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丽洁 倪春芳 蔡琳
【摘要】目的:探究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康复中采用早期心理指导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采用早期心理指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分别(35.42±6.02)分、(35.23±2.31)分、(90.43±5.49)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结构、用药情况、自我症状监测、自我心理调节以及康复训练等评分分别(27.88±0.48)分、(15.32±2.31)分、(18.84±3.62)分、(15.99±2.48)分、(19.67±3.2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21.37%,小于对照组的73.91%(P<0.05)。结论: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当中,采用早期心理指导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中青年脑梗死;早期心理指导;康复
Early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encephalopenic patients in young and middle -aged brain infarction
OU Lijie, NI Chunfang, CAI Lin
Zhangjiagang Ci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Zhangjiagang, Jiangsu 2156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early psychological guidance in the rehabilitation of middle -aged and middle -aged cerebral infarction patients.Methods: Select 4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in our hospital for 46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perio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with 23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s early psychological guidance.Essence Results: The degree of depression, anxiety, and quality of life after the observation group (35.42±6.02), (35.23±2.31), (90.43±5.49)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Drug conditions, self -symptom monitoring, self -psychological regul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cores (27.88±0.48), (15.32±2.31) points, (18.84±3.62) points, (15.99±2.48) points, (19.67±3.28) points All a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rat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is 21.37%, less than 73.91%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 the recovery process of patients with encephalopenic infarction, early psychological guidance care intervention is adopted, and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Key Words】Middle -aged and middle -aged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psychological guidance; Recovery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脑梗死的发病概率也在逐年上涨,并逐渐趋向年轻化发展,中青年患者发生脑梗死之后,很容易在语言、认知、肢体活动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严重者还会伴随终身的残疾,并丧失自理能力等,危害较重,为患者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1-2]。对此,为了能够提升患者在治疗后的康复期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病概率,快速恢复自理能力,我院在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了早期的心理指导,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4]。为了进一步探究早期心理指导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康复中所产生的影响,我院进行了护理研究的对比,并将详细内容做出了如下的阐述。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男12例,女11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7.32±3.08)岁;对照组,男10例,女13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42±2.33)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较小(P>0.05)。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患者;②首次发病的患者;③意识清楚,能够正常沟通的患者;④住院时间>4d;⑤不存在其他并发症。排除标准:①精神功能存在障礙;②同时参与其他临床研究;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④合并蛛网膜下隙出血;⑤疾病持续恶化。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加入早期的心理干预:(1)健康宣教:对于在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在其康复期间,对其进行脑梗死疾病知识的科普,并简单介绍治疗的方法,以及如何进行护理等,使患者对于疾病有基本的了解,并且能够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2]。(2)早期康复训练:患者在发病的3d内,大部分生命体征均处于平稳状态,待患者的病情不再继续进展之后,护理人员可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早期的指导性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肢体运动、认知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等内容。如,引导患者练习大声地发音,从简单的“i”音节训练开始,随着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好转,加深训练的难度,到字、词、句子的练习,还可以配合手势运动等,促进患者能够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之后护理人员还可以引导患者进行日常的穿衣、吃饭、如厕等,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好转,还可以让患者进行一些站立、行走、上台阶等的运动训练,根据患者不同情况,每天训练时间在30~40min之间,使其能够循序渐进地恢复正常生理功能。在此期间,护理人员还要给予患者一定的鼓励,因为康复训练的过程往往较为艰难,很多患者经常会丧失信心,而适当的鼓励,往往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信心,使其能够积极地配合康复治疗[5-7]。(3)环境护理: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要定时的为患者整理病房内的卫生,更换床上物品,还可以增添一些病房内的花草装饰,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康复环境,使其能够拥有良好的心情。(4)出院随访: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每天在群内向患者推送健康科普以及家庭护理常识,使患者在家中也能够正确处理后续的康复工作。同时还要定期地进行电话随访,叮嘱患者按时吃药,并定期复查等[5]。
1.3 观察指标
(1)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况,运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L)评估生活质量。(2)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主要内容包括饮食结构、用药情况、自我症状监测、自我心理调节及康复训练等方面。(3)统计两组并发症情况,主要包括泌尿系统感染、肺部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感染、便秘等,并计算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程度及焦虑程度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显著提升(P<0.05),见表1。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观察组各项自我管理能力均有所提升(P< 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近年来,我国脑梗死患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患者的年龄段也在逐年地年轻化,大部分脑梗死的患者,在治疗过后,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是却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患者长期处于这种环境当中,往往会由于各种心理压力产生抑郁、焦虑的心态,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8-10]。早期心理指导能够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并宣讲一些生活当中的护理常识,以及疾病治疗的相关科普知识,使患者增强对于脑梗死疾病的认识,并建立治愈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还能够使护理人员运用心理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排除负面情绪,对于脑梗死康复期的患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1]。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程度、焦虑程度、生活质量分别(35.42±6.02)分、(35.23±2.31)分、(90.43±5.49)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饮食结构、用药情况、自我症状监测、自我心理调节以及康复训练等评分分别(27.88±0.48)分、(15.32±2.31)分、(18.84±3.62)分、(15.99± 2.48)分、(19.67±3.2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远远小于对照组,研究期间观察组未发现肺部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患者,总并发症的发病率仅为21.37%,而对照组却高达73.91%,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根据各种调查数据分析说明,在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过程当中,采用早期心理指导护理干预,效果更为显著[12]。
综上所述,在临床当中,運用早期心理指导,对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训练,具有显著的疗效,因此,可以在临床当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娟.康复运动锻炼结合认知心理指导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的影响[J].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 34(6):728-731.
[2] 李武芬,甘谱琴,李梦,等.早期精细化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42(22):5641-5643.
[3] 周杏波,罗静怡,李卓.路径式早期康复训练结合心理疗法促进脑梗死患者功能康复的价值观察[J].吉林医学,2022,43(11):3138-3140.
[4] 刘春艳,谈鹰,姬晓伟,等.丁苯酞序贯治疗中青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浙江医学, 2020,42(5):481-484.
[5] 李诗霞.早期护理模式对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精神状态以及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2, 12(14):94-96,117.
[6] 赵妙惠.中青年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对预后的影响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9,31(10):1330-1332.
[7] 吴翠平,龙四妹,谢玉,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131-133.
[8] 屈海宏,朱丽霞.回授法健康宣教配合运动训练指导对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溶栓术后患者的影响[J].心理月刊,2022,17(6):153-155.
[9] 刘清玄,张振香,梅永霞,等.中青年脑卒中患者创伤后成长轨迹的纵向质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21,36(21):65-68.
[10] 王博,谢骊,沈滔,等.中青年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预后模型的建立[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21,42(10):1132-1139.
[11] 孙永法.中青年急性脑梗死或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安全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114-115.
[12] 曾敏,龚细礼,刘洋.中青年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胱抑素C、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19,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