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龙,徐 硕,於梦婷,常 凤,魏亚茹,刘 轶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习近平强调,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片面追求智育问题严重,行动者的实践理性被遮蔽。究其因,在于过度的单一、片面追求文化资本的积累,而忽视体育、德育、美育、劳育发展,五育失衡、失联现象严重,部分中小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失落。过重学业负担导致青少年体质下降,近视、肥胖、超重、力量孱弱、耐力不足、焦虑抑郁等现象层出不穷。资料显示,2020年,我国小学生近视率为35.6%,初中生为71.1%,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达到19.0%,抑郁检出率高达24.6%[1],近视、肥胖、抑郁等病症表现出复杂性、危害性、严重性等特征,严重影响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据此,国家制定《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2]。“双减”政策是对青少年主体性的挽回,是面向生存哲学向度的本体诉求,其实质是促进青少年“感性生活本体论”的实践生成。
“双减”政策要义旨在通过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而增加体育、德育、美育和劳育的涉入。“双减”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双减”为中小学体育的解蔽提供政策保障,以中小学体育解蔽青少年之存在,促进“完整的人”实践生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围绕“双减”政策下学校体育发展、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时效与保障[3]、体育中考改革[4]、体育教育的价值[5]、青少年体育培训[6]、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7]、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8]、课外体育作业[9]、学校体育活动质量提升[10]、校外体育培训监管[11]、学校体育价值自觉[12]等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双减”政策背景下中小学体育对提升青少年体质有待深入研究,而中小学体育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具有“强体、立德、益智、育美、尚劳”的重要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就“强体”视域而言,中小学体育具有增强体质[13],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14]的价值旨归;就“立德”视域而言,具有“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15];就“益智”视域而言,具有“增强智育”的价值彰显[16];就“育美”视域而言,具有形塑“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就“尚劳”视域而言,具有“崇尚劳动”的价值迁移。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中小学体育促进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为切入点展开研究,基于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场域论的“场域—资本—惯习”为分析框架,剖析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探索纾解路径,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中小学体育对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蕴含五个价值维度,即强体、立德、益智、育美、尚劳。从逻辑过程上看,强体与立德、益智、育美、尚劳存在内在关联性,从而形成了学校体育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整意义(见图1)。
图1 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图
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经。“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就国家场域视角而言,“双减”“体教融合”“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系列政策顶层设计,明确要求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中小学体育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就社会场域视角而言,有效回应社会普遍关切的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就学校场域视角而言,有助于全面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就行动者个体视角而言,激发青少年学校体育参与热情,不断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由之可见,“双减”政策减少学科类培训,支持学有余力的同学参加体育锻炼,为更好地发挥中小学体育的育人功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中小学体育在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中仍存在以下困境。
由学校分层而导致体育边缘化是制约运动技能的生成障碍。学校是实施分类的象征性工具,由于文化资本在现代化社会起着决定性作用,学校在传递和分配文化资本时,通过考试合理合法地将社会分层。事实上,考试所保证的表面平等,把社会等级变为学校等级,从而使社会等级的再生产合法化。通过分层,重“智”轻“体”的文化属性学科类处于核心位置,而学校体育被边缘化。其根源在于长期的传统惯习认知,从社会认可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共识根深蒂固,“重文轻武”的现象屡见不鲜,过分看重青少年智育,而对于体育、劳育等则重视程度不足[17]。加之体育人自身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通过考试把体育生分离出来,使之逐渐成为文化水平偏低的社会共识,从而被“公正的”差别对待,甚至被污名化;从过程论视角看,中小学生体育自觉意识孱弱,由于运动技能形成过程时间长,运动训练过程又苦又累,长期系统训练对身体伤害大,运动竞赛竞争日益激烈且成才率低,导致体育参与率低。从价值论视角看,体育的价值有限,从事体育行业的人群社会认可度不足,经济收入低。从方法论视角看,多数青少年经过多年的学校体育课程学习,甚至尚未能熟练掌握一项运动技能。因此,部分青少年对体育的本质、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学校体育场域位置边缘化,制约青少年运动技能的形成。
资本供给不足是限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有效开展的瓶颈。资本是行动者在场域内实践的工具,在学校场域,发展教育事业的运行逻辑是优势学科优势发展。学校集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物质资本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建设,而用于体育课程建设的资本供给不足。表现为供给主体匮乏、供给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薄弱。为此,“双减”政策要求“改善育人环境,大力提升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各级各类学校可利用业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阅读、文艺活动”[2]。然而,调研显示,体育师资力量不足、体育课程被其它课程占用、学校体育器材及场地设施有限、体育活动内容单一等限制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有效开展。究其因,对于教师利用课后时间开展延时体育服务的奖励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学校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水平有限,学生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兴趣较低。此外,学校对教师的评价依然是以教师教学成绩为评价标准,中小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标准依然是教师所带班级的平均分数。而“双减”政策要求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学生,提高素质教育”并未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对教师的压力不大,教师对“双减”政策的执行动力不足。由之可见,落实“双减”政策,切实有效减负,任重而道远。
“唯分数论”的惯习固化是阻滞“双减”政策有效执行的藩篱。惯习是行动者在场域内实践的逻辑,惯习是行动者长期沉淀下来的意识结晶,规定着行动的方向。这就不难理解在学校场域“唯分数”“唯升学率”“唯名校”屡见不鲜的根源所在。由此而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依然存在。“双减”政策顶层设计虽已经制定,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施“减负提质增效”,目标导向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但有效执行“双减”政策目标,真正破解“唯分数”“唯升学率”“唯名校”的时代难题,切实达到减负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出口”。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实现广大青少年升入名初、名高的美好升学愿景,满足学校、家长、学生的利益诉求才是关键。“双减”政策颁布后,教师布置的学科类作业确实有所减少,学生减负效果显现,学生睡眠时间增多。但基于功利主义视角,学校、家长、学生对升学与就业的重视,教师对培训高额经济资本的过度追求,依然铤而走险,实践证明,学生过重学业负担仍未得到根本性缓解。可见,“双减”政策指明的目标任务和方向,但减轻学生短视化、功利化学习带来的负担,加强身体锻炼,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切实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尚需一段时间[18]。
就“双减”政策的价值目标而言,以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与全面发展既顺应了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落实“双减”政策,切实为学生减轻过重学业负担,应提升学校体育的场域位置,不断完善人、财、物等资本供给,转变“唯分数”“唯名次”“唯名校”,片面发展智育的传统惯习与理性滥觞。
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至关重要。场域是社会实践的空间,是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19],不同行动者在场域中占据不同位置,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会根据所处位置采取相应的行动。场域中处于边缘位置的行动者一般采取策略扩大资本的数量和质量,而处于核心位置的行动者会采取策略维护现有场域中的力量格局。在学校场域中,不断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学校体育场域内的行动者越占据有利位置,就越会有助于场域结构和自身位置的维系,通过渐进式实践调试,从而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行为方式。而体育自觉有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自我学校体育习惯,从而形成主动健康,热爱学校体育、主动锻炼、终身体育的思想,进而改变传统“重文轻武”的惯习误识。
首先,应构建大健康场域,不断加强学校体育本质、功能与多元价值宣传,积极倡导“运动是良医”“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健康中国”“健康关口前移”等理念,构建良好育人生态,营造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其次,为改变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未学会1项运动技能的问题,应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青少年学生必须掌握1~2项学校体育技能的要求,做到“教会”“勤练”“常赛”,使广大青少年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练意志”。再次,“双减”政策要求教育回归学校,以学校为主阵地。开足开齐体育课,提升课后体育服务质量。在学校体育课内与课后体育服务中,学校应要求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切实履行教师职责,发挥体育教师专项特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课后体育作业,并监督、检查,依据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严把“教会”关[20];要求学生加强课外体育锻炼,严把“勤练”关;通过组织各种体育赛事,严把“常赛”关;有效实施考教分离,严把“考试”关。总之,通过多举措、多方法、多路径,不断提高中小学体育的场域位置,从而使中小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系统而高效的运动技能提升。
资本是行动者的社会实践工具。就资本的工具属性而言,这种资本是行动者积累起来的劳动,可以是物质的、经济的,也可以是人力的资本,行动者依据自身的资本在场域内展开竞争。资本供给是资本主体为满足客体的需要而提供的资本。实践证明,以不断完善资本供给为保障,精准满足广大客体多元化、多样化需求是发展中小学体育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双减”政策要求减负,不断提升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鉴于此,提高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成为实现学生减负增效的重要途经。而提高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关键在于进一步完善资源供给,满足青少年学生多样化需求。质言之,二者之间存在内在契合度。
为不断完善资本供给效益,首先,应深化学校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青少年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创新中小学体育供给体制机制,争取政府、社会、企业等多主体、多组织、多部门支持[21],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广泛参与、企事业部分联动多元协同治理格局。同时,不断完善资源供给模式,创新供给方式,提升有效供给率,精准供需对接,更好地为学校体育开展提供物质保障。其次,政府及社会应支持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广大青少年体育锻炼的开展提供基础保障。教育部门应加大经济资本投入,满足学校体育课内外多主体多元化需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可聘请退役运动员、退休体育教师参与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从而加强课后体育服务人力资本建设,加快推进形成“教会、勤练、常赛”的一体化教育模式,为青少年体育参与提供多方式、多路径选择。再次,教育主管部门应不断加强专业化体育师资培训,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可通过定期聘请健身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教练员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开展体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体育教师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学校体育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支撑。最后,可统筹安排体育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增加物质资本投入,提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师资的福利待遇,建立健全多元指标评价体系[22],完善奖励机制,增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吸引力,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动力支撑。
惯习是社会实践的逻辑,是行动者在以往实践活动的结构性产物,也是起主导作用的行为倾向[23]。惯习确保既往经验的有效在场,这些既往经验以感知、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形式存在于每个行动者的身上,保证行动者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致性。从发生学视角而言,在中小学校场域,以学习知识为逻辑起点,其本质特征在于对知识永恒的追求。一直以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陷入“分数”“升学率”“名校”的藩篱,以分数的高低论个人成败,以升学率评判教育质量,以升入名校为至高荣誉。长此以往,“唯分数论”“唯升学率”“唯名校”的惯习而导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短视化、功利化问题严重,有鉴于此,国家制定系列应对政策,但仍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学校场域“知识至上”的思维逻辑与现实驱动下,家长经济和精力负担过重,培训机构“退费难”等违规行为而导致社会多元矛盾加剧。为此,“双减”政策提出构建良好教育生态,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为,文化成绩并不是评定学生优劣的唯一选择。关注、关心、关爱青少年,不断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迫在眉睫。
首先,从场域论视角而言,在场域运行方式上,由分数本位转向全面育人。社会、学校、家庭既要摆脱传统“唯分数论”惯习的裹挟和遮蔽[24],转变“分数本位”的价值立场,也要不以唯“升学率”特别是“名校录取率”评价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从国家系列政策要求看,应全面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全面发展”为根本遵循与价值导向[25]。全社会要广泛参与有效回应“双减”政策时代关切,积极倡导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通过再生产机制,构建全面育人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育人环境;家长需掌握子女身心成长规律,理性规划子女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其次,针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现象,全面深化学校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双减”政策执行监管力度,提升“双减”政策目标与政策工具内在契合度,合理协调多元主体利益;最后,构建“家校社”协同联动机制,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多元驱动。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合力作用,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明晰职责,分工配合,权力共享,责任分担。最终实现多主体、多组织、多方法、多路径协同治理的逻辑进路。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双减”政策背景下,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对人民幸福、国家振兴、民族富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双减”政策的颁布,不仅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指引方向,而且为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注入生机活力。实践证明,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经,通过科学、适量运动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有效应对“长于智、疏于德、弱于体、惭于美、虚于劳”五育失衡现象,应认真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导向,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理论,以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根本遵循与价值导向,以中小学体育捍卫青少年学生的现实生命具体和生动的实践本性,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全面发展。可通过构建大健康场域,实现多部门、多主体、多组织协同发力,发挥协同效应,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可以预见的是改变人们“唯分数”“唯升学率”“唯名校”惯习误识,实现从“单一应试”到“全面育人”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促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道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