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敬涵
中秋的时候,爸爸回家过节。饭桌上,爸爸给爷爷倒了一杯酒,笑着对爷爷说:“爸,您身子骨还算硬朗,跟着我到工地上工作吧。一天一百多元呢,怎么也比在家种地强。这地实在没什么种头了,一年忙到头,吃苦受累不说,能挣几个钱?”
爷爷端起酒杯,仰起头,只听“咕咚”一声,一杯酒就下了肚。“你就知道钱,大家都去打工,这地谁种?农民不种地,大家吃什么,喝什么?再说了,我种了一辈子地,你说不种就不种了!”
“田包给大户种不行吗?坐在家里拿钱,不好吗?包给种田大户,手不动,脚不动,还有收入,这账怎么算都划算!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爸爸皺着眉头,阴沉着脸,看着爷爷。
“大户要种的都是大田,沟渠边那些边边角角的地,就这么荒着?还有,家里的羊啊鸡啊那么多,你妈一个人怎么照应得过来?说破大天,这地总得有人种,这农村总得有人种地!”爷爷不知是喝了酒,还是心里急,涨红了脸,扯着嗓门儿吼道。
奶奶许是听到了爷爷和爸爸说的话,边上菜边说:“你这老头子,真倔,说什么都不开窍。”妈妈看爷爷脸色难看,赶紧出来打圆场:“别为难爸了,他不想去就算了。他去工地了,妈一个人在家,咱们也不放心。他高兴待在家里,就让他待着呗。”
周末,我从学校回到家,做完作业感觉累了,从家里出来到田野上散步。远远的,我看见爷爷,便信步向爷爷那边走去。小路的一边是我家的稻田,一串串稻穗,金黄金黄的,弯着腰,你挨着我,我挤着你。我随手捧起一串稻穗,一个个颗粒饱满,看样子,今年又是个好年景。
走到爷爷身边,我发现爷爷正在沟边挑荠菜,整个沟边,从南到北,长满了荠菜,绿意盎然的。爷爷见了我,脸上写满了笑意:“涵涵,中午给你包荠菜饺子,你看,这荠菜多嫩,包的饺子肯定又鲜又香。爷爷啊,一次农药都没打,施的也是农家肥,包你吃得既安全又卫生。”爷爷举起一棵荠菜,像是举起了一件什么稀罕宝贝。暖阳照在爷爷脸上、身上,似乎融化了爷爷额上的皱纹,红润的脸上荡漾着内心的喜悦。
爷爷直起身子,端起装满荠菜的菜篮,拉起我的手朗声说:“走,涵涵,回家包饺子啰!”你还别说,爷爷种了一辈子的地,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这嗓门儿,还洪亮如钟。
走到自家的小池塘边,爷爷停下了脚步,带着几分炫耀,指着池塘对我说:“涵涵,你看爷爷的池塘里,水面游的是鸭和鹅,这水下啊,有鲢鱼、鲫鱼、草鱼、虾,还有螃蟹呢,等到过年,管保让你吃个够!”池塘北边一侧,爷爷建了个鸡窝,池塘四周用芦竹圈了起来,小鸡渴了,可以自己到池塘里喝水,饿了就去啄爷爷喂的菜叶、玉米粒……难怪我吃的鸡蛋味道和超市买的不一样。眼前的一切,让我想起了一句诗:“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爷爷的世界是丰盈的,这周围的一切,围成了爷爷生命的全部。
抬头看看爷爷的“领地”,还颇有点“世外桃源”的情韵。满地金黄的是水稻,满眼橙黄的是柿子,满把赤红的是辣椒,满世界碧绿的是各种蔬菜……爷爷用忙碌,把日子过成了一首诗,一首印刻在爷爷骨子里的田园诗。
看着爷爷,我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城里。因为,这田地,这池塘,这农家小院,是爷爷一辈子的依恋。
教师点评
一段生活的剪影,塑造了一个庄稼人的坚守。朴素的语言里,蕴含的是乡土的气息;如诗的描绘中,留下的是如歌的岁月。作者用一双慧眼,读懂了生活的味道。关注生活,用心灵去触摸生活,你我的生活一定能活出别样的风采。
(指导教师:许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