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鑫怡
诗是自身能力的挖掘。
长行,短行,白纸,黑墨。
曾有一句话评价:“腹有诗书气自华”,我也想拥有一颗诗心,藏于体内,让它慢慢化开,萦绕在我的一身,我的一生。
诗是一份来自陌生人的馈赠。小学的时候,中午的广播总会播放一首诗,伴随着悠扬的背景音,陪伴我午休的时光。有一年学校举行飞花令比赛,我的手中是数不尽的准备资料,望着浩如烟海的诗句,我想偷懒。但,这当中的每一首诗都凝结着诗人的心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启迪我乘风破浪,人生海海,风帆正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李商隐告诉我们珍惜,思念之心无比绵长;“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教我不苟于平凡,要绽放最美的奋斗姿态。诗句的背后都有一段诗人的故事,或喜或悲,口口相传,以黑字展示在世人面前。殊不知它背后的精彩世界,是一份邀约,是一场体验,是一次为心灵涤荡的礼物。
诗让人拥有了改变。我爱看《中国诗词大会》,曾经的我也高傲自负,如今发现自己才是沧海一粟。我看到外卖小哥读诗写诗,拥抱詩心。他的身上散发着诗歌的卷卷香气,谈吐中送来脉脉真情。而我在花红柳绿中赞叹美景,已不是简单“好美”二字就能描述,是“千万和春住”之间,让你感到春的呼吸;在作文题目仍不知如何下笔时,“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引人思考而又新颖;在登临齐鲁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取代了一声又一声的感叹。
诗是自身能力的挖掘。长行,短行,白纸,黑墨。学诗中,我也了解如何写诗。它有时不是情感的直接抒发,而是如细水长流,淌在字中;它有时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几个意象就能勾勒的画面与意境。曾经我也写过每句末都有字押韵的诗,写完回望,只是一潭浮花的静水,并无他意,但存空吟。后来我留心生活,才挖出了我对周身环境的感知力。其实生活处处有诗能写,有诗好写。
在如今,学校、家两点一线的繁忙生活似乎将旧日发出万丈光芒的诗歌遗在角落。即使我有着空闲时间,也只愿拿出电子产品刷刷小视频,而不愿拿出一本诗歌集掸去灰,放在膝上一读再读。馈赠变少了,逢坎坷时会有“躺平摆烂”的浓厚惰性,失去了古人化险为夷的心态;变化少了,只是老本的复来返去;挖掘少了,永远回荡仅存的知识。
哦!还是诗吧!
兴许它是适合的,可以浸润我们的双眼,印染我们的眉目,重塑我们的心灵,让诗气存一身,伴一生。
(指导老师:费静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