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
单元整体教学和英语学习活动观都是课标中的核心议题,也因此或由此在教学实践中引发或表现为各种突出问题。业界对二者给予了很多关注,也开展了不少研究和探索。但目前关注二者关系的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似乎还不太多。事实上,对于课标中的很多重要概念,大多是单独的考察和探讨多,对它们的关联和互动的思考和研究少。
顯然,单元整体教学与英语学习活动观存在内在关联。但要揭示这种关联,首先需要更完整、更系统地认识和理解它们各自的内涵,尤其是要更深刻地洞察它们所指向的、长期存在的、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单元整体教学要解决的问题是碎片化教学,而这种碎片化教学本质上反映出的是一种“无组织、无结构”的课程。在课标的引领和要求下,每个单元都有要达成的主题意义,以及围绕主题意义达成开展的语言学习活动。这就使每个单元都由主题意义统领,被“组织”起来了,而这些语言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便构成了这个单元的学习“结构”。只有这样,课程才能有组织、有结构,成为系统、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一堆无序碎片或碎片的简单排列。
然而,语言学习活动的“组织”,必须要符合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即我们要能明确回答:在一个单元教学的时间进程中,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如何组织它们,才能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的目标,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回答上述问题,不仅需要遵循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本原理和要求,还需要综合、恰当地运用各种科学且合理的语言教学理论、理念和方法,在单元、课时、活动等各个不同的层面上,让语言学习活动被“组织”成更促学的“结构”。这应当就是单元整体教学与英语学习活动观“各司其职”且“相得益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