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洁
摘要:文章以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唐山音乐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探讨文旅融合的促进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文中提出了开展音乐文化节目活动、开发音乐文化主题公园类产品、构建文创音乐空间等策略,以促进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重塑与复兴。本研究试图探讨如何运用文旅融合方式创新性地弘扬和延续地域音乐文化,这不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也可以发挥文创在产业振兴中的作用,为唐山地区乃至河北省的文创经济发展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传承;文旅融合
一、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现状分析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唐山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了音乐文化。唐山地域音乐文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唐山地区的民间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包括民歌、秧歌、花鼓戏等。这些传统音乐形式在唐山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承和发展,成为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唐山地区的民间音乐也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成为了唐山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其次,唐山地区的戏曲文化也是其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山是河北梆子的发源地之一,这种地方戏曲在中国北方地区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此外,唐山地区还有京剧、评剧等多种戏曲表演形式,为当地的音乐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最后,唐山地区的现代音乐文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唐山市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和音乐团体,他们在国内外的音乐比赛中屡获佳绩,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唐山地域音乐文化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领域,它不断地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参与。未来,随着唐山市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唐山地域音乐文化必将呈现出更加繁荣的局面。
(一)独具特色的民间曲调与声乐
唐山民间音乐特别著称于其独特的曲调和旋律,尤其是评剧、乐亭大鼓、皮影戏及唐剧中的声乐曲调,体现出极为个性的地方色彩:
1. 评剧:评剧起源于清朝晚期的冀东地区,是一种融合了说、唱、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的戏曲。评剧曲调高亢悠扬,以表现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为主。其中,“红衣女” 是评剧中著名的唱段,以其高亢激昂的唱腔和感人的剧情著称。
2. 乐亭大鼓:乐亭大鼓源于明朝,流行于唐县等地。其唱腔通俗清新,富有民间气息。代表性的乐章有“三十六拍子”,这种特殊的节奏和韵律为乐亭大鼓增色不少。
3. 皮影戏:皮影戏是一种在灯光照射下用兽皮或纸板剪裁成各种形状的人像进行表演的艺术形式。其唱腔独特,如“小青花”等唱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皮影戏在唐山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
4. 唐剧:唐剧是一种源于唐山地区的传统戏曲,具有浓厚的北方风格。唐剧的旋律流畅陶然,别具匠心,不断创新和丰富唱段,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特色。
总之,唐山民间音乐的独特曲调和声乐特色构成了这一地域音乐文化的最主要符号,充分展示了唐山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代表性的乐器器型及演奏特点
唐山地区有许多代表性的传统乐器和器型。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及其演奏特点:
1. 一弦子(二胡):一弦子是一种拨弦乐器,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唐山、秦皇岛等地。它有两根弦,通常用弓拉奏。一弦子的音色柔和悠扬,适合表现悲欢离合的情感。
2. 二弦子:二弦子与一弦子类似,也是一种拨弦乐器,但有三根弦。它的音色更加丰富,可以演奏出更多样的旋律。
3. 琵琶:琵琶是一种弹拨乐器,起源于汉代,流行于唐山、秦皇岛等地。它的音色清脆悦耳,既能演奏高亢激昂的曲目,也能演绎优美抒情的乐曲。
4. 唢呐:唢呐是一种双簧管气鸣乐器,起源于唐代,流行于唐山、秦皇岛等地。它的音色浑厚、富有激情,常用来表现豪迈激昂的场景。
5. 大鼓:大鼓是一种敲击乐器,常见于乐亭大鼓等地方戏曲中。它的节奏鲜明有力,能够为表演增色添彩。
6. 小鼓:小鼓是一种轻便的敲击乐器,常用于伴奏演唱或作为节奏的基础。它的音色明亮活泼,为表演增添生动色彩。
这些传统乐器和器型的演奏技巧形成了完整的民间乐曲系统,反映了唐山地区独特的民间音乐风格。
二、唐山地域音乐文化悠久的历史内涵与文化积淀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冀东三支花” 与唐剧更是历史悠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文化积淀,代表着当地特殊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
“冀东三支花”在中国河北地区广泛流行,常以评剧,皮影,乐亭大鼓这三种形式展现河北的文艺内容,属于中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国际上也有广泛的影响。
这三种音乐形式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变革和发展,也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冀东三支花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一)(评剧)
中国第二大的剧种“评剧”,起源于清朝晚期,后在九零年代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及东北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是一种以唱、念、做、打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曲形式,民间最早的叫法是“蹦蹦戏”、“落子戏”,民间也有叫“平腔梆子” 戏,现代简称平戏,一直到我国1935年,正式更名为“评剧”。在1910年,通过吸收以成兆才为首的蹦蹦戏艺人和河北省东部滦州一带的对口“莲花落”、东北地区的二人转的音乐和剧目以及部分京剧、皮影、大鼓等的音乐和表演艺术,使用河北梆子乐器做为评剧的伴奏,评剧这一新兴的戏曲声腔剧种最终出现雏形,并在后面不断的实践演唱中不断地进步和完善。它在唐山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同时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种娱乐方式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二)皮影
唐山皮影又叫滦州影、乐亭影等,因最早起源于我国河北冀东地区的滦州,因此有此别名,也是我国皮影戏中影响力较大的种类之一,一场精彩的唐山皮影戏与操作演员的经验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操纵演员有两人,即“上线” 和“下线”。一起完成,支配影人動作的杆子有3根,分别叫“主杆”和“手杆”。在正式演出时,操作演员通常会采用拿、贴、打、拉、唱五种分工,因此,皮影戏也有“七忙八闲” 之说。现在我国现有的唐山皮影戏的剧本至少500多部。其中“连台本” 约130多部,单本剧也很多。有《五锋会》 《二度梅》《青云剑》 等享誉全国的剧目。在唐山皮影的演出中,操作演员常以乐亭方言为演出常用语言,以唱功见长,风格独特,为板腔体。基本板式有大板、二性板、三性板、散板,以及平唱、花腔、凄凉调、悲调、游阴调、还阳调和因特殊句式而得名的三赶七等。在演出中的皮影要有专人制作,时间之长,工艺之复杂,光皮影的雕刻就需要经过刮皮浆皮、拓样雕刻、着色涂油、拼钉装杆等多个步骤,耗费时间非常长。在刀口和上色是也是最能体现雕刻艺人水平的地方。人物造型分为生、小、大、鬓、丑等。
(三)乐亭大鼓
乐亭大鼓是我国长江以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广泛流传于冀东、京、津及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乐亭大鼓演出时,会有一名演员击鼓板站立进行说唱,演出伴奏由专门持三弦等乐器进行奏乐。乐亭大鼓最早在1850年前后我国温荣先生创立于河北乐亭县,曾与评戏、 唐山皮影并称 “ 冀东民间艺术的三朵花”。乐亭大鼓自形成以来,其唱腔音乐为板腔体,曲调丰富多变,演唱传度高,深受基层民众的喜爱,因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乐亭大鼓演出内容丰富,唱词多有灵动儒雅之气,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颇高的文学造诣。除有完整的慢板、流水板、快板、散板外,并有上字调和凡字调两种不同调性的往复转换,板式变化十分灵活,充满了乐亭独特的地域风情。并在2006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唐剧
唐剧创始于1960年,实在继承和发展冀东皮影的音乐、唱腔艺术的基础上,运用和借鉴京剧和其他剧种的表演形式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她曲调优美,韵味独特,板式丰富完整,声腔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冀东和东北各地有浓厚的群众基础。
总之,冀东三支花与唐剧作为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面临的传承挑战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存在丧失的现实,如民间曲调已不再青睐、乐器演奏者日益老化等问题。唐山城市化进程也影响民间艺术发展,面临着转型与传承的新挑战。
(一)人才老龄化。
传统音乐演奏者和民间艺人年龄较大,年轻一代对他们的兴趣不高,导致了人才的流失和传承的断层。
(二)听众群体萎缩。
由于现代流行音乐的兴起和网络音乐的普及,很多年轻人对传统的唐山地域音乐不再感兴趣,导致文化传承者的数量逐渐减少。这也导致了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播受到了限制。
(三)经济环境不利。
许多传统音乐表演者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和保障,难以维持生计,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创作和表演热情
(四)城市化进程影响深远。
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唐山地域音乐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传统的音乐环境和社区联系不断削弱,这对其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五)政府支持不足。
传统艺术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和政策支持,难以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生存。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很多唐山地域音乐人无法进行创作和创新。
所以,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确实需要寻求“复兴”之路,既要加强自我传承,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与推广以吸引更多听众。这需要整个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包括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以及民众自身。只有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将传统艺术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唐山地域音乐文化才能更加广泛地传播下去,为构建地方文化给予新的思路。许多措施都需要采取,而传承与创新并重是关键。
三、文旅融合促进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文旅融合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文旅融合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一)提升文化认知度和影响力。
通过开展音乐文化节目活动、开发文化主题公园类产品等方式,可以将唐山地域音乐文化以互动形式传播到社会大众,提高社会对这一特色音乐文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二)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构建文创音乐空间的理念与实践,可以吸引更多创意人才和投资,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撑。
(三)增加经济效益。
开发以音乐为主题的餐饮、购物、娱乐等产品,可以让游客在体验音乐的同时享受其衍生产品,来开拓这一文化的商业价值。此外,文创音乐空间的建设也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观众,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和经济效益。
总之,文旅融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仅可以实现传承,还可以激发其商业价值和提升效益。这将有利于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复兴与发展。
四、策略实施路径构想
(一)文化节目活动策划与运作方案
1. 在每年举办的文化艺术节中,可以考虑加入一些互动环节,例如观众参与式的演出、音乐创作比赛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2. 除了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解说与解读外,也可以邀请当地的音乐爱好者或音乐家进行现场演奏和分享,让观众更加亲近和了解唐山地域音乐文化。
3. 在推广方面,可以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增加活动的曝光率和影响力。
(二)主题公园类产品的市场定位与运营方向
1. 针对年轻一代的审美喜好和消费能力,可以考虑将主题公园设计成现代化、时尚化、科技化的风格,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体验。
2.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融入更多的互动元素,例如音乐游戏、音乐挑战等,提高产品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3. 为了提升用户体验和收入增长,可以定期更新产品内容和形式,引入新的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和吸引力。
(三)文创音乐空间的设计框架与运营模式
1. 在建设多元的文化展演空间和平台时,需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例如为老年人提供安静的音乐欣赏场所,为年轻人提供更具活力的音乐表演场所。
2. 在商业业态上,可以考虑引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手工艺品等,增加游客的购物体验和消费欲望。
3. 在策划文艺演出及活动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主题,推出相应的音乐文化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4. 在整合城市文创资源方面,可以与当地的文化机构、艺术团体等合作,共同打造文化产业基地,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结论与启示
(一)保护与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意义
唐山地域音乐文化是当地有机的历史文化的体现,蕴含着民族精神和人文情趣。传承与弘扬这一音乐文化,不仅是避免历史的遗忘,也是重建社区聚合感的有效途径。通过文旅融合的方式,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和接触到这一音乐文化,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创新是文旅融合的关键动力
文旅融合需要不断更新创新理念与手段,来匹配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变迁。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音乐文化的最大价值。在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传播方式和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其中,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文旅融合呈现的综合效应与价值
通过各种方式将音乐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可以获得社会、经济、文化等多重正面的综合效应。这不仅有利于传承发扬文化,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通过举办音乐节、音乐会等活动,可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消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为音乐人才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和商业合作机会,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提高社会关注度的重要性
提高社会各界,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关注度,是保护传承工作的基础。这需要文化宣传、舆论引导相得益彰。政府、媒体、学校、社会组织等各方应该共同努力,通过举办音乐会、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知识和价值;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五)推进文化与经济双向融合
音乐文化不仅可以被挖掘其商业价值,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经济效益也可以推动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双向融合互惠互利。在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需要注重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投资建设音乐文化产业园区、音乐学校等形式,为音乐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同时,也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旅游产品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和消费。
总之,进行文旅融合对于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复兴与弘扬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意义。通过将音乐文化与旅游业、文化产业等有机结合,可以为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机遇和动力。为了充分发挥文旅融合的积極效应,需要不断创新和践行,探索出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模式和路径。例如,可以利用当地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同时,也可以将音乐文化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如与科技、教育等结合,开拓新的产业领域。此外,加强社会各界共同参与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广大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唐山地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形成强大的舆论推动力。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唐山地域音乐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本论文为2023年度唐山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唐山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旅发大会机遇下唐山地域音乐文化文旅融合传播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TSSKL2023-023】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潘艺. 论影视剧中的唐山地方音乐元素[D]. 河北大学,2016.
[2]王雪松. 唐山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探赜[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0,42(05).
[3]陈曦. 唐山市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传统思路及面临的挑战[J]. 大众文艺,2012(18).
[4]雷星月. 试论音乐传承与音乐教育的相互关联与影响[J]. 黄河之声,2018(06).
[5]马军红. 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以唐山为例[J]. 人民论坛,2012(26).
[6]陈曦. 唐山市城市音乐产业化发展的传统思路及面临的挑战[J]. 大众文艺,20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