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活动观视角下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

2023-09-25 13:06:05李宝荣向东方
英语学习 2023年9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问题解决

李宝荣 向东方

摘   要: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教师在单元教学中整合课程内容六要素、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实践路径。本文分析了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案例,探讨了在单元教学中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策略: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学习活动链及学习活动循环。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问题解决;学习活动循环;单元学习活动链

编者按:自《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来,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展开的讨论和实践一直是一线教师的关注重点。单元整体教学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实现,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实施科学教学的有力保障。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中落实英语学习活动观?这个被广泛讨论的问题回归到一线教学实践之中,仍然反映出教师认知上的模糊和实际操作上的困难。因此,《英语学习》2023年9月刊和10月刊“热点·观点”栏目将深入讨论单元整体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实践中的常见误区,同时从单元、课时、活动设计等不同层面讨论活动观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落实情况。其中,9月刊将侧重探讨单元整体教学和英语活动观的关系,以及如何应用英语学习活动观开展单元整体教学;10月刊将深入探讨活动观的具体落实细节。希望这两期专题能帮助老师厘清概念、提升认识、改进实践。

引言

单元教学承载了完整的课程内容六要素,承载着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而有所侧重的目标任务,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成长比较完整的课程周期(梅德明、王蔷,2018b)。学习活动是英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英语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着力提高学生学用能力(教育部,2018)。基于主题意义的单元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优化主题认知和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单元教学时,教师要聚焦于单元主题核心内容,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教育部,2022),进而使学生在整合单元语篇承载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对语篇蕴含的主题意义形成深度理解,优化主题认知,并关联自己的实际生活,迁移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及文化意识融合发展。

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中学英语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仅关注学习活动的形式,忽视活动内容的整合和循环复现。教师注重在一个课时内设计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种形式的活动,但对如何聚焦单元核心内容,设计单元内不同课时之間循环复现的学习活动关注不够,导致学生无法综合运用单元所学进行整合性输出表达。

问题二:忽视单元学习活动的关联性,学生无法实现素养综合发展。教师注重课时学习活动的关联,但对单元内语篇之间学习活动的关联关注不够,对活动与学生认知发展及实际生活问题解决的关联关注不够,无法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要解决以上问题,教师要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有效设计并实施单元学习活动。首先,要围绕单元主题深入解读和分析单元内各语篇之间的关联,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和生活经验,建立单元内各语篇内容之间及语篇育人功能之间的联系,形成具有整合性、关联性、发展性的单元育人蓝图(教育部,2022),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综合发展的单元育人目标;其次,要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关联学生实际生活的主题问题解决作为单元学习活动设计的主线,建构具有综合性、关联性、递进性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活动的小循环,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对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其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教育部,2022)。

以问题解决为核心设计单元学习活动的策略

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采用小步子循环的方式,围绕要解决的问题,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和内化知识,然后再迁移创新,将所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王蔷,2022),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单元学习活动设计既要具有综合性、关联性、递进性,又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及英语语言学习持续性、渐进性的特点。从单元学习理解类活动到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的进阶,并非是一次性的线性递进,而是在交叉融合基础上的循环复现中螺旋上升,旨在促进学生整合性学习单元语篇所承载的主题核心信息、语言知识、文化知识及学习策略,并创造性地迁移运用单元所学解决实际生活情境中的问题。

1. 围绕问题解决设计单元学习活动链,促进学生整合性学习

三类单元学习活动应围绕主题意义探究,形成一个螺旋递进、循环上升、符合认知规律的活动链,体现情境性、结构性和层次性(梅德明、王蔷,2018a)。单元学习活动链中,每个层次的活动都以主题为引领,聚焦单元语篇的核心内容,相对独立而又紧密关联。单元语篇所承载的主题信息、核心语言知识等不断循环复现,助力学生持续学习、内化并迁移运用。同一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在单元不同语篇的学习中不断循环复现,活动所整合的主题信息、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在此基础上逐渐丰富、递进发展,帮助学生整合单元所学进行结构化表达,解决真实问题,发展核心素养。

下面结合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下册Module 6 Hobbies的教学实践,探讨单元学习活动链的设计策略。

(1)多维度分析单元语篇之间的关联

本单元主要包含两个听力语篇和一个阅读语篇。教师对教材单元中多模态语篇的内容及其主题意义进行整体解读,从语篇承载的语言知识、主题内容表达角度及语言表达特点等方面分析单元语篇的关联。听力语篇一是Tony和妈妈谈论自己及爸爸年少时的爱好(收藏),并问及妈妈曾经的爱好。听力语篇二在主题内容方面体现了与听力语篇一在关联基础上的拓展延伸,Betty和Tony到Lingling家做客,三人展开了关于收藏的交流,拓展了单元话题维度,如增加了评论某种爱好的益处及不足的视角,使用了不同时态和更加丰富的表达方式,如“Their value isn’t always important. People also collect things just to...”。阅读语篇介绍了David的爱好(写作)发展过程及爱好对成长的作用——“Hobbies can make you grow as a person, develop your interests and help you learn new skills”,在两个听力语篇的基础上拓展了用现在完成时表达爱好益处的视角和方式,如“His hobby has brought him pleasure and success”。

(2)基于语篇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单元育人目标

教师通过单元学习前的随笔写作活动(Please introduce one of your hobbies with at least 5 sentences.)了解学情:多数学生拥有良好的爱好,如打球、旅游、阅读等;有些学生的爱好是睡觉、玩电子游戏和吃美食。多数学生能用My hobby is… / I like…描述自己的爱好,部分学生能简单说明爱好带来的益处,但是整体表达句式不够丰富,表述时缺乏逻辑,且时态运用不正确。

基于单元语篇关联分析及学情分析,教师确定本单元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解决聚焦点为:① 对爱好这一主题的认知存在偏颇,忽视其对个人成长的意义;② 不能综合运用英语时态准确、结构化地表达自己的爱好。

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合理发展爱好能有效促进个人成长”,教师确定单元育人目标为:① 获取多模态语篇中与爱好相关的信息,并不断梳理、完善和积累;② 综合运用单元所学词汇、表达结构和语篇框架谈论自己的爱好、发展过程、作用以及未来要发展的爱好,反思并优化对爱好的认知,做到知行合一。

(3)设计体现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单元活动链

教师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把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关键点的核心问题贯穿于单元不同文本的学习中,合理设计并充分利用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活动,形成交叉融合、互动互促的单元活动链,帮助学生反思、优化主题认知和行为,整合运用单元所学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① 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依据问题链,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并结构化梳理主题信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关联;② 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教育部,2022),即运用问题链进行互动问答,并把问题的答案串联起来进行个人自述(self-talk)、同伴互述表达;③ 坚持学创结合,引导学生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整合单元所学知识、主题表达结构及表达视角,综合运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等语法项目结构化地表达主题意义,完成整合性输出,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巩固结构化新知,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

教师用问题链串联三个层次的学习活动,从语篇情境到学生生活情境,形成具有关联性、递进性和实践性的单元活动链(见表1),引導学生进行两个方面的主题意义探究,解决主题认知偏颇以及表达能力有限的问题。

首先,用贯穿于单元的探究性问题“What is a hobby?”驱动学习,引导学生获取、梳理主题信息,探究爱好的内涵及对个人成长的意义,优化主题认知,即在单元学习过程中关注爱好促发展的作用。

其次,问题2、3和4引导学生探究爱好形成的原因、过程、对个人发展的作用及好处,进而探究相应的主题内容表达结构、所用的时态及语言特点;问题4在听说课中的表达方式是“What are the benefits?”,在阅读课中更聚焦在“What have you benefited from the hobby?”,从而引导学生探究单元语篇,关注阅读语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逻辑,如用一般现在时谈论爱好,用一般过去时谈论爱好的发展过程,用现在完成时谈论爱好对自己现在生活的影响等。问题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单元主题内容学习对自我发展的意义,反思自己爱好的益处和不利的方面以及爱好与未来发展的关联。学生和同伴分享交流,相互启发借鉴,思考是否希望发展其他爱好,从而优化主题认知,改进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2. 围绕问题解决,设计具有关联性、实践性的单元学习活动循环

具有关联性、递进性、实践性的单元学习活动循环设计有助于学生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自主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新知,在迁移创新类活动中联系个人实际,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判断(教育部,2022)。问题解决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实际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不能一次性被解决,而是需要一个循环往复的解决过程。因此,学生需要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在单元多模态语篇学习过程中拓展主题知识,丰富问题解决的视角,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问题解决策略,反思评价问题解决的效果,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继续拓展主题知识与技能,优化并践行问题解决策略,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9 Learning为例具体说明。本单元内容跟英语学习紧密相关,有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因此,引导学生提升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能力是本单元的重点目标。教师就单元主题开展的学情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为词汇和语法学习难度较大。基于此,教师整体分析了单元中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的三个语篇。Lesson 2 Language Learning Tips呈现了一个问答节目的听力语篇,其中Dr. Smith针对听众关于如何有效学习英语、记忆单词、学习语法这三个问题提出了建议。Lesson 3 The Secrets of Your Memory呈现的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记忆专家解答关于记忆的问题,启发学生寻找提升学习记忆效果的恰当方法。Writing Workshop 板块中作为写作范例的阅读语篇“My Reflection on ‘The Secret of Your Memory’”的内容是作者学习Lesson 3语篇后的收获反思,包含自己对记忆的认识偏颇、学习收获、改进计划三个方面的内容。

依据学情和单元文本分析,教师确定单元语篇内容与学生实际问题解决的关联聚焦点为:探寻并拓展有效学习的知识及策略,做反思性学习者,提高学习效果。基于此,教师确定单元教学目标,学生能够:① 获取、梳理、整合单元所学解决词汇、语法等问题的知识和策略,结合记忆的方法及规律,优化已有的主题认知;② 撰写单元学习反思,制订英语学习问题解决计划并执行,提升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实现知行合一。

(1)基于问题的聚焦点,确定单元学习活动的逻辑主线

教师基于单元教学问题解决的聚焦点,确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阶段循环的单元学习活动主线,即每个语篇学习都基本遵循“师生互动提出真实问题,初步交流解决策略—学习语篇,拓展分析问题的知识和策略—生生、师生探讨问题解决策略—撰写个性化学习反思、制订解决规划—践行规划并反思问题解决效果”的逻辑。教师依据该逻辑设计具有关联性、实践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和评价活动,引导学生从提出实际问题出发,在单元语篇学习过程中持续、深入地学习探究主题内容,整合所学知识、技能和策略,分析并解决问题,提升对有效学习和反思性学习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2)围绕问题解决所需的知识和策略,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循环

问题解决三阶段主线下的单元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学习活动的循环(见表2)不是线性递进,而是具有交叉融合特点的循环递进,以多轮次、嵌入式的学习理解活动使学生不断获取梳理、整合运用单元不同语篇中的主题知识和策略、語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综合提升听、说、读、写技能,实现主题视角、主题知识拓展及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阶段贯穿于单元学习活动循环中,提出学习问题、撰写学习反思、规划解决策略这一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不断循环,其中反思的内容及问题解决的策略不断丰富完善,包括对问题解决策略及效果的反思。为此,教师嵌入式地关联整合单元语篇,引导学生将学习嵌入问题解决过程中,随需学习、在做中学,以确保知识的有效转化。也就是说,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由于知识不够丰富、视角不够多样而形成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和愿望时,教师要适时地嵌入单元另一个主题语篇的内容,帮助学生在深入学习理解语篇主题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Lesson 2听前环节,教师提问:“What difficulties do you have in learning English?”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师生围绕“How to deal with these problems?”探讨解决方案,学生带着学习期待进入听力语篇,寻找问题的答案。听后,教师提问:“Do you find Dr. Smith’s advice helpful?”并适时嵌入了教材中Check Your Progress板块的填空语篇。该语篇内容为一位英语教师就如何学习词汇和语法提出建议,学生恰好可以迁移运用在Lesson 2听力语篇中所学的词汇完成填空,同时还能获取、梳理更多的学习建议和方法,拓展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视角。在此基础上,师生探讨如何有效地记忆以提升学习效果,激起学生的学习期待。继而,教师嵌入Lesson 3有关记忆力的阅读语篇,并设置用英文写本课的学习反思的读后任务。学生完成写作后,与同伴交流互评,形成对反思日志内容要素及写作方法的学习期待。最后,教师让学生阅读Writing Workshop板块的学习反思,对比分析如何更好地撰写学习反思,并改进之前的反思写作。基于单元多个文本嵌入式关联互动设计的学习活动循环有助于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综合实践过程中,持续探究主题意义,优化主题认知,建构新的问题解决知识结构并迁移运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学习活动与评价活动融为一体,教师注重通过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参与以及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语言表现,评价其学习效果,注重引导学生基于单元主题内容进行学习,反思并纠正以往对主题认知的偏颇,总结学习收获,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策略。同时,教师适时融入生生评价及教师评价示范引导和反馈,提升学生自主反思、评价及自主调整等学习能力,实现素养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 2018.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梅德明, 王蔷. 2018a. 改什么?如何教?怎样考?——高中英语新课标解析[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梅德明, 王蔷. 2018b.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王蔷. 2022. 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小学英语[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活动观问题解决
例析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读写课读说课中的实践
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9年31期)2019-04-13 07:49:46
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探索和创新高中英语课堂活动
例谈高中英语课堂中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初中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解析
浅谈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