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通
(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务领域的应用,有助于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并将金融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同时,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出现,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因素,让金融科技变得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平台化,这将打破传统银行业务的垄断地位,在交易结算、信用认证和反洗钱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因此,开展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冲击与变革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学界关于金融科技的理论数量众多。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是指由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带动的能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模式产生重要影响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应用等[1]。也有研究认为金融科技就是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是金融和科技的紧密结合,其具体表现形式有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银行、手机银行和财务机器人等[2]。金融科技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金融科技1.0时代。该时代的显著特征是金融机构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较为便捷的线上服务。在该阶段,金融机构实现了传统银行业务模式向现代化信息系统数据化处理的迁移,大大提升了金融业务的处理效率。
(2)金融科技2.0时代。在该阶段,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发展[3],其中以第三方支付、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消费观念,还给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带来了挑战。
(3)金融科技3.0时代。2018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积极引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打造了一系列金融科技平台,比如中国工商银行的区块链扶贫平台、中国农业银行的智能掌银平台以及中国银行的区块链福费廷系统等。这些平台更加注重消费者的体验感和公平感,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金融服务。
所谓资产类业务,是指银行运用其资产的业务。银行传统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发放的各项贷款等,比如某商业银行提供的一年期之内的贷款、三年以上的中长期固定资产贷款,以及承兑、贴现等服务产品[4]。
负债类业务是指银行借以形成其资产的业务,是基于授信而承担的将以资产偿付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债务,比如常见的银行存款、派生存款、同业存款、借入或拆入款项等。其中,银行存款是银行负债类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占到其负债总额的70%以上,是银行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5]。
中间类业务是指银行利用其品牌、技术和资源方面的优势,在不耗费自有资财的基础上,为客户提供的咨询、代理、担保等服务,具体服务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银行中间类业务类型
中间业务是银行传统的业务类型之一。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内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使其长期在支付结算领域具有独特优势,但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方式撼动了银行的独有优势。一方面,第三方支付平台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其所依赖的信息技术能实现对客户信息的高效存储,这极大地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情况。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大大加速了货币数字化的趋势,尤其是以区块链为中心的数字加密货币能直接绕开商业银行完成支付活动。这些都能够削弱银行传统中间业务的竞争能力。
银行传统资产类业务的主要来源是各类贷款,比如个人贷款或企业贷款等。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发展的互联网金融则能够为客户提供多种融资模式,比如阿里小贷、众筹、拍拍贷等。随着互联网金融服务和产品质量的提升,市场上出现了更多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消费习惯的场景,该场景甚至融入了用户的生活层面,使银行传统资产类业务受到较大冲击[6]。由此可知,金融科技的发展能为诸多用户提供借款服务,其规模越大,对银行传统资产类业务的冲击就越强。
银行的负债类业务主要包括各种类型的存款,比如对公存款和居民储蓄等。金融科技的发展催生出了一系列互联网金融产品,比如余额宝、零钱通等。用户无须去银行网点办理储蓄存款,只需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就可以进行实时存款。与此同时,余额宝和零钱通并不仅仅是单一的储蓄工具,还具有理财功能,其年化收益率通常会比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要高。这就导致诸多用户将原本该存入银行的款项转入第三方理财工具,从而对传统银行负债类业务造成冲击。
传统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不可避免地受到新技术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兴的第三方交易平台逐渐崭露头角,成为银行的有力竞争对手。传统银行在应对这些变革时,存在金融科技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大投入和改革力度,以应对竞争挑战。一方面,新兴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具有较强的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可以提供快速、方便、安全和高效的在线金融服务。与其相比,传统银行由于采用的是传统的人工审核方式,导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审批时间较长,用户体验不佳。同时,传统银行构建的信息系统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现代金融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新兴的第三方交易平台在国内外市场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蚂蚁集团等公司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支付、投资、保险、贷款等金融服务生态链,服务范围涵盖中国、东南亚、欧洲和美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种跨境服务能力是传统银行极难拥有的,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来扩展海外市场。
传统银行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创新投入较少。相比互联网公司、科技企业等创新型企业,传统银行对金融科技创新的投入较少。很多传统银行把大量的资金用于经营基础业务,而对研究开发新的金融科技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这种现象导致传统银行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第二,管理体制较为僵化。传统银行的管理体制相对传统,人员流动性较小,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不足,限制了传统银行的创新能力。第三,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很多传统银行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程度有限,认为金融科技只是一个外围附加服务,而不是银行核心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观念会影响银行内部的创新积极性,限制了其创新的空间和广度。
例如,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银行也在积极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拓宽了金融服务场景,比如浦发银行打造的“浦商赢”服务平台、招商银行的“手机一网通”等。但是,同互联网金融模式相比,传统银行金融科技创新能力仍显不足,突出体现在金融科技产品的持续性改进方面。蚂蚁集团通过对支付宝等科技产品的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当前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支付平台。腾讯科技则更加注重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发展,其产品由原来的微信钱包、QQ钱包扩展到理财通、腾讯区块链、腾讯E证通等。反观其他传统银行,虽然近些年也陆续推出了部分金融创新产品,但其功能较为单一,综合性不足。
金融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初期的电子化金融还是如今的金融信息化,都需要有专业人才作为保障。然而,传统银行在招聘和培养金融科技人才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传统银行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相对保守,难以吸引和留住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金融科技人才。其次,传统银行的招聘和培养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难以为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的人才提供个性化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此外,传统银行也缺乏与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导致其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方面与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存在着差距。实际上,传统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是以线下业务为主,这就决定了其人才结构是以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人才为主。据相关数据统计,2022年末,工商银行共拥有科技人员3.6万人,占员工总数的比重为8%。而蚂蚁集团的科技人才数量接近9万人,占员工总数的63%。由此可见,虽然部分银行已经打造了自身的金融科技研发团队,但是同专业的金融科技服务公司相比,在人才的质量和数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移动支付是指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支付的一种支付方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发展,移动支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支付方式之一。传统银行业务也在逐步融入移动支付的领域中,以实现更加便捷、快速、安全的支付体验。一方面,移动支付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是一种新的业务拓展机会。银行可以通过开发移动支付业务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支付服务,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市场竞争力。比如,很多银行已经推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应用,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应用完成购物、转账、充值等操作。另一方面,作为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传统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安全和风险控制问题。移动支付涉及用户的个人信息、账号信息、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安全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保护。因此,传统银行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完善安全措施,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用户账户的实名认证和保护,减少恶意攻击和诈骗行为。此外,传统银行在运用金融科技时也需要注重用户体验。移动支付的特点是方便、快捷,因此用户对于支付速度和支付流程的要求更高。传统银行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提高支付速度和支付效率,并且确保支付过程简单、直观,让用户能够快速上手使用。总之,移动支付对于传统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传统银行要抓住移动支付的机遇,开发更加优秀的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同时面对风险控制、安全保障等问题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下,传统银行需要保持敏锐的嗅觉和创新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传统银行业务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互联网金融通过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创新金融服务模式,解决了很多传统金融模式所无法解决的问题。首先,互联网金融为传统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业务渠道。通过互联网平台,传统银行可以向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此外,互联网金融也为传统银行提供了新的客户互动方式,用户可以通过App、微信公众号等渠道了解银行业务,并在线上完成金融交易。其次,互联网金融改变了传统金融业务的交易模式。传统金融业务需要用户到柜台办理业务,而互联网金融则采用了线上交易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完成交易,免去了排队等待时间长、服务窗口少等问题。同时,互联网金融也提供了更便捷的贷款、理财等服务,使用户可以更方便地获取金融服务。再次,互联网金融也为传统银行带来了更多的业务创新。传统银行往往采用的是传统的信贷评估模式,而互联网金融则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更为科学、系统的信贷评估模型。此外,互联网金融还可以借助社交网络、智能合约等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微观化的金融服务。然而,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很多风险和挑战,特别是信息安全和风险控制问题需要得到重视和解决。互联网金融涉及的信息量大、交易频繁,因此需要高效的安全技术和严格的安全控制标准,才能避免数据泄露、账户被盗等安全问题。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传统银行业务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更加高效、安全、透明的业务流程。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改变传统银行业务的交易方式。传统银行业务涉及的第三方机构较多,审批流程较烦琐,而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点对点的直接交易,省去中间环节,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可以实现智能合约,即根据特定条件,自动执行合同规定的条款,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了交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其次,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传统银行业务的信息共享和管理效率。传统银行业务中,信息分散在各个机构,导致出现信息孤岛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区块链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去中心化,使得各个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提高了信息管理的效率。其中,联盟链的应用可以使得多个机构之间实现信息共享,保护隐私,提高保密性,降低了信息管理的风险。再次,区块链技术还可以提高传统银行业务的安全性。传统银行业务的核心是信任,但是当前金融市场中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如数据泄露、违规操作等风险。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篡改和恶意攻击,提高了银行业务的安全性。然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例如拓展性、成本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速推进区块链技术在传统银行业务中的应用,仍需要继续探索和努力。
面对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银行应当从提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入手,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到金融业务中。首先,要强化支付结算的金融科技应用。传统银行可以建立智能银行支付结算共享中心,实现对支付结算业务的重构,以及对支付结算信息的共享共用。其次,要加强同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传统银行要积极利用外部先进市场主体的力量,可以加强与蚂蚁集团、腾讯科技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网络渠道,将更多用户引流到银行的互联网平台上来,银行还可以同知名旅游网站建立合作关系,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小额贷款服务等。最后,要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控体系的建设水平。在金融科技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的固有风险,银行的互联网平台必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漏洞,因此银行在风险控制上应当与时俱进,充分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比如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刷脸支付。同时,也应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贷款人信用状况的充分评估,以规避贷款风险。
在金融科技背景下,银行要从用户的需求角度考虑对现有的资产类业务模式进行创新。首先,要积极发展供应链金融模式。银行拥有数量众多的供应商和客户资源,当供应链上的企业具有贷款需求时,就可以利用金融科技实现银行与供应链企业的合作。各供应链企业可以形成利益相关者联盟,运用共同信用申请融资。其次,要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业务。传统银行应该充分利用当前手机银行、微信银行方面的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绿色信贷服务,比如对于有购买新能源车辆需求的用户,银行可以给予其低于汽车贷款利率的支持。最后,可以开展消费金融业务。传统商业银行也应该积极利用金融科技融入用户的消费层面,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消费场景,比如可以参考蚂蚁集团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贷服务。
传统银行应该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成功经验,实现支付、存款、理财的一体化办理。一方面,要强化支付功能,建立银行的智能化支付平台。传统银行应该引入信息技术元素,借鉴微信和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成功经验,在本银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推广支付平台。另一方面,应积极拓展社区银行业务。传统银行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快布局社区银行,比如应该在明确社区布局的基础上,设置自动柜员机,并向客户提供刷脸支付的功能。灵活便捷的支付平台和模式能够吸引客户将更多资产存入银行,从而扩大银行的负债类业务规模。
首先,要实施代收代付业务的创新。传统银行要利用金融科技的优势加强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提升代收代付业务的智能化水平,比如推出“互联网+智慧社区”服务,该服务能精准对接客户需求,提供智能化收款平台。其次,要加强财富管理。传统银行要借助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提供更加优质的资产投资理财业务,这就要求银行能够在客户资源筛选的基础上,帮助客户选择合适的投资理财产品,比如为客户提供封闭型、开放型的理财产品服务等。最后,要优化信用卡服务。银行推出的信用卡服务要加强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融合,比如可以在线上了解客户需求,在线下进行对接,同时还要加强信用卡服务的创新,尽快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信用卡产品。
在金融科技背景下,传统银行必须加强金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构建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各银行总行和分行都应当因地制宜,牢牢把控人才招聘的质量关,要根据金融科技创新的需求,明确人才招募标准,并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其次,要提升金融科技人才的综合能力。传统银行要建立“产学研”一体的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体系,要与金融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建立实训基地,选拔本单位优秀人才至培训基地接受专家培训。最后,要营造良好的金融科技学习氛围。一方面,传统银行的领导者应当积极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学习有关金融科技的制度文件,并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内部刊物、网站、公众号等媒介对金融科技知识进行宣传。另一方面,银行还应该定期鼓励基层员工参加银行举办的各种关于金融科技的培训会议,以增强员工对金融科技知识体系、内涵和应用的理解。
随着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产品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都给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带来了冲击。然而部分银行尚未做好应对冲击的准备。在这种背景下,传统银行必须增强危机感,加强金融科技创新,培养高素质的金融科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传统银行业务模式的变革,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