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密码

2023-10-07 10:46于延晓
行政与法 2023年7期
关键词:之治中国式现代化

于延晓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 (吉林省行政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中国之治既古老,又现代。自古以来,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生生不息,无论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的以民为本理念,还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的天人合一思想,抑或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的革故鼎新精神,无不源于中国人民智慧积淀而成的独特文明气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使中国之治焕然一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伟大梦想,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中长期现代化的蓝图,提出了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基于此,深入研究中国之治独有的制度优势及其转化成效能的机理路径意义重大。

一、中国之治的历史沿革

中国之治是一个有着厚重历史的概念,对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国而言,其内涵至少发生了4次变化。

中国之治来源于华夷论的辩证认识,指向以华夏为中心而影响天下的自我治理思想观念和政治实践。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看,至少在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王者不治夷狄论》中就开始用“中国之治”这个概念来论述华夷论——“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也”[1],意即中国之治只限于华夏之治,而不包括夷族和狄人之治。这是以我为尊的天下主义的治理模式,是与当时中国古代的繁荣和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所匹配的治理样态。

近代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越来越腐朽,且在经济和科技上也全面落后于西方。就在抱守唯我独尊的朝贡体制的封建统治者还在纠缠于西方使者行什么礼时,西方列强经过资本主义革命走上了强国强军的现代化之路,并用鸦片和大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传统中走来的中国之治面临着西方治理的强大挑战,中国的进步知识分子也开始反思并批判礼法不分的中国之治。此时的中国之治由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治理制度变成了阻碍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桎梏,在来自外部的比较先进的西方近代文明的碾压下,国家蒙难、文明蒙尘、人民蒙辱。

在进步知识分子进行反思的同时,各个阶级都在寻找中国独立和强盛的出路,以摆脱被西方列强瓜分、殖民、压迫奴役的境遇。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你方唱罢我登场,但皆未能找到挽救中国命运的良方。君主立宪、议会制、多党制和总统制等西方治理模式,自由主义、实用主义、无政府主义、新村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工团主义等思潮因水土不服先后退潮而去,中国最终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不能自拔。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之治的新航向,解锁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解放幸福的关键密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之治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在历史的交汇点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在学界,直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前夕,中国之治都是与“西方之乱”“世界之乱”相比较来研究的。从制度原因回答世界之问、时代之问,论述中国之治体现出来的中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文章不多,比较突出的是张维为的“西方之乱与中国之治的制度原因”、袁廷华的“中国政党制度的世界贡献”和石国亮的“比较视野下的‘中国之治’”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中国之治问题,提出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制度、‘一国两制’制度体系、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2]来推动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中国之治的治理成效。至此,中国之治的理论研究出现井喷之势,“中国之治”这一概念也开始脱离历史语境,走入国家治理体系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话语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擘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总结了中国之治的十年成就,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12个方面的战略安排,指出由中国之治而开创的现代化模式创造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综上,中国之治的意涵更加清晰,其是具有中国基因,从历史中走来,与西方之治不同,经过实践锻造,进行现代化转变,推动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以及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包括治理理念、治理模式、治理制度和治理愿景等系列内容的体系保障。

二、中国之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钥匙

(一)以中国之治推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从理论上丰富中国之治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正面评价过资本主义在创造社会文明中的作用:“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3]西方之治的确以先进的生产力将世界联系在一起,推动了社会进步。然而,西方现代化凭借先发优势利用技术垄断和话语解释权掌控世界的走向,用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的旗帜号令世界,将后发国家纳入其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殖民体系中,剥夺后发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独立性。对于与其发展不同轨或不“就犯”的国家,利用科技、金融和军事霸权进行封锁、讹诈、围堵,搞双标,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秩序。不仅如此,伴随着西式文明进步的还有其内部的“西方之乱”,其根源于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所揭示的秘密,表现为资本的贪婪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当利益分赃不均,内部通胀引发金融海啸、经济危机时又内病外治,通过制造摩擦、经济战和发动战争转嫁矛盾将“西方之乱”变成“世界之乱”。

中华民族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开创了与西方治理不同的治理样态,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正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特别是在建党百年之际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华民族对小康生活的千年梦想得以实现,展现出中国之治的强大优势。

(二)以中国之治推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解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密码,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之志”

“中国之志”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个方面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艰辛探索而总结出的宝贵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十四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4]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清·唐甄·《潜书·权实》),再好的制度文案如果不落实执行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落实执行才能既合规又合理、既合乎社会发展方向又符合人民愿望、既遵循程序正义又实现结果正义,这个转变机理和路径是实现“中国之志”的关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核心内容,要围绕这些根本制度探讨如何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避免走弯路走邪路,自觉自信地用高效管用的中国之治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

(三)以中国之治推进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有利于回答世界之问,创新人类文明新形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之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环境错综复杂,世界经济陷入低迷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逆全球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思潮暗流涌动。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5]乌克兰危机、局部热点又加剧了世界震荡,给低迷的经济雪上加霜。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急迫,亟需加强全球的气候合作,但个别发达国家动不动退群,推托应负的环境责任。“世界怎么了?”中国之治回答了世界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以优异的成绩回答了变局中的问题,以一己之力打赢了抗疫攻坚战,并在2020年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GDP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中国用3年时间精准脱贫,集中补齐小康路上的短板问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70%的份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世界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中国之治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不仅在中国创造了奇迹,打破了西方模式的神话,也为世界上其他想要富裕的国家提供了现代化样本,贡献了中国智慧和方案。

三、中国之治: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必然

中国之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总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及其转化效能的精炼表达,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治理道路,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统一的必然结果。

(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赋予中国之治以历史自信

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没有文明中断的古国,“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6]。五千年文明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治理制度和风格,留下了独具特色的宇宙观、天下观、道德观、人文观和发展观,为现代化的中国之治提供了丰厚的养料。

灿烂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之治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7]“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一个民族的发展、强盛必从其优秀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从民族的历史中唤起共同记忆,凝聚共识;从朝代的更迭中总结经验教训,获取力量。中国共产党人从未忘记这一点,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引领中国不断续写新的篇章。作为中华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中国共产党人把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使得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这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历史基因,正是中国之治创造辉煌的历史基因。

丰富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之治的智慧源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重点论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两个结合”,其中在论述第二个结合时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的天下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象》)的人生观,“厚德载物”(《周易·坤》)的道德观,“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的发展观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科学社会主义真理观、价值观高度契合,两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飞跃,产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之治实现了现代化转化,创造了历史奇迹。

(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人民性是中国之治的理论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9]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它是科学,是指引人类前进方向的科学真理。其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吸收了过往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的思想成果,如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在汲取这些优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所处时代和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深入思考,用唯物辩证法实现了对上述理论的扬弃,最终形成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其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分别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解锁了方式方法,找到了未来的道路。其三,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始终关注着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命运,探索无产阶级如何实现自身解放的方式,期盼全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中国共产党探索的中国之治,从一开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开始的,也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渐完善起来的。同时,中国之治的实践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成为“中国之智”的组成部分,指导中国之治行稳致远。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三大领域提出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创新了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的实践,打破了实现现代化的单一西方模式,用骄人的成绩宣告“历史终结论”的破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中国之治形成的沃土,中国之治是中国实践的产物

1880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10]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真理不能单纯从认识中来,必须从丰富的实践中去认识,逐步接近规律,即实践出真知。中国之治正是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孕育、成长并在实践中开花结果的。

波澜壮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就了中国之治的社会前提条件和制度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之治独特的革命道路的胜利,为中国之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强了中国走自己的路的自信。社会主义革命的完成,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之治的成功经验,也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前提。改革开放绘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壮美画卷,使得中国之治逐渐成熟定型。中国之治坚持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开创了中国之治的新局面。在伟大实践中,逐步构建和形成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为中国之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基本依据。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篇章,完成了中国之治的现代化转化,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10年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进入“三期叠加”的攻坚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斗争精神,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卓著成效,主要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一步“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11],使得中国之治的理论和实践更加成熟,熠熠生辉。

四、以中国之治实现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当今中国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唯一路径,而要实现中国之治的现代化目标,既需要完善制度和治理体系,还需要通过决策、组织、执行和监督机制等的有序运行实现制度与运行机制的衔接统一。

(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

中国之治的首要任务是要有先进完善的制度,正如守法要有良法一样。亚里士多德在论述法治的两重涵义时指出:“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2]同理,好的制度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近代各阶级的探索、不断试错中选择的适合中国国情、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进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明了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向,从13个方面对如何进行中国之治作出了制度安排。党的二十大报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新阐释中国之治,从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战略布局对中国之治进行了理论概括和实践安排,进一步凸显了中国之治的智慧和优势,开辟了现代化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

(二)把稳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

13个方面的制度体系如何转化为治理的效能是一篇大文章,需要“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汉·郑玄《诗谱序》),这“一纲一卷”就是党的领导及其制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时,就指出了党的领导之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局之年第一课”中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指出党的领导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直接关系,为党的领导制度的转化指明了具体的政治方向。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具体来讲,党的领导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党的领导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行稳致远,党的领导激发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党的领导凝聚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制度,关乎现代化建设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马克思主义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源于它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指明了社会主义前进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具体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党员干部要明大德,具备高度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不能缺钙得软骨病,要有更高的政治社会责任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同时,要关注民生,为百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人民谋福祉。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提高党和政府治理能力的根本方法,因而马克思主义指导是党和政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思想指针。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党和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都要求党和政府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坚持科学谋划和发展,统筹改革与发展、国家与人民、信心与能力、局部与全局、世界与中国等各方面关系。

(三)组织制定和执行政策策略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由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党领导制度优越与否、党的领导正确与否、改革与发展的成效好坏都能从政策和策略中反映出来,所以,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是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桥梁。全面深化改革,集中攻关,需要党和国家全面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资源,增强领导力和协调能力,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为此,应加强顶层设计,组织擘画制定蓝图、政策和策略,具体实施践行中国之治,确保治理现代化落地落实,发挥作用,推动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如“十四五”规划对党和国家在历史交汇点如何实现现代化任务进行了战略谋划,用于指导党员干部和各级政府怎样干、如何提高治理水平。

政策和策略的制定往往还伴随着改革与创新的出现,能促进治理能力的提高。制定政策和策略是实现党的领导的关键环节,如何实现党的领导目标任务,既需要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还需要有创新性思维,制定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党领导人民筚路蓝缕、艰辛探索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因此只有革故鼎新,破解前进中的困难,才能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书写中华文明史的新辉煌。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政策和策略的生命亦如此。政策和策略的实施包括协调机制、责任监督机制和评估保障机制的配套。改革进入深水区,纾解治理中的复杂问题考验的是治理主体运用政策和策略的能力。既要精准施策,还要注意群众的反馈,将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结合起来,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和监督是政策和策略实施的保障,主要检视守责和履约的能力情况,确保治理目标的实现。明确责任利于治理的规范有序运行,监督责任落实利于防止治理行为失范。

(四)实施人才战略是实现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根本举措

“为了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揭示了政权与人民之间的辩证关系,回答了“为了谁”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人民至上的高度体现。因此,在治理运行中要一以贯之地体现为人民利益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如减轻贫困人口负担、扩大就业机会等。“依靠谁”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实现的力量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个人实现梦想的舞台,党和政府应制定政策法律,如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创新,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只有最大限度调动起人民的创新活力,才能形成干事创业的凝聚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要使第一资源发挥效力,必须发挥教育培养人的基础功能,根据实际培养创新人才、专业性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治理目标不会一帆风顺,也不能一蹴而就,本领恐慌、能力不强就难以经受复杂局面的考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增强干部的“九项本领”“七种能力”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党员干部要主动清盲点、补短板、擅学习、增本领、强能力;党和政府要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根据国家重大急需、智能技术发展、战略储备和复合治理的需求制定规划,实施教育培养工程。

(五)坚持“两个答案”一起发力,确保优势制度转化为高效治理

1945年,毛泽东同志与中国教育家、实业家、政治家黄炎培在延安窑洞中的对话言犹在耳,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主”的第一个答案掷地有声,名标青史。让人民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才能跳出历史兴衰的周期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用民主的方式管理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事务,监督党和政府为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而工作。“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3]党要保持长期执政地位,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始终坚持真理、修正错误。自我革命是党找到的公权力怎么掌握在没有私利的人手中的千古难题的答案。

一方面,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对自身制度和思想观念的不断革新而实现党的领导制度更加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能够推进党的领导制度向更加成熟、科学的方向转变。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优势,正是因为无私而有底气地正视问题,修正错误,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树立了党的权威;持续解放思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完成了指导思想的新飞跃;提高党的领导规范化水平,改进领导作风,保证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自我革命能够促进转化方式的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自我革命使得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创新和前进的态势,制定创新驱动战略,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举全国体制进行攻关,跟踪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手段提高治理效率和质量。如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方面,自我革命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观念及制度支持。

猜你喜欢
之治中国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彰显“中国之治”优势 树立“全球防疫”标杆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中国之治”制度“密码”:13 个方面显著优势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