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萍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电力工程系,河北 沧州 061001
在2016 年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2017 年12 月,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从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方面,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切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由此可见,高校要完善“助人—自助—互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才能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扎实推动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1]
心理育人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育人的目的。具体来说是通过“心理”教育实现“育人”目标,通过“育人”实践促进“心理”发展。在情境“体验式”教育下,让学生自主探索深刻的情感体验,内心受到触动,心理得到成长,帮助大学生完成“他助—互助—自助”的过程,最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养,促进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和成长。[2]
一方面,心理育人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盼,并引导学生加深学生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心理育人工作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和挫折,改变习惯化了的非理性观念,运用心理学知识建立新的认知,从而缓解情绪和行为问题。
高校心理育人工作对国家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以及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把握立德树人中心环节,通过构建多维协同、内生驱动的一体化育人模式用好润物无声这个重要方法,促进“十大育人”体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3]
现阶段,很多辅导员在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时,存在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很多辅导员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与学习,致使在开展实际工作时,存在传统的思政灌输式教育,缺乏共情和关注,从而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难度。[4]
辅导员每天需要处理琐碎的事务性工作,多数高校学工团队辅导员分模块负责,通常将工作重点放在所负责的模块工作上,忽略了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才会采取一些灭火式的应对策略。由于缺乏系统性的专业学习,很多辅导员不能严格按照心理育人工作的开展要求来进行,致使心理育人工作效果不理想。
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加快,致使互联网环境日益复杂,学生所面临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会产生很多心理问题,如负面情绪增加、心理障碍问题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由于我国心理育人发展时间较晚,不少学生对心理育人工作缺乏了解,认为心理育人工作并不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缺乏自我表露的意愿,从而加剧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大学生中逐渐呈现出兴趣爱好广泛、责任观念明确、自我意识强烈、个性需求明显等身心发展特点,这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萤火虫心理工作室”正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而建立。工作室运用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与技能,通过线上开设心理微课,线下设计和组织各班级团体辅导,团体成员体验观察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微妙的人际反应,在团体中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相互支持,体验互助与互利,并发展良好的理性行为,参与多元价值观与信息的交流探索和自我成长。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新的严峻挑战。一是大学生群体在经济社会等洪流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问题有新特点,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将传统教育教育资源进行深化,拓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载体;[5]三是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大,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尚且有待改善。新时代提出新要求,高校需要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提升辅导员自身心理健康知识和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以及调控情绪、应对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育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基,有效维护高校和谐稳定、安定团结。“萤火虫心理工作室”——点点萤光育心育德,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结合新时代特点和大学生心理行为发展规律,充分利用和依托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易于接受的线上心理微课、心理学知识贴士和线下户外拓展、心理话剧表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6]
大学是大学生身心发生剧变的时期,是自我认知、思维、人格和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并稳定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处于身体成熟而心智不成熟的矛盾阶段,面对一些社会现象、泥沙俱下的网络信息,还有社会各种思潮的冲击以及面对学习、生活和就业等问题,心理矛盾及困惑也相对比较多。
我系在学院学生工作部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学生管理服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促进大学生文明素养的养成教育,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发展学生心理潜能。防范心理危机,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响应、有效化解。将心理咨询服务融入学生宿舍,建立宿舍心理网格,发挥朋辈心理互助效应。线下发现搜集问题,开设“萤火虫”线上心理微课,用学生喜闻可见的方式将心理健康知识讲授得更加生动和精彩,创新了基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
心理育人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导向,厚植家国情怀,激活成长动力,培养积极开朗的生活态度与坚韧的精神品格。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认真梳理其中的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向而行;培养学生从自我走向他我,学习在自我和他我中寻找平衡点;在提高挫折应对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伟大的建党精神和抗疫精神,感知得失、进退,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前提下让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
心理辅导员工作室、班级、宿舍和家庭的全员参与、相互配合,形成心理育人的工作合力。“萤火虫”辅导员工作室负责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监督员的选用和培养,其重点在于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识,学习心理和行为异常的识别,加强积极心理学知识的体验式教育;定期在班级、宿舍开展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学读书分享会、心理行为21 天打卡活动等,开展一系列以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培养积极行为习惯、树立自信心为核心主题的教育活动。同时,从新生入学起保持与家长的良好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增强家长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关注,更好地形成育人合力。[7]
自2018 年4 月电力工程系学工团队创建“萤火虫心理工作室”以来,萤火虫的光虽微弱,却能在同学们困难的时候给予温暖、希望和力量。为了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工作室的老师们结合日常工作从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出发,运用心理学的研究进行分析,引出相关的理论,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要想别人怎么对你,就应该怎么去对待别人”——人际沟通的黄金法则;如何处理和别人的亲密关系——客体关系理论;引发情绪体验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情绪ABC 理论;安全型依恋是合理的亲密关系——依恋类型和亲密关系;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积极心理学幸福五要素等等。由于课程的内容贴近同学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关注,腾讯视频累计播放5 万多次。
“萤火虫心理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学生骨干的专业性培训,除了邀请心理学名师为师生开讲座、作报告,普及心理学知识,进行业务培训外,学院还定期开展面向班级心理委员的培训与指导,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及危机初期识别能力的培训,提升心理委员自身心理知识储备,提高心理知识宣传能力。同时作为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变化、组织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团体活动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培训,发挥学生骨干在开展朋辈辅导和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危机初期识别方面的积极作用。
“萤火虫心理工作室”非心理学专业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考取心理咨询师三级和二级证书,经过系统培训,定期开展沙龙和研讨,打磨课件。在新生入学后即走进各班级,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从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认识情绪和调节策略、学习目标的制定、压力和生命教育等主题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悦纳自我和他人,为大学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为推进心理健康建设工作,每在“5·25 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之际,“萤火虫心理工作室”都会举办心理文化节系列活动。文化节期间会陆续开展心理主题沙龙活动、心理户外拓展活动和心理剧表演等,通过讲好身边的心理成长故事,通过趣味的游戏、生动的表演等向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在学院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构建心灵家园,体味心灵盛宴。
心理咨询是“萤火虫心理工作室”的一项常规工作,周一至周五都可以预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老师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辅导员进行咨询服务,咨询内容包括学业、就业、情感、人际关系等,个体咨询已累计1000 多人次。在咨询中发现问题,辅导员工作室成员积极组织讨论会,就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开展交流,工作室成员还积极踊跃参加学校辅导员技能大赛,参加情景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锻炼实践技能,荣获省级辅导员技能大赛单项奖和省级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工作室还引导工作室成员自觉将个人工作经验及对学生问题的思考上升到理论层面,“萤火虫心理工作室”自成立以团队形式申请课题4 项、撰写辅导员品牌工作和心理育人探索等相关论文10 余篇。
(一)微信平台“精品化”:微信平台建设“坚持原创、打造精品”原则,推动原创栏目和心理育人作品多样化,精品化,增强微信公众号的粉丝数量和受众面、影响力。
(二)线下活动“专业化”:加强心理育人活动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打造辅导员和大学生乐于接受和积极参加的心理微课、团体辅导、心理沙龙、案例研讨、咨询督导等活动,让线下活动品牌化、专业化。
(三)课题研究“深入化”:“萤火虫心理工作室”团队继续针对大学生心理特点、心理热点事件和心理问题开展深度调研,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调研报告,用最新研究成果更好地指导日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