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苏瑶
目前,部分小学在劳动教育方面仍存在“有教育无劳动”和“有劳动无教育”的问题。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城乡劳动教育质量差异大,劳动育人功能亟待加强。要想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水平,就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因此,教师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尤为重要。基于此,笔者通过阐述小学英语教育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分析劳动教育的现存问题,重点探讨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有效实施策略。
一、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重要性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并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此外,该文件还明确指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是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就劳动教育本身而言,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为劳动教育构建教学平台,摒弃劳动教育的机械化形式;另一方面,就小学英语这门学科而言,融合教学的方法能够丰富小学英语的教学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劳动教育的问题
(一)劳动教育理念落后
目前,部分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教学质量较低,城乡小学的劳动教育理念差别较大。部分乡村小学教师仍持有相对落后的劳动教育理念,他们认为只要让学生参与体力劳动、社会实践便是劳动教育,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情感、劳动意识、劳动技能的培养,甚至让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了误解。
(二)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式单一
笔者在与小学教师交流后发现,小学劳动教育的日常活动是以做值日生、卫生大扫除为主。虽然在校园开展体力劳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但部分学生会将劳动当作“强制性任务”,导致他们的劳动热情降低。可见,部分学校劳动教育缺乏创造性劳动内容,不能满足新时代劳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精神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目前较多小学已经在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价值观和知识观。但融合教学往往以说理、模仿、操作等机械化的讲授方式开展,这种枯燥单一的说教模式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导致劳动教育效果不明显,融合教学效果不佳,甚至会让学生对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产生抵触心理。此外,综合实践课程是学校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由于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偏重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教授手工、陶艺等技艺,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品质等劳动素养的培养。
(三)各科执教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薄弱
教师有责任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树立自觉劳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劳动技能。因此,教师需担任好教学的引导者、研究者和开发者,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勤于反思的意识。然而,部分小学教师往往采取机械式教学,只进行简单的劳动示范,导致学生只会依葫芦画瓢,使得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减少。另外,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只采用“学生上交作业,教师批改打分”的方式,导致学生收到的反馈不足,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三、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参与主体
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学校是小学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的教学资源,以多元化的形式开设劳动教育课程,为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提供师资力量和基础设施。不仅如此,学校还应重视“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以推动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
此外,社会与家庭应同时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从社会方面来说,学生要步入社会,必然离不开他们在社会中的学习和成长。同时,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为各小学提供合适的活动场地并配备专业的社会人士指导实践。从家庭方面来说,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离不开家长的全力支持与配合,家长不仅要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参与家庭劳动,积极为学生提供机会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还要起到引导、监督的作用,以促进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稳步推进。
四、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深挖教材目标,构建劳育平台
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而编撰的,其中不仅有丰富合理的英语知识与技能,还蕴含多层次的育人价值。目前,小学英语教学倡导“基于教材、深入教材、超越教材”,因此,要想在课堂中创新,教师就要立足于教材。英语教师应在深入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挖掘小学英语教材中劳动教育的契机,并探究课时教学的“拓展创新”部分。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的六个教学单元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教学为例,如表1所示(见下页)。
(二)巧设主题问题,培养劳动意识
劳动意识与观念是劳动实践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教师只是把劳动知识教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却不告知学生劳动的原因和劳动的重要性,就无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因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设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劳动的思考,渗透劳动教育。
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My family”为例,该单元围绕“家庭”这一主题展开,重点讨论家庭成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在巩固拓展的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如“What chores do your family members do?”“What chores do you do at home?”等。在提出一系列的引导性问题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忆自己在家中做过的家务,并适当提出一些逻辑性较强的问题,如“Why should we do chores?”“What can we do for our families?”等,引发学生思考,并使其清楚做家务的目的和意义。
(三)创设语言情境,激发劳动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应注重课堂情境的创设,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参与劳动实践。例如,人教版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es he do?”中介绍了许多关于职业的单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明白不同的职业有不同职责。此外,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快速形成的阶段,教师可以在教授完这一单元后为学生创建真实的工作体验环境,如到公园体会环卫工人的工作,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感悟。
(四)优化学习任务,提高劳动技能
小学英语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仅可以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开展,还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的项目化学习,让学生在课外的真实环境下开展劳动活动。第一,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确定劳动项目主题,确保学生体验完整的劳动过程。第二,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劳动项目,并将该项目与英语所学知识进行有机融合。第三,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在劳动项目中的体验与收获,为学生提供反思总结的机会。
以人教版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When is the art show?”为例,在“Read and write”部分介绍了两只小猫的成长日记。教师不仅可以就动物的成长日记开展劳动教育,还可以鼓励学生饲养自己喜爱的小型动物,并让学生认真记录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由此可见,该劳动教育活动由小学英语的课本内容所延伸,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单词,还可以为劳动教育构建家校共育平台。
结语
劳动教育作为“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渠道,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担负着育人使命。同时,在英语课堂中融入劳动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在实现融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将劳动教育融入主题活动、学科教学,让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教育规范化、学科教育多元化,以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浙江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