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江
元好问诗云:“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意思是说,陶渊明诗文语言平淡、自然天成,不求纤丽浮华,只求真实淳朴,虽然沉迷梦想,却也没脱离现实。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个不一般的东晋诗人陶渊明。
文化讲坛
乱世诗魂陶渊明
东晋至南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当时国土一分为二,北方处于游牧民族的统治之下,而掌握南方政权的门阀世族,政治上腐败无能,生活上穷奢极欲。他们选拔官员不看人品和才干,只看门第、财产和势力。陶渊明生逢乱世,空有济世救民的壮志,在现实中却四处碰壁。他先后做过江州祭酒等小官,最后在出任彭泽县令八十多天后,弃职归隐田园。陶渊明的传世作品有一百二十五首诗和十二篇文章,被后人编辑为《陶渊明集》。
陶渊明的诗文作品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饮酒诗。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诗人并非天生贪杯,而是他目睹社会黑暗,自知壮志难酬,只好用饮酒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好在诗人没有在纵酒中沉沦,而是在饮酒中升华。在半醉半醒之间,他才思泉涌,诗兴大发,写出了一首首抒发感慨、寄托理想的诗歌。后来,诗人把这些诗歌整理成《饮酒二十首》。陶渊明的饮酒诗,浸润于酒中,超脱于酒外,成就了他的“诗酒人生”。
咏怀诗。陶渊明的咏怀诗以《杂诗十二首》《读山海经十三首》为代表。《杂诗十二首》大多抒发诗人归隐后有志难酬的苦闷,表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读山海经》则借吟咏奇异事物来抒情言志,比如第十首,诗人借歌颂精卫、刑天来表现自己“猛志固常在”,风格豪放。
田园诗。这是陶渊明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一类诗,代表作有组诗《归园田居》。他的这些诗,或描写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或表达对劳动生活的热爱,或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陶渊明以纯朴自然的语言、脱俗高远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的文学巨匠苏东坡对陶渊明十分推崇,“渊明诗初看散缓,熟看有奇句”“似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他还曾留下《和陶止酒》等一百多首和陶诗。可以说,在苏东坡的灵魂深处,始终有陶渊明的影子。
散文辞赋。陶渊明这类作品并不多,但成就很高,影响深远,如《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都是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
陶渊明朴实率真的性格,在那个盛行华丽空洞的文风的时代里,可以说是不合时宜的,许多当时的文学评论家都没把他放在眼里。但是,是金子终究会发光,到了唐代,人们认识到了陶渊明作品的价值。李白、杜甫和白居易,无不敬仰这位隐士和诗人。
经典课堂
有诗也有酒,有梦也有泪
——《饮酒(其五)》《桃花源记》赏析
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位诗人,他用酒和诗,风干了现实辛酸的泪,再现了心中美好的梦。他的作品超然物外,却有现实的投影;语言平淡,却又动人心弦。他的名字,叫陶渊明。我们鉴赏其代表作《饮酒(其五)》和《桃花源记》,可发现其诗文的精妙之处:
前后行文似有“矛盾”。《饮酒(其五)》诗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家在闹市,怎么能不喧闹呢?幸好诗人接着解释说:“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否则我们可能要怀疑诗人的听觉有问题了。而《桃花源记》里记载,渔人离开桃源后“处处志之”,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这明显不合常理,是故意营造神秘气氛,还是暗示世外桃源并不存在,诗人任由读者自行感悟。
讲述故事曲折完整。《饮酒(其五)》整体虽更接近于抒情诗,作者却完整描写了置家、采菊、暮游的情景和心中的感受,一波三折,周密严谨。而《桃花源记》则以行踪为线索,依次记录渔人发现桃花源、做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的過程,顺序叙事却又扑朔迷离,可以说具有志怪小说的雏形。后世的《聊斋志异》中,诸多故事亦真亦幻,明显可以看出是受到了《桃花源记》的影响。
细节描写生动传神。诗人在东篱采菊之际,“悠然见南山”一句,尤为传神。其中“悠然”揭示了诗人清雅而闲适的情态,“见南山”中用“见”而不用“观”,写出了南山是自然地映入了自己的眼帘,而不是有意地去看。那一瞬间,人与风景无比契合,营造出了轻盈、和谐而静穆的意境。
语言朴实饱含深意。无论是陶渊明的诗,还是他的文章,都不事辞藻,明白如话,虽时隔千年,但我们读来没有障碍。比如“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句,不用翻译,我们都知道说的是“有的境界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思;又如“不足为外人道也”,现在的人们还时常挂在嘴边,意思是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陶渊明作品语言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
小练习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句妙在何处?请简要赏析。
2.如何理解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
参考答案
1.参见“经典课堂”中第四段。
2.表现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社会、安宁的生活,而这种理想,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能答出前一层意思即可)。
古今漫谈
说到陶渊明,人们自然会想到他是田园诗人的鼻祖,可是你知道吗?陶渊明也并非总是飘逸出尘,他也有积极进取的另一面。
陶渊明的另一面
伟天英
鲁迅先生说陶渊明有“悠然见南山”的一面,也有“猛志固常在”的一面,倘若有取舍,便非全人。
陶渊明给人的印象是深邃、神秘。其人、其诗,都耐人咀嚼而又永远咀嚼不透。苏东坡青壮年时期不喜欢陶渊明的诗歌,老年时尤其是在被贬谪海南岛的漫长岁月中,却日益酷爱陶诗。对于晚年的苏东坡而言,陶诗几乎成了他唯一的精神食粮。他每天读陶诗,还给自己规定,每天只能读一首,害怕读完再无可读了。苏东坡说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陶渊明,南朝人看重他的隐士风度、他的名士风流,唐朝人则看重他的酒。“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这是王维的情愫;“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是李白的仰慕。而宋朝人看好他的诗文,北宋杨万里品出了平淡,南宋朱熹读出了豪放。到了明清,陶渊明就是忠臣烈士了,龚自珍就曾经把陶渊明比作诸葛亮和屈原。他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陶渊明在晚年,始终都坚守着一颗东晋遗民的忠贞之心。他在刘宋王朝生活了八年,但他不愿意使用新朝的年号。他拒绝了刘宋新朝廷的几次征辟,而朋友们都欢呼雀跃地离他远去了。他痛感子期已死,伯牙绝弦,在知音不遇的时代,在孤寂与哀伤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旅程。这或许就是明清忠勇之士屡屡提及他的原因吧!
歷史已经远去,我们驻足昔日的彭泽,久久回眸、凝望,陶渊明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索。陶渊明宛如一面哈哈镜,千百年来的读者、评论家,无不在这面镜子里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自己身后的那个时代。他们在给陶渊明“拍摄特写”的时候,似乎无意中也被陶渊明“抓”进去,与他“合了影”。尽管如此,每个时代,各个国度的人们,还都禁不住来读他。韩国作家车柱环说:“环虽不能无愧于渊明之人德,亦窃爱其诗。”日本诗人一海知义说陶渊明是“一个复杂而难解的诗人形象”,他声称要把解读陶渊明作为自己“毕生的事业”。中国学者、作家顾随先生说:“陶诗之不好读,即因其人之不好懂。”这样的言说,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几重诱惑。(《作文周刊》2022年第9期,文章有删改)
小练习
1.开篇引用鲁迅观点,有什么作用?
2.如何理解“似乎无意中也被陶渊明‘抓进去,与他‘合了影”这句话?
参考答案
1.总领全文,引出陶渊明的另一面;引用名人话语,更有说服力。
2.意思是人们设身处地,与陶渊明达成了心灵上的共鸣。
趣味笔记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为人清高自律,他认为地方官能保一方平安就已经足够了,又何须“摧眉折腰事权贵”?因此他从来不肯干拍上司马屁的勾当。陶渊明刚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有一个郡里的官员下来检查工作。陶渊明心想:自己一向谨慎工作,怕他检查什么?陶渊明手下的小吏见他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十分着急,忙提醒他应如何巴结上司。不料陶渊明却火了:“我岂能为五斗米(当时县令的官俸是五斗米)向小人折腰!”说完,他马上脱下官服,抛却官印,回乡下种田去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现在已是一个成语,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责编:古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