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数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学科,因为其过于理性、抽象,并且对于逻辑思维要求较高,使得许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阻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改变了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现状,不仅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文章将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讨论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领域的融合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融合对策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效率低下、教学容量有限的问题,为新课改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但在融合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积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明确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理念,以及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融合方式,有利于确立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推进新课改的进程.
一、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是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近些年来计算机领域和应用数学领域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从而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该融合本质上是人工智能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大数据即是大量数据的集合,数据经过处理拥有超强的决策、洞察等能力.人工智能是建立在大数据之上的一种科学技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依靠算法完成实践,算法即是一系列用于解决问题的指令.因此,我们通常从算法、数据、协同能力等方面对信息系统进行评价.如在“二次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电子白板展示一些抛物线模型,如赵州桥、喷泉等,通过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问题
(一)盲目标新立异、华而不实
诚然,信息技术可以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一味地追求华丽课堂就会导致舍本逐末.教师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只是日常教学中的辅助手段,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才是教学的核心目的,过分花哨地应用信息技术只会喧宾夺主,甚至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很少、甚至不使用粉笔进行板书,而是使用PPT代替传统板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由于在教学中缺少板书,学生很难产生代入感,而是一种直接获得结论而非推出结论的感觉.这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持续学习,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第二,部分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过多,在教学实践中大量使用动画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的方式会导致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在花哨的动画演示上,忽视对知识的学习,违背了教学的初衷.
(二)弱化知识渗透
初中數学教师除了教授学生数学概念、数学公式,还应当传授学生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提供的信息共享,对学生是一种不良的引导,会使学生认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时借助网络平台解决是一种理所当然的行为.这无疑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渗透过程,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一蹴而就.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过分依赖容易使学生产生惰性心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十分不利,也使教学脱离了科学性、合理性,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常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PPT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与教材配套的优质课件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其可以在内部插入图片、视频、Flash动画、音频等,使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立体,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一些重点、难点的知识点,方便学生学习记忆.例如在讲授“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展示一些常见的物品,如水杯、铅笔盒、足球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圆柱体、长方体以及球体等.如此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性.
(二)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几何画板是常见的绘图软件,其基于仿真技术,准确且形象地模拟了图形在特定条件下的变换过程,方便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快速理解,并且可以极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对于数学的探索欲望,降低数学学习的门槛和难度,让学生可以将想法立刻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几何画板具有独特的动态性,用鼠标在图形的某个元素上进行拖拽,即可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例如在讲授动点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一些复杂的动点位置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准确地观察到那个点的形成,以及相对应的图形的几何性质.这可以有效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并且将几何问题化抽象为具体,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知,锻炼学生的动态思维.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得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几何画板等方式刺激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直观地将知识展示给学生,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直观的影像资料理解教学内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可以改善传统教学中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将学习活动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同时活跃课堂气氛,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直线、射线、线段”时,教师可以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直线、射线、线段,如黑夜中打开手电筒、悬挂重物的绳子、正午时树林中的光线等.教师也可以做一个Flash动画,在黑暗的背景下,有一个手电筒,用鼠标点击手电筒,手电筒射出光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向学生讲解“射线”的概念.再例如讲“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几何画板与学生进行互动,在设备中制作一个动画,让学生任意摆放直线与圆的位置,然后显示圆的半径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教师让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得到大量的数据,再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使学生自行探究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都有哪几类.这种探究式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实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教学之中,可以更好地对重点、难点知识进行讲授,同时可以加大课堂容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中突出重点及难点是最为重要的,也是教师在实际操作中最容易忽视的.信息技术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学生可以通过大量的信息和数据更快地总结规律,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形象性与直观性,让那些抽象、静态的知识变得动态具体,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例如,教师在讲授“二次函数”时,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则会将过多的时间浪费于手工画图上,导致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很少,课堂上教师可以讲授的内容也有所减少,留给教师总结和讲解性质的时间寥寥无几,也就没有随堂巩固的时间.而教师将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之中,利用几何画板等软件讲授二次函数的性质,便可以减少在黑板上作图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在软件上,教师和学生只需要输入函数解析式便可以得到相应函数的图像.通过大量的图像对比,学生可以对不同的抛物线图像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对比,并自行总结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从而加深对二次函数性质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还提高了数学课堂效率.
(三)方便学生获取知识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教学模式只是单一地进行知识讲解,对于一些抽象化的内容,若是没有图形来辅助教师教学,学生很难对该部分知識进行深入理解,更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探索.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融合的模式中,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展现方式,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掌握.例如,教师在讲解“点、线、面”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记忆“积点成线、积线成面、积面成体”的概念性知识,却无法在学生脑中建立起立体的空间概念.利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软件上模拟线、面、体的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对线、面、体的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之处进行总结.学生也能通过观察教师在白板上通过点、线、面绘制出课桌、黑板、教室或教学楼的结构图,深度感受从点到线、从线到面、从面到体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观察绘制过程中形成空间意识,并通过自行绘制加强空间体验感,从而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该部分内容.
(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负责向学生灌输知识.但是在现代教学理念中,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只起到辅助学生学习的作用.信息技术的交互功能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直观地看到自身的学习情况并得到反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评价找到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弱点,并在计算机上完成课堂内容的相关练习,进行针对性训练.信息技术可以有效促使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查缺补漏,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与习惯,推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对策
(一)改革教育观念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构建现代化教学体系,要求教师必须革新教育理念.教师应依据以下三大理念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第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确保学生是现代化课堂的主体,教师及一切外在设备均起到辅助与指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作用,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发挥空间与时间,这样知识才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第二,科学教学理念.科学教学不只是指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还指教学方式、教学理念的科学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进行教学时,紧密联系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课堂实际学习情况、年龄特点与认知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与学科要求的教学方式.第三,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观念.教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传统的唯成绩论转变为对学生的全面培养.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现如今国家越来越注重培养综合人才,素质教育也愈发注重对学生综合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育.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除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还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逆向思维、知识迁移、实践应用等综合能力的培育,使学生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二)提升教师技能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仅要求教师能够熟练地搜索并整合资源,制作出教学课件等,还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种教学软件,在课堂教学时灵活地应用各种信息化教学软件,为学生构建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知识具象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技术层面满足现代化信息课堂的要求,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信息教育化时代,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才能更好地从事现代化数学教学活动,构建高质量的智能数学教学课堂.
(三)构建信息平台
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并且针对不同进行专项教学.信息平台方便学生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教师可以更直接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有效地解决问题.信息平台还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并且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反复学习.教师通过信息平台布置作业,可以收集到学生的完成情况,后台会根据学生的答题时间、正确率与解题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便于教师快速地找出每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教学.
(四)利用信息技术重点教学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科学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再局限于基础的数学知识,而更加强调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对处于思维发展关键时期的初中学生而言,数学学科中的抽象概念理解起来仍有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前,要深入教材之中,对教材章节内容中的重点知识与疑难知识进行整合,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应用教学活动带领学生分解与整合相关知识,进行分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相关软件进行教学,通过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原有的知识结构,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经验,在多媒体构建的教学情境中体验与分析重要知识点,逐步掌握学习重难点知识的方法.同时,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辅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采用新式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数字课堂中,小组合作教学法和微课教学法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教学课堂之中,与小组成员进行思想的碰撞,能够从多角度对相关理论知识展开分析与研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热情.同时,学生对通过自主思考与实践获得的知识会形成更透彻的理解,产生更牢固的记忆,从而有效地完成相关知识内容的学习.微课教学法是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结合的产物,将课堂内容录制成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反复学习,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因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同而产生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但微课教学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调取相关教学视频,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开放的留言平台也能够使教师就学生提出的困惑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指导学生完成复习.另外,在列举典型例题时,教师也可以使用微课视频,让学生在相似例题的解答过程中,观察并尝试总结出该类典型例题的题目特点与解题的重点和思路.这一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并完成知识的迁移,从而掌握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结 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教师既不能抵触这种新兴技术,也不能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只有合理使用,科学融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在教育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创造性思维培育,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构建智能数学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灿英.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融合[J].读与写,2020,17(05):137.
[2]徐涵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