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合渗透

2023-09-23 05:37黄若萱
幸福家庭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华法治道德

黄若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不竭精神源泉,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开展的重中之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该与时俱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做到古為今用、推陈出新,通过二者的融合渗透,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扩大课程教学容量

时代的脚步在不断向前迈进,学校教育工作也在逐步完善和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已经引起了中小学校的重视。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融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挖掘教材蕴含的文化元素,拓展课外文化元素,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扩大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容量,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内容、时代要求有机结合,指引学生从文化视角接受教育和引导,提高课程育人成效。

(二)培育学生道德修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表达了中国人民的人生哲理、思想观念等,包括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求同存异的处世方法、勤俭节约的生活理念、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孝悌忠信的荣辱观念等,这些文化精髓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的形成。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教学,不仅能彰显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道德修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融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深耕教材内容,挖掘文化元素

为了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顺利走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要以教材为抓手,挖掘教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在课堂上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指引学生聚焦教材,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合理拓展,以教材内容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为切入点,适当引入相关的课外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进一步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特性,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的优良的道德品质。

例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蕴含了诸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其中,“风俗就在我们身边”框题“阅读角”部分阐述了“十二生肖”的风俗,这与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相关。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这部分内容,还可融入诗歌、春联、绘画、书画、民间工艺品等描绘生肖形象的文化作品,并要求学生搜集与“十二生肖”相关的民俗文化,了解“十二生肖”的故事、传说等文化常识,体会“十二生肖”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通过对“十二生肖”的追根溯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对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认识。

(二)运用诗词经典,提炼哲理意义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经典,更是一座文化百花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古诗词占据着重要地位。众多古诗词或是表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或是表达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或是表明个人的崇高理想,抑或是传递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这些都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素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立足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经据典,选择合适的古诗词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引导学生解读诗词背后蕴藏的深刻内涵,深化古诗词对学生思想、情感、态度的启迪和熏陶,发挥古诗词的育人功效。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经验出发,尽量选取一些通俗易懂的诗词,将其与道德与法治课堂进行融合渗透,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习伴我成长”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可以引入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诗词经典,指引学生理解诗词蕴藏的深刻意义,使学生从思想和行为上接受正确的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与学习相关的诗词,激活他们的认知经验,呼应这一课主题。其次,呈现“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经典诗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逐一理解诗句传递的哲理意义,联系这一课学习主题阐释其深刻内涵。最后,给予学生自我审视的时间,使他们通过上述诗句细细品味学习的重要性,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三)引入历史典故,汲取人文内涵

道德与法治课程包括众多的道德规范、政治思想和法治观念,倘若教师直接要求学生如何去做,很难让学生快速理解和接受。有效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应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喜好,摒弃直白的道理灌输,指引学生自主发现和领悟,自觉认同正确的道德规范。教师可以以历史故事为突破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选取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典故,把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隐藏于故事之中。教师通过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聆听故事之余产生思考,对故事形成进一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联系教学内容传递正确的道德规范,促使学生主动接受和认同相关教学内容,在学习中获得愉悦的体验感,同时激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我很诚实”一课时,可以运用“一诺千金”的故事渗透诚实守信的道理,带领学生了解性情耿直、侠义好助、重信守诺的季布,感悟“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真谛,领悟诚实守信的重要意义,顺便了解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又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苏武牧羊”的故事渗透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引导学生聆听西汉名将苏武即使在偏远的北海牧羊,仍不肯背叛自己国家的故事,感受苏武身上流露出的家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精神。教师还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搜集历史上的爱国小故事,并讲给自己的家人和同学听。如此一来,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再停留在道理输出层面,而是让学生透过历史典故自行体会和领悟,接受故事的感染和启迪,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的目的。

(四)引入生活素材,涵养优良品格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的作用,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其教育主题涉及我与自身、我与他人、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社会、我与国家等领域,突出了规则、纪律、诚信、责任、团结等教育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道德與法治课程与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密切相关,教师要想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现实生活出发,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充分发挥课程内容的引领作用。教师需要精心选择生活素材,将其与中华传统美德或人文精神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生活素材感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以人为本、追求真理、厚德载物、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等人文精神,促使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以此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少让父母为我操心”这一课时,该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感恩父母、尊敬父母的优良品德,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利用一些发生在学生身上的真实事件导入话题,如小奇同学做完作业后会帮助父母打扫卫生、佳佳同学周末会主动清洗自己的衣物等。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对这些学生的行为给予表扬,为其他学生树立真实的学习榜样。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父母每天要做的事情,引导他们体会父母的辛苦,主动反思自己的行为。最后,教师可以进行升华总结,让学生明白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理解父母的辛苦,体谅父母的不易,主动为父母分忧,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如此一来,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深入融合,教师就能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增强家庭责任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做到感恩父母、尊敬父母。

(五)开展多元实践,强化育人效果

实践是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实践可以帮助学生吸收学到的理论知识,加深个人理解与感悟,促进知行合一教学目标的达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在实践中完成,其渗透效果优于常规的口头讲述。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利用课堂实践和课外实践丰富教学活动,同步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导学生亲自经历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掌握相关道德规范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此期间,教师要整合家庭资源、学校资源、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扩大实践活动的范围,丰富实践活动的内容,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确保实践活动的育人效果达到预期。

例如,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美丽文字 民族瑰宝”一课主要展现了汉字的历史和意蕴。汉字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十分耀眼,它凝聚了语言之美与智慧之光。为了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渗透,教师在教授这一课时,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片段,结合汉字产生的生活情境和历史场景,为学生揭开汉字的神秘面纱,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探索欲望。教师也可以组织“趣味汉字”竞赛活动,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汉字搜集与它有关的故事,并将这个汉字用毛笔写出来。在课堂上分组汇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一讲述自己搜集的汉字故事,阐述自己的感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优胜者进行集中展示。如此一来,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走进汉字世界的载体,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汉字的历史,感悟汉字文化的意蕴,有助于增强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六)增强自主意识,创建良好环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教材和课堂教学呈现的相关内容有限,教师只有为学生创建一个耳濡目染的环境,才能持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成效。教师可以利用好课余时间和课外资源,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安排一些诵读、书写、阅读类课外作业,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积累习惯,鼓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还可以把课外拓展与课堂教学衔接起来,利用课前3分钟,带领学生诵读经典诗词或名言警句,或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诵读、书写和阅读成果。长此以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会如一股细流逐步沁入学生的心田,可以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例如,教师在教授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这一课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搜集一个与中华传统美德相关的故事,在课堂上分享。学生搜集故事的过程便是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过程,通过了解故事,学生可以理解其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并把故事摘录下来作为学习素材。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岳母刺字”“凿壁偷光”等经典故事。通过阅读故事,学生的知识储备得以丰富,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

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融合渗透,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也契合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要立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把握时代育人要求,寻找正确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教学中有机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滋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任务。

(作者单位:南京市青秀城小学)

猜你喜欢
中华法治道德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