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创新探究

2023-10-02 16:37:48朱玲静
山西青年 2023年10期
关键词:招贴设计符号图形

唐 婕 朱玲静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一、《招贴设计》课程概述

招贴设计,意为“为了引起注意而进行的粘贴”,主要是为信息的传达寻找合适的符号,通过图形、文字、色彩、版式等组成,构建创意画面,有效地传递信息能指与所指的介质。招贴设计按类型,可分为文化招贴、商业招贴、公益招贴,不同类型的招贴表现手法和创意风格各不相同。文化招贴则可以更多地自我抒发,表达更灵活,创作者往往以有趣的观点及手法表现、信息输出为目的。商业招贴更注重创意思维的表达,以输出清晰明确的信息,创意标准令人眼前一亮。

自19 世纪中后期开始,从特劳雷特代表性的以大面积平涂色块、黑色轮廓和流畅的线条为显著特征的具象海报到以字体、抽象几何形、版式构成为主的构成主义海报,从以手绘、拼贴、摄影等多种方式表现,思想深邃耐人寻味,善用隐喻等手法的波兰风格海报,到秩序感强烈、框架结构严谨的瑞士网格风格海报,从受弗洛伊德心理学影响的荒诞梦境潜意识的超现实主义海报,到主张自在无拘束、高饱和度对比色彩风格明显的孟菲斯、混沌梦幻蒸汽波风格海报,招贴在表现形式上已经发生数次改变。

二、融媒体时代招贴设计发展需求分析

进入21 世纪,随着信息技术的更迭发展,融媒体出现并逐步替代纸媒,成为占据人们生活大部分时间媒介。融媒体以电脑、pad、手机等为代表,招贴设计在其技术迭代更新下,演绎出了新的表现形式。融媒体下的招贴表现加入了时间与空间维度,文件大小和流量受到数据平台一定程度限制,技术得到了革新发展,出现了如适合界面展示的动态海报和真实展现的C4D 建模。新媒介下招贴设计演绎的形式有如APP 开屏、网页的Banner(横幅)、小型企业网页首页等。

媒介迭代变化速度加快,每天各类信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分散了人们的注意力。想要在信息的海洋中有效传达信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必须反思与寻找适合于时代、人群的适合的传达方式。招贴设计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专业主干课,研究信息的传达,对信息的整合处理程度较之从前更高,需要对《招贴设计》课程教学设置进行改变,整合课程教学的形式与内容,探索适合融媒体时代的视觉信息传达的表现方式。

三、融媒体时代《招贴设计》教学创新方法构思

《招贴设计》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大三的课程,建立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设计表现能力基础之上,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文字设计》《版式设计》《图形创意》等专业基础课后的综合课程,是提升专业综合能力的课程。一般规划为48 课时,课程设置偏重创意思维训练和视觉语言表达。

本课程项目建立在招贴设计的基础理论和创意表现方法已经学完的基础之上,另外开辟的单元,为30 课时。目的是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和实践深度融合,实践训练单元的教学思路可设置成三个步骤,分别为“根据主题寻找切入点”“能指符号的筛选和创意构思”“新媒介下多元化形式的赋予”。

(一)寻找切入点

对于给定的命题进行调研,对它进行关键词挖掘,可以从发散思维角度出发,对关键词进行梳理和思考,对主题的资料背景的延展分析,进而重塑并凝练出自己的思路的过程。

面对一个主题,从主题内容出发,进行酝酿思考。对主题进行“审题”和“破题”,探索自己创作的方向,寻找能够表达主题的关键词和切入点。寻求既能传达信息,又能在画面中表达主观情感、态度的符号。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一件事物,得到的结果不一样,从不同的角度去表现一个事物,给人的感受也不同。所以,需要表现它的什么属性,突出夸张它的哪个点,决定了信息传达的侧重点和方向。

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列举实际案例进行引导分析,鼓励学生进行多维度思索。如海报的主题是“民主”,教师可以采取“质问性创意流程”主框架:什么是民主,由“民主”可以想到的东西是什么,显性和隐性的“民主”符号分别有哪些,不同场景中常见的民主是什么,战场、比赛、职场、学习中的民主的体现是什么,民主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后果等,从不同维度去列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由“民主”我们通常可以想到“和平鸽”“灯塔”等,显性的“民主”符号有如“立法”“投票”等,隐性的民主符号有如“锁链”“绳索”等。通过一系列正面与反面的推导与分析,让学生们找到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独特切入角度和观点,进而开始创作。好的构思是光,不仅能够让人们眼前一亮,而且还能让人们清晰地记住所传递的东西,引发人们的共鸣。因此,作为一名设计者,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也是一名发现者。尽可能留心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培养自己能从不同角度看待的能力。积累和扩大自己的生活素材库,以便在用时有丰富的素材可以使用。

(二)能指符号的筛选和创意构思

招贴设计的信息传达,需要寻找合适的视觉符号,来建立与受众共通的感知。信息的表达需要提取主题中的关键词,筛选合适的建构符号,将词转化概括为图形语言,寻找文字和图形信息之间的连接符号,来表达能指与所指。在进行符号筛选时,要对主题背景和受众人群进行分析,构建在文化和审美情趣相似的背景,能被信息传递的双方理解的符号。如果所筛选的符号构建的意象能够符合受众的感知语境,那么由符号就能较好地传达信息。

通常来说,文字较图形的传达更为精准,图形表达的涵义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如一个图形符号,不同的受众看可能会有不同角度的理解。图形符号还具有指示性和隐喻性,指示性表达常见于各种标识符号,用大众认可的图形表达意思,含义明确显著。而隐喻性则表现常见本义以外的其他含义,通常与思想、认识、文化内涵、心理感受、经历感悟等信息相关。如常见的水果“苹果”,除了水果属性,也有其隐喻性,隐喻含义为平安,具体看使用语境。如“铁丝”,除了表示是一种金属材质,在不同语境下,还可以表示“捆绑、禁锢、不可为”的意思。图形隐喻性的使用能够打破俗套,突破传统常规的思维定式,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招贴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把握和运用图形的隐喻性和不确定性的能力。

寻找到合适的符号以后,怎样不落窠臼地表现出来,需要对其进行创意构思,借助设计思维方法,根据主题,采用联想思维、逆向思维、创造思维、换位思维等思考方式来解题,以不懈的勇气去挖掘和酝酿,为创意之旅指明方向。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采取逆向思维与正向思维并重的方法,思考之初采取逆向思维虚拟抛出一条线,思维完全放飞,飞升到无穷美妙的境界去旅行,绞尽脑汁,发挥出日常所积累的掠影和想象力,于不可能当中寻找可能,等到忽有所悟,会豁然开朗,再飞回落到主题上来。也可以进行联想思维,在头脑中将一件事物到另一件事物联系起来,探索事物之间的共同规律,进行从一到二到三的想象。也可以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加以整合使用,融会贯通,从主题出发进行思维创意,打破人们的恒常心理。

(三)新媒介下多元化形式的赋予

表达形式上,选择具象化和生命化的符号可以赋予图形新的“存在”。选择抽象化符号可以增加我们“投射”的想象力,而在再现、虚构和纯形式之间摇摆不定的相互影响又为观者提供了另一解读维度[1]。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艺术表现形式、创作手法、传达媒介、技术变革都对招贴艺术设计有着极大的影响。动态图像、视觉建模、声音传达等刺激着人们信息接收的阈值,人们的审美趣味上升,对视觉图形的趣味性和期待新奇感增强了。

在融媒体时代把握人们的视觉心理,在把握现有风格形式的情况下,探索构建成新的视觉语言,挖掘多元化的表达,是我们在实践课题教学中所考虑的。二维平面的表达形式很多,如以文字版式为主构成的严谨的瑞士风格、以现实为主的德国表现主义风格、以扁平简洁民族混搭的日本风格、以拼贴自由手绘的波兰风格、以波普嘻哈为主的美国后现代的风格、以水墨意境表现的东方风格等。融媒体时代,技术的拓宽导致信息的综合传达能力增强,视觉表现有了新发展。海报加入了时间维度,成为动态海报,它强调时间流的延展和变换,所容纳的信息更复杂,呈现出来的形态更丰富,时间流的呈现促成丰富内容与变幻形式的统一,超出人们的视觉期待,刺激人们的眼球。除了动态海报,创意表现通过三维建模、C4D 建模等途径来达到逼真的呈现,强调画面的实景和光线,让人们观看时沉浸感十足,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另外,人们对于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也促使着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语言结合,表达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如最近两年出圈的国潮文化代表《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相关设计。将中国风传统文化符号元素与时代语言结合起来,从现代媒介中寻找复兴国潮的载体,结合当下语境,使传统文化遗产符号活化起来,是非常有力的表现途径。

因此,课题内外,应该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兴趣,使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符号有所了解。如传统中国画、篆刻、书法、汉字、儒学、哲学、雕刻等。掌握其基本特点,以便在创作中根据不同的主题的需要,进行文化融入。

四、融媒体时代招贴设计教学创新实践构思

本项目包含了三个阶段递进式训练,分别是:“经典表现手法的掌握、放飞设计思维、创意的不同表达”。

(一)课题一“经典表现手法的掌握”

课题要求:分析临摹不同地区具有代表性设计师的招贴作品各5 张,文字分析其构图、创意、表现形式等,临摹后进行再创作。

课题时间:8 课时

实践思路:这一阶段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们研究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认识不同的设计风格,帮助学生们改变对设计作品粗浅的认识,深入学习设计大师的作品构思及细节处理,通过分析临摹作品,让学生积聚力量,为日后自己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如大师尼古拉斯·卓乐斯,前后几十年常以爵士乐演出作为主题,相同的主题,不同的时间点,画面的表现却是极为丰富有趣。他的作品变化多样,手法千变万化,有的以抽象线条表现,有的以剪纸来表现,有的以水墨或颜料的挥洒来传达,有的以网点的变化来展示,形式语言独特,画面组织能力强,充满奇趣。

重点:对于不同大师的作品进行临摹和分析。

难点:对于创作手法的提炼与融汇再运用。

此阶段学生需要注意两点:第一,通过临摹,了解前辈们的创作心路,分析前辈们的思路方法。分析画面的表现特点。第二,需要不断地深入了解并掌握前辈们的方法,通过大量时间积累,进行分析总结,在掌握了解前辈们创作思路的基础之上探索寻找自己的创作形式。

(二)课题二“放飞设计思维”

课题要求:贴近生活,给予关键词如“喜迎二十大”,进行头脑风暴。首先,选取合适的符号,其次综合运用各种创意方法创意构想,将联想的路径由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以图形化来呈现创意构想。

课题时间:8 课时

重点:深入挖掘给定命题,创造突破常规想象力。

难点:对选定的符号进行扩展加工,予以分解、重组、联结、升华,进行审美创造,将其加工成艺术意象,创造性组合相关元素。

此阶段学生需要注意:创意构思是集综合分析、判断、概括、取舍、提炼等步骤的心理活动,需要看到整体和背景,强化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内在特征的表象,用创意思维概括性揭示事物内在规律性关系,在作品中体现自己的态度。尽量准备多个方案草图,进行反复对比,选取其中最成功的一张。

(三)课题三“创意的不同表达”

课题要求:同一种创意构思,尝试以不同的形式实验性表达。

课题时间:14 课时

重点:将符号创造性地构建表现诠释创意。对图形语义的建构和画面形式表现的把握。

难点:创意表达的技术需求支持,无论是手绘、软件制作、拼贴等。

此阶段学生需要注意:视觉信息与再现概念信息之间的密切关系。“艺术抽象不是对原型知觉表象的选择再现或重新安排,而是在有机的形式中对它的某些结构特征的再现。”[2]画面中可以主观地支配这种知觉组构规则达到想要的视觉效果。训练时加强画面形式的统合能力。减轻信息负荷,用简洁的表现语言使受众看清图形的最终目的,通过视觉显著点来调整画面的平衡。在正式制作海报创意前,尽可能尝试不同的实验表达方案。

五、结语

视觉符号的选择、构思、创意、表现形式共同构建了新媒介下招贴设计课程的革新,在这种概念引导下,《招贴设计》课程教学构建有了新的表现维度。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分三个不同的阶段进行递进式课程训练。通过对《招贴设计》课程架构的厘清,改变现有教学效果的状态,引领招贴设计课程的新变革,为同学们在更好地构建创意与整合表达、把握设计表现形式提供训练途径。

猜你喜欢
招贴设计符号图形
学符号,比多少
幼儿园(2021年6期)2021-07-28 07:42:14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32:37
中国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 17:53:36
中国传统图腾文化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分图形
浅谈招贴设计的图形创意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4:25:45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