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强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践行新课程理念的目的是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学会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是初中阶段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规定,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不仅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一、新课程理念概述
新课程理念是指改变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具有现代特点的教育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的的一种教育思想。相较于传统教学理念,新课程理念更加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通过活动式教学、课程融合和学习资源共享等方式,构建开放、多元的教育体系。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理念彰现了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此外,新课程理念倡导课程融合和学习资源共享,主张让学生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自由学习和交流,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重视知识的传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的要求。而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这有利于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其次,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思考能力。将新课程理念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最后,有利于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的重要手段,融入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更注重教育辅助技术的应用。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智能化辅助教学等方式,可以优化教学环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三、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与应用
(一)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关系
新课程理念是一种注重学生发展、强调能力培养、注重实践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数学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和抽象性的基础学科,教师需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式来授课,融入新课程理念有利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渗透新课程理念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后,教师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课堂里的每一名学生都有事可做,促使学生厚积知识、破难解疑、优化方法、提高能力、高效学习。
(二)新课程理念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注重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获取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这三个方面。
1.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2.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性活动,如数学建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讨论、实验探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也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数字白板等对数学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几何知识。
四、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基于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一种有效的數学教学策略,有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在探究中提高对数学的认知。
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知道一条直角边和一个锐角,能否确定三角形?”,学生会依据这一问题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基本关系式等知识推导出结论,加深了对三角函数知识的理解。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开展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加强实践活动教学
新课程理念注重实践教学,主张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丰富学生感性认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来源于实践,教师在实践活动教学中要尽可能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例如,在教授“圆”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圆的性质和特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介绍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之后,指导学生观察圆形教具,使其通过实际观察和探究发现圆的性质和特点,了解圆的周长和直径之间的关系,或者通过实际测量来验证圆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教师通过实践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圆的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突出数学思维的培养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小型的数学竞赛活动,其包括解题比赛和创新题研究两个部分。在解题比赛部分,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数学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在创新题研究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一个数学问题,并通过研究和探究得出一个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在竞赛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解决了有趣的数学问题。在解题比赛中,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利用三角函数、向量知识解决几何问题,利用代数式、方程知识解决代数问题。在创新题研究中,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解决方案,如利用图像推断、逻辑推理等方法解决问题,运用统计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实现创新性的研究。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还发展了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四)多种教学手段结合
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教学视频、数字化教材、教学软件等,让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来讲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教师可以先通过数字化教材展示大量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屏幕中不同图形的特点,再让学生运用教学软件对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翻折等操作,最后让学生观察和探究图形的变化规律和性质变化。在课堂互动和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为学生答疑解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知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了数字化教材和教学软件的功能,帮助学生生动、直观地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变换,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平面图形知识,还掌握了数字化技能和教学软件的操作技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五)强调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在新课程理念中,将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數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教授了平面几何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有关城市规划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设计一条合理的地铁线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介绍城市交通规划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的重要性,然后将学生分组,让每个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条地铁线路。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线路的长度、站点数量、站点之间的距离和时间、换乘的方便程度等多个因素,并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和优化线路的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了平面几何知识来计算线路的长度和站点之间的距离,运用了函数知识来模拟列车运行的时间和速度,运用了概率知识来预测客流量和换乘需求。教师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必要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通过这样的课堂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还提高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结语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在新课程理念下,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给学生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做准备。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把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方向,将课程特点和新课程理念相结合,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构建高效初中数学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