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科
摘 要: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从而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我国大部分的高职院校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其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养的培育,导致很多高职毕业生人文精神缺失。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多,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日益加剧,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其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生存,高职毕业生普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师有必要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学生的精神文化建设。因此,文章在阐述“就业难”背景的基础上,指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优化对策和方法,希望其能有效提升毕业生的人文修养。
关键词:就业难 高职 人文素质教育 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153-02
早在2019年,国务院就发布了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方案,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学生的文化、心理和思想道德水平,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使其适应社会发展。从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人文素质与本科院校学生素质存在一定差别,学生品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更需要得到重视,以此将毕业生打造成专业技能扎实、思想道德水平高尚、文化内涵丰富的现代职业人,从而帮助其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顺利解决就业难题。
一、“就业难”背景阐述
高职院校是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每年都会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随着院校毕业数量的逐年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随之增大,“岗位少、应聘者多”成为人才市场的常态。与本科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知识储备有所欠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判断力也有所不同,容易错失一些机会和平台,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1]。受到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人员缩减,无疑加剧了“就业难”问题。高职院校学生如何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成为高职教育的首要难题,将高职毕业生打造成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就业难”问题的出现不仅是高职院校实施教育改革的催化劑,也是高职学生全面提升自我的机会。总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就业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职院校应在充分认识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基础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实现专业技能培训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精神,利用先进文化的力量塑造人、培育人,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提升其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帮助其顺利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侧重技术教学,忽视人文知识教育
高职院校的传统便是注重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明显的功利性特质。受到人才培养方向影响,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和规划会有所侧重,更加注重技能型课程,往往会忽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人文教育课程,即使一些具备开设了人文教育课程,也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两层皮”的情况,学生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培养呈现出形式主义特征。这也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对自我能力提升的认知和理解,容易造成重技术忽视个人修养的认知偏差。
(二)学生素质薄弱,人文知识储备匮乏
我国高职教育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办学者注重办学规模和生源数量的扩大,总体还没有进入到质量建设阶段,整个教学氛围缺乏人文元素。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以高考分流出来的学生为主,与本科学生相比,这些学生本身的文化储备、自律性和道德素质略显薄弱,无疑加剧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开展的难度。即使一些高职院校积极开展了人文素质教育,也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重视,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具备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2]。由此可见,学生人文知识储备匮乏、思想认知不足也是目前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阻碍因素。
(三)教育思路落后,教育体系不完善
高职院校受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较为单一,主要以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课程为主,很少开展思想教育、文学教育等内容,教育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3]。教育体系的设置也反映出高职院校教育思路的落后,在当今时代,社会更加需要德才兼备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一味地重视技能培训忽视了思想道德建设是不可取的。由此可见,我国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思路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没有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不符合现代职业人的培养标准。
(四)心理教育缺失,学生心理素质不高
高职学生年龄相对偏小,其思想认知和心理认知不成熟,在面对困难和问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再加上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在人际交往、团队协作中很容易我行我素,一旦与其他人进行激烈竞争,容易出现心理崩溃、消极抑郁的情况。还有一些学生沉迷娱乐、网络,对待学业极其敷衍,以一种“混日子”的心理学习专业知识,自律精神差。这些心理问题是高职院校在日常教育中所忽视的,没有关注到学生心理问题对其学习、生活、未来进入社会的影响,当发现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无法快速、有效地采取措施。总之,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心理教育缺失的情况[4]。
(五)素质教育不足,品质修养有待提升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是指学生人文知识储备情况,还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诚信、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传统美德是每个青少年应具备的品德修养,很多高职院校学生素质不高,存在不诚信、违法乱纪、口出脏话等不良表现,反映出高职院校对学生品质修养的不重视,没有及时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也没有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学生在学生时代的行为表现直接影响其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品质修养低下的学生即使专业技术多么娴熟,也终究会被人才市场淘汰[5]。
三、优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和方法
(一)树立立德树人理念,转变高职教育思路
培养技术专业能力扎实的人才确实是高职院校的目标,但学校终究是教育人、培育人的地方,“以人为本”仍然是教育的宗旨和使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功利性,片面理解了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义,没有认识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认识到学生专业学习过程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过程[6]。为此,高职院校首先应转变教育思路,贯彻落实教育主管部门“立德树人”的要求,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荣辱观,以先进的文化力量感染人、熏陶人,培养出一批专业技能能力强、思想品德高的新时代人才。在全面的人才培养思路指导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建设、教师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会发生巨大改变,更加注重学生文化素质和修养的培育。高职教育思路的转变是职业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基础条件,也是培养全面型人才的必要准备[7]。
(二)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增加人文教育课程
在以往的办学思路影响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内容以技能型训练为主,人文课程的课时和时间被挤占,没有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与职业课程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的关系,高职课程更多地是一种纯粹的技术型教学。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高职院校有必要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增加人文素质课程的分量,在尊重学生需求和意见的基础上,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规划,实现人文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紧密融合,为学生的技能型知识增长提供人文社会科学内涵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增加思政课程的份量,通过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文学鉴赏课程、实践性文化学习活动等方式传播人文知识,借助先进文化的力量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引,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8]。人文素质教育虽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课程类型和数量需要保持在合理限度内,将人文课程落实到实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化规划阶段。
(三)积极实施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素质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更具实用性,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教育最终目标和使命,人才输出更像是一种工作化、流水化的程序,毕业生存在技术能力过关、文化素质薄弱的特性。在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仅具有较强的专业应用能力已经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文海内涵丰富、精神世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更受青睐。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性,高职院校有必要积极开展相关实践性教学,使学生在体验中丰富自我、树立良好的性格品质,在专业技术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和平台,避免学生在三年多的学习中陷入技术学习、机器学习的误区。一方面,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读书分享、主题演讲比赛、合唱比赛等人文艺术活动,不断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其主动学习人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实践参与中感受到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魅力,无形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9]。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重视人文环境营造,可以在实训课、走廊、校园宣传板中增加古诗、社会主义荣辱观等人文元素,赋予校园基础设施以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关注自身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建设。
(四)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培育学生健康心理
信息时代,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难以分辨,一些诸如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物质主义等思潮影响着新时代年轻人的理想信念构建。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年龄较小且文化知识匮乏,很容易被上述不良思潮影响,形成消极、错误的心理认知。还有一些高职学生抗击打能力差,当遇到困难时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出现上述现象不仅受到高职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还受到职业教育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教师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延伸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高职院校有必要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组织心理测评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调节心理,引导其建立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学习中各项难题,从思想和心理层面给予其支持,使其坚定理想信念[10]。
(五)开展落实品德教育,提高学生个人修养
企事业单位在进行人才招聘时,学历、专业技能是重要考核因素,但求职者的思想品质和个人修养更为重要。很多高职毕业生存在就业难问题,不仅受到竞争对手实力强大、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还受到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和修养的影响。为了将学生打造成技能丰富、道德品质高尚的新时代人才,高职院校有必要落实品德教育,通过榜样示范、专题教育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诚信友善、遵纪守法、爱党爱民、敢于奋斗的思想品质,注重学生个人品质的提升,将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品德表现纳入到教学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中,在全校内建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共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道德和修养建设。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性的培养,忽视了其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培育,没有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导致很多毕业生面临着巨大就业压力,陷入到“就业难”困境中。为了做好学生专业技能、心理、人文素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培養,高职院校首先应转变教育思路,由原有的重技能转变为重人文。其次,应优化职业教育体系,引入更多人文社科学内容。同时,应积极实施实践教学,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人生道理。此外,高职院校还应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调节心理状态。最后,应开展落实品德教育,有效提高学生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 时红霞.新时代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2(09):37-39.
[2] 周娟.浅议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2(08):188-190.
[3] 张洁.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新思考[J].知识窗(教师版),2022(06):24-26.
[4] 赵旭.新形势下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大学,2022(12):181-184.
[5] 伏斐,陈广根.新时代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11):14-16.
[6] 成卓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融合探讨[J].文学教育(上),2021(04):158-159.
[7] 王春光.我国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4(05):9-11.
[8] 田犇.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和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9(20):255-256.
[9] 陈娟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究[J].创新人才教育,2020(01):79-82.
[10] 冯洁.高职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美学构想[J].文教资料,2019(17):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