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莫寒?田维钢
【内容摘要】本文以播音主持专业为研究对象,以知识社会学的视野和方法论,将播音专业学生的跨专业读研现象作为切入点,通过对11位跨专业读研播音生的深度访谈,发现播音生在社会认同、自我认同参照下,专业认同经历了一个从出走到回归的过程。进而,在这种话语表达中,透视出我国播音主持专业作为社会的子系统,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从价值迷乱到价值回归的过程。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跨专业读研;认同理论;知识社会学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播音与主持艺术”已经形成了“专科—本科—研究生”较为完备的学历教育体系。随着社会对播音员主持人要求的提高,很多播音主持专业的本科生在毕业时或工作几年后选择读研提升学历。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在本科阶段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在考研时往往不会再选择本专业,而是选择与播音主持密切相关的新闻传播学或艺术学相关专业,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其他专业。
那么,在本科阶段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简称“播音生”)为何会选择跨专业读研?这背后的动因是何?学生如何看待自己学习了四年的播音主持专业?这些问题成为本研究的逻辑起点。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11位播音专业本科生的深度访谈,探寻跨专业考研的动因、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理解,挖掘播音主持专业在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话语变迁。
二、知识社会学视野下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知识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旨在探寻知识(思想、认知)与社会的互动关系。起初,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指由知识分子群体所创造的理论、世界观、意识形态等所构成的系统知识。伯格和卢克曼不满于对知识的这种古典主义定义,认为常识性的“知识”比“概念”更应成为知识社会学的主题,知识社会学的分析对象就是现实的社会建构,①从而使知识社会学发生了从社会实在论到社会建构论的范式转换。在这种范式下,知识不再是局限于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而主要考察广义上的日常知识对社会的建构问题。从这两种对知识的理解出发,首先,播音主持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学科,播音发声、播音创作、新闻播音、文艺播音等系统知识始终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其次,播音主持本质上是关于有声语言的学科,语言作为日常知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自媒体的勃兴使行业从业门槛降低,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员进入行业且取得成功。这种“日常知识”与“系统知识”的交叉相融,也成为播音主持专业的一个特色,从而使具有专业知识的学生产生了不同的学科认知与认同差异。
伯格和卢克曼对知识社会学的发展,开创了知识社会学研究的新传统,这种社会建构论的范式,属于现象学社会学的范畴。现象学社会学旨在重新唤起“人的意义”,通过“我思”认识世界,从而实现客观世界与主观认知的统一。知识社会学的两个研究传统虽有分歧,却显示出个体认识社会的一般途径:通过已有的客观实在,形成对事物的固有认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体验与经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对某一事物的重新建构。由此,知识与社会也实现了双向的交互建构过程。播音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便通过社会“知识库”对播音专业具备了一定了解,选择了艺考,在大学经过四年的学习后,尤其是在是否跨专业读研的这一选择中,完成了对播音主持专业认知的建构。不可否认,选择读研的学生往往自我要求更高,更善于思考和反思。这部分学生的意见固然无法代表所有学生的想法,但学生与学科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思想活力,能够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动力之一,践行教育“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
由此,本文还希望进一步讨论以下问题:播音生在讲述自己的读研经历、专业认知的过程中,对播音主持的专业想象是否经历了变化?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受访者不同的教育经历是否能够达成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认知共识?进而,在他们看来,播音主持专业应该怎样更好地发展?
三、研究方法:从深度访谈切入
深度访谈作为经典的质性研究方法,相较于量化研究,更能够贴合现象学社会学与知识社会学的研究传统,充分发挥受访者的“我思”,在受访者个性化、情感化的表达中思考社会“意义”的建构,洞悉个体与知识的双向互动和播音主持专业由社会建构成一种“现实”的过程,更具有人文性。笔者在2022年11-12月,以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取了11名本科专业作为播音与主持艺术的深访对象。其中,有5位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用G表示),其中一位在职读研;6位正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用D表示)。为了形成对照,也特意选择了2位在硕士阶段依旧继续学习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访谈。
深访采用了半结构化的方式,与11位受访者进行了至少1次、每次1个小时的访谈,整个访谈过程均进行了录音。访谈问题分为四个板块,大致按照受访者学习历程的时间为序,但会在访谈过程中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灵活调整,也会进行追问和对问题的补充。四个板块分别是:专业初心与认同、专业想象与得失、跨考原因与收获、专业发展建议。
四、外部壓力与自我驱使:可预见的跨考动机
跨专业读研就是指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与本科阶段的所学专业不一致。我国共有13个学科门类,播音与主持艺术在一级学科属于艺术学,在二级学科属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跨度有大有小,本文不做程度上的区分,无论是否跨越学科,凡是与本科阶段学习的专业不一致(即研究生阶段不再学习播音主持或口语传播专业),都算作跨专业的范畴。在深访中发现,促使播音生继续读书深造尤其是跨专业深造的原因,既有与其他专业学生的共通之处,也展现出一些特有的跨考动机。
(一)就业的重压:无奈的选择
在新一轮“考研热”掀起巨浪之时,就业的重压是促使所有考研学生选择继续深造的首要原因,约有50%的受访者在谈到自己的考研原因时表现了自己对于工作机会的焦虑和担忧。受访者D5是一名研二的学生,他本科时在一所综合类大学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他说:“我不认为我在本科毕业时有能力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没有工作的冲动,想逃避就业压力。”另外,播音员主持人作为传媒行业的重要主体,2014年左右开始受到了新媒体快速崛起的巨大冲击。受访者G2刚刚入职一家省级媒体,成为当地晚间新闻的播音员,本科毕业参加国内研究生考试失败后,他选择了出国读研深造。他说:“毕业时,我感觉传统媒体这艘巨轮正在漏水,我迫不及待要跳下这艘船,去外面的世界、别的专业学科看一看。”受访者D1是一名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虽然踏上学术的道路此前并未在自己的人生规划之中,但他在回顾自己的学习经历时特意提到了媒体环境变化对自己人生道路产生的影响:“我会觉得,如果往新媒体方向发展,我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但如果继续从事传统媒体的相关职业,又会觉得得到的实践和训练还不够,所以就先继续读书了。”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兴起是播音本科毕业生选择跨专业读研的一个特殊原因。传统媒体走下坡路,就业岗位早已饱和,无法吸纳足够多的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因此学生纷纷选择跨专业读研,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同时学习更多知识与技能,增加自己的职业选择,提高就业竞争力。可见,就业的压力主要表现为外部的社会环境压力,媒体环境的巨变以及对人才要求的改变,是促使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跨专业读研的重要原因。
(二)重技能轻素养:职业发展的诉求
所谓职业诉求,首先是个体有对某个职业的想象,其次是为了满足这个想象所需要的条件。具体到播音主持领域,体现为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播音员主持人形象、自己想要达到的职业成就以及为此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播音与主持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学上偏重教授应用技能。因此,在技能层面的学习上,所有受访者都呈现出较为满意的态度,认为在专业基本功的学习上有很大收获。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或步入工作岗位,却发现学校的教学偏向无法满足自己的职业诉求,于是选择了跨专业读研。为了满足自己的职业想象,学生在选择考研时,除了有获得专业技能的诉求外,更加重视对素养的培养。
首先是人文素养。受访者D6用“杂家”概括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播音员主持人形象,但坦言本科阶段的教育无法培养出这样的“杂家”。她说:“大一、大二的通识课比较多,那个时候还没有理解通识课和人文课程的重要性,等到大三、大四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晚了。”受访者G1在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了中央级媒体,成为一名新闻节目主持人。但在工作三年后,他选择了在职读研,学习公共管理专业。他说:“在主持访谈节目的时候,我现在要比只学习播音的同学在对话题的把握上更娴熟一些。你得有一些基本的人文知识,只有对这个话题充分了解才能充分展开话题,并且能够抓住嘉宾的关键点。” D6和G1的讲述,显示出播音本科教育在培育人文素养方面的两种缺失:一是相关课程的设置,二是学习能力的培养。本科教育的出发点是使学生成为一名“职业人”,但媒体从业者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职业,需要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对社会的现实关怀,人文课程必不可少。更需要在观念上加强引导,让学生对职业有更立体的认知,从而在入学之初就树立起加强人文素养的观念。学习能力本应是大学阶段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学生不仅应该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但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导向中被忽略了,因此很多学生选择到别的专业进行人文素养的积累。
其次是政治素养。受访者多次主动表达了对播音员主持人“喉舌论”观点理解的不断深入。政治素养的培育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并没有缺失,但存在抽象概念与具体引导上的失衡。宏观上,表现为学生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现状了解不足导致的对现实关怀的缺失;微观上,表现为缺乏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相关具体政策的了解。这会导致学生在进行播音创作时“见字出声”,理解没有根基,无法准确把握分量。G1提到自己学习了研究生阶段课程后在新闻播报时的变化:“新闻播报把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个选择和判断的过程,比如重音的把握,我该把什么作为重音呢?为什么呢?我现在学了一些政治学的内容就理解了,对分量的把握就更准确了。”D1还提到,政治素养不仅意味着对国家大政方针的足够了解,还要对社会发展有敏锐感知,这样才能充分尊重每一个群体。
(三)专业的异化:自我实现的诉求
自我实现是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②指一种激发个人潜能、不断进行自我探索的动态过程,最终目标是达到个体最高程度的发展,自我实现是职业诉求动机的进一步深化。11位受访者中,有10位都用“儿时的梦想”“兴趣爱好”来表述自己学习专业的初心,仅有1位受访者在艺考时选择播音主持专业是出于功利的目的。在进入大学后,现实的专业学习与自己的期望出现了落差,认为这会阻碍其自我价值的实现,于是选择了跨专业考研。受访者呈现出两种取向,一类认为播音主持专业“太过具体”,另一类认为“不够具体”。
首先,认为“太过具体”的受访者谈到了主持人“个性化”以及更广维度上的自我实现问题。受访者D4目前在国内一所顶尖高校学习法律专业,是为数不多专业跨度较大的受访者。他自称是一个“体验派”,希望能在媒体中看到“千奇百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千篇一律、字正腔圆的“主持人”。“我们播音系的学生还是比较有个性的,但是这种个性有点趋同,大家都比较活泼,但性格内向或者比较沉默的同学也可以成为主持人。”D5从大三开始就会刻意回避自己的播音生身份,因为有些人说他不像一个播音生,“播音生必须得一眼就看出来吗?声音就一定得好听吗?有些特质是一眼看不出来的,但大众的认知就是这样,没办法。”大众的刻板印象以及由此带来的同质化取向,使一部分个性与大众认知不相符的播音生产生了迷茫,与自己的追求背道而驰,最后在探索自我、追求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过程中选择了跨专业读研。
但另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本科阶段的培养“不够具体”,无法培养出学生的“一长”,在“多专”上也不具備优势。受访者D3刚刚读研一,有意往体育解说或体育节目主持人方向发展,因此选择报考某所体育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在她看来,本科阶段的学习在专业小方向的区分不够细,自己没有学到最想学的东西,不得不选择继续读书。值得注意的是,没有选择跨专业读研的学生并非完全出于自愿,而是无奈。G4说:“跨考难度比较高,本来基础就不是很好,所以还是同专业进升会稍微容易些。” D1在观察自己身边同学的考研选择时,同样说到了现实的竞争压力,还表达了对于播音主持专业扩招现象的担忧:“这只能是一个小而精的专业,一是不需要这么多人,二是人多了怎么教呢?”
播音主持专业交叉学科的属性十分鲜明,因此在深访过程中,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学科的尴尬地位。进入大学学习播音主持专业,首先要经过“艺考”,这就让大部分播音生不得不在高考前就规划人生道路。所以,他们往往拥有更强的自我意识且勇于尝试。受访者对于在学习播音主持专业过程中“太过具体”和“不够具体”的两种表述,代表了两种“自我实现”的不同取向:一是成为怎样的“人”,二是成为怎样的“主持人”。之所以出现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反映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进而发挥优势、实现自我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成为部分学生的跨考原因。
五、认同的出走与回归:播音生的专业话语建构
知识社会学的基本观点是,知识不是从真空中产生的。学者董晨宇在考察知沟假说的早期研究史时,提出知识社会学对传播理论史发展带来的贡献是研究取向的拓展:包括知识分子与社会历史情境的互动关系(即外部主义取向),也包括知识分子之间的互动关系(即内部主义取向)。③在受访者关于跨考原因的表述中,也体现出这样的两种话语取向。就播音主持专业来看,更倾向于展现学科系统与社会系统的互动。这种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建构主义中蕴含的互动思想,与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否存在对播音学科的认同危机”不谋而合,认同也在互动中产生。受访者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认同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轨迹,经历了从出走到回归的过程。
认同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经典议题,实质是主体对客体(自我与他者)在同一性基础上的认可和承认,对他者的承认、理解和尊重,也是认同的重要内涵。④这就说明,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认同从来不是孤立产生的,而是在一个参照系中生发出来的。播音生形成了专业认同、社会认同与自我认同三位一体的认同体系。专业认同是本文的探讨核心,它是指學习者对所学专业学科的情感接受和认同。⑤
(一)认同的出走: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历史语境变化
21世纪初,中国的电视发展进入了黄金期,电视节目的极大丰富,使播音员主持人迅速进入大众视野,产生了一批广受大众喜爱的主持人,成为 “全民偶像”。也正是从那时起,正处在童年时期的“90后”开始建构起对这一职业的美好想象,并直接影响了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这一时期,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是绝对的话语权威,播音员主持人作为官方的话语代表具有极高的社会地位,以近乎完美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逐渐符号化。他们不仅担负传递信息的实用表意功能,更作为一种意义展示的载体发挥着艺术表意功能,承担着作为公众人物的责任与使命。⑥也正是这一时期,普通观众与专业从业者之间的壁垒逐渐开始形成。
而当这群带着对播音主持专业极大认同的“90后”进入大学开始专业学习后,却迎来了传媒领域的一次巨变。移动互联网普及和新兴媒体的崛起,成为播音生专业认同出走的最大诱因。从知识社会学分析的两条路径来看,这一外部因素带来的直接变化有三个。一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去神圣化”,越来越多的非专业人士进入行业且取得了巨大流量,使播音主持专业的合法性再次受到质疑。比如,伴随着“网络主播”这一新兴职业的出现和常态化,网络主播成为主持人的新形态,⑦但“主播”一词甚至出现了污名化的倾向,这导致了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危机。二是学科壁垒导致的大众刻板印象并没有随着从业门槛的降低而消失,加之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对艺术生“没文化”“没脑子”等的刻板印象,导致了社会认同的缺失。三是校园教学与社会需求的严重脱节,使学生无法在校园学到足够匹配岗位需求的知识,在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和挫败感中导致了自我认同程度的降低。而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AI主播的出现已经引发了“主持人是否会被替代”的广泛讨论,播音生进一步对专业价值和自我选择产生怀疑,也导致了自我认同的缺失。
从这样一条认同出走的链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知识社会学的观照——知识(观念)的产生与社会实在因素息息相关。当播音主持专业面临的社会历史语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时,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建设也在积极地追赶时代,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但遗憾的是,从受访者的反馈来看,课程的调整并没有带来认同程度的提高,反而陷入了更大的迷茫之中。在认同的出走过程中,专业认同是起点,播音生首先产生了对专业的不认同心理,社会认同是催化剂,最终导致了自我认同的降低。在认同出走、播音生作出跨专业读研的选择之后,却出现了认同的再次回归,播音主持的意义和文化体系得以重建。
(二)认同的回归:播音主持专业的内在价值
认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生产”过程。在认同研究中,十分重视认同的“激活”环节,并称之为认同的“突显”。⑧通过深访发现,播音生的认同得以重新突显的节点,是研究生阶段不同的教育经历反而让他们达成了对于播音主持专业的认知共识,实现了专业认同的回归。
从知识社会学的两条路径来看,认同的回归主要源于内部因素的影响,即学科体系内部的互动与建构。当播音生进入其他领域学习,包括之后进入工作岗位,无论是否从事与传媒相关的行业,都经历了一个“打破壁垒”的过程。当播音主持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壁垒打通后,播音主持作为一门学科的合法性和独特性反而突显出来,播音生的优势也体现了出来:一是有声语言训练带来的交流与沟通能力,即“口语传播”的能力,这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核心,也是播音生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动听的声音,更要有恰当表达观点的技巧,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和感知进行“场景化”的口语传播。场景传播能力意味着学生能够感知甚至深谙不同场景特点和用户行为特征,并以有声语言的形式迅速传播与用户需求相适配的信息或服务。⑨二是播音主持专业的新闻属性让播音生养成了观照与反思社会现实的习惯,借助专业实践增强了家国情怀⑩,让大家在长久的积累中形成个人优势。三是实践教学导向下,播音生会形成不惧挑战、不服输的性格品质。前文提到,播音生往往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无论最终是否从事传媒相关行业,初心从未改变。受访者也提到,当工作中有机会或需要自己承担“表达”的重任时,自己可以“顶得上”。虽然前文批评了播音主持专业的“重技能”倾向,但多位受访者表示,技能培养让自己有了一门“手艺”,更勇于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播音主持专业固有的内在价值,让播音生的认同感得以回归。
这样的认同回归链条,显示出播音主持专业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上的着力点——“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找准学科定位,让优势更优,让长处更长。在认同的回归过程中,社会认同作为起点,社会评价的正向反馈肯定了个人能力,实现了个人认同,进而使播音生重新发现播音主持的专业价值,完成了专业认同的回归过程。
六、结语:对播音主持学科发展的启示
本文以播音生跨专业读研现象为切入口,通过受访者的自我讲述,展现出播音生对播音主持专业的认同经历了一个从出走到回归的过程,剖析了播音主持专业在知识社会学视角下的发展现实。
以播音生的视角展开研究,展现出学生对专业教育的“真实需求”,而不是“想象中的需求”。播音主持专业应该着力课程的精细化设置,努力做到“小而精”的“因材施教”;改变“重技能,轻素养”的教学观念,培育人文素养和理性思维。同时加强观念引导,让学生形成对专业体系更立体、全面的认知。就学科发展的重要一环——学术研究来说,没有一位受访者表达出“对学术研究感兴趣”或“提高自己学术水平”的意愿。这也反映出实践为导向的教学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多数播音生没有学术概念,这也是导致目前播音的理论体系发展比较滞后和薄弱的原因之一,没有在学生群体中形成规模化的学术共同体。
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深知本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研究采取了滚雪球的方法进行抽样,但目前的深访对象均来自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对于更广范围的跨考生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访谈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了地区差异、学校差异、教学水平等因素导致的认知差异,这将成为未来学术研究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①〔美〕彼得·L.伯格:《现实的社会建构:知识社会学论纲》,吴肃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6页。
②岳伟:《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一种新的教育目的观》,《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③董晨宇:《一项经典研究的诞生:知沟假说早期研究史的知识社会学考察》,《国际新闻界》2017年第11期。
④胡敏中:《论认同的涵义及基本方式》,《江海学刊》2018年第3期。
⑤郭金秀:《专业认同理论视角下地方高校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的构建》,《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年第1期。
⑥田维钢、温莫寒:《新闻播音员的符号学解读——AI合成主播来临的思考》,《青年记者》2020年第12期。
⑦王秋硕:《表征辨析与价值反思:播音主持艺术新现象透视》,《中国电视》2022年第1期。
⑧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⑨陈虹、杨启飞:《基于场景匹配的口语传播:智媒时代之播音主持教育》,《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⑩陈雪:《应用型本科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融入路径研究——以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经典诵读”课程为例》,《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