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如何利用特色活动推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

2023-09-30 15:14:37黄相宗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特色班级

黄相宗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学校应“充分利用一切资源,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艺术、科普、劳动、文体等班级活动”。小学班主任教师需要正确认识到“特色文化”不仅是打造班级和谐文化生态的重要资源,还能够有效减轻学生沉重的课业压力,并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班级文化的建设维度

1.时间维度——历史、当下、未来

“双减”政策的本质目标,在于打造理想的教育生态,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构建班级文化的过程中,需要遵循教育规律中的生态伦理,从历史文化的传承、时代文化的特色、未来公民的基本特征这三个时间维度思考班级文化的特质。教师创建班级特色活动过程中,要体现教育对文化的传递,包含风俗、思想、知识、价值、认知、道德等多个层面,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辨及发掘文化价值,在文化的正迁移中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2.空间维度——学校、家庭、社会

在物理层面上,班级文化的作用仅局限于学校与班级之中,体现的只是学生个体与班级共同体之间的联系。但小学班主任还要认识到,学校教育的优势表现在集体性的课程教学上,家庭与社会教育则具备了学校所没有的“生活化机动教育”与“个性化体验教育”。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特色活动”为桥梁,构建家校社之间的协同教育机制,避免“双减”政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走向粗放,并通过“双减”政策的实施,促使家庭、学校和社会尽到应有的责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班级特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活动形式单一

特色活动的服务主体是学生,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参与不同形式的课后活动,发展个人兴趣,并能够在其中获得思想启发。但个别教师把特色活动理解为“看护”或是“娱乐”,仅引导学生进行课后阅读或开展体育活动。这样不仅窄化了特色活动的功能,也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严重影响了班级文化的多元发展。

2.活动目标模糊

“双减”政策中强调,学校在学生放学后至少要保证开展两个小时的特色活动,除了为学生答疑解惑之外,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育人活动,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当学生人数众多,需要的活动场所较大、活动资源较多时,在活动管理上容易遇到一些阻碍因素,出现“粗放式”的管理特点。这样就导致学生盲目地进行活动,无法体现出明确的目标导向,不能通过特色活动体现班级文化的内涵建设。

3.缺乏教育援助

随着“双减”政策的不断落实,现阶段不仅要保證特色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的课业压力,更要思考如何在特色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其能够主动探索职业、社会、文化、生活等不同事物,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和应用。学校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也不足以支撑班级文化生态的全面升级。因此,教师需要寻求更多的教育援助力量,以便能够全面提高特色活动的实效性。

三、“双减”背景下通过特色活动推动班级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加强多样设计,创新活动形式

教师需要对特色活动的形式做出创新设计,在活动结构、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整,融合多种文化资源,在最大限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此班主任要着眼于人文精神、行为习惯、健康体魄及科学素养等不同方面,打造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充分体现“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育人特色。例如,举办班级运动会,组织学生参加足球、棒垒球、拔河等体育竞赛项目。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可以成立啦啦队、战术组、后勤组、播报组等。啦啦队自由创编舞蹈歌曲,替运动员加油;战术组搜集各种资料,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战术队形等;后勤组则制定宣传口号、队标等;播报组记录运动员们的个人风采,以照片、文字等形式将比赛过程记录下来。每个小组的学生发挥个人特长,为班级集体荣誉贡献力量。这样的特色活动既能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也有助于营造团结、合作、拼搏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下缓解压力。

2.开发主题活动,丰富内涵建设

教师在班级特色活动当中,还要充分利用课内文化知识来展开多元探索,这样才能体现“双减”思想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为此小学班主任应积极开发不同的文化主题,为学生打造专题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生活学习不同的文化知识,并加强班级文化的思想内涵建设。以“劳动教育”主题活动为例,班主任可以开发“班级植物角”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农业”“环保”“造景”等角度中选择,搜集完资料后确定植物类型,并向教师递交完整的项目报告书来申请种植角土地,通过申请后可以在班级或校园一角中获得专属的活动区域,以便展开活动。这样的形式不仅能促使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探索未知事物,还加强了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从而推动班级文化体系的建设。

3.加强学生参与,共建班级文化

以往构建班级文化通常以教师为主导,部分学生参与协调,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参与状态。因此学生对班级文化缺乏认同感,难以发挥出班级文化的作用。在“双减”背景下,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共同参与班级特色活动的制定,体现班级文化的多元性。例如,班主任可以召开班会,让学生共同讨论活动主题,明确特色活动内容。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就活动某方面的细节发表看法和建议。如果存在争议,以学生投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确保最终所有学生都能接受活动方案。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组织才能,又能够在活动中体现丰富的班级特色。

4.强化资源统整,改变家长观念

“双减”背景下,强调家、校、社三方主体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渠道,共同为学生创设健康的成长氛围。班主任也要让特色活动的影响范围覆盖到学生家庭,为学生打造完整的成长环境,逐渐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例如,可以加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从心理、体育、艺术、健康等不同层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后活动内容,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家长的教育困惑,以及希望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等。随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不同的课后活动,实现充满育人温度的家校合作方

式。

总之,在“双减”背景下,班主任应利用特色活动打造班级文化,并积极思考实施的具体途径,应深入把握“双减”思想特质,同时从多层面挖掘班级特色活动的内涵,以此不断丰富班级文化体系,并深化其对学生的影响。

猜你喜欢
双减特色班级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中医的特色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完美的特色党建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