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雨蒙
摘要:肖邦作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既有古典艺术风范,又有强烈的民族风格。其中,他对练习曲进行了革新,不仅有超高的技巧难度,又完美融入了情感表达,使得练习曲成为又一登上音乐舞台的重要体裁。本文通过阐述肖邦的创作经历、练习曲中技巧与情感的多样表达,同时以两首练习作为实例解析,探讨肖邦练习曲的音乐特征。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钢琴音乐;
弗里德里克·肖邦(F. F. Chopin,1810-1849),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创作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被誉为“钢琴诗人”。其中,他的27首钢琴练习曲无论从技巧与情感,还是二者的高度融合,都充分体现了他奇妙的诗意与创新,更是他对此体裁的开拓与把握。
一、肖邦的音乐创作经历
肖邦的音乐创作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在故土波兰的早期创作时期和移居到巴黎后的成熟创作时期。早期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学习期间,创作了波兰主题幻想曲、两部钢琴协奏曲以及大量波罗乃兹舞曲、玛祖卡舞曲等作品,均带有波兰民间音乐的元素;1829年7月,肖邦离开波兰之前创作出了两首重要作品:《e 小调钢琴协奏曲》(OP.11)和《f 小调钢琴协奏曲》(OP.21)。
1830年底,肖邦离开波兰前往巴黎,途中所作《a 小调前奏曲》(OP.28 NO.2)和《c 小调练习曲》(革命),是他创作走向成熟的转折点;1831-1838年,肖邦在巴黎真正开启了具有个人成熟风格的创作,主要有大型作品《g 小调叙事曲》(OP.23)、一系列小型体裁作品(有玛祖卡、夜曲、圆舞曲等)以及练习曲 OP.10和 OP.25。1838-1847年间,肖邦完成了24首《前奏曲》、《c 小调波罗乃兹》(OP.40 NO.2)、《b 小调奏鸣曲》(OP.58)等,进入创作高峰;晚年(1847-1849年)的肖邦创作有《幻想波罗乃兹》(OP.61)、几首夜曲、玛祖卡和新练习曲三首,呈现了他多样的艺术魅力。
二、肖邦练习曲的音乐表达
(一)总体介绍
肖邦练习曲共27首,分为24首练习曲及未标明作品号的《三首新练习曲》,创作于1828-1839年,在巴黎最终完成并于1833-1837年间问世。其中,24首练习曲分为作品10号和作品25号各12首。
1. 作品10号
作品10号包括12首练习曲,是肖邦的青年之作,21岁在巴黎创作完成后,将题献给了自己的好友李斯特。在练习自己的新作品《f 小调钢琴协奏曲》中技巧较难的乐段时,他认为不如写一些解决此类技术难题的练习曲,由此诞生了作品10号。OP.10主要针对于技巧难题上的突破,其中以第三首《离别》和最后一首《革命》最为著名。作品包括(按 NO.1-12排序):
《C 大调练习曲》(逃亡圣咏,1828)、《a 小调练习曲》(1828)、《E 大调练习曲》(离别,1831)、《升 c 小调练习曲》(激流,1831)、《降 G 大调练习曲》(黑键,1831)、《降 e 小调练习曲》(1833)、《C 大调练习曲》(1833)、《F 大调练习曲》(1833)、《f 小调练习曲》(1833)、《降 A 大调练习曲》(1833)、《降 E 大调练习曲》(竖琴,1833)、《c 小调练习曲》(革命,1831)。
2. 作品25号
作品25号创作于1831-1836年,除了第12首写于1831年冬天,其余都在1834-1837年间完成,题献于达古尔伯爵夫人(李斯特的爱人)。OP.25整体更加成熟,体现了肖邦浓厚的艺术特色,作品包括(按 NO.1-12排序):
《降 A 大调练习曲》(牧笛,1834)、《f 小调练习曲》(1834)、《F 大调练习曲》(1834)、《a 小调练习曲》(1834)、《e 小调练习曲》(1834)、《升 g小调练习曲》(三度,1834)、《升 c 小调练习曲》(大提琴,1834)、 《 降 D 大调练习曲》 (六度,1834)、《降 G 大调练习曲》(蝴蝶,1834)、《b 小调练习曲》 (八度,1834)、《a 小调练习曲》 (冬风,1834)、《c 小调练习曲》(海洋,1831)。
3. 新练习曲三首
最后在1839年应邀创作的《三首新练习曲》,于1840年发表在莫舍莱斯与费迪斯合编的音乐教材《方法中的方法》上,虽篇幅短小,同样具有超高炫技性,也是提升演奏技巧的必备练习曲目。
这三首分别为:《f 小调练习曲》(1839)、《降 A 大调练习曲》(1839)及《降 D 大调练习曲》(1839)。
(二)艺术特色
1. 丰富的技巧
最开始的练习曲专门为钢琴技巧训练而设计,肖邦在创作练习曲之初也是为了拓展年轻音乐家的演奏技巧,沿用了每一首练习曲的单一技巧训练,但无论从旋律、和声或是钢琴织体中,都赋予了作品以精妙技巧的音乐独立性。
作为名副其实的旋律作曲家,肖邦的音乐风格具有波兰音乐纯朴、抒情、悠长等特点。在旋律的设计上,肖邦巧妙运用了开放性分解和弦、双音、黑键等技法丰富了旋律线条,在《E 大调练习曲》(离别,OP.10 NO.3)中充分体现:主旋律悠扬质朴,下方配置了三个节奏不同的声部,与主旋律一起呈现出一个丰满的四部和声织体;主旋律丰富的力度变化;中音区十六分音符的和声弱化,与主旋律的温暖形成明暗的色彩对比等,表现出旋律的丰富性与连绵不断的听觉效果。
其次,肖邦追求新颖、大胆的和声来塑造不同的音响效果,将和弦外音、半音阶、频繁的转调等技巧融入到練习曲中,呈现出强烈的戏剧色彩。在《a 小调练习曲》(冬风)中,通过调式变换来表达戏剧张力:前两小节引子的主题材料作为旋律贯穿全曲,第一段的主题为单一材料半音阶急速下行,左手的低音和弦始终重复主题旋律;中间展开段通过调式转换和不稳定的和声进行来保持着惊心动魄的紧张气氛;最后的尾声,双手同时自上而下半音进行至最低点处,强烈的敲击对主题最后一次重现,仿佛天空中的巨大轰鸣,直至结束。音符密集、织体幅度宽阔,仿佛将钢琴至于乐队之中,构成一幅壮丽的冬日景象。
在一些和声与速度没有明显变化的练习曲作品中,肖邦也能通过织体展现音乐的表现力。如《c 小调练习曲》(海洋,OP.25 NO.12),作品整体以琶音形式进行,跨度达到3个8度,全曲几乎没有休止符存在,更强调了琶音的川流不息。开头第一个主题材料隐藏在琶音进行中,连续性的旋律线条显现在了快速的跑动中:“mi-re-fa-mi-re-mi-dol”,表现出宗教圣咏的庄严感;6小节之后出现了两小节的短促旋律带有收束性质,增加了情绪的波动感;最后并没有习惯性简洁结尾,而是做了延展,表现作曲家对情感抒发有些意犹未尽。单有这种大跨度跑动的琶音织体,也能展示出强烈的情感起伏和画面感的丰富呈现。
2. 多样的情感
肖邦练习曲虽然每一首都有自己的技术课题,但又能充分展示出他鲜明的个性。
在情感融入上,不得不与肖邦的人生经历密切结合。创作27首练习曲时,正值肖邦远离故土,艺术创作步入巅峰的阶段,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几乎都能在练习曲中有所感知。
1828年,身处华沙的他还是那个年少成名、意气风发的音乐天才。在得知祖国要爆发战争时,仍满心抱有期望,并决定前往异国开启自己的音乐历险。在前往巴黎之前,他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向华沙告别,其中就包含了收录在 OP.10中的第1、2首钢琴练习曲。《C 大调练习曲》(OP.10 NO.2),又名“逃亡圣咏”,开启了肖邦音乐会练习曲的篇章。肖邦对巴赫有着一定的敬仰,这首作品与巴赫的《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C大调前奏曲》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尤其是和声的严谨、带有宗教颂歌的气质,想象自己如巴赫一般在音乐中大放异彩;但他不拘泥于此,和声较巴赫的作品更为复杂、色彩更加鲜明,充分发挥了他天才的创作力:全曲以分解三和弦和琶音和弦为主,搭配快速的跑动,从听觉中浓缩成柱式和弦便有了圣咏的形态,庄严而又肃穆;C 大调的调性也呈现出英雄气质和明朗的内心状态;左手声部的八度低音浑厚有力,右手的大跨度琶音流畅自如,宏大又不失美感,正是肖邦创作极具热情的真实写照。
1831年以后,肖邦进入到创作成熟期,音乐作品呈井喷式爆发。其中,影响肖邦内心变化最大的因素便是战争中祖国的沦陷和巴黎的动荡不安,在此期间创作出了最著名的《c 小调练习曲》(革命),以及《a 小调练习曲》(冬风)。
正如标题“冬风”,在听觉中就能充分感受到大自然阴郁、严峻和磅礴的复杂气氛。人们习惯于将音响效果与自然环境相关联来表现视觉意象,但此作品还是核心集中在“人”的内心体验。在此时期,肖邦身体饱受病痛折磨,不仅无法回到故土,就连身边人也对他冷漠,如四小节引子的平缓低弱,仿佛是生活宛如死水一般的真实写照。而后突入其来的音流从高处而降,是他不满情绪的宣泄;最后的柱式和弦与半音阶的上行流动,是他将绝望的呐喊化作指尖的力量敲击于琴键之上;借音响中呈现出暴风雨临近的阵阵冬风,来暗示生活逐渐摧毁他的身体与意志。
在1834年及以后的练习曲作品中,情感表达随着生活的沉淀更加丰富多样。并不都是如“革命”般激昂奔放的情感外露,也不乏有《三首“新练习曲》中内敛细腻的情感表现。1839年,肖邦的事业与爱情在巴黎扎根,虽然身体每况愈下,但也逐渐接受命运,在“新练习曲三首”的第一首《f小调练习曲》中,展现了肖邦沉稳又隐含悲情的内心表达。这首作品调式较为单一,又回归了肖邦的传统风格,表现了他对命运的接受:音乐通篇右手与左手形成三对四的双线织体结构直至结束,试图制造出现实与梦境的平衡感,缓慢又平和;右手时而冒出的装饰音和左手的固定琶音,凸显出旋律想要突破控制,寻求自由。这也是他想追求的,希望能够摆脱现实的束缚,在梦境与回忆间自由“行走”。不和谐音与和谐音的交替变化,表现了情绪的紧张与松弛。在钢琴旁的他,是一个苍白的青年,但盖上琴盖以后,又变回了那个沉稳的形象。作曲家将淡淡的哀伤隐藏在内心当中,在听觉中有意犹未尽之感,充分展示了他音乐中對情感的细腻表达。
三、以技融情———两首肖邦练习曲解析
(一)《c小调练习曲》(OP. 10 NO.12)
这首最具盛名的《c 小调练习曲》(革命,OP.10 NO.12),是他爱国意志的最佳体现。1831年,肖邦的家乡华沙反沙俄起义失败,远在维也纳的他为不能参与战争而感到悲痛和伤感,
“我完全有理由怨恨被生到这个世界上! 为什么未许我不降生尘世,既然我在此无所事事:我的存在,究竟何用? 人群中我一无是处,因为我既没腿肚,又没肌肉,一个可怜虫……啊! 无法描述我的悲惨境地!”
作曲家将这种命运的不公与激愤融入到音乐变换中:开头从一个突如其来的属九和弦开始,仿佛是传递的号角声,引出一连串下行跑动的十六分音符,宣泄着得知消息后的巨大打击;这样的8小节后正式进入主题,变为左手十六分音符的琶音和弦,右手坚毅的八度旋律,音乐从高涨瞬间转为松弛,虽然右手略微平缓,但左手的跑动也暗示了他强忍的悲愤。
在展开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是通过频繁的调式变换足以表现作曲家的情绪高点:旋律开始随着连续离调模进下沉,升 d 小调-升 f 小调-升 c小调后落入低点,情绪慢慢平和冷静;然而刚刚跌落,又开始离调模进上升,直至回到 c 小调的主题再现。其复杂的心境,也随着不断变换的音乐高低起伏。
肖邦在日记中,不断表达了对华沙投降的绝望之情:
“而我,在这里动弹不了,两手空空,这里,我只能不时地叹息,我将绝望发泄到钢琴上! 到底有什么用,上帝,我的上帝,请撼动大地,愿它吞噬这个世纪的人们……”
经历了开始的不敢相信,到中间情绪的跌宕起伏,再到接受事实后的悲痛,全部化为音符宣泄在《c 小调练习曲》的尾声,即高潮部分:音乐在后四小节中又一次突然爆发,双手八度旋律从高点急速滑落,以 fff 力度的四个柱式和弦的敲击作为“终结”,爆发出轰鸣的音响,作为肖邦最后对绝望的发泄。
(二)《E大调 练 习曲》(OP .10 NO.3)
虽然肖邦练习曲中不缺乏对细腻情感的刻画,但是这首《E 大调练习曲》,却在抒情中又显现出内在的戏剧张力。这首又名“离别”,创作于肖邦20岁离开故土之际,饱含了对祖国的美好回忆、对民族动荡不安的担忧、以及对亲人思念的复杂心情。
“你很难想象,那间演唱的大厅建筑得多么华丽,巨大的窗户从下到上敞开着,通向露台,朝外便能看到整个维也纳……都让我们久久留在那里不愿离去。直到午夜我们才登车离去,各自回家……你们最近的来信让我特别高兴,一张纸上尽是我最亲爱的人。为此我要亲吻你们的手和脚,而这样的手和脚在全维也纳也都是找不到的。”
在维也纳停留的肖邦,坚持给亲人写信表达思念,也常常收到关怀和嘱托。这样的生活给了肖邦朦胧的错觉:自己仍然站在故土陪伴亲人,但只能在美好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中不停切换。这种复杂的心境,也都融入了这首“离别”中。这首之所以能成为最感人、最为大众喜爱的作品,主要来源于它主题旋律的魅力。音乐一开始是一段中音区朴素的单音旋律,下方配备了节奏不同的三个声部,四部和声的织体丰富了旋律的缓慢悠长,开启一段对美好的述说;主题旋律的非对称乐句,加上装饰音的自由使用,为旋律增添了生动性。第二个乐段慢慢升高旋律音区并增加了 ff 强度,随后马上从 ff 降落至 pp,由一个小高潮回到最初的平静;中间由到达制高点的主和弦到属和弦,再到三级和弦的和声下行,给呈示部的平静蒙上了一层忧伤的色彩。这段充分表达了作曲家对昔日回忆的美好述说。
在繁华的巴黎,肖邦不断受邀在音乐会中表演,与音乐家们高谈阔论,也让他仿佛看到了往日在祖国生活的影子,但他也明白,再也无法回到已然沦陷的祖国。慢慢,思念和回忆化做利器刺痛了他的心:中段展开部开始跌宕起伏,调性和力度有了变化,情感随着两次旋律与和声的模进逐渐紧张;在第二次模进中,改变为没有明确旋律线的固定节奏,音型在每两小节都会变换一次,四部和声织体转换成纵向的和弦进行;紧接着走向高潮的华彩片段,织体变为左手向低音区的四度模进,右手则四、五度交替向上,双手反向的音程变化冲至最高点;力度变强,不协和的减七和弦带来轰鸣的音响效果,到达情绪爆发的高潮。
最后,音乐在不断向下交替变换的和弦中减弱平息,慢慢回到了刚开始的四声部织体的忧伤和温存,直至结尾。最后一段只再现了核心主题,篇幅紧凑,也是肖邦所常用的再现手法。这首只有77小节的曲子,却能充分呈现肖邦平静与激动不停切换的情绪表达,充满了戏剧张力。
四、结语
在浪漫主义思潮下大量涌現的音乐家中,肖邦以他诗意又个性鲜明的钢琴艺术,成为西方音乐长河中璀璨且独特的一颗“明星”。肖邦在前人基础上,保留了练习曲中严谨的古典形式;同时又在技巧与情感上大胆创新,丰富了艺术表达,使其在十九世纪追求华丽炫技的音乐风格中脱颖而出。音乐是比语言更能直击心灵的情感表达,尤其是肖邦音乐中的民族性,使其音乐不仅仅是符号,也为有着同样经历的国家和人民带来情感共鸣。
(作者单位:沈阳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1]贝尓纳·加沃蒂. 肖邦传[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2] 贝尓纳·加沃蒂. 肖邦传[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林洪亮. 肖邦通信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贝尔纳·加沃蒂. 《肖邦传》[M]. (张雪译),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5] 林洪亮. 《肖邦通信集》 [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李斯特. 《李斯特论肖邦》[M]. (张泽民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5.
[7] 于润洋. 《悲情肖邦———肖邦音乐中的悲情内涵阐释》[M].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8]詹姆斯·胡内克. 《肖邦画传:肖邦的一生及其作品》[M]. (王蓓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