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合,张伟锋,蔺跃磊
(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 平邑 273300)
霉菌是多细胞微生物,属于真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霉菌孢子在土壤和腐烂植物中较常见,其可以通过空气、昆虫传播到植物上,孢子一旦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很快发生霉变。霉菌毒素是霉菌的次级代谢产物,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一部分养殖户对于霉菌毒素的危害不了解,因此预防霉菌毒素中毒的意识薄弱,往往容易轻视霉菌毒素对动物造成的危害。
2022 年9 月笔者接到当地一养猪户报告:刚出生10 余天的仔猪相继死亡,已死亡3 头,还有4 头精神不佳。死亡仔猪瘦弱、被毛粗乱、全身皮肤出血,面部出现溃烂,剖检胃肠黏膜出血,眼结膜出血黄染,肝脏、肾脏等脏器不同程度的出血。经询问,母猪已按照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刚出生时仔猪很健康,10 余天的时候相继出现了死亡现象。由于当时正值秋季,气温开始变凉,为了防止仔猪受凉,仔猪出生时养殖户给母猪舍铺垫了发霉的小麦秸秆。笔者推测,发霉的小麦秸秆造成仔猪吸入霉菌毒素从而引起免疫力下降,出现一系列的机体中毒症状。本案例由于养殖户缺乏对霉菌毒素及其危害的认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具体介绍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对动物产生的毒害作用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含量、动物品种、动物的年龄及动物的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1-2]。以下主要介绍分泌霉菌毒素的4 种常见的菌属:黄曲菌属(产生黄曲霉菌毒素、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产生橘霉素)、麦角菌属(产生麦角素)、镰刀菌属(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T-2 毒素、串珠镰刀菌毒素等)。
黄曲霉毒素多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分泌产生,普遍存在于土壤、动植物中,比较容易污染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等粮食作物,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较大的一类霉菌毒素,也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最常见的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通过干扰动物肝脏中的脂肪向其他机体组织输送,使脂肪大量堆积在肝脏而产生斑点,同时还会干扰肝脏合成维生素和解毒的功能等[3]。当动物机体长期摄入较小剂量的黄曲霉毒素时,可以造成动物慢性中毒。主要症状为肝脏出现慢性的损伤,例如肝实质细胞的变性、肝硬化等;常常会出现动物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等症状,容易造成母畜子宫内膜炎、不孕或产仔少等现象[4]。
赭曲霉毒素在发生霉变的谷物、饲料中较常见,该毒素主要污染粮谷类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燕麦、大米、小米及动物饲料和动物性食品(如肾脏、肝脏)等。
赭曲霉毒素主要的毒副作用是损害动物的肾脏和肝脏,容易损害的是肾脏,它是第一靶器官;其次是肝脏,在剂量较大的时候才可以引起肝脏的病变。中毒的毒副作用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可视黏膜出血、体温升高、妊娠母畜子宫内膜出血、腹泻、脱水等症状。
玉米赤霉烯酮又名F-2 毒素,主要存在于霉变的玉米、小麦、大麦、大米、小米和燕麦等谷物中,多出现在含有赤霉病的玉米中,其耐热性比较强。
玉米赤霉烯酮有雌激素的作用,主要作用于动物的生殖系统,可使家畜、家禽产生雌性激素亢进症。妊娠期的动物饲喂了含有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产、死胎、畸型胎。猪对玉米赤霉烯酮敏感,主要侵害猪的生殖系统。0.5~1 mg/kg 低含量玉米赤霉烯酮即可造成母猪假发情、阴道脱垂或脱肛[2];常造成种公猪的性欲低下、睾丸萎缩和睾丸生精细胞上皮细胞的变性,造成精细管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反应,还可以造成精子发育不良;还易造成母畜不孕,增加怀孕母猪发生流产及死产、窝产仔数减少和畸形的概率,延长母猪空怀期;初生仔猪容易出现外阴部肿胀、耳尖及尾尖坏死(这种比较常见)、八字腿等。
T-2 毒素是由多种真菌,尤其是三线镰刀菌产生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在自然界中比较常见,是污染田间粮食作物的主要霉菌毒素,对人、畜危害均较大。
T-2 毒素容易损害动物的淋巴结、肝脏、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主要抑制这些器官的蛋白质和DNA 合成,造成血凝不良、肝功受损、白细胞减少、免疫力降低、繁殖和神经机能障碍;侵害动物的皮肤、胃肠黏膜,可以造成动物皮肤黏膜坏死、胃肠机能紊乱、厌食、呕吐、瘦弱、生长停滞等危害。
比较常见的是烟曲霉毒素B,由串珠镰刀菌产生,多在霉变的玉米中发现。烟曲霉毒素中毒后会导致猪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受到破坏,出现胚胎死亡、急性呼吸障碍、肺水肿[5]、皮肤发绀(青紫)、黄疸、免疫机能下降等症状。
不同品种的粮食及饲料作物的抗霉变能力不同。根据粮食作物特性,积极选育优秀的抗霉变能力强的饲料作物,降低粮食作物发生霉变的几率。
加强饲料原料的入厂控制,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作为饲料原料,要求其水分的含量不能超过14%;大豆及其饼粕、糠麸类等作物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3%;棉子饼粕、菜子饼、亚麻仔饼、花生饼粕、骨份、鱼粉的水分含量不超过12%[6]。尤其自配料的养殖户要注意饲料原料水分的控制,做到现加工现饲喂,不要积压太多,造成饲料霉变。
(1)保持原料和成品仓库干燥、卫生。(2)原料或饲料在堆放时要离地(放置托盘)、离墙(离墙至少30 cm)存放。(3)当环境温度高于 10 ℃ 时,码垛高度不能太高。(4)减少库存,原料和饲料不宜长时间存放。
在饲料中添加防腐剂可以有效地防止原料或饲料霉变,但是对于已经产生霉变的原料或饲料是没有作用的。常见的防腐剂有山梨酸、脱氢醋酸、双乙酚钠等。
对于已经发生霉变的原料或饲料,如果霉变比较严重,建议丢弃处理;如果霉变较轻,养殖户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3.1.1 水洗法 对霉变的饲料进行5~6 次的反复搓洗,然后再晒干或烘干,水洗可以清除80%以上的霉菌。
3.1.2 挑选法 对霉变的饲料原料进行挑选,将霉变的原料或饲料挑出扔掉。
3.1.3 紫外线照射法 霉变较轻的饲料可以采用紫外线灯照射的方式进行杀菌,紫外线照射30 min以上能杀死霉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
3.1.4 物理吸附法 在饲料原料或饲料中添加吸附剂来吸附霉菌毒素。(1)矿物质类吸附剂。矿物质类吸附剂又称粘土吸附剂,以蒙脱石、硅铝酸盐、膨润土为主,通过矿物质的吸附性原理来吸附部分霉菌毒素。矿物质类吸附剂对于黄曲霉毒素的吸附效果比较明显,在吸附霉菌毒素的时候没有选择性,也会吸附饲料中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长期使用会造成母猪的被毛粗乱或者蹄甲开裂现象。但是该类吸附剂因为价格低廉,备受散养户的青睐。(2)有机物类吸附剂。有机物吸附剂主要为酵母细胞壁类吸附剂,如甘露寡糖,其主要利用酵母壁内的葡萄糖甘露聚糖的化学结构,螯合肠道释放的黄曲霉菌素。甘露寡糖主要吸附分子结构比较大的霉菌毒素,促进肠道内的有益菌繁殖,且有助于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其缺点是这类产品价格比较昂贵[3]。
中药类霉菌毒素解毒剂是利用中药提高肝脏对毒素的解毒能力,从而达到解除霉菌毒素毒副作用的目的,临床中常见的有肝胆颗粒、龙胆泻肝散、茵陈蒿散等中药保肝护肝的解毒剂。这类解毒剂在霉菌毒素通过血液进入肝脏之前的解毒效果不理想,只有等毒素进入肝脏以后才有解毒效果。在母猪出现背部有出血点、泪斑、蹄甲开裂、死胎,新生仔猪出现肝源性腹泻、个体不均匀等临床表现症状时使用效果较好。此类解毒剂不能作为常规的脱霉剂使用。
(1)饲喂解毒剂葡萄糖氧化酶。它可以清除体内自由基,保护免疫系统,增强肝脏解毒功能,清除体内蓄积的毒素,降低动物体内药物残留,提高畜产品品质;清除肠道内致病因子,优化肠道环境,提高食欲,增加采食量,替代抗生素和益生素;快速解除毒素中毒,特别是霉菌毒素中毒。(2)饮用3%的硫酸钠水,加速霉菌毒素排出体外[7]。同时饮水中添加维生素C、蛋氨酸、多维、葡萄糖以增强解毒和保肝护肝作用。(3)针对出现症状的动物进行对症治疗及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