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小云 黄的 钟建荣 丘文龙
【摘要】 目的 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对急性脑损伤手术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蕉岭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及研究组(n=35),对照组采取常规麻醉方式,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对患者进行经皮双侧三叉神经分支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刺激。观察对比2组患者术中麻醉药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麻醉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应用于急性脑损伤手术中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值得借鉴。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手术;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快速康复
中图分类号:R6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721(2023)05-004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05.016
急性颅脑损伤相较于四肢创伤发病率更低,但病死率可以达到20%左右,由于目前交通运输业发展进步,颅脑损伤发病率显著上升,患者脑组织严重损伤,考虑到损伤部位较为特殊,为获得较好的恢复,手术治疗是极其必要的[1]。临床研究指出[2-3],颅脑创伤后1 h内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被称为黄金一小时,期间应用完善且丰富的院前救治活动,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有助于降低病死率,并使患者后續的康复质量得到改善。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属于一种现代化的新型电刺激疗法,对于降低临床并发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其应用于临床上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而目前尚未见相关研究[4]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展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对于患者快速康复的影响。本文选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应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对快速康复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2月于蕉岭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5)及研究组(n=35)。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43.98±3.84)岁,其中坠落伤11例,交通事故伤9例,砸伤4例,殴击伤11例;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21~60岁,平均年龄(48.06±3.55)岁,其中坠落伤10例,交通事故伤10例,砸伤5例,殴击伤1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损伤类型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患者经病理学及影像学鉴定为重度颅脑损伤;(2)患者家属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1.2.2 排除标准 (1)对经皮穴位电刺激不耐受;(2)患有严重的肝、肾、心等重要脏器疾病;(3)既往患有严重脑部疾病,如癫痫等。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术前肌内注射阿托品,同时检查患者呼吸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确保气道通畅。开放静脉,连续监测血压、氧饱和度、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和尿量等,待准备完毕后进行全身复合麻醉,诱导药物选择舒芬太尼、丙泊酚、咪唑安定和维库溴铵。使用诱导药物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快速诱导,要严格控制呼吸机的潮气量、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液二氧化碳分压,维持药物使用瑞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和异氟醚。手术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告知主刀医师并及时处理。同时给予甘露醇或地塞米松静脉滴注,降低脑水肿。术后根据患者术前意识状态拔除气管导管:术前意识良好、呼吸正常者术后清醒后吸痰,并拔除气管导管;术前意识障碍严重、呼吸困难,术后仍有意识障碍患者,保留气管导管,或对其进行气管切开。院前救治以及转运途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体征,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意识是反映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结构功能状态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对急性无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的一个重要依据,若患者的个体状况较为良好,具有基本的认知功能,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交流和呼唤,可以采用压眶反射刺激判断患者的意识程度和精神状态。在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护理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低温脑保护,包括冰袋、冰帽等常规的物理方式降温,但这种方式需要低温物体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并且温度无法控制,很容易对患者的皮肤产生冻伤,所以在临床上一般不建议采用。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需要保障患者血脑屏障的完整性,尽量减轻患者出现的脑水肿以及细胞内酸中毒现象,判断患者的脑部功能,改善患者的个体状况。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对病房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这样患者在接受护理时,良好的病房环境会促进患者快速康复,避免患者出现额外的心理不良反应,而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最终影响治疗效果。
1.3.2 研究组 手术麻醉用药及操作同对照组。但在麻醉中使用电极贴片分别贴于双侧三叉神经分支的眶上神经、眶下神经,连接韩氏穴位刺激仪(生产厂家:南京济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型号:HANS-200A),于麻醉开始时设定电刺激强度为15 mA刺激30 min,而后术中持续电刺激,刺激强度为30 mA。
1.4 观察指标 (1)比较2组患者麻醉药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2)比较2组患者术后苏醒、拔管、离室、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3)采用临床通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定,包括机体情况、情感状态、社会职能以及活力,每项总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对应项目的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麻醉药剂量、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 研究组患者麻醉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患者术后苏醒、拔管、离室、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颅脑损伤可分为头皮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脑组织损伤等,伤者会有一种或多种损伤并存[5]。颅内血肿是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通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来清除血肿[6]。有效、安全、可靠的麻醉处理方案是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手术风险,加快患者恢复的重要环节[7]。而平稳是麻醉诱导及维持期的重要原则,是保证手术安全性、降低风险的关键[8]。当患者接受院前急救处理后,护理人员需要将患者送往附近具有进一步治疗条件的医院。而对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评分在9分以内的患者,在入院后需要立即进行CT检查,并且将患者送往神经外科处理,同时检查患者的颅内压,确认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转运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体位和肢体有效固定,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和转移安全,还能最大限度降低患者出现的痛苦和再损伤。医务人員在搬运患者和搬运担架车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动作稳定,尤其要避免出现大幅度的震动,由于救护车内空间较小,所以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每一条管道都妥善固定,在转运过程中始终保持车辆匀速平稳,路况较差时,需要减速慢行,若是较为宽敞的道路,则应加快速度保障患者的抢救时间。对患者进行转运时,护理人员需要与医院保持联络,做好各个科室的抢救准备工作,使患者在入院后能够立即接受后续治疗。
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主要原理为通过刺激三叉神经与孤束核之间的纤维联系,来诱导麻醉药物更快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从而降低麻醉剂的用量并延长作用时间[9]。有效的电刺激可以提升脑组织中的抗氧化酶含量,清除自由基,阻断过氧化反应,减轻脑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患者快速恢复[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麻醉剂用量、镇痛泵按压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手术过程中通过对三叉神经的刺激患者麻醉剂起效更快,因此减少了用量,通过不断刺激按压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了镇痛泵的按压次数[11-12]。研究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室时间、住院时间及麻醉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各项目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个体状况,并针对患者的康复需求对病房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患者在接受护理时,病房环境能够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康复状态,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心理,而导致治疗依从性降低,最终影响治疗效果。同时,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过程中,能够刺激患者机体的兴奋粗纤维,促进疼痛传入阀门关闭,进而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并且电流刺激还能够激活患者内源性的吗啡多肽能神经元分泌和内源性吗啡样多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此种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脑中葡萄糖的代谢以及脑能量代谢,进而激发患者的脑部功能,干预患者的脑细胞损伤进程,可有效改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辅助麻醉应用于急性脑损伤手术患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拔管时间,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改善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 郑荣芝,童博,张夏青,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快通道麻醉对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18,39(6):797-799.
[2] 海燕玲.基于聚焦解决模式为基础的心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成效[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3):102-104.
[3] 于波,丁玲玲,陆斌,等.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脑保护及应激作用的研究[J].陕西中医,2020,41(2):107-110.
[4] 秦瑞霞,李鹏辉,张林忠.两种麻醉方法对膀胱肿瘤电切手术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49(5):562-565.
[5] 段忠心,吴小慧,王佳恒,等.经皮穴位电刺激辅助麻醉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20,39(3):323-327.
[6] 张楚,茅爱平,金平,等.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对药物难治性癫痫及其抑郁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8,31(3):10-13.
[7] 张孙鑫,何永生.计算机辅助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1):98-101.
[8] 徐伟,杨迎春,陈艳蓉,等.经后颅窝乙状窦后入路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的快速康复外科护理[J].医学信息,2020,34(1):182-184.
[9] 伦兰娣,王海英,莫肖玲,等.右正中神经电刺激联合早期持续功能锻炼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24):120-122.
[10] 李玉红,黎胜驹,张勇.围术期护理在微血管减压术三叉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10(10):143-146.
[11] 宋婉晴,吴蓓,岳红丽,等.颅脑创伤后神经炎症反应及麻醉药物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0,41(9):888-892.
[12] 包义君,陶山伟,李力卓,等.急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4):313-317.
(收稿日期: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