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吸引了全球观众的目光。依据文化和旅游部汇编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对国内“二十四节气+”非遗进行IP价值解构,有助于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发挥学科专业群优势,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共创共建“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通过打造四位一体“二十四节气+”非遗的研究体系、产品体系、运营体系和传播体系,带动全国各地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联动发展。可活态传承中华农耕文明,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提振传统文化节日的精神内涵,集中展现国家文化和地方文化IP形象,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效应和从众效应。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IP价值解构;高职教育;非遗学科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B47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2272.202211120
Research on D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P Value of “Twenty-four Solar Term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Wen Tingli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Binhai School of Foreign Affairs of Tianjin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Tianjin 300270, China )
Abstract:The Twenty-four Solar Terms,known as “China's fifth greatest invention”,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global audiences at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Beijing Winter Olympics. According to the UNESCO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rectory and the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ative Project Directory compiled by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ourism Ministry, this paper deconstructs the IP value of “24 Solar Term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which helps the construction units of the “Double High Pla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take the advantages of the discipline specialty group, and combines the local resource endowment to jointly create and build the “24 Solar Term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discipline community. By building a four-dimensional “24 Solar Term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research system, product system, oper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it will drive the linkage development with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jects all over the country. It can actively inherit the Chinese farming civilization,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boost the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festivals, focus on showing the IP imag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local culture, and form the agglomeration effect and conformity effect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in China.
Key Words:Twenty-four Solar Terms; IP Value 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Community Disciplines
0 引言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1年5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普及和复兴创造了充满活力的文化创新氛围。2022年2月4日农历立春时节,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以二十四節气倒计时的形式开启了全球“一起向未来”的文化、科技和体育之旅,以一朵“燕山雪花大如席”和“冰雪五环破冰”的声景观改变海外大众对中国文化IP的刻板印象,传递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与二十四节气IP相关的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和民俗,深度参与了中国农耕文明演进史,激发国民最深刻认同的情感归属与文化价值感召力,在不同地域形成体现人民性和民族性的文化遗产。高职院校作为扎根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应积极推动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教育的开发和普及,为打造国家文化IP和地方文化IP形象发挥示范引领和区域辐射作用;成为凝聚华夏儿女精神力量、赓续中华文明风尚、展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文精神坐标。为此,应以复兴“二十四节气+”非遗为契机,结合中国人文地理、历史传说、名胜古迹和节庆活动,系统开发民间文学、传统音乐、影视作品、游戏软件、体育赛事、主题公园和特色旅游等文化IP,构建“美美与共”的高职教育文化创新实践平台,向海内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品牌形象。
1 二十四节气文化IP 研究进展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识产权。2020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以原创中国特色文化IP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打造文旅中国IP。目前国内传统文化IP开发时间短,相关文献研究较少,且主要聚焦3个方面: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传统文化IP的发展路径;二是从地域角度研究传统文化IP的创新路径;三是从产业领域研究传统文化IP的开发策略。二十四节气作为传统文化IP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研究从数量、层次和影响力方面明显滞后于中国文化强国战略的发展步伐。截至2022年2月,中国知网收录“二十四节气”教育类研究中,学前教育114篇、初等教育153篇、中等教育142篇、高等教育8篇(含高职3篇和中职1篇)。围绕二十四节气文化的职业教育研究主要为高职劳动教育、节气饮食养生课程建设和园林农事活动的例证分析,亟需顶层设计战略视角方向的研究。“二十四节气+”非遗为高职教育的文化积淀与创新创业提供无可比拟的开发价值、教育价值和传播价值,尚需教育界同仁的踔厉奋发和共同参与,进一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意蕴,打造中文语境下的中華文明国际职教体系。
2 开发“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的必要性
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 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中首次提出了“共同体”概念,国内学者宋俊华 [1]认为,非遗学科共同体为基于明确学科归属和学科意识而建立的契约性共同体,是由对非遗传承和保护研究具有强烈、持续的责任感和学科指向的传承人、保护者和研究者组成的群体。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应鼓励非遗传承人参与到职业教育教学和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中。2016年国务院批复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和饮食、医药等的研究阐释、活态利用[2]。同时对民族服装服饰设计、文化旅游和传统体育等传统文化融入生产生活提出指导纲要。2021年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开设非遗专业的职业教育和非遗内容的国民教育,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和国家形象。
截至2021年底,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共计42项,文化和旅游部已汇编“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大门类1 557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下简称“国家级项目”)和3 063个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设立了7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10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与各省、市、县形成国务院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与二十四节气紧密联系的地方非遗项目,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意趣和文化思想;亟待在地高校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办学特色,肩负起传承非遗项目教化育人的使命,推动当地社会文明的进步,打造地域特色职教品牌。
以建设文旅中国、美丽乡村为愿景的农业观光、水利灌溉工程、建筑景观和民俗活动,承载了从古至今劳动人民不断顺应自然、专注革新农业技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哲学观,形象而生动地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农业生态文明版图。高职院校在开展“三下乡”一村一品建设、非遗手工艺传承、新农人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中,发挥出职业教育的核心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全面实施。而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传承农耕文明和建设美丽乡村中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和核心优势。以“二十四节气+”非遗为主题开发城乡融合的多元消费文化场景,能够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提振传统文化节日的精神内涵,增强亿万农民的文化幸福感和职业自豪感。
3 “二十四节气+”非遗IP价值解构
在上古时期,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人民以天文、气象、降水和物候为基准的二十四节气阴阳历,来指导五谷栽培、六畜养殖、丝织技艺、陶器制作和居住建筑等农业生产和生活,成为男耕女织农业社会的最初雏形。而国内高校在参与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和教育进程中,缺乏系统性的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对二十四节气文化IP进行系统梳理、观照和价值解构,能为高职教育“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的创建和崛起提供必要的战略视角。
3.1 二十四节气汉字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文祖仓颉在二十四节气之谷雨时令创造出象形文字,经过3 000千余年的洗炼,形成气韵生动的汉字书写艺术,成为东亚地区共享的文化财富。自2011年4月20日起联合国举办“中文语言日”纪念活动,二十四节气春联、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篆书图标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汉字笔画顺序引导牌,体现了节气之美和汉字之美。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显示,汉字书法1项、各地剪纸56项和年画18项已入选国家级项目,而与汉字文化相关的中国篆刻、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中国书法、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中国活字印刷术先后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形成以二十四节气汉字文化为主题的传统手工艺社会实践和节庆活动,增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国内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书法、国画、古诗词赏鉴等传统文化公选课、社团活动和中西方文学艺术交流活动。如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开设的“一带一路”外语公共课,涵盖英语、日语、俄语等涉外交际与国际贸易实务,促进了职业教育对外语言文化交流与经贸发展。
3.2 二十四节气深度参与天文气象职业教育
2020 年12月19日全国高校、文博单位和非遗研究中心在中国农业博物馆成立“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为二十四节气天文气象研究、科普及科技创新发挥巨大的作用。中国农业博物馆设立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开展农业文化科普和文创活动。2015年2月,由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届组织建立了气象人才培养联盟,旨在搭建气象科技人才协同创新平台。
“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气象学院在2021年10月开启全国气象行业职业教育气象类专业标准研制工作,深化气象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特别是伴随极端气候变化对人民群众工作与生活的影响加剧,气象类高职教育应加快公共气象服务、气象防灾减灾等方向人才的培养力度,深度挖掘二十四节气天文气象的教育价值和文化科普价值,提供气象与农业生产、观星研学等农业科技智慧服务,发挥应用气象技术在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中的领头雁作用,为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农业农村做出贡献。
3.3 二十四节气活态传承农耕节庆文化
3.3.1 春耕民俗文化的古今演变
古人认为二十四节气之春神句芒是代表万物生长的木神,栖息在扶桑树上观测太阳从扶桑东升。上古神树扶桑和蚕在农耕社会是立国之本而备受尊崇。《史记》记载黄帝娶西陵之女嫘祖(蚕神)为妻,自此天下百姓掌握栽桑、养蚕和缫丝技艺而有服饰。周朝天子和皇后会在春季择吉日举行籍田礼和先蚕礼以祭祀“农神”和“蚕神”。地方官员会在立春之日举办迎春礼活动,扶犁、春牛、说吉祥话是春耕令的民俗文化符号。截至2021年底,“农历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有5个春耕民俗、2个桑蚕习俗。中国农业博物馆多次举办“二十四節气文化作品设计大赛”,围绕春耕传统活动传承将二十四节气文化IP融入百姓现代生活。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职院校,以苏农精神文化教育、农业遗产保护、农业技术推广传承农耕文化。“二十四节气+”农耕民俗文化IP开发举例见表1。
3.3.2 秋分中国农民丰收节展现新农人形象
秋神蓐收在泑山记录太阳西沉,主管“秋收科藏”。在处暑第三侯“禾乃登”时令,农民开始秋收。《礼记·月令》记载立秋时节朝廷举行迎秋之礼,百谷丰登天子尝新。2018年起秋分时节,亿万农民迎来自己的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享“迎丰收、晒丰收、庆丰收”的喜悦,彰显了新中国农村脱贫攻坚的伟大创举和新农人的崭新职业形象。2022年秋分,来自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开展多种形式的“庆丰收,迎盛会“活动。成都艺术职业大学以《大国粮仓赋》演绎农耕之美的视觉盛宴。
3.4 二十四节气文化赋能农田水利职业教育
3.4.1 二十四节气指引农林牧渔类学科教育
古代农耕文明依据二十四节气历法开展农业耕种、灌溉、防洪涝灾害和运渠建设,形成不同地域的农林牧渔系统。如西汉《氾胜之书》为代表的北方旱地、关中农耕系统,宋朝陈旉《农书》为代表的南方水稻栽培与桑蚕业系统,以及三国年间湖州“盼幸荡”桑基鱼塘复合农业系统等。今湖州桑基鱼塘系统2017年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成为较为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蚕桑习俗、桑蚕织造技艺和桑基鱼塘农耕文明的示范基地。
党中央为农耕文明的保护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开发提供了政策支持。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的决定》,加快了城乡协同发展和农村产业升级的步伐。2018年起农业农村部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认定工作,2021年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农产品消费的特色化、品牌化。为此,“二十四节气+”农林牧渔类学科教育,可围绕全国各地开展的以特色农产品、畜禽产品、水产品、特色食品加工为主要农业生产活动所形成的五谷类,盆景技艺、传统造园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结合在地涉农高职院校,以文化赋能“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的开发和利用(表2)。如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开发春小麦27项农事活动,形成以寒地农耕技术、农产品电子商务与休闲农业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建设盆景制作实训室,提升学生对园林艺术、旅游美学的审美情趣与文化创新能力。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专业开设了晋商文化和旅游文化等公共基础课,可开发以森林消防保护与旅游结合的科技文化旅游节,将专业知识融入生活场景和文化消费体验,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3.4.2 二十四节气留存古代水利灌溉工程文化遗产
二十四节气之一小满是蚕神的诞生日和祭祀水车神的节日,祈求一年的风调雨顺和五谷丰登,江南地区有“动三车”(纺织车、油车和水车)的民俗[3]。《吕氏春秋·慎人》最早提出“掘地财,取水利”的概念。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之《河渠书》正式以 “水利”确立专业学科地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1250多条河流的文脉和地脉风土。目前中国有17处古代水利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中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文化遗产的旅游新地标。全国水利职业院校围绕祖国农田水利文化开展水文化育人活动和“长江杯”技能大赛,服务长江经济带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区域一体化战略,打造中国特色的水利文化职教品牌。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后稷文化”耕读教育和“二十四节气暨农耕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浓郁的农田水利文化氛围,成为二十四节气职业教育文化传承示范单位。
3.5 二十四节气文化推动“丝绸之路”文明的复兴
3.5.1 张骞“凿空丝绸之路”文化教育的更迭
中国古代刺绣文化规范了周朝后期的冠服制度和服饰礼仪,并在汉朝得以全面普及,形成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国家形象。古代丝绸以轻盈、光彩和华贵著称,备受古希腊和罗马人的青睐,价格堪比黄金,成为罗马贵族风尚和身份的象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丝织技艺为四大名锦“蜀锦、宋锦、云锦、壮锦”和杭罗、绫绢等,而缂丝、刺绣、染缬诸多技艺增添了丝绸图纹设计的华美,见证了张骞西域“凿空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现今伴随国潮文化的兴盛,以二十四节气为代表的动植物自然景象和民俗装饰性图案,不断出现在刺绣文创产品和汉服设计中,成为青少年表达爱国情怀的文化消费诉求。正如欧文琼斯指出,每个国家的人民所从事的艺术是与他们的文明共同成长起来的[4]。为此,搭建“二十四节气+”织造技艺非遗传承基地(表3),展现各民族的文化符号,能够促进丝绸之路文明的复兴。
3.5.2 海上丝绸之路以诚信和技艺彰显大国情怀
中国古代工匠的手工作坊主要存在于纺织业、木器业、制瓷业等,以师徒间的言传身教生产出兼具技艺美和艺术美的名家产品,形成以“礼”为核心的社会制度。日本于公元552年引入二十四节气历法,并从唐宋时期全面吸收中华文化核心思想之“禮”文化,形成日本本土化的典章文物(如茶道、花道、料理道和木之道),对日本匠道文化的开宗立派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朝郑和下西洋秉承明永乐帝“信守大道”“共享太平之福”和平外交的思想,将瓷器、航海术等传播至各大洲,促进了“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贸易和工匠精神的国际传播。中国瓷器从实用品、工艺品到礼器文化的形成,是古代工匠从模仿自然生产,艺术创造到工匠精神品牌塑造的演进史。今江西省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不断升级瓷器创业文化的层级,成为践行费孝通“美美与共”愿景的陶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以复兴鲁班精神为主旨的天津“鲁班工坊”国际化现代职业教育,已与亚洲、欧洲和非洲合作创建了20个“鲁班工坊”,全面落实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国际职教资源互联互通的教育理念,体现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勇担使命的大国胸怀。为此,挖掘“二十四节气+”海上丝绸之路的IP价值,将节气文化、工匠技艺、鲁班精神融入跨文化职业教育的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中,为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经贸文化交流意蕴深远。
3.6 二十四节气饱含中医养生智慧
二十四节气文化与传统中医养生如艾灸、推拿、太极拳和药膳食疗息息相关,反映了古人遵循“天人合一”的医学思想。今中医养生(药膳八珍汤)、中医养生(二十四节气中医导引养生法)和中餐烹饪技艺与食俗传统技艺,相继入选国家级项目。湖北省以蕲艾本草文化旅游传承为主题,获批入选民间文学-炎帝神农传说、李时珍传说,传统医药-针灸(蕲春艾灸疗法),民俗-端午节(屈原故里端午习俗)、端午节(泽林旱龙舟)等四维一体的国家级项目。可进一步与国内“双高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合作,共建海内外传统医学文化旅游产学研基地,形成“二十四节气+”艾草文化非遗传承矩阵。如与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建设传统医学文化研学基地;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建设海外中医鲁班工坊,促进“健康丝绸之路”的国际化交流。
4 “二十四节气+”高职非遗学科共同体开发
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文化价值解析可知,华夏民族顺应时令自然节律变化,运用智慧和技术改造自然,为当代留下珍贵的上古农耕文明遗产,具备丰富的教育、传承、文创开发和传播价值。因此,以国民普遍认知的二十四节气文化为主导,系统开发“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教育,不仅能够纵向贯通大、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研学旅行、德育和美育,而且可以横向融通各地非遗项目保护与传承、地方民众和旅游目的地游客的精神需求,形成集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娱乐休闲和文化传播为一体的文化IP矩阵。为此,鼓励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单位牵头搭建“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可发挥职业教育集群优势,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4.1 开设“二十四节气+”美育专业课程
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在最兴旺的时候,艺术成就必伟大,美育必发达[5]。二十四节气参与了古代农耕文明由俗到礼的形成与兴盛,已深刻融入到社会大众的衣食住行等日常审美生活中。伴随数字技术与科技的快速崛起,消费者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传统文化IP开发在美学叙事能力、数字营销能力和沉浸式场景五感体验等方面面临新的挑战。为此,“二十四节气+”非遗传承与创新应注重将传统文化嵌入现代科技中,将气韵生动的中华美学思想融入到国潮文化创新开发中,满足消费者对个人内涵美和形式美,衣食住行的高效美和科技美的时代需求。在互联网+数字科技背景下,传统文化IP开发和传播需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多媒体运营战略性思维和东方美学创新精神的复合型职业人才。教育部2022年倡议中考美育试点、涉农高校的耕读教育、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等,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国民美学素养和传承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视。高职院校应加快建设“二十四节气+”美育职业教育体系,开展与之相应的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等美育创新活动,打造“二十四节气+”国家文化IP形象。
4.2 校内开展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的跨专业联动
对各地高职院校与二十四节气文化IP关联的民间文学、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传统体育等非遗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在校内打破各学科的专业壁垒、搭建跨学科联动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非遗职业教育平台,培养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建设所需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保护和传承地方非遗项目,打造地方传统文化IP职教品牌形象。如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专业和水利专业同为高水平专业群,可开展校内“二十四节气+”跨学科课程开发和学分互认机制,打造独具特色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农业生产、中医药种植、农田水利工程、地方休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园林艺术专业课程为创新型人才设计开发了新媒体营销、摄影、电子商务运营、地方文化旅游发展和艺术审美等课程,契合二十四节气文化IP开发和传播的需求;可与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在网店美工、移动电商和跨境电商模块开展跨专业课程建设和创新创业合作,整体提升学生传统美学素养和农商平台创建与运营能力。
4.3 “双高计划”牵头开发“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
2019年12月教育部发布197所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简称“双高计划”)。可对“双高计划”农林牧渔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艺术设计类、旅游类、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电子商务类等学科进行遴选,以一个或多个院校联盟组建的高水平特色专业群联合各地文化和旅游局、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场所,共同开发“二十四节气+”非遗学科共同体的研究体系、产品体系、运营体系和传播体系。通过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带动各地国家级非遗项目的联动发展,集中展现国家和地方文化IP形象,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集聚效应和从众效应。见表4。
5 结语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新农人创新创业的文化源泉,是中小学生朗朗上口的精神食粮,更是职业教育扎根土地、关心地方民生、展现当代农民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的文化载体。为此,应从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立春时节出发,加快“二十四节气+”非遗IP价值开发和传播的步伐,展现新时代职教青年的文化创新活力,再现丝绸之路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宋俊华.论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共同体[J].文化遗产,2019(2):1-7.
[2]新华网.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2017-01-25)[2022-02-01].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1/25/c_ 1120383155. htm.
[3]陈雪.二十四节气[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25,60-61.
[4]E.H.贡布里希.秩序感[M].杨思梁,徐一维,范景中,译.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4:59.
[5]朱光潜.谈修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20: 169.
(责任编辑:宋勇刚)
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2020年度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传统文化IP传播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研究”( 2020CXCYKT10)
作者简介:温庭莉(1975-),女,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传统文化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