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楠
摘要:钢琴曲《平湖秋月》是陈陪勋的心血之作,是融合了西方文化和东方经典民族特色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本文旨在从民族化的创作角度来探讨中国钢琴作品《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技巧。
关键词:民族化;钢琴曲《平湖秋月》;艺术特征
《平湖秋月》 这首钢琴曲中有着中国文人心中静、虚、淡、远的意境,音乐性质趋于外向,令人感到生活的美好,使人心胸豁达。钢琴在中国出现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西方钢琴音乐与中国的民族音乐存在较大差异。西方钢琴艺术史的发展,时间冗长而又绚丽多彩。钢琴演奏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音乐的影响下,睿智的钢琴作曲家们并没有完全按照西方的钢琴作品的创作思路一味抄袭,全盘西化,而是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熏染下,创作出带有中国“味道”的钢琴曲。随着优秀的作曲家们的不断探索和辛勤耕耘,中国的钢琴曲也在不断的探索和变化。欣喜的是,中国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钢琴作曲家,如陈培勋、汪立三、黄安伦等等。而陈培勋先生的《平湖秋月》,就是对民族化的创作中国钢琴曲的技法演变中最好的诠释。
一、《平湖秋月》的创作背景以及艺术地位
(一)创作背景
《平湖秋月》是一首改编曲目,原曲来自于同名粤曲《平湖秋月》。粤曲原曲是一首极具广东特色的音乐,又名《醉太平》,由著名作曲家吕成文先生创作于上世纪30年代。曲风非常安静恬淡,非常适合修身养性。曲调十分优美,主要描写了湖面波光粼粼,一轮明月倒映在湖面上,不由得让人想起“潭面无风镜未磨” 这一诗句。整首曲子意境十分优美,以静制动,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大精深、静动结合的意境十分贴合。这首乐曲受到作曲家的青睞,《平湖秋月》先后被改编成古琴曲、民乐合奏曲以及钢琴曲等等。改编的形式之多,足见这首曲子在作曲家和音乐家心中的地位是如此之高。这首乐曲蕴含浓郁的传统音乐地方特色,融合了浙江民间音乐曲调和广东音乐的装饰音型和旋法特点,让《平湖秋月》整首乐曲既有江南丝竹的韵味,也有广东音乐的个性,可谓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此曲以高胡作旋律的主奏乐器,在演奏上科学运用了许多滑指技巧,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平湖秋月平静的特色。在音乐旋律的表现中,高胡明朗的音色与扬琴、横箫、秦琴等民族乐器科学融合,将音乐的主题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钢琴曲《平湖秋月》 不但有广东音乐明快喜庆的色彩,而且有江南音乐韵味悠长、清脆悦耳的韵味,其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科学运用,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由陈培勋先生改编的《平湖秋月》,在创作风格上保留了原曲的恬淡安静的曲风,是中国传统五声音调的代表作之一。这首钢琴曲中,既是从中国传统的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了二度创作,又保留了西洋钢琴演奏中对于一些技巧的演奏方式的呈现。是中国钢琴曲中的上乘佳作。中国传统美学即是“和、静、清、远” 等等,而《平湖秋月》 也是体现了这一典型的中国传统美的特点。但是陈先生的这一佳作,不仅仅是遵守了中国传统审美,同样也有西洋音乐的繁复和复杂。但并不是完全按照西方的和声进行来谱写本曲,而是尽量保留了中国传统五声调式的音乐旋律,同时力求整体简洁,旋律线的自由与舒展,使得整曲非常优美动听,高雅而不失华丽之感。钢琴的多层次、丰富的和声也充分体现在本曲的编配中。总之,本曲的编写,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二)艺术地位
陈培勋先生的《平湖秋月》的艺术地位非常高,这首曲目被编入了《中国业余钢琴考级》中的十级曲目中,作为中国乐曲而出现。众所周知,钢琴考级中,十级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这首曲目的编纂和被钢琴考级委员会教材编写的收录,足以证明这首曲子的重要性。据统计,在钢琴考级中,中国乐曲一般提供一到两首曲目的选择,而众多考生大部分都选择了此曲作为自己展示的曲目。除了里面所体现的技巧之外,相信动听的和声、独特的复调、简洁的曲式结构以及能够展示演奏者流畅的演奏功底的琶音音阶等等,都是本曲的亮点。而这首曲目为中国的钢琴曲库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中国钢琴创作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二、《平湖秋月》的民族性体现
(一)乐曲结构中的民族性
钢琴曲《平湖秋月》 在保留了原来曲子的旋律的基础上,采取中国典型的曲式结构:起———承———转———和。这样的曲式结构和外国的曲目有一定的区别。外国钢琴曲目,要求比较复杂的和声和曲式结构,比如要有比较复杂的引子。例如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悲怆奏鸣曲》,引子非常庞大而有复杂,光和声分析就相当艰难。但是《平湖秋月》在遵循一定的和声结构时,多采用中国传统五声调式和声,引子更是用了三十二分音符,用了四个小节,就直接引出了钢琴曲的主题部分。引子徐徐展开引出主题部分的音乐,更渲染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觉。而且其中多借用了中国的曲式结构的形式。西方音乐多讲求动机,那么《平湖秋月》中,多采用了用添眼、换头、加花、展衍等手法展开乐思。“眼”、“板” 等等,都是中国戏曲中常用的曲式结构形式。一板一眼,即为国外奏鸣曲中的“动机”。例如在《平湖秋月》 的第十小节中,陈培勋先生用右手音符加花的形式,模仿中国的民族乐器古筝,如行云流水般流动。而左手则采用三十二分音符,时主旋律线的进行。整曲演奏到这里,要求有行云流水般的演奏,一气呵成,这段旋律就是相对前面的主题部分进行了一定的加花和展衍。而整曲又吸收了一些西方的奏鸣曲式中的回旋奏鸣曲式和变奏形式,十分耐人寻味,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钢琴曲。
(二)乐曲主题中的民族性
我国的传统的民族音乐讲求旋律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要带有一定的地方音乐的色彩。旋律性的单一,在《平湖秋月》 中有一定的展现,但是和声的立体性,又将乐曲改编得十分丰满。这首曲目在开始时,由短暂的引子部分直接了当地引出主题部分,显得非常干净利索;而后主题部分用十分漂亮的琶音形式,来模仿民族乐器琵琶和古筝,以达到行云流水般的感觉。这首曲子中的主题素材多来源于广东地区的粤曲元素。粤曲在形成曲种的过程中受到了民主主义思潮的影响,并承袭了近代岭南文化“折衷中西、融合古今”所蕴含的各种特性。岭南文化由于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兼容并受的特性,保守性比较小,所以具有一定的艺术特色。而《平湖秋月》正是在编写的时候,敢于和善于从古到今中西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经过消化而被国人所用,所以粤曲也得以发展壮大。这首曲目有传统的地方特色,也有浓郁的时代气息。首尾相和,用合头、合尾的演奏方式进行演奏,并且曲中流露出广东小调的音乐,所以这首钢琴曲的主题是非常有民族性的特点。而和声的编写中,《平湖秋月》主要是运用了大三度的音阶关系,整体的和声非常明朗,主要是运用了 I、III、V等能够形成大三和弦的音乐和声体系。在正音级上构成的和弦,色彩都非常的明朗,没有小三和弦那种暗淡的感觉。而这些大三和弦,又被弱化成了琶音,分解琶音的类型,所以整体演奏非常的柔和,符合水中倒影的美丽景象。
(三)模仿民族乐器而进行改编
《平湖秋月》 中有一部分为了展现演奏者的技巧而作,精心编写了以琶音为主的音乐形式。这在民族乐器中多模仿了古筝。古筝因为音色动听,音域宽广,演奏技巧十分丰富,被称为“众乐之王”,又被称为“东方钢琴”,是中国独特的非常重要的民族乐器之一。
后汉刘熙《释名》 中,关于筝是这样描述的:“施弦高急,筝筝然也。” 流水般的演奏,和《平湖秋月》中的大段的右手华彩部分,有异曲同工之妙。恰到好处的琶音,能够让人们非常的赏心悦目,能够联想起波光粼粼的感觉,不由得心旷神怡。偶尔被调皮的风打破了平静如水的镜面,月亮的影子在湖面中影影绰绰,非常的诗情画意。
(四)表现手法的民族性
《平湖秋月》 的篇幅不是很长,通篇较为短小,但是环环相扣,首尾相和,具有以静制动的特点。民族音乐的线性思维,也可以在这首曲子中展现。首先,这首曲子的音阶跑动,就是长线条,线性思维音乐的最基本的音乐思想。他不同于西方音乐中的柱式和声的写作方法,而是将柱式和声拆分成一串串的如同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再者,踏板的运用,也体现了一定的表现手法的民族性特征。比如,开头的前四小节,一定要用踏板。钢琴的音乐能够根据踏板来进行蔓延,保持不断。乐思也能够一直持续,演奏的力度也不要过强,不要让强的音破坏了钢琴曲的整体氛围。整体基本都是弱奏,再者,在乐曲的第二部分有比较大的改变。右手密集的伴奏织体如行云流水般,演奏起来要一气呵成。要营造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一种空灵的感觉和气氛;最后,结尾一定要弱奏,而且要慢下来演奏,造成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就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是异曲同工之妙了。总体来说,《平湖秋月》将中国的传统音乐的妙处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和审美特征
(一)艺术性体现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中国风格
《平湖秋月》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的情趣,而音乐艺术的表现,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内容和形式,来向大家进行展现的。曲中所刻画的美丽景色和山水田园般的气氛和景象,无一不透露出中国的传统审美的概念。而段落分明,大段的音阶跑动,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情感和行云流水般的气氛,使得整个曲子浑然天成,与中国传统艺术的美相得益彰。情景交融,《平湖秋月》不但音乐中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而且调式也多采用了中国的五声调式,让听众在听觉上一下就判断出这首民族钢琴曲。五声调式比较柔和,没有清角和变宫,所以听觉上非常符合中国人“和”的感觉和审美,所以内容体现了一定的中国风格。
(二)演奏上要体现中国的民族性
这首曲目同时也被改编成了古琴曲,所以钢琴曲版的演奏,一定要结合其他版本的演奏,例如古琴曲等等。古琴的演奏,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空灵和幽远,所以钢琴的演奏,一定要结合其他乐器的演奏,取长补短,进行对作品的二次阐释。只有将作品的意境完全吃透,演奏起来就会按照曲目的初衷来进行演奏。比如,古琴演奏时,古人在古琴谱上不划分小节,同样,钢琴曲的改编,也弱化了小节的功能。在演奏时,就要刻意弱化小节的感觉。轻重音不要区分得过于明显,一定要整体弱奏,将整体气氛算成一个整体;其次,中国的传统音乐,有一定的即兴性,所以这首曲子的演奏,在整体的基础上,一定要有一定程度的即兴演奏。但是即兴演奏不可以大起大落,比如在右手琶音的过程中,可以有一定的停顿;左手主旋律的时候,可以有一定程度夸张的演奏,这些都可以是演奏中体现中国民族艺术特色的重要特点。这首曲子在演奏的时候,手腕不要过高,而且一定要贴键演奏,所以人们对于技巧演奏,一定要过关,而且演奏时,三十二分音符在演奏的时候,要非常流畅,双手衔接要非常自然。在演奏《平湖秋月》这首乐曲时,一定要贴键弹琴,速度切忌过快,而且手腕一定要平稳,不要上下的颠来颠去,把声音都给颠碎,而是要将所有的琶音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进行。琶音的练习,会直接影响到这首曲子的演奏效果。因为琶音是模仿民族乐器琵琶,而陈培勋的写作,恰恰就是要表现中国的传统音乐中的弹拨乐器。而曲子的末尾,因为曲终人散,要带有一点点的伤感的气氛,所以演奏者应当在演奏的时候,尽量将节奏拖住,也可以减慢处理,音色一定要分层次进行。而且最后右手的颤音,一定要有比较好的处理。速度刻意放慢,营造出一种曲终人散的境界和意境。
四、结语
《平湖秋月》不单单是一首钢琴曲,更是中国传统音乐的试金石。陈培勋先生的广东小调音乐在钢琴曲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流露。广东音乐,委婉流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客家文化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民族的就是中国的,《平湖秋月》中反映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背后所折射的文化和音乐,是非常意义深远的。《平湖秋月》是陈培勋先生精心改编的钢琴曲,通过改编,在原有的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上,极大地丰富了音乐的形象和内涵,充满了让人回味的无穷意境,堪称中国民族音乐改编钢琴曲的典范。在创作过程,陈先生不仅发掘中国音乐的因素,还吸收西方音乐艺术的精华,再加上他自己独特的创作思想,为中国钢琴音乐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的作品在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音乐与现代音乐的艺术精华,将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乐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钢琴的创作一定要注重向中国的传统音乐学习,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国的作曲的技法,既要学会向外国的西洋音乐的作曲技法学习,同时也要向中国传统音乐学习。无疑,陈先生的《平湖秋月》是具有民族性特征的成功的一首钢琴曲。
(作者单位:濮阳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桑雅玲. 陈培勋改编钢琴曲〈平湖秋月〉创作解析[J].艺术大观,2022,(27).
[2]邓紫斓. 钢琴独奏曲〈平湖秋月〉民族特征与演奏研究[D]. 广西师范大学,2022.
[3]李嘉懿. 淺析陈培勋〈平湖秋月〉的音乐特征[J]. 中国文艺家,2022(03).
[4]孟雨.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审美价值研究[J]. 戏剧之家,2021(19).
[5]刘小莎. 探究钢琴曲《平湖秋月》的民族特点和演奏技巧[J]. 黄河之声,2022(08).
[6]孙天骄,洪丁.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发展———以 陈 培 勋 钢 琴 曲 《平 湖 秋 月》 为 例 [J]. 音 乐 生活,2021.
[7]袁亚. 钢琴曲《平湖秋月》的艺术特征及演奏分析[J].艺术大观,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