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下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疼痛和呼吸抑制影响*

2023-09-25 11:31:00李宗艳吴文双刘鑫孙福德严辉
西部医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受术者异丙酚优良率

李宗艳 吴文双 刘鑫 孙福德 严辉

(达州市中心医院麻醉科,四川 达州 635000)

人工流产术是临床上女性终止早期妊娠的主要方法,包括负压吸引术和钳刮术等,但是传统的人工流产术往往会使受术者产生剧烈痛感。而无痛人工流产术是让受术者在短效静脉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显著减轻疼痛感,提高受术者对手术的配合度[1-2]。异丙酚麻醉是临床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广泛的麻醉方案,具有麻醉深度容易调节、起效和苏醒迅速、镇静效果好等优点,但其镇痛效果较弱,需大剂量使用才能满足手术要求,而使用剂量较大时受术者会出现呼吸抑制、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3-4]。所以异丙酚需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联用,增强镇痛效果,其中瑞芬太尼是临床常用的阿片类受体激动剂[5]。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阿片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可快速经尿排出体外,不影响肝肾功能,同时镇痛作用显著,小剂量瑞芬太尼即可产生强大的镇痛作用[6-7]。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适的麻醉深度对于确保麻醉效果和麻醉过程中的安全性有重要作用。Narcotrend指数是全身麻醉过程中用于监测麻醉深度的重要指标,Narcotrend将全身麻醉状态分为A~F级,麻醉深度指数分值从100~0,其中E0(27~36)、D2(37~46)和D1(47~56)均为静脉麻醉常用的麻醉深度[9]。为了探讨在无痛人流术中最适合的麻醉深度,本研究分析了E0、D1和D2 3种不同麻醉深度指数监测下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麻醉对无痛人流术中疼痛和呼吸抑制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我院行无痛人流术的孕妇。以麻醉优良率为结局指标,参考文献[8]中麻醉优良率的评估结果,利用PASS软件计算并考虑20%脱落率计算每组需83例。将上述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A、B、C 3组各83例。纳入标准:①孕周≤12周。②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10]Ⅰ~Ⅱ级。③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妊娠。④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传染病患者。②合并急性生殖器官炎症患者。③对本研究麻醉药物不耐受患者。④术前常规检查异常患者。⑤妊娠剧烈呕吐引起的酸中毒尚未纠正患者。⑥合并心、肝、肾等器官严重疾病患者。⑦合并精神系统疾病患者。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要求。

1.2 方法 3组患者术前均禁食、禁水6 h以上,入手术室后取截石位,建立上肢静脉通路,给予面罩吸氧,同时监测心电图、血压、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并且连接Narcotrend监护仪。A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26~36,B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37~46,C组的麻醉深度控制为Narcotrend指数47~56。各组患者均静脉滴注瑞芬太尼0.5 μg/kg,5 min后再静脉注射异丙酚2.0 mg/kg,后可根据术中患者情况追加异丙酚0.2~0.5 mg/kg。当患者无不良反应出现且无眼睑反射时开始进行人流手术。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评价标准[11]为优秀:术中无肢体活动,手术顺利进行,呼吸及循环稳定;良好:术中存在轻微肢体活动,但未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呼吸及循环稳定;差:术中有剧烈肢体活动,对手术造成不良影响,伴有呼吸及循环改变。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②比较各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评价标准[12]为有效:术中面容平静自然,完全无疼痛;显效:术中面部出现疼痛表现,有轻微腹痛;无效:术中面部痛苦,出现剧烈的下腹痛。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③呼吸抑制情况为呼吸过缓:呼吸频率<12次/min;呼吸增快:呼吸频率>40次/min;呼吸暂停:呼吸停止20 s以上,比较各组患者出现呼吸过缓、呼吸增快、呼吸暂停等临床表现的例数。④麻醉复苏时间:比较各组患者从手术结束至意识清醒的时间。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法[13]评估各组患者的意识情况,评分范围为1~5分,患者OAA/S评分为4~5分时表示意识已经清醒。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各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嗜睡、呼吸抑制、术中躁动、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的例数。

2 结果

2.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A组年龄19~38岁,平均(24.85±3.74)岁;体质量指数(BMI)19.05~25.39 kg/m2,平均BMI(22.86±3.09)kg/m2;孕周5~12周,平均(7.24±1.05)周;经产妇38例,初产妇45例。B组年龄18~37岁,平均(24.69±3.71)岁;BMI 19.14~25.55 kg/m2,平均BMI(22.92±3.14)kg/m2;孕周5~12周,平均(7.29±1.06)周;经产妇39例,初产妇44例。C组年龄18~40岁,平均(24.77±3.73)岁;BMI 19.11~25.58 kg/m2,平均(22.95±3.15)kg/m2;孕周5~12周,平均(7.26±1.03)周;经产妇40例,初产妇43例。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3组患者的麻醉深度指数比较 A组的Narcotrend指数为(31.97±2.88),B组的Narcotrend指数为(42.17±4.40),C组的Narcotrend指数为(51.64±4.93),3组Narcotrend指数比较:A组>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比较 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1.93%,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39%,C组的麻醉优良率为85.54%,B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 A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6.39%,B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5.18%,C组的镇痛总有效率为85.54%,A组和B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见表2。

表2 3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比较[n,n(×10-2)]

2.5 3组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比较 A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为10.84%,B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为2.41%,C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为2.41%,A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3组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比较[n,n(×10-2)]

2.6 3组患者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A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为(10.14±0.37)min,B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为(7.85±0.32)min,C组的麻醉苏醒时间为(7.76±0.31)min,A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 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A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1.33%,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43%,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5.30%,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n(×10-2)]

3 讨论

人工流产术是女性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其目的是通过摘除孕囊,清扫子宫,最大限度使子宫恢复到之前的生理构造,尽量让女性的生育功能不受影响[14]。无痛人工流产术是在手术中应用合适的麻醉药,使受术者在睡眠无痛状态下进行摘除孕囊、清扫子宫等操作,极大地增加了受术者的手术舒适度[15]。无痛人工流产术虽然是临床妇产科中常见的一种手术,但其对麻醉的要求十分严格,需要受术者快速入睡,术中充分镇静、镇痛,术后尽快苏醒,药物残留和蓄积少[16-17]。异丙酚又称丙泊酚,是目前无痛人工流产术常用的静脉麻醉药物,静脉注射后可迅速分布于全身,极短时间便可让受术者进入睡眠状态,镇静效果理想,同时恢复速度快。但异丙酚的镇痛效应较弱,易发生术中镇痛不达标的情况,导致受术者出现术中躁动影响手术操作[18-19]。为了完善麻醉效果,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是无痛人工流产术常用的麻醉方式,可弥补异丙酚镇痛效果差的缺陷,减少异丙酚用量,降低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但麻醉深度的把握尤为重要[20-21]。Narcotrend监测系统是目前对临床指导意义较大、耗材相较于脑电双频指数低廉的麻醉深度,能确切地反映出麻醉期间患者所处镇静状态的深度[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的麻醉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麻醉深度为Narcotrend指数37~46时可取得最佳的麻醉效果,推测是由于当Narcotrend指数为47~56时,麻醉深度相对较浅,患者在行扩张子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时受到的刺激较为强烈,术中易发生躁动,导致麻醉效果不理想,当Narcotrend指数为26~36时,麻醉深度相对较深,虽可满足手术需求,但患者易发生呼吸及循环改变,危险性较高,而当Narcotrend指数为37~46时,麻醉深度较为理想,既可满足手术需求,又不会导致呼吸及循环改变。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和B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的镇痛总有效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提示Narcotrend指数为26~36或37~46时,患者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的呼吸抑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arcotrend指数为37~46或47~56时,患者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较低。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长于B组和C组,B组和C组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Narcotrend指数为37~46或47~56时,无痛人工流产术患者可快速苏醒。林丽田等[24]研究表明,Narcotrend指数与丙泊酚效应浓度具有良好相关性,合理使用Narcotrend监测可降低丙泊酚剂量,患者苏醒更快。本研究结果显示,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C组,A组和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无痛人流术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麻醉深度为Narcotrend指数37~46时,其安全性较高。

4 结论

无痛人流术应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的麻醉深度为Narcotrend指数37~46时可获得优秀的麻醉和镇痛效果,能有效减轻呼吸抑制,并且患者复苏时间较短,不良反应较少。

猜你喜欢
受术者异丙酚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当代水产(2021年8期)2021-11-04 08:48:50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健康之家(2021年19期)2021-05-23 09:10:44
静脉麻醉下无痛人流术受术者心理护理的效果
预见性心理干预在绝经期取出宫内节育器中的临床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关于对国内企业拟投资液晶玻璃基板生产线的分析和研究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Reaumuria soongorica root system architecture to arid environments
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用于甲状腺切除手术麻醉50例效果观察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2
麻醉镇痛人工流产术后意识恢复与人身安全关系的分析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危重患者镇静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