学业获得证书的同时拥有能够继续接受更高教育的能力,与国内的岗证融通课程体系设计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三,澳大利亚的TAFE(技术和继续教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秉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的理念,以“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为主要教育培训模式,与国内的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探索课程体系设计相似。在该课程体系下,高职授课计划未设置基础课,只有区分不严格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分,其特点是课程多但课程学时少,必修与选修共存。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现有对课程体系建设的相关研究针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探讨仍存在不足。第一,研究角度缺乏系统性。诸多学者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虽侧重点不同,但缺乏多角度系统研究该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第二,缺少实证研究,大部分研究停留在理论部分,未针对该专业进行具体课程的设置等。鉴于此,本课题以人力资源管理“双一流”专业为背景,在课程体系上采用“一核四维”模式,“一核”即能力本位、典型工作任务,“四维”即共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融——多学科融合,共学——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等多样课程设计,共情——课程思政、素养、儒家文化,研究角度系统,并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实证研究探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2]。
三、建设实施前景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群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核心,带动群内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三个专业的协同发展。群内专业同为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人际关系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实务、办公自动化三门专业群选修课与其他专业相同。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部分课程的建构,可为双一流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课程体系建构提供参考[3],也可为其他专业的课程建构推广使用。
四、建设思路及举措
(一)“一核”:以能力本位和典型工作任務为核心目标建设课程体系流程
在“双一流”的学科建设背景下,专业课程体系需遵循学生的认知成长规律、 职业发展规律以及能力进阶来组织课程体系架构,形成高效严密的整体。紧扣人才培养方案和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薪酬、绩效、劳动关系、人员素质测评等六大模块的核心岗位需求,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模式“转承启合”地设计。课程体系设计先以能力本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目标,再通过专业课程结构优化,重建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内化知识,外显技能进阶以及四维段的综合技能养成,完成了整套行之有效的技能课程体系建设。各科目的课程有机融合、联系、衔接,形成双一流专业群建设引领下以能力本位为核心要务的“共育、共融、共学、共情”的“一核四维”课程体系架构。
基于以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为指引的课程体系建设,以工作流程为出发点,重构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构建教学体系,按照工作任务流程和业务环节学习情境和教学项目,企业导师进课堂,学生和教师进企业,将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养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内化吸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真实场景的工作流程有了系统认知,明确了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责任与使命,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及学习情景的实操练习,学生感悟并践行了岗位工作使命,在团队合作中达成能力进阶。
(二)“共育”:“双一流”建设视角下,对接区域产业集群,整合、共享,资源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形成通识教育、核心专业教育、拓展教育为内容的课程结构,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群建设与资源链、产业链、人才链的三链融合。对产业链条端用人需求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岗位目标培养要求,重构专业知识,设置课程体系。如在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该岗位要求掌握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酬方案制订、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技能、劳动法规运用等的工作能力。因此教学实训中的核心技能训练就主要围绕这六大模块与运行方法开展,进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配备。与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区开展合作,通过校企多元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4]。
(三)“共融”: “双一流” 建设视角下,通过融合交叉学科知识提升课程的专业性
依托信息化教学手段及实训软件共享,教学团队不设学科边界,突破各学科的专业壁垒,将人力资源管理与劳动经济学、统计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劳动法等内容交叉融合,通过多学科交融教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技能。将企业人员规划测评、员工招聘、薪酬绩效考核、培训与开发、劳动关系管理六大模块设置系统弹性机制贯通讲解,通过仿真案例实训让学生在解决典型工作任务时培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合规思维能力,提升职业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素质等综合素养。教师介绍具有前瞻性、专业突出且有启发性的真实企业案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全流程服务理念,理顺员工关系。
(四)“共学”:在 “双一流” 建设视角下,重组教学团队,重设教学流程,打造动态的师生学习共同体
重设教学流程,重视教学团队的梯队建设,师生通过多样化的、动态的教与学,形成“共学”的教学模式。依托数字化智慧实训设备突破校企、行业的时空界限,从校内教师到企业指导、行业导师云端在线参与真实案例讨论、任务指导。课程专业教师和相关延伸交叉学科教师参与课堂,不断优化教学梯队的结构,为打造师生学习共同体奠定基础。利用超星学习通和慕课教学平台,设计案例后开展翻转课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利用仿真模拟一体化实训室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全流程实践教学业务,在实训室教学的基础上开拓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将课堂引入企业、项目和劳动仲裁庭。
(五)“共情”: 将思政元素有温度地贯通教学全过程,内化情怀素养,突显情感共鸣
有机融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指标开展教学评价时、难以量化标准只能定性情感元素,包括师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真实感受等都是师生“共情” 的情感内化。这种内化可以大大增强师生职业角色的获得感和素质提高的成就感,能激发学生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也能促使老师保持课程持续创新改革。
通过选取企业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情景化还原专业技能,植入公正、法治、敬业、诚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学生在工作中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再辅以儒家“情理交融”的思想构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和谐”为目的,以“中庸”之道处理员工关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核,培养学生正确的择业观、终身学习参与职业技能竞争的发展观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挥自身的最大价值。
五、课程体系建设成效
(一)理论层面
1. 突破以学科为本位的固有体系,构建有明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本位的高职技能型课程体系
首先坚持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核心,突出专业核心竞争力。其次,设立大师工作室,有针对性地通过实训强化技能,增强对专业技能的操练。再次,课程开发基于职业竞争能力,注重实效性和实用性,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采用项目化、任务化的教学模式,内容高度契合工作流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技能为核心。
2. 实现从一维教育到四维教育模式的转换,构建“共育、共融、共学、共情”的课程设计体系
优化改进的课程体系,实现了从一维到四维教育模式的转变,从过去单纯的理论灌输向知识、技能、素质三维教学目标进行转变。在帮助学生建构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同时,还注重用实训实时检验理论,实训学时可以大于理论学时,使学生全面养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岗位实践能力,塑造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锻造优秀品格。
课程体系的重构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充分实现就业,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身份的顺利转换,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形成长远职业规划的思维和能力,包括培养职业技能、顺利就业,促使学生在不同的人生发展阶段做出科学的职业规划和职业提升路徑选择。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重视学生长远目标和终身发展潜能的实现与发展[5]。
(二)实践层面
1. 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确定核心技能点
通过深入企业园区专业调研,以培养学生能力本位为核心,提高职业技能为任务目标,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并体现区域层次特色,确定与国家职业标准和本专业教学标准链接贯通的核心职业能力养成。
2. 建构符合职业岗位(群)核心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重构课程内容,构建“一核四维”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丰富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精神”为目标,特别是注重学生“八大素养”的培养,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思维素质、道德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人文素质”,以适应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要[6]。
3. 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唤醒课堂,提高师生职业胜任力和学生的受雇能力
在课程教学设计环节建立学科间横向联系,形成“多学科知识融合网络”,引领学生运用职业、严谨、合规的大局思维解决实务中的复杂问题。纵向上围绕政治认同、 家国情怀、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教学内容的输入与优化,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深挖、凝练其中蕴含的思想、素养价值,唤醒课堂。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研发一些人力资源市场项目,通过与企业的这种长期合作交流模式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承旭. 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6):162.
[2] 陈宇. 基于职业素养提升的课程体系建设[J]. 中国冶金教育,2019(04):39-41.
[3] 李小敏. “岗课赛证”融合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究[J]. 财会学习,2022(20):148-150.
[4] 何丽莉,蒋绍妍,段婷婷,等. 产教融合理念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以辽宁生态工程职业学院环境保护专业群建设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8):78-80+97.
[5] 张驷宇. 职业核心素养视角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4(03):53-56.
[6] 袁秋菊. 民办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思考[J]. 职教论坛,2015(20):62-65.
(责任编辑:罗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