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时期《中国青年》对青年时代精神的阐释

2023-10-03 21:11杨圃段颖惠
中国军转民·下半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中国青年延安时期时代精神

杨圃 段颖惠

摘要:延安时期《中国青年》对青年时代精神的启发倡导,体现出党对青年的时代要求和召唤。以《中国青年》为代表的青年刊物,对青年应当具备的爱国救亡的斗争精神、唤起民众的先锋精神、争取民主的抗争精神、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进行了阐发。这一阐述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成为指导青年运动的精神资源,而且是“五四”精神因袭传承的重要环节,对当时及此后的青年运动都产生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延安时期;《中国青年》;时代精神

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以下简称《中国青年》)于1939年4月复刊,最初是为纪念五四运动而刊发,后成为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的机关刊物,由中国青年编辑社出版。中央青委希望以《中国青年》为代表的青年刊物成为“帮助干部教育和国民教育的武器”[1]。在刊发的近两年时间内,《中国青年》作为党领导的青年刊物,是党的一般中级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在理论、策略、工作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指导。《中国青年》对青年时代精神的阐释,主要结合抗战的时代背景,对青年应当具备的爱国救亡的斗争精神、唤起民众的先锋精神、争取民主的抗争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进行了倡导,成为延安时期指引青年运动的精神资源。

一、继承爱国救亡的斗争精神

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是党的青年刊物的代表,该刊紧密结合当时的抗战国情,希望青年具备爱国救亡的斗争精神。这一要求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精神;二是强调全民团结反对妥协的斗争精神。这与当时中央青委的指示密切相关,中央青委在1939年4月5日对大后方纪念“五四”青年节工作的指示中,要求“广泛宣传‘五四运动的救国精神,联系到坚持持久抗战,坚持全国团结,反对妥协投降,破坏团结的阴谋活动”[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青年》最为重视和提倡的时代精神,便是抗日救国的革命精神以及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

《中国青年》复刊时,正是中国全面抗战将近两周年之时,因而青年应当具备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勇气和精神,是该刊物首先提倡的精神力量。在抗日救国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目标的形势下,最需要高扬的就是抗日救国的革命精神,为此需要充分发扬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爱国主义在近代的主要体现是挽救民族危亡的救国意识,青年又是爱国的民族运动的先锋,更应具有大无畏的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

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发扬彻底的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结成强大的统一战线,才能坚决打击敌人。对于青年而言,就是要发扬“五四”运动斗争到底的精神,坚持抗战中的青年统一战线,打击日寇的侵略与汉奸的出卖。“继承与发扬‘五四的传统,不分阶层信仰,建立起坚强的民族团结,不妥协的展开斗争,坚决打击日寇的侵略与汉奸的出卖,这就是‘五四的爱国传统”[2]。《中国青年》对“五四”爱国传统中反对妥协投降的强调,为青年群体坚持抗战到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与支撑。

二、倡导唤起民众的先锋精神

青年是革命政党唤醒和组织广大民众的重要桥梁。知识青年与工农民众的结合,作为五四运动的成功经验,成为延安时期《中国青年》为青年指明的前进方向。

延安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知识精英发动民众救亡图存的实践,延续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号召工农大众进行社会改造的思想主张。青年作为桥梁和先锋,在党的群众路线的指引下,沿着知識分子到民间去的道路开展工作。延安时期的青年在党的“唤起民众”号召下,走上组织群众、动员群众的道路。

延安时期,党中央希望全国的知识青年发挥先锋作用,认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动力,成为工农民众的宣传者与组织者。知识青年是反帝反封建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军,但它还不是主力军,主力军是工农大众。知识青年与工农民众相结合的道路,在延安时期成为判断知识分子革命与否的分界和标准。“判断一个知识分子是不是彻底革命的,就要看他是不是与工农相结合,这是唯一无二的标准”[3]。

延安时期青年所担负的时代责任和使命,是要发扬青年学生的先锋精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知识青年要与民众相结合,为劳动者和被压迫人民彻底解放而奋斗,这是党团组织为知识青年指明的革命道路。《中国青年》鼓励青年参加救亡运动,教育与组织民众。诸如,实行优抗、慰劳、宣传等工作,让民众明白抗战到底的必要和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从而坚定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战的信心和意志,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三、鼓励争取民主的抗争精神

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需要发扬民主,保障各阶层人士的权利,为抗战争取最广泛的力量。因为只有实施民主政治,才能使民族的团结臻于巩固,也只有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才能使民力的发动,得到应有的效果,而民族团结与民力发动正是自力更生的抗战国策得到胜利的基本保证。

《中国青年》希望提高青年的社会地位,呼吁当局对青年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等民主权利以确切的保障。“要坚决地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者,汉奸、汪派和国内投降派对于青年的压迫和摧残……要争取青年民主自由的权利”[4]。通过改善青年生活,救济失学失业青年,推行免费教育,增加工资等途径,提高青年参战的热忱,使青年的先锋作用,在抗战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中国青年》同时要求青年团体和青年组织通过切实发扬民主以建立广泛的青年统一战线。青年统一战线,应该包括一切抗日党派及无党无派的青年参加,反对任何党派的统治和包办。首先,青年团体和组织应该贯彻民主集中的原则。其次,青年干部要具备民主的精神与修养。《中国青年》认为把握民主的真谛,发扬民主的精神,实行民主权利,是青年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事情。

延安时期《中国青年》对民主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主要是为了鼓励青年参加民主政治运动,争取抗日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促进民权的实现以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

四、发扬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五四运动作为冲破封建思想桎梏的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也是青年团结起来追求真理的伟大运动,为民族解放传播了先进思想,青年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桥梁作用。《中国青年》高度赞扬“五四”运动勇于追求真理,敢于打破陈腐文化,并推动社会主义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所以,希望延安时期的青年也能够发扬“五四”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学习抗战理论,为普及民众文化和提高民众抗战觉悟而奋斗。

继承五四青年追求真理的精神,就要求全国各地广大青年,必须努力学习革命的理论,研究瞬息万变的客观形势,结合实际情况与工作对象,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的武器。延安时期青年需要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学习抗战的军事知识;学习政治,主要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真正的三民主义;学习文化,包括识字、自然科学、史地、卫生、演戏、演讲、写文章、开会等;学习技术,如发无线电报、开汽车、做工、种田等。学习的对象:向群众学习、向工作学习、向斗争学习、向战斗学习。

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紧密结合当时的抗战国情,阐明了青年所应具备的时代精神,对青年运动的方向、方针等都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首先,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加强全国青年的团结,激励青年群体坚决抗战,反对汉奸和国内投降派具有重要意义。其次,倡导唤起民众的先锋精神,对鼓励青年投军参战,实行优抗、慰劳、宣传与组织民众,增强抗战力量具有重要作用。其三,争取青年民主自由权利,保障青年参政,能够为抗战凝聚更大的力量。最后,提倡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冲破反动论调的障碍,建立青年运动的理论基础与理论体系,能够提高青年的政治理论水平,保证抗战中青年统一战线的正确方向。

延安时期以《中国青年》为代表的党内刊物对青年应当具备的时代精神的引导和弘扬,旨在鼓励青年站在时代高度、顺应历史潮流,把时代所赋予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落实为具体的行动。延安时期的《中国青年》结合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国际国内形势,指明青年需要担负起的责任是:在国际方面是与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道,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求得人类的解放;在国内方面是与全国大多数人民一道,进行反对日寇、反对汉奸、反对投降派的斗争,求得中华民族的独立,求得中国人民的解放。这是党对青年期望和要求的时代体现,也是延安时期希冀青年具备上述时代精神的目的所在。

五、结语

《中国青年》所倡导的时代精神深刻影响激励着延安时期的青年群体,对现今时代的青年群体亦有所启迪。时代总是赋予青年历史使命,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担当和使命,在全国人民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应当继续发扬延安时期青年所具备的时代精神,为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复兴宏图伟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共青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

[2] 李昌.纪念中国青年节[J].中国青年(1939年复刊),1(2):21-26.

[3] 刘光.五四以来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道路[J].中国青年(1939年复刊),2(7):26-34.

[4] 冯文彬.目前青年运动的任务[J].中国青年(1939年复刊),2(7):4-10.

基金項目:2020年度陕西省教育厅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延安时期青年运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0JY068)。

(作者简介:杨圃,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段颖惠,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中国青年延安时期时代精神
激励弘扬时代精神
“她时代”新闻报道中的“时代精神”呈现
从五四运动理性思考中国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中国青年婚姻观的异化
韦君宜在《中国青年》时期的期刊编辑思想研究
现代艺术的盛宴彰显“一带一路”时代精神
浅析延安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渗透
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的体育思想
延安时期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研究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