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
摘 要:“专业化转型”曾被普遍认为是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然方向,然而在期刊发展实践中,“专业化转型论”却遭遇多种现实的尴尬。以31所高校社科学报为样本,通过实证的方式探究其学科发展现状,分析学科差异水平与影响力指标之间的关系,以期为综合类高校学报发展提供参考。研究发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大部分样本期刊已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学科专业化倾向,但学科差异度随时间不断波动;期刊发文学科交叉明显,呈现学科融合趋势;部分期刊为追逐评价指标而进行功利化转型,导致期刊影响力水平降低,不利于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部分期刊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设置专栏,组织不同学科从不同视角围绕同一问题进行探讨,体现了学科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学科融合化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是明显的,且优于学科专业化对期刊影响力水平的提升作用。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应当建立在稳定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同时在选题策划上加强问题意识和整体意识,变学科拼盘为学科融合,围绕重大的现实问题组织开展多元化的探讨,形成广泛的学术共同体,走学科融合化发展道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体系。
关键词: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转型;学科差异度;影响力;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237.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9684(2023)05-0108-11
2002年教育部提出将专业化转型作为高校综合性学报改革的指导性目标,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1-2],引发了期刊界对“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大讨论[3-11],争论的焦点在于高校学术期刊应该办成“综合性期刊”还是“专业性期刊”。讨论的结果以“专业性期刊”的说法占据了主导,更有报道宣称“高校学报已完成专刊型方向转型”[12]。在轰轰烈烈的改革大潮的推动之下,各高校综合性学报纷纷展开了实践探索。在遭遇了各种现实困难与尴尬之后,不少“专业化转型论”的支持者承认“大多数综合性学报并不具备专业化转型的条件”[8]。这场专业化转型的浪潮渐渐平息,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整体发展状况似乎并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13]。2019年,在国家争夺期刊国际话语权的战略部署下,中国科协、财政部、教育部等多部委联合推出了“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多个高校综合性学报入列。我国学术期刊体系建设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作为学术期刊群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综合性学报的未来走向再次受到关注[13]。
一、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融合发展的现实必要性
对于期刊的专业化问题存在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理解,在“专业化大讨论”中争论不休的实际上是期刊是否应当实现学科专业化。学术期刊专业化最初被定义为期刊仅专注于发表某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文章,支持者普遍认为学术期刊只有建立在专属的学科共同体基础之上才能生存发展。随着实践探索的逐步推进和理论探讨的逐渐深入,学者们对期刊专业化的认知日益理性,从一开始激进地鼓吹“专业化是学术期刊的唯一发展路径”到后来承认“综合性期刊的作用不可取代”,争论双方的矛盾逐渐调和,出现了折中发展的观点,提出“综合性学报与专业学报应有合适的比例”,思考学术期刊该在多大程度上体现学科专业化[9],[14]。
然而,“期刊专业化”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一方面,当代学科的发展是高度细分的,自从近代哲学中分化出来的寥寥数个基础学科,到如今几千个学科细目,学科专业化发展程度之高令人咋舌,研究领域的高度精细化使得即便是同一细分领域的不同方向所产生的学科壁垒也难以被打破。因此,以某一学科大类为关注对象的所谓“专业化学术期刊”,从本质上来讲是综合性的,包含着多层级的下位学科,而每一个层级又都呈现出综合化和专业化共存的情形。比如学科门类“法学”的下位学科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公安学等,而这些下位学科下面还有其对应的下位学科。以法学专业类别为例,下面还有法学、知识产权、监狱学、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国际经贸规则、司法警察学、社区矫正等数个专业,而这些不同专业的下面还有更细的划分,指向千差万别的研究领域和学者群体。并且,在每一个不同的学科层级当中都出现了“法学”这个词语,其概念分别对应“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专业名称”,“法学”一词本身就具有宏观、中观、微观三个不同层面的涵义。那么,按照专注于单一学科的标准来判断,一本涵蓋了几十个学科专业的法学刊物并不符合其专业性期刊的定义。事实上没有哪本刊物会只将目光锁定在最小的细分学科层面,普遍意义上的专业期刊涉及的依然是学科群。另一方面,学科在高度精细化发展的同时又走向了高度的综合化,催生了众多的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不断地丰富和重构着现有的学科体系;而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者们对同一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形成了丰富的多元视角,带来了全新的研究思路。事实上,所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都必须依赖于跨学科的深度合作,这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已成为学术界的普遍认知。那种将学术视野拘泥于小学科圈子的封闭性研究是难有重大突破和杰出贡献的。
多年致力于期刊评价的机构也明显感受到了学科重构现象对期刊评价的影响,在对学科类目设置的探索过程中,他们发现许多学科类目并不适合单独设置期刊类目。比如《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7年版在教育学类设置了5个学科类目进行单独统计评价,它们分别是“教育学/教育事业、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自学”。在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中,这5个类目实际上都是综合性的学科类目,下位学科众多,这样的划分已是笼统粗浅,传统的教育学类专业期刊在实际操作中划分得更细,更加壁垒分明,长期以来各自拥有独立的读者群和作者群,少有交集。但由于现代科学发展的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些不同的学科类目的下位学科出现了严重交叉,导致期刊评价机构无法在现有的学科分类情况下取得理想的评价效果。于是,在对教育大类及其下级类目分别进行充分的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之后,最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决定取消细分的学科类目,恢复为“教育”1个综合类目。
科学研究的范式在转变,学科发展呈现出专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作为科研成果载体的学术期刊想要继续引领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就更加不能固守传统思维,逆势而行。过去那种认为综合性期刊是低水平的学科拼盘,专业性期刊是高质量的研究精选的想法体现出的是静止的表面化的思维模式,其片面性十分明显。从本质上来讲,如果对问题的探讨缺乏学科融合,无论是综合性期刊还是专业性期刊,都难免沦为拼盘,唯一的不同在于,拼盘切得大块一点还是小块一点。
因此,笔者并不赞同学术期刊“专业化”或“综合化”二元对立的观点。学术期刊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类似,也应当呈现出专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未来的发展路径必然是多元化的。我们必须突破二元论的认知方式,不再将“综合化”与“专业化”对立起来看待,转而思考学术期刊如何实现学科融合发展。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印发的《面向2035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要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该行动计划对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做出了专门设计,提出了系列具体举措,强调要突出问题导向,开展新兴领域研究,加强新技术方法手段运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15]。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科学研究和期刊发展规律来探索,还是从现实的国家相关政策来考量,高校综合性学报未来都应当走向学科融合发展之路。
二、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发展实践现状与反思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摸索多年的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实践情况究竟如何?专业化转型是否确实有利于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发展?对于以上问题,目前的研究大多是一些理论上的论述、逻辑上的推演[13-18]以及零星的个案分析[19-20],鲜见基于普遍事实的实证分析,仅赵新科对2007至2013年更名的64种高校综合性学报发展现状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探究,发现专业化转型后的学报发展并不理想[21]。在众多高校综合性学报中,师范类高校社科学报的综合性最为明显,也因此首当其冲成为期刊界口诛笔伐的对象,师范类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阻力重重,前景堪忧。本文选取31所师范类高校人文社科学报为研究对象,并对其2012—2019年发文数据和对应时段的影响力数据进行分析,试图管窥我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学科发展现状,为高校学报学科融合发展路径探索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截至2021年10月25日,全国普通高等师范类本科院校共计144所[22](含民办,未包含港澳台地区高等学校)。考虑到学科门类的完整度和学校综合科研学术能力对学报刊载论文的影响,选择拥有较完备的硕博士学位授权点且有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版学报的高等师范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确定样本期刊共计31本,名单见后文。影响力数据来源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及扩展版(2021—202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指数排名》(2020年版)、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维普),统计年份为2014—2020,期刊发文数据来源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由于影响力数据统计的是前2年内期刊所发论文在统计年度被引用的情况,故对应的期刊发文统计年份为2012—2019年。
(二)相关指标的定义
1.学科差异度
我们把研究时段内发文量最大的学科定义为优势学科,发文量最小的学科定义为弱势学科,高校学报发文的学科差异度(degree of difference,D)的定义是研究时段内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发文量的差值与总发文量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D=(xmax-xmin)/x,
(0.8,1.0]差异极端
其中,D为学科差异度,D∈[0,1],x为研究时段内该期刊的总发文量,xmax为研究时段内优势学科的发文量,xmin为研究时段内弱势学科的发文量。学科差异度反映了最大发文量学科和最小发文量学科之间的绝对差异,对极端数据反应明显,可有效鉴别出某一学报是否存在强势学科。D值越大,说明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二者的差异越大,该学报的学科专业化倾向越明显。
不同学科差异度数值所反映的期刊载文学科差异情况评价参考标准如表1所示。D值超过0.4就意味着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之间的發文量差值超过总发文量的40%,同时也意味着该优势学科的发文量占总发文量的40%以上,因此,该学报可以被视为存在明显的学科差异。
2.变异系数
标准差(σ)是统计学中反映数据离散趋势的统计量,说明数据围绕均值分布的离散程度。对各学科发文量计算标准差,可以看出各学科发文数量偏离平均值的程度,从而反映出学科分布是否均衡。标准差计算公式为:
σ=1N∑Ni=1(xi-x-)2, i=1,2,…,N,
其中,N为学科数量,xi为某学科发文量,x-为各学科发文量的算术平均值。但由于各刊发文量存在差异,分别计算得出的标准差无法在各刊之间直接比较,需通过归一化处理转换成变异系数CV,计算公式为:
CV=σ/x-。
CV小于0.15为弱变异,0.15—1.0为中等变异,大于1.0为强变异。变异系数越大,说明该刊的学科分布越不均衡。
3.影响力指标
人们熟知的期刊评价体系中常用的被引频次TC、影响因子IF等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着期刊的影响力,但单独选取哪一种指标都无法全面反映期刊的真实影响力。2015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首次使用期刊影响力指数CI来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将总他引频次和他引影响因子投射到“期刊影响力排序空间”,采用向量平权计算得到的综合指标。为了突出反映期刊对中高端学术研究的影响力,计算构成CI的TC、IF时,选用了各学科综合他引影响因子排名前60%的期刊,以及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该评价指标兼顾了期刊质量、历史、规模等因素,更加客观地反映了期刊学术影响力的相对水平。为尽可能减少影响力评价指标的主观性和偶然因素影响,本研究选取了多个评价机构的数据作为CI值对照指标。
复合影响力因子IF值作为一项重要的影响力指标自始至终受到普遍关注,故本研究也选取了样本期刊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知网)、《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万方)、《中文科技期刊评价报告》(维普)这三种报告2014—2020年度各期刊IF值的平均值作为分析数据。
4.学科门类说明
根据师范类高校的学科设置,参考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23],本文将师范类高校社科学报所刊载的论文分别归属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及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需要说明的是:(1)各期刊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视为不同的学科分栏目设置,但《目录》中将其统一归入法学大类,这将导致统计结果中法学的学科优势更为突出;(2)心理学是师范类院校的重要专业,也是部分师范类高校人文社科学报发文的重要学科,但在《目录》中心理学隶属于理学门类,且大多数师范类高校人文社科学报未刊载心理学方面的文章,故未将其作为统计源学科门类。对于部分研究对象期刊所刊载的心理学文章,归入教育学门类一并统计;(3)本文将艺术类作为一个统计源学科门类,但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发现,几乎所有的样本期刊都很少刊发艺术类文章,这将导致样本期刊的学科差异度整体偏大。
(三)样本期刊的学科差异现状
1.大部分期刊学科专业化倾向明显
对所选31本期刊2012—2019年的发文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发文的总体学科差异度和各学科发文量的变异系数,见表2。
从表2的数据来看,学科差异度和变异系数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904),结合二者可以衡量出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刊载论文的学科差异化水平。在学科差异度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变异系数越大,表示各学科之间发文量差异越大,即学科分布越不均衡。31所师范类高校的社科学报中,学科差异度小于0.2的有3种,其变异系数也较小,表明这三本刊物在研究时段内所刊载的论文所属学科门类分布比较均衡,学科之间的差异较小;学科差异度在(0.2,0.4]范围内的期刊有26种,其变异系数集中在0.7附近,这些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各学科发文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已经出现了优势学科;学科差异度大于0.4的有2种期刊,其变异系数在1.0附近,表明此类期刊发文的学科门类分布存在明显差异,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分化现象突出。从学科差异度和变异系数的概率分布图(图1、图2)来看,样本期刊在2012—2019年发文的学科差异度呈正态分布,95%曲线面积对应区间为[0.200,0.350];变异系数同样呈正态分布,95%曲线面积对应区间为[0.550,0.900]。数据表明除个别期刊外,大部分期刊出现了较大的学科分布差异,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学科专业化倾向。
2.学科差异逐年波动明显,伴有小幅上升
为进一步明晰样本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学科差异度的变化情况,笔者对31本期刊各学科发文量进行逐年统计追踪,由于数据过多,不在此列出。总体来看,样本期刊的D值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大部分期刊D值集中在0.2—0.4范围内,并伴有小幅增加;部分期刊D值存在轻微的下降趋势;个别期刊D值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数据过多,不容易看出具體变化情况,故给出整体学科差异度由小到大排名前5(A-E)和后5(V-Z)的10种期刊的D值变化情况,如图3所示。从逐年变化情况可知,D值较小的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基本保持了学科分布的稳定性,D值较大的期刊大多在不同的年份进行了比较明显的学科调整,学科差异度波动较大。
(四)学科差异与影响力的关系
1.学科差异总体水平与影响力水平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根据2015—2021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的数据,分别计算样本期刊在研究时段内影响力指数CI、复合影响因子IF的平均值。CI值越大,表明该刊与同类期刊相比影响力越大;IF值越大,表明该刊被引率越高。由于核心期刊的影响力指数显著高于非核心期刊,若将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放在同组比较,则无法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故将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分为两组,各自在组内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如表3、表4所示。本文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处理。
比较表3、表4可以看出,非核心组的学科差异程度均值高于核心组。核心组的D值、CV值与CI均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1310、0.2174,与IF均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3371、0.2334;非核心期刊组对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4、0.6270、0.1639、0.3330,这表明两组样本期刊的学科差异程度与期刊影响力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且非核心期刊组的学科差异水平与影响力的相关性高于核心组。
2.学科差异水平变化和期刊影响力变化的关系
前面的分析给出了7年内期刊的学科差异总水平和期刊影响力指数均值之间的关系,但期刊的具体数据每年都在随时间不断变化,二者的变化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为此,笔者统计分析了对应研究时段内样本期刊的D值、CV值、CI值、IF值历年变化情况,并分组计算了各变化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见表5、表6。
随着各期刊发文学科结构的调整变动,期刊的影响力指数CI和影响因子IF也在不断变化,不同的期刊学科差异水平的变化与影响力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各不相同。根据表5、表6可知,期刊D值变化与CI的变化普遍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核心期刊组中27%为较强的负相关,23%为弱相关,负相关和弱相关的期刊大多设置有学科融合栏目,即这部分期刊影响力指数的提升与学科专业化无关,甚至专业化倾向会导致期刊影响力下降;50%为较强的正相关,即这部分期刊影响力指数随着学科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提升。非核心期刊组中56%为负相关,44%为正相关。同样,另外三类相关系数也存在类似的比例分布。研究还发现,学科差异水平对IF的影响与其对CI的影响存在不一致的情况,这种现象在非核心期刊组尤为明显。
(五)对学科专业化发展现状的反思
实证研究表明,大部分期刊已出现较大的学科分布差异,呈现出一定的学科专业化倾向,且非核心期刊学科差异程度高于核心期刊。经历二十年的实践摸索,高校综合性社科学报整体已经转向学科专业化发展的轨道,在专业化、特色化方面付出了诸多努力,并非一些专家所说的“固步自封,不敢转型,不愿转型”。然而专业化转型却并没有给所有期刊带来预期的红利。一部分核心期刊的学科专业化水平提升,其影响力水平也随之提升,这与核心期刊和名校的品牌效应、学术号召力紧密相关,也可能受益于“名刊工程”“名栏工程”等针对高水平期刊的政策利好。然而,对于普通期刊而言,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不少期刊专业化程度虽然明显提升,但其影响力水平却持续下降,特别是出现了影响因子(IF)提升但影响力指数(CI)下降的情况。经过仔细分析个刊情况得知,部分期刊通过强化热点学科发文数量,短期内显著提升了影响因子。然而,对于学术资源有限的普通期刊而言,拥有的作者群难以满足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化需求,在优质稿源不足的情况下强推学科专业化,导致该学科的文章质量难以保证,在热点学科领域缺乏竞争优势,而其他学科的优质稿件又由于专业壁垒而被拒之门外,尽管在短期内可能快速提高影响因子,但这种功利化的期刊管理方式显然不利于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综合影响力的降低。在高校学术期刊专业化转型实践中获得成功的案例,其主角要么是强强联手的综合性高校[9,14],要么是特色明显的专业院校[18-20],对于普通的高校综合性学报而言,如果缺乏具备真正实力的优势学科支撑,为专业化而专业化的盲目转型并非良策。
影响因子与学科差异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这已是公认的事实。不同学科在引证习惯、引用规律、反应速率等方面存在极大的差异,其影响因子的数值差异可达数十倍。比如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类文章的作者往往各有研究领域,很难建立学术共同体,也很难就某一问题形成学术热点,因此这类学科的影响因子普遍偏小;而政治、经济、社会治理类的研究课题热度高,研究者众多,互相引证的情况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据知网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哲学类专业最高影响因子1.854,历史类1.527,文学类1.168,艺术类0.988,宗教类0.383;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管理类13.374,法学类16.2,经济类19.013。因此,不同学科之间的影响因子是没有可比性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尤其是侧重于人文类的期刊影响因子普遍偏低,这使得办刊人不得不面临坚守学术初心和追求影响因子的两难选择。不少期刊为了迎合评价指标,快速提高影响因子,纷纷向“管理类”“法学类”“经济学类”热门学科倾斜,这是一种被异化的“学科专业化转型”。分学科评价或是改变这一窘境,为综合性学术期刊正名的有效途径[24-25]。《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已经率先开展了分学科论文评价,期待陆续有更多的期刊评价机构采用这种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扭转为片面追逐影响因子而导致期刊发文学科严重失衡的局面,以使回归学术传播的初心,恢复学术研究的良好生态。
三、高校综合性学报学科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仔细观察每本期刊历年学科差异变化与影响力水平变化可以发现,核心组所有样本期刊的影响因子在2014—2020年度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然而,仅有一半的期刊其影响力提升的同时伴随着学科专业化努力,另外一半期刊的影响力提升并不是依靠学科专业化来实现的。分析这后一半期刊的数据发现,82%都设有学科融合栏目,且综合影响力水平相对靠前,这表明学科融合对提升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是明显的,且优于学科专业化对期刊影响力水平的提升作用。利用综合性学术期刊的优势,推动学科融合发展进程,引领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将是未来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努力方向。
(一)于特色中展现融合发展
各样本期刊大多辟有自己的特色栏目,并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有的栏目基于特定学科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语言观察”“史学前沿”等;有的栏目基于地方文化或地域特点,如“中亚研究”“青藏高原文化”“岭南学术”等;还有一类栏目基于问题而设,组织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同一个主题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和研究,如“乡村振兴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碳达峰‘碳中和专题”等,这些重大的现实问题并非哪一个学科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单独解决的[21]。如表3所示,核心组有59%的期刊设置了学科融合栏目,且这些期刊的综合影响力都相对靠前。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国家话语生态研究”栏目涉及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社会学、语言学、神经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生物安全专题”涵盖了法学、行政学、环境科学、自动技术、语言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这些极具特色的学科融合栏目正是顺应了学术前沿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跨学科的深度合作,也是国家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发展的规划方向。
(二)于交叉中顺应融合发展
笔者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发现,很多文章本身呈现出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很难将其归属于某一个特定学科,文章的中图分类号也分属于数个不同的学科。这种现象与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是一致的。当代学术研究的学科交叉特性日益明显,围绕热点问题的讨论并非来自某个固定的学科。研究范式在悄然改变,学术研究的视野更加广阔,思维更加开放,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注重借鉴不同学科领域的理论和方法来解决自己研究领域的问题。另外,不断涌现的交叉学科本身就是综合性极强的,该学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也必然是跨学科的。在科学研究大融合的趋势下,高校综合性学报应当顺应交叉学科融合的内在规律,不再人为地将科研成果僵化地划分到某个学科门类而自筑壁垒。
(三)于稳定中谋划融合发展
研究发现,高校综合性学报的学科差异逐年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栏目稳定性不足。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期刊管理者对期刊定位尚不清晰,不断地进行学科之间的调整尝试,导致栏目设置缺乏长期稳定性。除开管理者的个人因素,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和高校的管理体制有关。高校学报编辑部一般被视为教辅机构,期刊的执行主编多为学校中层干部、由组织部任命,与其他行政教辅部门一样每四五年更换一届。这种管理方式导致高校学报主编频繁變动,期刊风格不断变换,发文学科偏好与特色栏目无法保持稳定,这一届编辑队伍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还没等到收获的时节,就被下一届队伍推翻重来,这与期刊发展的长期性、稳定性规律相背离。高校综合性学报应当结合实际情况找准自身定位,将期刊的发展建立在稳定的优势学科基础之上,依托本校重点学科和地域特点,充分利用多种资源优势,发表具有明显学术特色的高质量研究成果,推动学校学科建设的同时,保障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选题策划上突出问题意识和整体意识,变学科拼盘为学科融合,组织多学科围绕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进行多元化的探讨,形成广泛的学术共同体[26-27]。
四、结束语
其实业界对于期刊综合化和专业化之争,早在十年前已经被辩明[8]。专业细分让科学研究更加深入,而重大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又必须依靠跨学科的深度合作。综合性期刊和专业性期刊作为学术期刊的两种存在方式,各有优势、不可替代。办刊人应当破除“专业化”的迷思,深入研究学科融合之道,与各学科的研究团队建立起广泛的紧密合作关系,从宏观到微观多层次、多视角地探索高校综合性学术期刊学科融合发展的道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水平学术期刊体系。
[责任编辑:杨 氡]
参考文献:
[1] 皋永利,胡春雨.论学术期刊的专业化趋势[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110-111.
[2] 袁贵仁.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5-1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教社政[2002]10号.[2022-01-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8/moe_28/tnull_495.html.
[4] 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19-22.
[5] 尹玉吉.大学学报“特色论”质疑[J].中国科技期研究,2008(3):466-471.
[6] 尹玉吉.论中国大学学报现状与改革切入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28-138.
[7] 朱剑.也谈社科学报的现状与改革切入点——答尹玉吉先生[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139-155.
[8] 康敬奎.高校社科学报的特色化之路:兼评朱剑及尹玉吉先生的相关观点[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47-155.
[9] 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5-27.
[10]仲伟民,朱剑.中国高校学报传统析论——兼论高校学报体制改革的目标与路径[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20-34.
[11]薄洁萍.迈向“专,特,大,强”[N].光明日报,2011-03-23(2).
[12]张贵勇.高校学报完成专业刊方向转型[N].中国教育报,2011-05-05(5).
[13]朱剑.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何处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6):6-11.
[14]徐玉梅,于长英,刘春光.基于重点学科形成高校学报“大专业小综合”的办刊模式探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390-392.
[15]徐青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 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J].大学与学科,2022(1):9-10.
[16]张媛,李春英.社科期刊专业化、特色化发展路径选择[J].出版科学,2016(2):40-43.
[17]薛立勇.专业化和开放性:社科类学术期刊的两次浪潮[J].社会观察,2015(10):73-75.
[18]谭晓萍.新时代高校社科学报的四个转向[J].中国出版,2021(2):27-30.
[19]叶红波.高校综合性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精品化发展——基于《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案例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1):1206-1210.
[20]樊霞.地方高校学报专业化转型的布局和着力点——以《现代牧业》为例[J].编辑学报,2019(4):381-385.
[21]赵新科.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特色化更名后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112-116.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2021-10-25)[2022-01-12].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3/202110/t20211025_574874.html.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EB/OL].教高函〔2020〕2号.(2020-02-25)[2022-01-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1034/s4930/202003/t20200303_426853.html.
[24]王文军.分学科评价:综合性学术期刊评价的合理途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3):140-146.
[25]张艳玲.学科定位差异与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期刊被引频次[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72-176.
[26]杨志辉.学术期刊專题化发展的态势、动因和路径——基于大数据时代[J].编辑之友,2016(8):32-37.
[27]刘曙光.新时代人文社科期刊的特色化发展之路——兼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期刊的作用[J].求索,2018(5):4-13.
Disciplin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University Comprehensive Journals
——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Data of Social Science Journals of 31 Universities in China
LI Lan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The spe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inevitabl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journals.However,in the practice of journal development,the “spe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 theory” has encountered a variety of practical embarrassments.Taking 31 journals of social scie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samples,the author explores the status quo of discipline development through empirical method,and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ipline difference level and influence index,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The author finds that after twenty years of development,most of the sample journals have shown a trend of disciplinary specialization in different degrees,but the degree of disciplinary difference fluctuates over time.There is an obvious interdisciplinary trend in journal publication,which shows the trend of discipline integration.Some journals are utilitarian in pursuit of evaluation indexes,which actually leads to decrease of the influence level and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journals.In addition,some journals set up special columns based on major practical issues,and organize different disciplines to discuss the same issue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reflecting the new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The discipline integration plays an obvious role in enhancing the influence of journals and it is better than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discipline specialization on the influence level of journals.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journals in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stable dominant disciplines.At the same time,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holistic consciousness in the topic selection and planning,so as to change the discipline platter into discipline integration.Moreover,we should organize diverse discussions around major practical issues,form a broad academic community,and tak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in order to build a system of academic journals for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omprehensive journals of universities;specialization transformation;degree of discipline difference influence;discipline integ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