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程统整的立体阅读策略

2023-09-27 13:54方卫斌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3年7期
关键词:阅读策略跨学科

方卫斌

[摘 要]目前,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碎片化、随意性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教师要基于语文课程统整的角度,将学科内阅读材料、跨学科阅读材料进行统整,建构课外阅读体系;要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构建读前热身课、读中提升课以及读后分享课的阅读指导范式,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活动;要创新开展阅读分享活动,为学生们提供分享、欣赏、创造的广阔舞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统整;立体阅读;阅读策略;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3)19-0017-03

目前,语文课外阅读存在书目选择随意强、目标指向不明、分享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要统整语文课程,采用不同的方法、策略,从不同角度、维度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联结,使学生的阅读从平面的、静止的状态转变为多向的、动态的、沉浸式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兴趣出发,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确定阅读主题,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阅读,这样就能开阔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使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发展。

一、依托教材文本,统整课内外阅读内容

在进行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时,一些教师照搬媒体推荐书目,要求学生阅读。这种“拿来主义”,随意性太强。而有些教师则是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给学生推荐图书。这种“自由主义”,有“唯我独尊”的倾向。怎么推荐才合适呢?教师可依托教材、基于教材,用课内联结课外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统编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结构的方式安排教学单元,建构精读、略读和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结合“快乐读书吧”等板块,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这样体现了推荐书目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

(一)学科内阅读材料的统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统编语文教材为基点,摈弃传统的以单篇课文为主的教学方式,从主题内涵、表达形式、语言风格和生活时代等方面进行统整,进行大单元教学,将更多的文章引入学生的視野,以拓宽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的阅读真正走向深入。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触摸自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诗文作品生发出对大自然的热爱,进而走进自然、感受自然,并能描绘自然风光,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习作时发挥想象,把重点部分写得详细一些”。教学《草原》一文时,根据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教师向学生推介电视纪录片《草原蒙古人家》(3集)、龙力游和哈日巴拉的草原系列油画、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要求学生观看、欣赏。这样统整,让生活在江南水乡的学生直观地、多角度地了解草原的自然风貌、文化艺术、风俗习惯以及草原人民的生活,使学生的阅读始于好奇、生发于兴趣、沉浸于热爱,从而走向对民族文化融合的思考。这样教学,为学生的单元写作夯实阅读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强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因此,教师要建构阅读任务群,将课内外阅读进行整合,以改变课外阅读碎片化、随意性等问题的产生。

(二)跨学科阅读材料的统整

语文新课标提出了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目的是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进行多学科融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短诗三首》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冰心的诗集《繁星》。很多学生对诗集中的“星”这一意象很感兴趣。于是,教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展开跨学科阅读。一是自主阅读巴金的散文《繁星》和泰戈尔的《飞鸟集》等作品;二是学唱《一闪一闪亮晶晶》和《看星星》等歌曲;三是欣赏天文摄影社区“巡星客”的年度最佳星空摄影作品,感受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视野下,星空迷人奇幻的景象,使学生对自然产生敬畏和热爱之情。这样的跨学科阅读,使学生的视野变得立体而丰富、灵动而多姿。再如,教学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北宋的名画、风情进行探究。对张择端以及同时代的画家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合作学习小组,阅读、欣赏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作品;对北宋风俗、人情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阅读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对古都开封感兴趣的学生阅读《中国古都系列丛书——古都开封》,了解开封市兴起、发展的历史原因以及其地理环境的特点等情况。最后,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分享。

“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正语文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的主旨。

二、建构阅读系列,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一个典型的认知加工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人通过感官接受来自阅读材料的信息,然后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并做出相应的判断和决策。也就是说,阅读就是从文字、符号中获取意义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我们的感官、大脑去观察、记忆、思索和想象。根据这一理论,我们重新建构整本书阅读课型,明确总目标和不同阶段的分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辨能力。

(一)读前热身课

读前热身课重在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能力,建构起阅读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展开预测和提问。低年级,引导学生根据图书的封面、书名、目录、插图、书评等,对自己感兴趣或者想了解的内容进行提问,展开预测;中年级,在低年级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对文本封面的文字、图片传递的事实性信息进行提问,对故事内容进行预测,对章节之间的联系展开猜想;高年级,能根据作家介绍、作品创作背景等关键信息,结合自己读过的作品进行解码,进行理性预测和提问,推想作品的内容和表达的主旨。

(二)读中提升课

读中提升課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找到能支持预测进行确认的重要信息。低年级,通过摘录单的填写,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主要人物在事件中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描写,从显性、表象信息中找到证明自己预测的依据;中年级,借助系列阅读学习单,引导学生在文本的情节冲突或者科学知识介绍中,梳理文本的脉络信息、提取重点知识,厘清事件的因果关系以及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证明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的同时提高逻辑推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高年级,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对显性文字进行解码,读出隐性信息,发现文本的表达特点,在理解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同时获得高阶思维能力发展。

(三)读后分享课

课后分享课要求学生能整合文本的核心信息,通过加工和分析,在思辨中形成自己的感受和观点,并能通过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阅读指导课三大课型的学习目标是逐步进阶的。每种课型不仅有总体目标,而且有不同的阶段目标,最终指向学生阅读能力、思辨能力的发展。例如,同是科普类作品的读前热身课,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积累并运用表示动作的词语,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结合《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的教学,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德国安妮·默勒的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结合《蟋蟀的住宅》一课的教学,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结合《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教师推荐学生阅读张申碚、赵晓梅的《宇宙生命之谜》整本书,基于不同的阅读目的,需要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从表1对这三本书读前热身课的学习目标梳理可以看出:热身课的进阶目标将单元语文要素融入其中,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新阅读形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策略,让平面的、静态的文字变得立体鲜活起来,引导学生充分体验读书之乐、发现之喜、动手之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借助多媒体,深化学生体验

多媒体能视听结合、动态呈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更深入。例如,在《小英雄雨来》整本书阅读的热身课上,教师先播放电影《小英雄雨来》片首曲,引导学生在视听的同时捕捉信息并相互交流,为推进阅读做好铺垫;再播放电影《小英雄雨来》中雨来上夜校迟到和老师对话的片段,引导学生根据人物对话和神态描写,说说自己对雨来的初步印象;最后,出示雨来不同的面部表情的特写镜头,让学生联系故事背景,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预测在雨来身上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这样,让学生带着预测和兴趣开始阅读小说,能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

(二)借助网络平台,促进主动阅读

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以及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为学生的阅读和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自由、丰富有趣又高效的途径。

在整本书共读开始环节,教师通过认领章节的方式,将整本书内容分解给学生;教师或者家长帮助学生在有声平台上进行领读,让参与整本书共读的学生和家长收听。这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领读者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有效地促进家庭形成读书氛围。对书中的精彩句段,教师引导学生创意改一改、唱一唱。有的学生将书中精彩的句段改成短句或诗行,然后尝试用他们喜欢的旋律或者节奏唱出来。这种新颖好玩的方式让枯燥的积累变得有趣、生动,提高了学生积累的兴趣和记忆力。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得到发挥,语言积累的过程也变得灵动而有趣。

在读中提升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细节,找到重要依据支持自己预测。同时,教师应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独立,或与同伴、家长合作,将文本内容进行梳理、筛选,并通过主题手抄报或者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展示分享。这样,让学生从兴趣出发展开自主探究阅读,在分享展示的过程中获得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思辨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分享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开展阅读创写比赛、绘本创编比赛、课本剧表演赛、校园领读者评选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分享、欣赏、体验和创造的广阔舞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充分发挥自身特长,获得阅读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极大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赋能“双减”背景下学校发展的新样态。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沈迪飞.对阅读源起的探讨:读《脑的阅读:破解人类阅读之谜》等四部专著[J].新世纪图书馆,2014(6):5-10.

猜你喜欢
阅读策略跨学科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我校成功承办“生命科学与老龄化社会”跨学科论坛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