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民俗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2023-09-27 07:33
科教导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文化民俗

李 慧

(广西大学文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4)

“民俗学”课程作为文化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增进学生对中国各民族民俗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对各民俗事项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阐释。然而,在许多高校的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民俗学课程却未获得足够的重视,往往被安排在大三或大四上学期,选修者寥寥。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无论在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策略方面,“民俗学”课程教学都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围绕“民俗学”课程教学实践,着重探讨该课程在课程内容、教学策略等方面应作出的改革,使其适应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需求,提升其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1 优化教学内容

“民俗学”是一门面向高校文科类本科专业开设的选修课,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对中国民俗文化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本课程主要采用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3]为教材,授课内容涵盖了四大民俗事项: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和语言民俗。面对如此繁多的内容,教师应根据学情来确定授课内容的重点。相较于其他文科类专业,给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民俗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突出以下特点:

①代表性。中国地大物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如果我们在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时,过于强调其差异性而忽视同一性,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形象的传播就无从谈起。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是对外汉语教师的生力军,他们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承载着引导汉语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俗文化的教学任务。要具备这一传播能力,就应具有一定的民俗学知识素养,尤其应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俗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

所谓具有代表性的中华民俗,即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民俗事项。如在列举饮食民俗的具体例子时,主要介绍中国八大菜系与茶文化;讲授年节习俗时,重点给学生讲解当代中华各民族普遍都过的春节。

②实用性。这里所说的“实用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指课堂讲授的民俗学知识应贴近日常生活,满足学习者日常交际的需求。比如在“人生仪礼”这一章,可重点讲当代的中国婚俗以及相关的礼俗,介绍作为宾客参加婚礼需遵守的一些礼节。在“岁时节俗”这一章,可重点介绍拜年的习俗和具体的做法。第二,指课堂讲授的民俗学知识能提高教师进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实践的专业技能。如在“饮食民俗”这一节,除了讲授理论知识以外,还可适当介绍中华厨艺,如饺子的做法、粽子的做法等等;提示学生将来在设计文化教学活动时,可通过开设这类烹饪课,引导汉语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美食和传统文化。

③时代性。一方面,民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世代的传承过程中,民俗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时有变化。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习俗,最晚在汉代就已经形成,发展到当代,其过节的形式与内容都已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在讲授各民俗事项时,不仅要梳理其产生的历史源流,还应重点介绍其在当代的发展现状。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方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与应用的实际需求。

2 调整教学策略

传统教学通常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识的单向传输。随着课程由封闭走向开放,现代教学环节更为强调学习者的情感体验过程和认知思维活动[4]。因此,在民俗学课堂教学中,应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知识素养与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活动中,可采用以下策略:

①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在导入授课内容时,应合理运用动画短片、纪录片等小视频,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启发性。如在讲到“物质生活民俗”这一章时,教师先播放一段展示汉族婚礼服饰的小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汉族婚礼服饰的特点,并提出问题:“汉族婚礼服饰的色彩与样式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引发学生讨论之后,教师总结、说明服饰不光是遮身蔽体之物,还能够体现民众崇宗敬祖和强调礼仪伦常的观念。通过这个例子,使学生意识到物质生活民俗的重要性,更为重视对它的学习和研究。

其次,教师应立足于授课内容,灵活运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把抽象的民俗学理论或概念直观化,构建生动、立体的课堂,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如“社会民俗”这一章的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教师在讲到“乡规民约”时,可先展示一张立在广西苗寨村边的“乱石堆”图片,向学生提问“这些石头有何特殊用处”,由问题逐步引出苗族地区古老的“埋岩”习俗。所谓“埋岩”习俗,即通过埋石(岩)为据,共同立规矩、化纠纷。在新中国成立前,“埋岩”虽是无字之规,却曾是维护苗寨社会秩序的有效手段,在民间具有很强的约束力,是当地村民的行动准则,人人都得遵守执行。通过这个例子,可加深学生对于乡规民约形式与功能的理解。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多角度地展现民俗事项和民俗学知识的内在规律,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

②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民俗事项背后的文化观念,探索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意义。有诸多文献证实,案例教学可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他们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5]。

案例教学有严格的教学步骤,一般分为明确教学目标、选编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案例讨论、总结讨论意见等五个步骤。下面以“节日民俗”一课的内容为例,来介绍案例教学法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民俗学课堂中的应用。

案例选编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基础。授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收集、编写、介绍案例。案例应立足于授课内容和教学目标。找到相应的案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编辑整理,将案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过程叙述得简明准确,使之成为适合于课堂讲解、能够引发学生多层次讨论的内容。在“节日民俗”这一课中,可将学生最为熟悉、活动内容最为丰富的“年节习俗”作为重点讨论的案例(详见表1):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分组开展案例讨论。

教师设计问题时,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从学情出发,做到案例内容表达准确,案例难易得当,方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由此,教师可针对上述案例提出以下问题(详见表2):

表2 问题设计

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围绕以上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与讨论,让学生充分阐明各自的观点及理由。

最后,由教师对课堂讨论进行总结,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规律性的知识点抽取出来,并对各小组的观点进行归纳、评述,帮助学生实现理论认识的提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可见,教师在民俗学的课堂教学中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构建积极思考、平等对话的研讨氛围,使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提高其综合运用民俗学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文化教学活动中能正确地阐释中华民俗文化的内涵与意义。

③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通过对比中外民俗文化的差异与共同点,增进学生对本国民俗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其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分析能力。比如在“饮食民俗”这一节,教师授课时可适当增加中西饮食民俗比较的内容,再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对比,教师进一步阐释中西饮食观念的差异,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世界各地的饮食活动实质上也属于文化活动,“吃什么、怎么吃”隐藏着特定族群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透过不同的饮食活动,可以折射出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

④民俗文化具有“民俗”与“生活”双重特征,"生活"是民俗之源,民俗学教学离不开生活中的民俗文化[7]。在课堂中增加民俗文化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民俗,掌握民俗技艺,进而提高其文化教学能力。近年来,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容多为太极拳、民歌、京剧、剪纸、茶艺和中华厨艺。根据这些活动类型,民俗学课程可增加以下实践内容:

a.茶艺课。茶艺属于“饮食民俗”这一章的内容,教学课时为两学时,每学时45 分钟。教师应在课前准备好各类茶叶与茶具,课堂上教师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色、形、香、味来辨别六大茶类,再介绍茶具的类型与基本用法。教师进行茶艺示范后,学生分小组进行茶艺体验与展示。

b.民歌欣赏与学习课。民歌属于“民间文学”这一章的内容,教学课时为两学时,每学时45 分钟。课堂上教师可请本班学生报名做“民歌小老师”,由“民歌小老师”教其他同学唱一到两首旋律优美的民歌,如《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多谢了》等。

c.剪纸课。剪纸属于“民间艺术”这一章的内容,教学课时为1 学时,每学时45 分钟。课前教师应准备好相关素材和工具并分发给学生,课堂上教师教授剪纸的基本功、基本的花案样式及其蕴含的寓意。学生的课堂作品将在课后上交,作为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3 结语

2004 年教育部颁发的《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认定办法》明确规定:“《能力证书》申请者应热爱汉语教学工作、热心介绍中国文化”,在《能力证书》的各级考试中均需考核中国文化的相关知识[8]。为了提高学生的中华文化素养,有必要在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加“民俗学”课程所占比重,提升其课程地位。同时,应根据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民俗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加文化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科学、完善,从而有效提升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

猜你喜欢
民俗学民俗文化民俗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民俗中的“牛”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总括*
《六十种曲》中元宵习俗的民俗学、戏曲学意义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民俗学意识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