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墙在“说话”

2023-09-23 01:28蔡锋锋
幸福家庭 2023年11期
关键词:同伴笔者内容

蔡锋锋

在环境创设中,教师往往会根据实际需要利用墙面创设很多板面。其中,记录墙最符合幼儿的兴趣特点,能够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给幼儿提供多元化表达自己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想的平台,使幼儿的元认知与思维发展可视化,真正体现环境创设的教育价值。基于此,笔者分析了幼儿园记录墙的特点,以大班幼儿为例,探讨了幼儿园记录墙的价值,并根据幼儿的需求与发展特点,提出了教师支持幼儿使用记录墙的三点策略。

一、幼儿记录的内涵

要想了解幼儿记录墙的价值,教师必须明确幼儿记录的内涵。当前,相关的研究多从以下两个维度解释幼儿记录。

一是将幼儿记录解释为幼儿记录活动的整个过程的行为。有的学者认为幼儿记录是指幼儿用图画、符号、表格、简单的文字、照片等多种适宜的方式,将活动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步骤记录下来。有的学者认为幼儿记录是幼儿为了表达和交流,运用图画、表格等方式记录自身观察和试验结果的行为。还有的学者认为幼儿记录是幼儿在观察自然事物和现象后,用各种方式记下他们的发现、认识、感受和体验的行为。

二是将幼儿记录解释为幼儿用来记录和呈现整个活动过程的作品。有的学者将幼儿记录解释为幼儿用来记录自己对自然物、科学现象的观察结果的形象化的绘画、图表等方式的作品。

本文的幼儿记录特指幼儿运用表格、符号、图画、文字等非口头语言,表达其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从而达成梳理探究过程、整理探究问题和归纳探究结果等目的的活动。

二、幼儿记录墙的特点

(一)直观性

与其他的记录方式相比,记录墙的直观性更强,可使记录过程可视化。记录本、记录单等幼儿记录的方式与记录墙本质的区别在于,记录单、记录本可以实现幼儿的自由记录,但缺少了同伴互动的功能,而记录墙的容纳内容更丰富、更直观。

(二)互动性

在记录墙上,幼儿可以用各种方式呈现自己的学习过程与心情,让同伴了解自己的想法,在与同伴的分享、互动中完成自我建构。随着记录次数的增多,幼儿会越来越善于通过记录墙表达自我的需求、兴趣,倾听同伴的心声,使记录墙成为自己与同伴自主游戏、自主学习和自由交流的媒介。

例如:在“我就是我”主题活动开展初期,幼儿纷纷记录下自己成为大班哥哥姐姐的变化,真正感受成长的快乐。随着活动的推进,“我是小大人”“我是小老师”等活动相继开展,幼儿表达和记录的内容越来越多。在这样的背景下,主题活动“我就是我”的第一个延伸活动开始了。从主题封面到“成长身份证”的设计,从“我的变化”到“我的成长”,从遇到困难到收获快乐,幼儿在记录中交流、互动,充分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是独一无二的,从而更好地完成了自我建构。

(三)多元性

幼儿记录墙具有多元性,可记录的内容非常广泛。幼儿可以在记录墙上记录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记录喝水、签到、值日、各类游戏与活动等。同时,记录墙的种类多种多样,如主题活动墙、幼儿心情墙、幼儿问题墙、故事墙、游戏记录墙等。记录规则方面,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更换的频率、记录的具体内容、形式等。

记录墙看似是一面比较直观且呆板的墙面,但可以外延化与内涵化。外延化是指记录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面墙壁,而是一个展示的平台,能推动幼儿之间的互动、分享,吸引幼儿主动记录。内涵化是指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墙可以看到本质的内容,觀察、读懂并支持幼儿,这可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活动观和教育观。

三、幼儿记录墙的价值

(一)“听见”活动——再现活动内容

幼儿是活动的发起者、参与者、探索者,在活动开展前,幼儿会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在活动中,幼儿会借助各种学习方式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在活动结束后,幼儿会总结与梳理,在记录墙上呈现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想,回顾活动开展的整个过程。

例如,在大班时,由于教师忘记贴中间的地标线,很多幼儿发现教室里的小椅子每天排的位置都不一样,他们将这个现象记录了下来。对此,笔者根据幼儿的兴趣,就“需不需要贴地标线”这一问题,组织幼儿进行了讨论,发现大部分幼儿认为不需要贴地标线。笔者询问幼儿:“如果不贴地标线,在排椅子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幼儿经过讨论,得出了以下观点:一是中间留通道,方便走;二是椅子之间要留空隙,方便坐;三是个子矮的坐前面,个子高的坐后面,这样大家都能看见黑板。接着,幼儿便开始设计自己喜欢的排椅子方式,与同伴协商、合作绘制图示,然后将设计图付诸实践,验证设计图是否可行。最后,笔者引导幼儿用思维导图梳理事件过程,并记录这个过程,让一个个散点式的活动在幼儿的脑海中形成一个初步的逻辑体系。事件结束后,笔者思考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这件事本身带给幼儿与笔者的成长是什么。对于幼儿来说,一方面,这一事件使幼儿拓宽思维,解决了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了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这一事件让幼儿了解并使用了交流、协商、梳理思维导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了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笔者来说,经过这一事件,笔者会更加关注一日生活细节,敏感捕捉一日生活中的教育契机,给予幼儿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是幼儿记录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对于幼儿而言,记录是表达情感、重构经验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思考过程,与同伴进行横向的比较,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

(二)“看见”幼儿——帮助教师了解幼儿

除了再现活动内容,记录墙还能让教师更加了解幼儿,能为后续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活动提供依据。

例如,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大班幼儿的记录频率,笔者和配班教师连续一周每天清点并统计班里32名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记录。结果显示,有7名幼儿每天都会记录,有12名幼儿偶尔会记录,有9名幼儿较少记录,有4名幼儿从来不记录。同时,笔者发现每天都记录的7名幼儿并不都是绘画能力较强的,而绘画能力强的幼儿不一定喜欢记录,但这7名幼儿有几个共同的特点,他们想象力丰富、愿意表达、抽象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较强等。

又如,为了了解在班级各种记录墙中哪种墙最受幼儿的欢迎,笔者调查了幼儿在每种墙上的记录次数。结果发现“问题墙”最为冷清,“主题活动墙”最受欢迎。笔者研究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发现“问题墙”冷清是因为幼儿平时提出的问题得不到回应或没有提问的习惯;“主题活动墙”受欢迎是因为教师指导多,有反馈有跟进。根据上述发现,笔者得出结论:幼儿的记录需要教师的跟进与指导,且这种指导应是适当的,能在无形中推进幼儿记录的。可见,教师对跟进指导的“度”的把握很重要。

再如,笔者通过观察记录墙,了解了大班幼儿的记录特点。有的幼儿会用封闭的方形表示整个场地,再用线条分割场地,使记录的内容更加清晰,这说明幼儿具备较为清晰的空间布局思路;有的幼儿会用列小标题的方式,呈现具有层次性的思路。此外,在记录同一事件时,不同幼儿记录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天天是班上绘画能力最强的幼儿,他记录的人物很细腻,内容有故事性;嘟嘟则只会用简易的图形表示各类物品,整体线条较为简单。

四、教师的支持策略

(一)基于观察和分析,不断调整优化

教师应持续观察并记录幼儿在自然状态下的记录行为,分析幼儿的记录特点,据此不断调整和优化班级记录墙的设置及材料的投放。例如,为了提高幼儿记录行为的发生频率,笔者在班级固定的几个位置设置了记录墙,并在班级各个区域都投放了主要记录材料和一些辅助性的材料,包括花膠带、日期印章、姓名章、炫彩棒、水彩笔等。此外,笔者还放置了各种记录板、坐垫等,方便幼儿利用“两点一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在班级的各个角落进行灵活的记录。

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幼儿不善表达,性格较内向但愿意与个别同伴分享交流。对于这一类幼儿,教师应细心观察,及时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推动这类幼儿的表达、交流和主动记录。例如,田田比较内向,平时不善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但在某天的自由活动时间,笔者看到田田站在记录墙边,用响亮的声音在向他的好朋友讲述记录墙上的内容。在谈话活动中,笔者表扬了田田,并鼓励他在自由活动时间查看记录墙的内容,与同伴交流、共享经验。在笔者的鼓励下,田田经常主动与同伴交流,并记录自己的想法,记录的次数明显增多了。

(二)基于问题和内容,逐渐推进活动

在观察幼儿记录内容的过程中,笔者随机与幼儿进行了交流,发现很多幼儿说不出自己记录的内容或无法清晰地表达内容,同时记录的兴趣有所下降。经过反思,笔者认为可能是前期活动开展得不够深入,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不够丰富,导致幼儿的表达欲望不强,记录素材单一。基于此,笔者与班级其他教师进行了研讨,设计并开展了更加丰富的活动,让幼儿获得了更深度的体验,使幼儿有内容可记录、有想法可表达。在此基础上,笔者梳理了幼儿的记录,并从记录中寻找有价值的教育契机和活动生发点,推进了活动的深入开展,形成了良性循环,激发了幼儿记录的兴趣和欲望。

(三)基于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推动幼儿主动记录的过程中,解读幼儿的记录内容必不可少,家长的共同参与也同样重要。教师应基于家园共育,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使家长主动参与进来。例如,笔者发现一部分幼儿愿意将自己记录的内容带回家和爸爸妈妈分享。从幼儿的分享中,家长了解了幼儿园最近开展的活动和幼儿园有趣的事情,既拉近了与幼儿园的距离,也增进了亲子关系。基于此,笔者便采取多种方式鼓励更多幼儿向家长分享自己的记录,以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钟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同伴笔者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主要内容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