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薇
摘 要:高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劳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环节,开展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需要进一步优化,有必要明确高校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总结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提出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发挥高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新思路,实现劳动教育培养和塑造人的目的。
关键词:劳动教育;全过程育人;新时代;协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22-0069-04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无论是对个人、国家还是社会来说,劳动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目的是发挥人的才能,引导大学生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一、高校劳动教育的意义
第一,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很长时间以来,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并没有引起重视。当前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高校应意识到进行劳动教育是培养人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2]从实践时效来看,高校劳动教育针对地区特点,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主张从实效评估劳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育人实效来看,高校劳动教育更新了高等教育理念,制订适合的措施,符合学生心理需求,增强了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可度,深化了育人内涵。
第二,丰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内涵,树立全面发展的劳动教育目标。高校劳动教育以人的发展为目标,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在劳动实践过程中增强高校劳动教育的有效性。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作为创造历史的主体,发挥主体能动性,对世界进行自由自觉的改造以确证自身,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与劳动能力同时发展的除生存能力之外,更囊括了道德品质、志向理想、科学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现实需要,即对人类现存社会生活条件的分析。高校劳动教育重视高校学生生存、求知、发展的现实需要,关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遵从人的发展客观规律为准则,在劳动过程中坚持科学实践观,以此达到遵循高校劳动教育规律与实现高校劳动教育目的的统一。
第三,总结劳动教育的新路径,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高校劳动教育注重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最显著的特征就在于理论指导实践,形成发现问题、探寻规律、解决问题的思路。高校劳动教育坚持劳动理论和生产实践的统一与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有关。他们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进行了论证。马克思在《给临时中央委员会代表的关于若干问题的指示》中指出:“技术培训,这种培训要以生产各个过程的一般原理为内容,并同时使儿童和少年学会各种行业基本工具的实际运用与操作。”[4]如上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重视劳动教育理论与生产实践及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劳动理论教育贯穿劳动教育始终,帮助人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在进行劳动原理教育的同时,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在了解劳动原理和具体生产工具的使用过程后,学生对劳动和社会生产会有切身感受,如此,便可以促进生产劳动的后备人才培养。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将劳动教育理论与学生实际需求對接,培养学生掌握系统的劳动技能,在激发学生劳动热情的基础上,提高劳动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对劳动的信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
二、劳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一)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出现过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概念:“商业劳动、家务劳动、教育劳动、科学劳动、艺术劳动等劳动形态。”[5]作为学生成长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劳动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劳动教育能够增强人的德智体美水平,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开展劳动教育核心在于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关键在于补充文化知识之外的劳动知识,其中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此外,劳动教育的重要内涵在于学生通过劳动锻炼能够磨砺意志品质。基于此,新时代劳动教育具有丰富内涵:一是劳动教育提倡开门办学,让一线劳动模范等走进校园;二是坚持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制度守正创新;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
一方面,劳动教育的目标在精神层面指学生通过劳动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改变刻板印象,从劳动中获得充实感、快乐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劳动光荣、崇高、伟大、美丽的观念。同时,在现实层面开展劳动教育旨在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满足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通过劳动教育学生不能仅把美好生活停留在观念层面,更要拥有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超越技术理性中物的尺度,趋向人的内在尺度的回归。”[6]在遵循劳动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从劳动认知走向劳动认同,亲身体会劳动。实际上,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劳动教育的目标有更深刻的领会。劳动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性是因为劳动教育是不分贵贱的。这种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能够自由自觉地劳动的学生和具有奋斗精神的人。
(三)设置劳动教育课程
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存在发展式微、课程体系不完善、管理缺乏系统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高校关于劳动教育的教材不足,因此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开发课程体系尤为紧迫。高校劳动教育不能仅仅作为一种补充活动存在于学生的课程表上,作为青年聚集的主阵地,高校更应该加强劳动教育,从形式、内容、手段上整体优化学校课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不仅要在广度上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也要在深度上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
(四)坚持劳动教育原则
劳动教育通常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坚持育人目标。以培养具有正确劳动价值取向的人为目标。育人要达成培养尊重劳动、乐于奉献的具有正确价值观的人的目标。第二,遵循教育规律。劳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具体为劳动教育要基于人的体能进行开展,同时劳动教育应该确保具有全过程性,并且选取适当的范围。第三,劳动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劳动教育要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注意数字发展趋势,融入新形态。第四,拓宽劳动教育途径。促进家校联合,促进劳动教育融入社会。第五,劳动教育要因时因地调整。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因地制宜,选择切合实际的方式。
(五)坚持全过程育人
“三全育人”理论的提出突出了综合育人格局的必要性,并从三个方面对育人提出了要求,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中可以发现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全员育人意味着确保劳动教育全员参与。高校劳动教育涉及多主体,其中包括高校学生、高校教师、高校职工,在劳动教育过程中多主体共同发力,能够形成参与劳动的良性氛围,为大学生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全程育人的核心在于全过程。劳动教育应贯穿高校教育过程始终,贯穿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完整的教育过程。劳动教育实践的完整性体现在劳动教育过程的细节中,同时要关注学生的需求。
三、高校劳动教育的新时代特征
(一)与红色文化相融合
第一,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认知相结合。红色文化培养人吃苦耐劳的精神,给人一种劳动最光荣的认知和体验,有利于开展劳动教育。第二,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情感相联系。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传承下来的精神文化,与劳动教育弘扬的朴素情感有相通之处,红色文化的精神引领高校劳动教育活动。第三,红色文化与劳动教育价值观相契合。红色文化是革命先烈在为人处世的一言一行中表现出来的勇担责任的价值品格。劳动教育旨在培养人在劳动中的耐力和责任心。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观念与劳动教育在价值观上具有契合点。宣传学习革命先烈的先进事迹,学生能体会吃苦耐劳、不断奋进的精神,有助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
(二)载体更加丰富多样
第一,高校劳动教育课程载体。高校劳动教育重要的一点是注重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为高校学生搭建更多劳动教育的实践平台。第二,高校劳动教育书本载体。基于对“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网站的搜索,进行基础理论现状比对分析,以“劳动教育”为主题词,查询馆藏图书,查看十八大以来的图书趋势曲线图,发现图书出版量基本呈递增趋势。2019—2020年大幅度增长,2020—2022年保持百本以上,体现了劳动教育书本载体的丰富性,但是在高校劳动教育理论专业化方面仍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高校劳动教育网络载体。用好数字新媒体技术,利用现代化手段在网络上进行劳动教育。如通过慕课、雨课堂、微助教、钉钉、腾讯课堂等平台整合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各类手段,不断增强劳动教育的效能。
(三)更适应知识技术更迭频繁的发展现状
首先,劳动教育注重经验的积累。在实践中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劳动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在知识技术更迭频繁的现状下,高校劳动教育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改进工艺和方法,适合时代发展和人的发展需求。最后,劳动教育能够培养挑战精神。劳动教育致力于发掘学生的潜能,学生在劳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价值感和存在感,因此有必要开展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加强学生面对风险和挑战的心理预期建设,为学生日后的生产劳动和职业选择激发新思路,增强灵活性。
四、高校劳动教育的优化路径
(一)发挥家庭在高校勞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家校联合是劳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之一。“一定历史时代和一定地区内的人们生活于其下的社会制度,受着两种生产的制约:一方面受劳动的发展阶段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家庭的发展阶段的制约。”[7]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8]第一,优良家风为高校劳动教育奠定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优良家风是对一个家庭及其成员的涵育陶冶,也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教化熏染。好的家庭教育在无形中陶冶和升华劳动教育,有助于打好高校劳动教育的基础。第二,优良家风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精神动力。优良家风与劳动教育相辅相成,互相影响。优良家风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员在家庭中形成劳动文化认同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提供精神支撑,同时,高校劳动教育能够更好地锻造人的精神品质,延续家风优良传统。家庭教育配合高校劳动教育,为优化高校劳动教育提供了新途径。
(二)发挥学校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具有重要的劳动教育主导功能。一是高校应创设开展劳动教育相关专业的物质条件,发挥研学实践的优势。高校应制订好劳动教育的规划,协调好劳动教育时间,保证劳动教育课时完整。做好劳动教育相关人员调配工作,确保人员完备,避免其他活动抢占劳动教育时间,以学校课程创新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形式。例如,结合校园生态保护需求,开展校园树苗培植活动,以学院班级为单位进行植物认领,这既能在植树、浇灌、打农药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美化环境,同时又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又如部分高校开设“家常菜”课程作为“劳动教育”课程的试点项目,以学生亲自炒一道菜作为结业考试的题目,这有利于改变学生劳动能力偏弱的状况。二是高校做好开展劳动教育的精神动员,做好高校劳动教育思想宣传工作。积极宣传推广高校劳动教育先进事迹,树立高校劳动教育典型,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幸福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批判充分说明了自由自觉的劳动创造幸福的思想。劳动的幸福感在于其适度合理性,过度和强迫之下的劳动难以发挥人作为劳动主体的能动性,亦不能使人体会到劳动所产生的幸福愉悦感。人的劳动不仅是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更应该使人既关注物质维度,也关注精神维度的发展。劳动在满足人的吃穿住行需要的基础上,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使人能够有充分的自我实现空间。四是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对高校劳动教育进行质量评价和监督管理,对高校劳动教育效果进行反馈。
(三)发挥社会在高校劳动教育中的支持作用
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的主阵地是高等院校,但是一切教育的最终的目的是使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因此应该注意高校劳动教育与社会接轨。比如返乡大学生加入当地社区,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帮助测量体温、进行人员身份信息核实等工作。同时,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将高校劳动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进行实习、实训,通过大学生返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真正在社会活动中应用相关技能,提高自身统筹安排活动的协调能力和专业性。同时,劳动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奋斗精神,在公共服务中磨砺意志品质,具备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服务意识,在疫情防控等时刻发挥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五、结语
总之,劳动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9]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生生不息的传统美德。因此,有必要把握好劳动教育基本现状,从而跟上劳动教育发展趋势,对劳动教育中各个环节进行适当调整,以此找到勞动教育的新路径,满足当前人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1.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编.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14.
[3]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6.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 中央编译局,译.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0.
[5] 郝立新,编.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卷)——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840—1848)[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75.
[6] 徐海娇,艾子.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进程与反思展望[J]. 广西社会科学,2019(11):171-176.
[7] 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
[8]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 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69.
[9] 习近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4.
(荐稿人:刘爱军,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莫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