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D”路径: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实践探索

2023-09-23 05:37蒋红艳
幸福家庭 2023年11期
关键词:落花生珍珠鸟花鸟

蒋红艳

“KUD”教学目标模式是一种科学的认知模式,认知的基础是知道,把知道的事物关联起来就是理解,理解是知道的结构化,而学习是“知道—理解—应用”的过程。由于“KUD”模式既可以用于目标的设定,也可以用于教学环节的设计。因此,教师可借助“KUD”教学目标模式,按照“内容—笔法—习作”的维度,采用“知道—理解—做到”的程序,构建“点块—情境—情境链”的支架,高质量地设计语文大单元学习任务群。

一、由统合到分解:大单元任务的“整分”设计

教师设计大单元任务,需要有覆盖主题单元的大概念。例如,教师将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大概念确定为“花鸟关情”,这既与单元内容相吻合,又实现了全覆盖。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大概念分解任务,打破了文与文之间的界限,从格物到悟情、从题旨到笔法、从学文到写文进行安排,从而对“花鸟关情”这个大概念进行了任务分解。

二、由格物到致知:大单元任务的“K”设计

在实现大单元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安排任务群需要有逻辑起点,这个逻辑起点是对事物、对世界的基本认识,也是任务群设计的第一层次——知道(Know)。因此,教师可以安排格物致知和体物缘情的任务。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任务群为例,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展开设计。

(一)格物致知任务:事物的“明知道”

第一课时的任务可以从格物起步,定为“走近花鸟的事物”。在这一任务的要求下,教师可以将其分解成三个项目:项目一为“花鸟词串大检阅”,教师可以把这一单元课文中的新词按照“花果”“鸟儿”分类,让新词回文,使学生正确阅读课文;项目二为“花鸟事物说说看”,教师可以让学生熟悉这一单元中所写的四个事物,引导学生说说对这四个事物的第一印象,并用简洁的语句向别人介绍这些事物;项目三为“花鸟组文结构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一单元四篇课文的结构绘制出来,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

(二)体物缘情任务:情感的“触摸到”

第二课时的任务过渡到缘情,让学生体会花鸟的浓情。教师可将其分解成四个项目。项目一是抒情的方向(艺术之情与生活之情)。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白鹭》和《珍珠鸟》都是写鸟的文章,它们在表达的情感方面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哪一篇文章让你更有亲切感?”等。项目二是抒情的种类(物理之爱与乡情之爱)。《落花生》《桂花雨》都描写了花果,但在表达的情感方面各有侧重。教师不仅可以开启比较阅读,让学生发现其中的不同,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两篇文章会让你有一种什么感觉?”等。项目三是抒情的“味道”(清淡之感与浓烈之感)。教师应打破花鸟的界限,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从抒发情感的角度上,你能否体会到两两相似的味道?并说说自己的理由。”等。项目四是抒情的哲思(明理之物与暗喻之物)。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苏轼在《超然台记》中写道:‘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品味了这个单元四篇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你对于花鸟这些具体的事物有了什么新的认识?”等。教师开展以上四个项目,可以让学生关注作者对花鸟的情感,并关注情感的不同“味道”。

三、由致知到理解:大单元任务的“U”设计

大单元学习任务群的第二层次是“理解”(Understand)。其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该单元中的基本概念或一般意义,即采用不同的事实,让学生形成更广泛的理解。因此,教师不仅可以顺着由致知到理解的路径来展开设计,任务确定为“激活花鸟的思考”,还可以从哲学、美学和体验等三个层面,审视单元中呈现的各种花鸟的形象,进一步加强融合,形成更具整合性的大概念。

(一)哲思层面的理解任务

项目一为“拜访白鹭哲学家”,其是哲思层面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问题一是《白鹭》中所写的白鹭的形态,让学生想起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哪个词语;问题二是这种恰到好处的美,让学生想到哪些事物;问题三是《珍珠鸟》《落花生》《桂花雨》中的描写具有一定的哲学韵味,学生得到了什么感悟。

(二)美学层面的理解任务

项目二为“打开美的万花筒”,其是美学层面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根据《珍珠鸟》和《白鹭》两篇课文中作者对珍珠鸟和白鹭的描写,你觉得它们美不美?把两篇文章结合起来,你对美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三)体验层面的理解任务

项目三为“品出回忆的味道”,其是体验层面的理解。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落花生》《桂花雨》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对过往的回忆。但是回忆的味道是不一样的。两篇课文哪一篇侧重于理,哪一篇侧重于情?哪一篇像动画片,哪一篇像老照片?精选一段,读出不同的味道。”

四、由理解到做到:大单元任务的“D”设计

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的第三层次是做到(Do),其设计目标聚焦于学生的言语实践。因此,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

(一)“通用笔法”研习任务

按照整体设计规划,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六课时,其学习任务可定为“研习花鸟的抒情三笔法”。

任务一为“花鸟的抒情笔法一(比较法)”。为了做铺垫,教师可以先设计一段导语:“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相互观照中,区分益彰,本性自见。比较是一种态度分明的抒情方式,在比较中,情感的浓淡与亲疏立见。”然后,教师可以分析相关项目,并进行提問。问题一是《白鹭》中作者将白鹭和哪些鸟儿做了比较,采用了什么句式,为了达到什么效果;问题二是《落花生》中作者将花生和哪些花果做了比较,采用了什么句式,凸显了落花生的什么特点;问题三是《白鹭》《落花生》中用来作比较的事物可以替换;问题四是学生喜欢哪种花鸟,找到与其相关、相似的事物,进行比较,尽量用上《白鹭》或《落花生》中的比较句式。”

任务二为“花鸟的抒情笔法二(联想法)”。《落花生》一文在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方面独具特色,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以物喻理”这一写法,着眼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设计以下三个小项目。

项目一为“列表梳理”。这一单元的四篇课文均运用了借物喻理的写作手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填写表格(表1),引导学生将具体事物和说明道理一一对应。项目二为“双向填空”。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从该单元中所学到的借物喻理的写法,完成双向填空(表2)。

上述任务,三个小项目的设计都与借物喻理手法相关。由此可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事物和道理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其掌握借物喻理的写作技巧。

(二)“特用笔法”研习任务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七~八课时的任务指向“研习抒情的两种角度”。因此,教师可以按照同中求异的原则,强调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比较。

任务一为“花鸟的抒情角度一:聊天中的抒情”。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进行导入:“聊天,是抒情的一种好方式。尤其是一家人的聊天,更显亲情的温馨感,更显生活的仪式感。”,并将这一任务拆分为三个小项目:项目一为“有进阶的‘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落花生》中的聊天分上下两场,第一场主要从什么方面聊花生?第二场侧重从什么方面来聊花生?上下场的‘聊之间有什么关联?上场的‘聊能不能去掉?很多人都吃过花生、聊过花生,为什么许地山的‘聊花生聊得最好,聊得入耳入心?”项目二为“有长度的‘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桂花雨》中也有‘聊,聊摇桂花前的急切盼望,聊摇桂花时的无限喜乐,聊故乡桂花的香味。聊的次数越多,聊的年代越长,越说明什么?如果说《落花生》是‘1+x的聊法,那么同学们可以也用一个数学式子表达《桂花雨》的聊法吗?”项目三为“有隐藏的‘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白鹭》《珍珠鸟》中也有聊吗?如果也有聊,那么参与聊的是什么对象?听众是谁?”

任务二为“花鸟的抒情角度二:互动中的抒情(远与近)”。教师在设计中可以关注互动,将抒情主体离客体的远近作为重要的考量。任务二的启动语可为:“家乡桂花是琦君永远的爱,珍珠鸟是冯骥才的心爱之物。”相关的三个项目可做如下安排。项目一为“相似的质地”。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概括一下《桂花雨》《珍珠鸟》这两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用思维导图来梳理琦君与桂花、冯骥才与珍珠鸟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某种相似性,可以尝试着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猫狗、鸭鹅,桃花、荷花,有你特别喜欢的吗?请写出一组词串,介绍一下你与某一种事物互动的情形。”项目二为“不同的方向”。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中国自古有日久生情的说法。正是长久的相伴、相处,作者才会对桂花、珍珠鸟产生了喜爱、热爱的情感。但是,同为爱却有着不同的方向。同学们能否用两张简图来表现一下有哪些不同,并进行适当的解说。如果有一天同学们离开了家乡,回忆童年往事,你会采用渐近还是渐远的抒情方式?”项目三为“不同的距离”。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桂花雨》《珍珠鸟》《落花生》中,作者和桂花、珍珠鸟、落花生都有长时间的接触。这几篇课文和《白鹭》相比较,从和具体事物的距离上来看,你有什么发现?你对互动有了什么新的理解?抒情和距离有没有关系?如果要写一只麻雀,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抒情距离?”上述设计从质地、方向与距离三个维度来进行分解,有助于学生全面地把握抒情的角度,为“笔法”的运用提供支撑。

(三)“笔法”运用实习任务

第九课时的任务为“花鸟的聚会(点评)”,第十课时的任务为“花鸟的练笔(运用)”。这两个任务,旨在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点评,进一步明晰该单元的抒情“笔法”与角度。因此,教师不仅应创编开放性习作题,强化写作引导,让学生在该单元中所学的两种写作手法运用到作文中,还应继续采用大单元学习任务群设计的方式,举办“花鸟关情”征文活动,吸引学生去观察花鸟,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多种抒情“笔法”来描写自己喜欢的各种花鳥。

结语

大单元任务群统整设计的“KUD”路径,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指明了方向,避免了教学方式单一、模式泛化等问题,实现了教与学的双向突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山湖小学)

猜你喜欢
落花生珍珠鸟花鸟
写意花鸟
可爱的珍珠鸟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花鸟卷
秋天,落花生
说谎的珍珠鸟
《珍珠鸟》文本解读
落花生
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