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摘 要:高职院校在当下发展速度较快,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其中,高职贫困生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就业上相较于普通家庭的学生面临更大的问题。文章深度分析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对策,做好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率。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就业帮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3;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9-149-02
自高校扩招以来,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在就业上也面临较大的问题。贫困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在生活背景以及个人经历上与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更使得贫困生在就业上面临更大的问题。高职院校作为贫困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更应做好贫困生的就业帮扶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教育质量。
一、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现状
(一)缺乏就业竞争力
近年来,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各个高校均出臺了一系列就业帮扶对策,在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上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从当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来看,贫困生作特殊群体,其在就业上的竞争力相对来说较弱,就业时间上较晚,就业质量较低,整体就业率不高。由于贫困生通常来自偏远地区,其所接受的教育质量较低,在家庭经济状况、社会经验、社会阅历以及各个方面能力相较于非贫困生来说均有着一定的差距,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也较弱,缺乏相关才艺,这也导致其缺乏附加技能,并且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庭原因,其性格也较为内向,在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上较差,在面试时无法完全展示自己的优势,也给其就业造成较大的影响[1]。
(二)经济压力较大
与普通家庭的学生相比,高职贫困生在经济上的压力较大,也给其求职造成一定的困难。从具体表现来看,在求职的过程中,由于需要一些费用,如制作简历,准备职业装,交通费等,均增加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招聘平台有诸多外地招聘信息,这也使得毕业生有着更多的选择。但对于贫困生来说,外地企业增加了其求职费用,也影响了其正常就业。
二、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出现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原因
高职院校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也使得其对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的重视程度较高,在课程设置上也以专业课程为主。尽管随着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对于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就业指导上,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仅利用发布就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等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部分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上仅针对毕业班进行,缺乏全流程的就业指导,与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存在明显的脱节,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就业观,给其今后的就业造成较大的影响[2]。
(二)社会原因
近年来,我国的发展质量明显提高,企业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有着明显的提升,不仅需具人才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更应具备综合技能才能更符合企业的要求。但从贫困生的角度来看,其在综合技能上相对来说较弱,这也使得其缺乏就业竞争力,很难被企业所录用。
(三)主观原因
从高职贫困生出现就业难的原因分析,除贫困生在综合能力上较弱之外,其在对于自身的定位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由于贫困生生活环境较为落后,视野较为狭窄,并不了解自我生涯规划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在职业目标的制定上也较为盲目,在职业选择上经常出现脱离现实的情况,急于求成以及定位过高均是贫困生就业的常见问题,给其职业选择均造成较大的影响。并且许多贫困生存在极度的不自信心理,由于受到家庭条件限制,贫困生无法正常参与各类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学习条件以及生活条件较差,这也使得其在就业心理上经常出现两极分化问题。部分贫困生将就业中遇到的困难作为对于自己的一种历练,在受挫的过程中意志更为坚定,面对困难不放弃,而是努力拼搏,最终获取成功。而部分贫困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无法放平心态,自卑心理以及消极心理极为严重,缺乏求职自信心,经常出现患得患失心理[3]。
三、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对策
伴随着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全社会关注,而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群体和弱势群体的高职院校贫困生,他们的就业更需要各方的关心。近年来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帮扶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各界和贫困生自身都给予重视,助力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就业。
(一)客观层面
1.学校层面。一是完善补贴机制。为帮助高职院校贫困生实现顺利就业,高职院校需提升对于贫困生群体就业的重视程度,与相关部门共同落实助学贷款以及就业补贴等机制,还可引入学费补偿机制以及助学贷款代偿机制,加大对于贫困生的帮扶力度,构建完善的帮扶体系,缓解贫困生在教育费用以及生活费用上的压力,促使其集中精力学习,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还可在学校中设置勤工俭学岗位,增加其数量并扩大其范围,并增加与学生专业存在关联性的勤工俭学岗位,使得贫困生在获取经济资助的同时,更提升其社会经验与阅历,提升其实践能力,帮助贫困生积累较多的工作经验,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贫困生表达能力与管理能力的提升[4]。二是做好就业心理辅导。高职院校为提升贫困生的就业质量,除了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还需加大对于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辅导力度,促使贫困生能够正确认知自我,提升其心理素质,更好地面对求职道路上的挫折。在实施中,高职院校需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就业指导进行结合,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重视提升学生的就业综合能力。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组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专业教师队伍,促使其更好地开展贫困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三是开展就业指导。高职院校在开展贫困生就业帮扶的过程中,还需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可在课程体系中进行完善,将就业指导全流程的渗透到高职院校的教育生涯中,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定位不清以及好高骛远的情况。在就业指导中,高职院校需指导贫困生认知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自身的特长,转变传统就业观中仅在大城市或者发达地区就业的局限性,鼓励其回到家乡进行就业或者创业。也可邀请已经就业的贫困生举办讲座,讲述自己的求职经验以及创业经验,激发贫困生的就业动力。四是建立贫困生“一对一”帮扶体系。首先,对贫困生的就业意向、就业能力以及就业困难进行调查和了解,形成贫困生就业信息库;其次,为就业困难的贫困生配备一对一的帮扶教师,并根据贫困生就业信息库制定个性化的“一生一策”就业帮扶方案,了解他们在就业上遇到的困难,并采取就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就业补贴以及就业岗位推荐等方式,帮助贫困生提高就业能力,直至他们顺利毕业。
2.社会层面。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并不仅是贫困生自身的问题,其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在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率的过程中,除高职院校之外,社会各界均应参与到毕业生的就业帮扶中。可加大对于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的宣传力度,使得社会各界均认识到贫困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并积极参与到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的过程中。可成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基金,利用政策扶持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贫困生的就业帮扶中,并鼓励优秀毕业生利用自己的经验等,在就业以及学业等多个方面开展对贫困生的帮扶。企业也需消除對于贫困生的偏见,与高职院校增加合作力度,利用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为贫困生提供实习与见习岗位,使其在实习与见习中能够获得综合能力上的提升,选择优秀的贫困生为其提供工作岗位,解决贫困生的就业问题。可针对吸纳贫困生的企业进行政策上的扶持,如税费减免等,激发更多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帮扶中。企业还可在高校中举办讲座,为学生讲述专业发展现状以及社会就业现状,帮助学生合理制定就业目标。企业还可在高职院校中举办招聘会,为贫困生提供就业岗位,使得贫困生能够与企业直接进行对接,减少由于信息壁垒而导致的就业供需不对等情况[5]。
(二)主观层面
从贫困生出现就业困难的原因来看,其自身的综合能力较低是其出现就业问题的重要原因。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实现就业,贫困生还需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在具体的实施中,贫困生需认知到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就业环境情况,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职业目标,转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选择适合的职业,并围绕目标制定自身的学习计划。同时,需做好自身的分析,明确自身优势以及劣势,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提升计划,克服自身的不足,实现自身的顺利就业。贫困生还需积极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如班委会以及学生会竞聘、勤工俭学等,不仅使贫困生能够提高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更锻炼贫困生的综合能力。
四、结语
高职院校的贫困生由于受到家庭及社会原因的影响,其在就业上存在较大的难度,如就业观较为落伍,就业竞争力不足等。为提升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就业质量,需在客观以及主观等方面来开展对于贫困生的帮扶工作。在客观层面上,高职院校需做好对于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而企业也需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在主观原因上,贫困生也需不断提升自我,转变落后的就业观,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实现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 冯娇.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帮扶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风,2018(07):10-11.
[2] 赵双军.高职院校贫困生与建档立卡户学生就业精准帮扶对策探析[J].纺织科技进展,2018(08):63-64.
[3] 石慧.高职院校少数民族贫困生“三位一体”就业帮扶工作机制探析[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93-96.
[4] 史玲.发展型资助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贫困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6):73-76.
[5] 孙俊锋,张晶晶.中医药高职院校对贫困生就业帮扶问题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06):168-169,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