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彰显铸魂育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制订例谈

2023-10-04 03:43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盛菊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学段课程标准学会

○ 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赵 苇 徐盛菊

随着《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改革已经悄然拉开帷幕。教育理念的变革促使我们重新认识教学的本质,思考目标的定位、方法的修正以及评价的重塑。

面对从三维目标到核心素养的转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围绕立德树人总任务制订每一课的具体目标?如何精准设计与具体表述?制订教学目标时可能出现哪些问题?本文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思考,现结合优秀案例作简要分析。

一、研读课标,教学从三维目标向核心素养转变

在2011 版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明确的界定。2022 版课程标准要求,“围绕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反映课程理念,确立课程目标”。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以知识技能为基础,整合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形成的综合性的、内在的品质或能力;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开放性与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身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是教育从“教书”走向“育人”的质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个方面分19 条阐述本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阐释了课程需要达到的育人目标的含义。多种维度相互关联、融合,共同统领教学,为设立具体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标准分四个学段(第一学段1—2 年级,第二学段3—4 年级,第三学段5—6 年级,第四学段7—9 年级)进一步提出了各学段的具体目标要求,是教师设立课时目标必须遵循的准则。脱离了目标设计,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成长特点,不能与儿童认知有机结合,难以唤醒学习期待、引发学习欲望、促进健康成长。因此,新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二、吃透教材,立足核心素养设计具体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方向,做好人生引领。

道德与法治课是激活儿童发展的“活性因子”,其设计理念是尊重童年生活的独立价值。教材预设的德育目标是引导学生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通过学科素养的提升引导儿童选择更有价值、更具意义的生活, 并通过这样的生活来涵养学生的德性。

教师要善于吃透教材,挖掘一个个思想品德教育的“点”,制订积极、正确、适切的教学目标,引领儿童健康成长。

案例: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0 课《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3—4 年级)相关规定:“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儿童成长需求,可以设计以下素养目标: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以及这些风俗蕴含的传统美德;体会民风民俗对生活的影响,热爱家乡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摒弃陈规陋俗,传承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

在第二学段,学生初步具有了家乡风俗的体验,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家乡风俗,热爱家乡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上述目标分别对标“知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代表性成果,初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对标教学应该达到的具体效果,有助于儿童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2.厘清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价值导向。

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段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素养培养目标的统领,是宏观的、长期的培塑过程。而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是某个年龄阶段的具体要求,是微观的、可操作的。两者不在同一个层面,在范围、功能、运用上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又相互联系和对应。微观的、具体目标的一次次达成又有效保证了课程目标的实现,保证了教学的总体导向。

案例: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各级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

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 年级)“法治观念”要求在“了解生活的基本安全常识,掌握常用的求助方法”的基础上,达成第二学段(3—4 年级)“健全人格”的目标要求,“初步认识和体验人的生命是可贵的,珍惜生命” 以及“法治观念”的目标要求“知道法律能够保护自己的生活”。

厘清目标关系,分解任务要求,目标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如下:《生命最重要》一课引导学生理解孕育的艰辛,了解生命的成长是一件不易的事,懂得爱惜自己的生命;《安全记心上》一课引导学生了解交通、溺水、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学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提高安全意识;《心中的110》一课引导学生懂得人际交往存在的安全问题,提高分辨能力,学会处理独自在家、在外遇到陌生人时的各种突发情况。

对比以上几组教学目标不难发现,素养目标从生命、安全宏观的高度为教学做出了长期的目标规划,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特点分解为若干个达成目标的点,形成一个个小而具体的目标。课堂教学目标隶属于课程素养目标,二者方向一致,目标相同,导向清晰。

3.运用多种策略实现目标分布转化,明确知行要求。

教师掌握哪些策略才能够实现学段目标的分布与转化呢?一是研读课程标准,理解素养内涵,把握整体目标要求;二是制订课程目标,并依据学情细化、分解;三是研究教学内容,依托“知识点”,发掘“育人点”,明知导行。

案例:二年级上册第六课《班级生活有规则》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2 年级)“法治观念”规定的具体教育目标为:“了解生活中的规则,知道在生活中人人都应该遵守规则,具有初步的规则意识。”“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尊严。”

分析本课内容,结合课标要求,设计以下目标:认识到班级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明白遵守规则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了班级的整体利益;讨论并共同制订班级生活规则,带头遵规守纪;树立自觉遵守班级规则的意识,并尽力做到。

遵循新课程标准中两条相关要求,本课教学目标直接提取了关键词“了解规则”“遵守规则”;结合班级实际,分化任务,“讨论并共同制订班级生活规则”;预见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会有分歧、有协商,因势利导让他们形成问题意识,懂得规则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参与集体和社会生活。

三、分析学情,目标梯度符合学段特点、促进儿童成长

道德与法治课程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不断扩展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法治教育。教师要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儿童成长需要制订目标,循序渐进地推进目标要求,适应儿童螺旋上升的成长需求。

案例:小学阶段关于同伴、友情相关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

设计依据:新课程标准中针对“道德修养”和“健全人格”两个方面相关内容作了具体要求。

“道德修养”:第一学段(1—2 年级)“懂礼貌,讲诚信,守约定,不撒谎,与同伴友好相处”;第二学段(3—4 年级)“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懂得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和他人的支持帮助,诚实守信”;第三学段(5—6 年级)“懂得自律,诚实守信,能够得体地与人交往,团结互助,能够平等友好地与他人相处,学会合作”。

“健全人格”:第一学段(1—2 年级)“体会成长的快乐,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第二学段(3—4 年级)“学会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对他人有同情心”;第三学段(5—6 年级)“正确认识自己,自信乐观,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结合儿童成长特点,制订梯度目标: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 课《拉拉手,交朋友》:能积极主动地介绍自己的好朋友,乐于交朋友;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自我介绍,掌握交朋友的技巧。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 课《做个“开心果”》: 通过观察同伴的表情、动作等体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倾听他人的意见;学做“开心果”,并能够根据需要真诚地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 课《不一样的你我他》: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会有共同点也会有不同点,理解“不同”让生活更精彩;学会理解、宽容、欣赏别人,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 课《当冲突发生》:了解冲突的类型和原因,尽量避免矛盾发生;懂得原谅别人是一种美德,产生矛盾后,能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宽以待人;初步学会调解冲突。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 课《学会宽容》:懂得宽容的意义,学会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学会宽容他人,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小学阶段的年龄跨度大约6 年之久,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品质具有明显差异。以上目标的制订从学情着眼,依据学生年龄特点与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差异性与个性特征,使目标更具科学性、适切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了解学生当下生活中的兴趣、困惑、需求等促进成长的“点”,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其核心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均有提升。

“儿童是成长中的人,是最终要独立面对社会的人。”道德与法治课堂作为立德树人的主阵地,教师肩负着培根铸魂的光荣使命。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教学明确了新的方向,带来了新的挑战,希望教师能够在教学准备阶段静下心来做研究,精准制订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组织灵活而高效的教学,触发一个个生命成长的点,使德育课堂因充满生命成长的力量而生机盎然。

猜你喜欢
学段课程标准学会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学会分享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会分享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