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文言文教学方法探析

2023-09-28 08:16司梦奇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3年10期

司梦奇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安排了文言文学习,相关的学习要求却没有明确出现在学段要求中,而是包含在诵读的表述中。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以编者意图为准,从教材和学情出发,重视指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文言文阅读方法,防止要求过高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产生怕学习文言文的情绪。

一、以读对文言文为起点

这里的“读对”主要是针对文言文自身特点提出的,即文言文语言简洁凝练、省略多,还有不少假借字等,这些都是学生读对文言文的障碍。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来达成读对文言文的目标。在读准字音方面,学生只需要将文言文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假借字找出来,进行标注,多读几遍就能解决问题;在读好停顿方面,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学情。比如,《司马光》是小学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学生在此前已经有过读好句子中停顿的训练。一是在古诗学习中。古诗的诗句实际上与文言文一样,都是使用文言文词语,朗读的时候都需要根据停顿划分节奏,只不过古诗的节奏是有规律的;文言文的句式长短不定,在划分节奏时就需要根据意思进行判断。二是读长句子。从一年级的《端午粽》到三年级的《美丽的小兴安岭》中,都有读好长句子的训练,学生难以一口气读出长句子,长句子内部需要适当停顿。有这些学习经验作为读好文言文停顿的起点,学生跟着教师多练习就能逐渐找到读对的感觉。这里强调跟着教师多练习,主要是文言文中的停顿需要多读才能感觉到相应的规律性,学生在初学文言文阶段,没有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句式做基础,只能先跟着教师一句句地练读,尤其是难读的句子,教师怎么停顿,学生就怎么读。之后学生再选择重点句子反复练读,直到把字音、停顿都能读正确为止。

二、以读熟文言文打基础

熟读成诵是文言文学习的好方法。学生在练习读准、读对文言文后,还需要继续练读,一直读到熟练为止。虽然说读熟不是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文言文学习同样需要理解内容和表达方法,但是离开了读熟这个基础,文言文学习中理解内容和表达方法就是一句空话。由于文言文的句子是以单音节词为主组成的,往往有多种省略的情形,有的是承前省略,有的是蒙后省略;还有文言文中大量使用代词,尤其是“之”之类的代词,能够代替的内容太多,如果不弄明白“之”在句子中究竟代替的是什么,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句子的意思。以《司马光》学习为例,学生在读准、读对之后读熟这一文言文,并不是让学生一味地读个不停,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来读,激发学生熟读文言文的兴趣。如小组内循环接读训练,从看着书读,到最后闭上书读;还有男女生比赛读、同桌比赛读等。教师让学生每读一次都有目标,这样的训练就不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了。

三、以用自己的话说为读懂

文言文学习训练学生朗读课文,目的还是指向读懂。对于小学生来说,读懂文言文的要求仅限于用自己的话说出句子的大意,这与文言文课后练习要求有关。梳理小学阶段安排学习的文言文课后练习,多有“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方面的要求。原因有三:一是小学阶段学习的文言文多属于故事类,适合讲述;二是通过讲述学生能够将文言文词句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积累与运用,讲述文言文故事成了学习文言文的有效方法;三是用自己的话讲述,与文言文的翻译有距离,但有意译的因素包含其中,能够为后续文言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有鉴于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课文故事。具体地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一是自己练讲,学生借助文末的注释,结合教师的讲解,试着说出每个句子的意思;二是同桌互相练习讲一讲,互相交流,理解不了的问题就向教师寻求帮助;三是全班交流,解释难以理解的词句的意思,如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有学生问“人问之”的“之”究竟指代什么,教师可以让知道答案的学生帮助解答,教师只解答那些明显在学生理解水平之外的问题;四是让学生把课文中的句子连起来,讲一讲课文故事,检测学生的朗读效果,让学生对文言文形成初步的整体感知,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四、以整体理解内容为把握

统编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不是集中在一个单元学习的,而是分散在不同单元中,自然会承载不同的学习目标,这种承载又是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学生在读好、讲好文言文课文后,还要根据编者意图进一步把握文本内容。如《精卫填海》安排在神话单元学习,就需要从中体会神话的神奇和人物形象的鲜明特点;《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安排在从语言文字中欣赏艺术美的单元,就需要抓住课文中的独特语言表达,欣赏音乐、绘画方面的艺术美。实际上这就是根据文言文课文所在单元学习目标,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文本内容。如教学《守株待兔》,这是安排在三年级下册寓言文体单元学习的一篇文言文,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在学习《守株待兔》时,理解这一寓言中包含的道理就是独特的学习要求。教师需要按照理解寓言寓意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故事中的关键词句理解寓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

五、以诵读训练为抓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阅读与鉴赏”学习实践活动中对“诵读”的表述里包含了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尤其是第三学段的“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就从多个方面提出了诵读文言文的具体要求。因此,“诵读”既是小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整体性学习要求,又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法,需要教师重视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如教学《两小儿辩日》,这是一篇带有思辨意味的文言文,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指导学生读出文本中的思辨意味,即文本中的两小儿既有自己的主張,又有支持主张的理由,互相之间还处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争辩状态。为了读出激烈争辩的情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认可的主张,弄懂支持主张的理由,练习互相争辩:先用自己的话进行争辩,再用文言文进行争辩。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多方面读的指导,让多种朗读贯穿文言文教学始终,打牢文言文学习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