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
——基于2017—2021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面板数据

2023-09-25 01:31:20周改威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3年9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陕西省耦合

段 婕 周改威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患者人数的上升,健康保障和医疗服务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持续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同治理和发展医保、医疗、医药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1]。医疗资源配置完善与经济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当下的重点工作。目前,医疗资源配置严重失衡,医疗服务的有效性和效率不高,部分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等问题在西部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以陕西省为例,目前在加强医疗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例如,采取改进医疗服务的管理模式,推动“互联网+医疗”等创新模式的发展,并通过扶持和培养现代化医疗服务中心等措施来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在传统的社会保障和医疗服务体系下,目前陕西省的医疗资源配置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医疗机构的基础资源数量和规模不足[2-4]、部分地区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等[5-6]。

基于此,本文以陕西省10个地级市为例,从实证分析的视角研究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为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提出可行性的政策建议,以促进陕西省医疗事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1.1 指标体系构建

根据已有研究[2-15],本文选取卫生经费、卫生设施和卫生人员数作为衡量基层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的一级指标。其中,财政补助用来反映卫生经费情况,医疗机构数和医疗机构床位数用来反映卫生设施的配置状况,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人数用来反映卫生机构的人力资源规模。为消除各市区人口规模不同带来的干扰,准确评价陕西省各个地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协调发展情况,兼顾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具体性原则,各指标以人均指标的形式来表示。

1.2 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7—2021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针对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所选指标数据均来源于历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陕西统计年鉴》以及各市的财政决算报告和统计年鉴。

2 研究方法设计

2.1 确定指标权重

2.1.1 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文选择极值法对陕西省10个地级市的基础医疗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对于正向指标,按如下式(1)处理;对于逆向指标,按如下式(2)处理。

为消除无量纲化处理后的零值,本文采取整体平移的方法,但平移的距离越大,对原数据规律的破坏性越强,所以要尽量缩小σ的取值,即σ为最接近的最小值,本文取σ=0.000 1。

2.1.2 熵值法计算权重

本文选取m个地区作为研究的样本,每个地区都有n个衡量指标,表示第i个地区的第j项衡量指标的归一化值(i=1,2,3,…,m;j=1,2,3,…,n)。

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地区的特征比重或贡献度: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

计算差异系数:

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

得到各个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陕西省基础医疗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及各指标权重

2.2 计算耦合度

2.2.1 计算两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

本文将各指标权重与其标准化数据相乘得出各个评价对象的综合评价指数,根据分数高低再进行排名比较。公式如下:

式中,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系统中第k个指标的归一化值;为经济发展水平系统中第k个指标的归一化值;wHk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系统中第k个指标的权重;wEk为经济发展水平系统中第k个指标的权重;UH为医疗资源配置水平综合评价值;UE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值;n为指标数(k=1,2,3,…,n)。UH>UE可以表示该地区为经济滞后型城市;UH=UE可以表示该地区为同步发展型城市;UH<UE可以表示该地区为医疗滞后型城市。

2.2.2 计算耦合度

耦合度是指双系统或多个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程度,体现了要素或系统间的相互影响情况,对于研究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两系统间的内在协同关系有很大作用。耦合度计算公式[16]如下式(9),C为耦合度,C∈[0,1],C越大说明耦合度越高。

为实现两系统间协同效应的精准量化,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D为耦合协调度;T为中间变量;a、b为待定系数,本文把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放在同等地位,故a、b的值均取0.5。耦合协调度划分标准如表2所示。

表2 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与等级

基于表1的指标权重,利用公式(7)~(11)可以计算得出2017—2021年陕西省10个地级市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如表3所示。

表3 2017—2021年陕西省各市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3.1 陕西省整体耦合协调分析

由表3可知,陕西省10个地级市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在2017—2021年不断上升。

但从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水平来看,陕西省基础医疗资源与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仍然不够成熟。加之各市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造成了各市基础医疗资源和经济间的协调发展水平差异大。因此,对陕西省各市基础医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可划分为四个等级,整合而成三个梯队。如表4所示,根据耦合协调度判定标准与等级,结合表3中呈现的陕西省各市基础医疗资源配置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表现情况,2021年陕西省内,仅有榆林市和西安市的耦合协调度较高,处于勉强协调等级;宝鸡市、咸阳市、延安市的耦合协调度次之,处于濒临失调等级;铜川市、汉中市、渭南市、安康市处于轻度失调等级,商洛市处于中度失调等级。

表4 陕西省各市基础医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协调度梯队划分

3.2 分地区耦合协调分析

3.2.1 第一梯队协调度水平较高,处于勉强协调阶段

第一梯队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医疗资源水平都较高,但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传统医疗水平逐渐不能满足现有需求。

西安市经济发展迅猛,基础医疗资源日趋完善。2017年以来,西安市陆续推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响应国家“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等一系列科学政策。但随着西安市不断吸引大批优秀人才和大型科技企业入驻,对当地的医疗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础医疗资源将面临较为紧张的局面。

榆林市近年来开启了能源化工产业逐渐向高端化、多元化和低碳化的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注入了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榆林市基础医疗资源十分完善,先后提出了20多项完善的医改方案,建立了上下统一、配套完善的医疗体系;扩大医保范围和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建立了新的药品采购机制,提高了对医药相关人员的绩效管理水平;大力倡导乡镇卫生室规范化管理,完善全市公共卫生体系,等等。但当地仍然面临着城乡医疗资源配置不合理、南北不平衡的问题,医疗资源过剩和短缺的矛盾并存,医疗卫生投入缺口大,医疗卫生人才短缺。

3.2.2 第二梯队协调度水平不高,处于濒临失调阶段

这一梯队的三个城市在经济和医疗资源的发展上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问题仍然较为突出。

宝鸡市政府实施工业倍增计划,鼓励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经济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当地医疗卫生资源较为完善,据统计,宝鸡市是首批国家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城市,医改工作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但从基础医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数来看,仍然相对落后,这是由于当地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老城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匀。

咸阳市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和交通枢纽区位优势为其现代制造业和对外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当地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也培育了一大批优质人才,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在医疗方面,咸阳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也有了进一步发展。但目前医疗系统管理体系仍存在很大问题,非法行医、医闹、医疗服务贩子等医疗行业乱象较为严重,当地的科学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延安市的经济发展依赖于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促进了当地资源开采和化工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第一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医疗方面,延安市的总体医疗水平不高,优质的医疗资源过于集中,群众就医多集中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导致出现人满为患的状况;而各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医疗卫生人员短缺、医疗设备和技术落后的问题,基层医疗体系发展艰难。

3.2.3 第三梯队协调度水平较低,处于失调阶段

该梯队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的现象较为明显,由于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医疗卫生事业无法得到充足的财政投入,进而影响了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医疗机构床位等基础资源的供给。

铜川市的经济主要依托自然资源,以煤、电、铝、水泥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化和超重化特征明显,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了刚性制约。此外,铜川市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当地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汉中市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较少、总量偏小,且主要集中在餐饮服务和商贸流通行业,产业附加值相对较低、增速也较慢,无法为当地经济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突出,市场发展缺少活力。

渭南市以生产初级工业制品为主,低端产业密集,产品附加值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又较高,产业结构十分不均衡,仍然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缓慢,限制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安康市的地理区位限制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较少的人口和矿产资源极为匮乏,严重限制了当地市场经济的发展。

商洛市是陕西省基础医疗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最低的城市,其根本原因在于当地的经济优势不明显。当地没有明显的自然资源可以利用,缺少国家重点项目的投资支持。

3.3 对策建议

3.3.1 第一梯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根据前文的分析,这一梯队的两个城市均属于医疗滞后型城市,为促进其医疗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当务之急是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同时,增加基础医疗投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首先,在医疗资金方面,地方政府在增加对基础医疗资源投资的同时,还应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促进医疗资源的多元化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更加完善的医疗体系构建坚实基础。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当地的医疗机构应当增加投入,积极引入数字医疗、远程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相关技术,提高医疗效率,缓解医疗资源压力。尤其对于榆林市来说,引入远程医疗可极大地缓解当地医疗资源南北不平衡的窘境。最后,在人才资源方面,当地应当鼓励医学院校与医疗机构合作,加大对医生、护士人才的培养力度,增加相关领域的服务人才,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扩大服务规模。

3.3.2 第二梯队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医疗和经济协同发展

根据前文的分析,这一梯队城市基础医疗资源水平的提高需要从经济、医疗两个方面共同发力、协同配合。首先,应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是医疗资源发展的重要基础,宝鸡市应当凭借其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工业制造,促进当地企业加快科技创新速度;咸阳市和延安市应当依靠其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不断促进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其次,增加对医疗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经济发展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当地应当首先发展卫生专业相关的教育事业,提高资金投入水平,扩大医疗卫生人才的投入规模,增加医疗服务人员的数量。最后,规范对医疗资源的管理。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宏观调控力度,鼓励优质医疗资源向村、镇、县级医院流动,增加对地方医院的资金投入,保障基础人力、设备、技术资源的供给;另一方面,整治医疗行业“乱象”,严厉处置非法行为,改善医疗行业发展环境。

3.3.3 第三梯队发展特色经济产业支柱,稳固医疗基础资源

对于这一梯队地区来说,经济是提升协调水平的重要因素。首先,培育特色产业,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铜川市、渭南市应当发挥当地矿产资源丰富的优势,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但同时也要注重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汉中市应当优化营商环境、拓宽融资渠道,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增加民营市场主体总量;安康市应发挥其贯通南北、连接中国东西的交通枢纽作用,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充当“水源涵养地”,直接输送水资源到京津和华北地区,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当地的山水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对商洛市来说,目前更重要的是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利用当地丰富的中药材和农副产品,大力发展相关制造业,同时依托秦岭山区“天然氧吧”的优势,发展交通,开发旅游业。其次,优化工作环境,留住优秀人才。这几个城市应当从培育人才和引进人才两个方面着手,在人才的培育上,应当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扩大相关人才的培养规模;在人才的引进上,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优秀医疗卫生事业人员的薪酬福利水平。最后,促进区域协作。当地可以与周边城市进行医疗资源的协作与共享,共同解决资源不足的问题。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陕西省耦合
陕西省自强中等专业学校简介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陕西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3:32
聚焦两会
陕西画报(2018年1期)2018-11-17 19:33:14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陕西省阅读文化节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0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中国卫生(2016年3期)2016-11-12 13:23:18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大型铸锻件(2015年5期)2015-12-16 11:43:20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中国卫生(2015年9期)2015-11-10 0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