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淑杰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934)
为更好地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四史”教育相融合已成必然趋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党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协同一致,因此,实现其二者间的融合十分必要。为确保融合工作取得实效,教师要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教学,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需坚持问题导向,有效破除教学障碍,及时发现教学问题,以此推动课程教学与党史教育二者的有机融合。本文就党史教育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开展研究。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①学科定位模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支撑学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极具特点,既需要坚守学理性,又需要强化政治性。在教学中,教师须明确学科定位,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一般意义上的历史专业课程区分开来。②师资力量薄弱。一方面,教师队伍未能密切关注党史研究前沿,不能及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体系,亦难很好地回应学生关切并解答学生疑问,严重拖低育人实效。另一方面,教师之间未能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难以利用团队力量提高党史教育应用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水平。
就教师而言,亟须一套成熟有效、适应性强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以此确保师生双方各司其职,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潜移默化地实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育人目标,但目前,这种教学模式仍有待探索与开发。而就学生而言,学生虽普遍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却未能清晰认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学习目标,甚至错误地认为从“点”到“线”的学习模式仍适用于近现代史学习,导致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成效低下。此外,多数学生未建立系统的近现代历史知识体系,其对近现代史的认识呈碎片化特点,并不具备明辨历史是非的能力,易遭受西方思潮冲击。
如前文所述,教师与学生各自存在问题,师生沟通不畅、互动不足,继而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教师不能精准把握学情,其教学内容不具针对性与学理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涨,不能及时提供教学反馈,学习成效低下等。
作为科学历史观念,唯物史观能帮助我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与繁杂的历史变革中准确把握中国人民通过英勇奋斗与艰辛探索取得救亡图存与民族复兴等一系列伟大成就的历史,而这段历史也是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中国共产党毅然扛起民族复兴重任,带领中国人民赢得独立并且走向富强的过程亦可谓是串起主流近现代史的一条红线,因此,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科学分析,即可得出中共百年党史即是中国近现代史之核心的结论。唯物史观之所以科学,原因还在于其尊重历史事实,同时也具备历史逻辑。由此可见,要想通过回顾百年党史、180 多年近代人民斗争史乃至500 余年社会主义发展史,引导学生明确如今所处的时代方位,领会并且认同“四个选择”,树立兼具历史眼光与世界眼光的大历史观,必然需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党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同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范畴,都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因此,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必须着重凸显其“政治性”。然而,也不能忽视“学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尊重学理,做到以理服人。因此,在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讲究方式方法,切忌生硬灌输,具体还需以学理性为支撑,有效发挥政治性导向作用,最终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以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中流砥柱这部分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作战情况的时候,必须做到尊重史实;此外,还需清晰界定“中流砥柱”这一概念;接着引导学生思考“战争就是军事”与“战争并非只是军事”这两个命题,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战争”,明白战争是军事与战略二者的结合,而非只是军事;最后引导学生运用这种思维方法对比国民党与共产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所用的战略,从而明白共产党是抗日战场中流砥柱的原因,也即,与仅凭军事发起线性抗战的国民党相比,共产党实现了自身建设与游击战争,乃至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有机融合,形成合力取得抗战胜利。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自然具备“一心向党”的政治功能,而通过前述一系列带有学理性质的分析说明,学生自然能够明白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原因所在,进而增强对于党史的认同感。
所谓“理论”,即指中共党史研究成果;而“现实”则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因此,实现理论与现实二者间结合,即是实现中共党史研究成果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实践的充分结合。作为中国共产党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共党史可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供核心学术资源与多方面的学理支撑,因此,要想顺利实现课程育人目标,还需在坚守该门课程政治属性的同时,牢牢把握课程的学理属性,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得出实事求是的“答案”,从而确保研究成果经得住检验。此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尚且面临历教学可信度低下以及无法及时回应学生关切等一系列难题,而这些问题均需通过学理性分析得到解决。因此,在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党史研究成果与课程教学实践,通过提高教师研究成果应用转化能力来提高课程教学的可信度,并且做到及时回应学生关切,切实改善课程教学质效。
实现党史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二者的有机融合,目的还在于将其融合成果传递给学生,顺利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在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且遵循理念指导选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与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课程获得感。实现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具体是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是指教师需在选取课程精讲内容、引导课堂流程以及总结提升学生讨论结果等多个环节发挥个人的指导作用。首先,在选取课程精讲内容环节,教师必须结合学情确定章节重难点内容,将其内在逻辑关系梳理清楚,并且选用相应问题实现内容间的链接,使精讲内容在具备逻辑性的同时,也不失完整性,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吸收。其次,在引导课堂流程环节,教师须将精讲、讨论、总结以及巩固等各个环节所需时间与节奏把控得当,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最后,在总结提升学生讨论结果这一环节,教师需在给予学生充分讨论时间的基础上,对其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解答学生所遇疑难问题,从而达到提升之效。而“以学生为主体”则要求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为“主动学习”状态。教师在选取课堂精讲内容并且确定精讲内容难度时,需以实际学情为依据,如此方才可以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需要在学生讨论环节,引导学生在吸收内容与探索问题过程中,提高个人对历史是非的辨别能力,做到坚定“四个自信”,并且深入领会“四个选择”。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须作“精讲”,即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输出给学生,而无须“面面俱到”。这需要教师打造高品质与高功能的教学体系,以此反向助推教师关注党史研究前沿。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而言,高品质与高功能的教学体系须在具备学理性的同时凸显政治性,确保政治性的引领地位。而要达到这一要求,仅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科研与教学工作是不够的,还需充分利用丰厚的党史研究成果,做到密切关注党史研究前沿,而这亦与党史教育目标相契合。可以说,党史研究具备双重功能,能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提供学理支撑与政治导向,将党史研究成果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近代历史的本质、精准把握中国近代历史的主流,深入领会“四个选择”,将“爱党爱国”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精讲”这一教学实践,能不断更新教师的认知水平,推动教师自觉运用党史研究成果开展实际教学工作,使得其与课程教学体系融为一体,从而不断提高课程教学质效,充分发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教师“精讲”只是对分课堂的一部分,为了促进“精讲”部分知识内容的内化吸收,教师还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学习需求与学习能力深入理解教师所讲内容,完成个性化的知识内化吸收过程,进而参与小组内部讨论,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个人收获、互相答疑解惑,最终形成集体学习成果,并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成果展示,与班级中的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与党史教育在培养学生知识能力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等方面协同一致,具备融合的可行性。将党史教育有机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还需要在严格遵循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学理性与政治性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以及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等四项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对分课堂这一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将党史研究成果转化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精讲”的质效,并且组织学生“讨论”,促进知识的内化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