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团讨:大班建构游戏中的幼儿自我评价

2023-09-23 12:00郑小琴
幸福家庭 2023年11期
关键词:秋千经验建构

郑小琴

评价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体,不仅能让评价更全面,而且有助于幼儿在评价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建立起自尊与自信。幼儿园教师可让幼儿在明确评价指标、商定团讨内容和团讨形式的过程中丰富自评经验;围绕计划、作品、问题、经验等进行自评,提高自评能力;借助手记角、分享墙等载体互享经验,优化评价方式。教师应从看见、追随、支持三个阶段不断地推进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让幼儿在评价中不断反思、调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丰富建构经验。本文以大班秋千搭建游戏活动为例,探讨如何基于小组团讨推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进行自我评价。

一、小组团讨幼儿自评研究实践

(一)看见幼儿游戏自评的经验

1.量表细化,明确观察和评价的指标。一是评价要有据可依。不同类型的游戏蕴含着不同的关键经验,秋千搭建属于建构游戏,笔者前期通过查找资料梳理了“建构游戏关键经验评价指标”和“建构游戏关键经验分项水平标准”。评价指标能让教师专业地评价幼儿的发展情况,帮助教师读懂幼儿。二是观察从量表开始。教师可依据关键指标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幼儿建构游戏评价量表”,以此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笔者从游戏现场、作品交流和视频复盘等维度开展观察评价,将幼儿游戏现状作为观察的要点,从而明确如何支持和引导幼儿发展。

2.问题驱动,实现幼儿的经验过渡。一是自定规则。部分幼儿在团讨时不知道说什么、做什么。因此,笔者针对“游戏后可以团讨什么”这一话题引导幼儿开展了讨论。笔者将幼儿提到的内容进行了梳理提炼,汇成了多个团讨话题,供幼儿借鉴,如建构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实行的方法、设计图的对比和调整等。二是经验优化。虽然有了团讨话题,但幼儿存在各说各的、围绕同一个问题反复说等现象。笔者借助午间谈话环节,让幼儿谈谈怎样积极参与团讨,幼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每个人都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遇到不同意的情况可以反驳对方等,从而使幼儿在团讨中的组员分工、轮流发言、倾听、观点碰撞等环节的经验变得更加丰富。

3.双向整合,满足幼儿的自评形式。一是及时性团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及時解决的问题,他们需要随时改进设计图或讨论和记录遇到的问题。笔者在幼儿建构现场投放了小黑板,供幼儿及时进行团讨和记录。二是圆桌式团讨。在幼儿游戏之后,笔者会让幼儿对游戏的全过程进行圆桌式团讨。团讨可以由组长发起话题、梳理经验,组员结合自己的困惑或经验发表意见或建议,共同解决问题。

(二)追随幼儿游戏自评的路径

1.围绕计划,驱动过程思考。在秋千搭建游戏开始前,幼儿尝试设计作品,制定建构计划。这一环节的小组团讨围绕建构计划开展,促进幼儿在反思、调整中主动学习。以下是案例一“让秋千站起来”。

在游戏前,幼儿通过讨论、商量一起制作了“游戏计划书”。幼儿想制作秋千,并对搭建秋千需要的材料、步骤进行了讨论和记录。秋千的框架结构设计比较简单,幼儿很快完成了初步搭建。但秋千框架搭好后,幼儿发现秋千总会倒下,晨晨看了看设计图说:“需要一个支架来撑住。”幼儿尝试调整木板摆放方式,但是很快发现连接的洞洞高度不一致。于是幼儿决定把木板放在L型连接器下面,波波尝试了一下,似乎没那么容易。

在游戏团讨中,幼儿围绕计划的执行情况总结了四个问题:一是时间问题,时间不够,所以只完成了一半;二是秋千不对称,只有一边安装了L型连接器;三是支撑问题,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稳定性;四是没有按计划操作,计划上是16对螺丝螺母,实际只用了9对。

在上述案例中,幼儿对计划进行回顾,在自评的过程中及时标注、优化,并提出后续的游戏调整计划,增强了建构的目的性与计划性。

2.借助作品,梳理建构问题。笔者用照片、视频的方式记录幼儿的建构过程,以便幼儿对建构游戏进行调整、优化。团讨过程中,幼儿可以借助实物、照片、视频等方式进行更加直观的分析评价,从而发现问题,商讨解决办法。以下是案例二“三根柱子可能会更牢固”。

在游戏团讨中,兰兰问道:“为什么我们的秋千总是弯弯扭扭的,站得不稳定?”乐乐说:“估计是两根柱子没法固定。”兰兰说:“三根柱子支撑可能更加牢固。”建构一组的组长桐桐回应:“怎么样摆放三根柱子呢?”于是幼儿开始讨论三根柱子的固定方法,对作品进行了调整。

在上述案例中,幼儿借助建构作品的团讨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建构的内容、遇到的困难、建构亮点等,笔者再引导幼儿借助照片、视频等记录方式进行补充,以便他们现场及时调整与优化建构作品。

3.基于问题,拓展建构思维。幼儿在团讨中围绕游戏问题展开讨论,并积极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丰富自身的建构经验。以下是案例三“为什么秋千坐上去会倒?”。

在游戏现场,幼儿装好秋千坐板后,提议让个子最小的莹莹坐上去试一试,随后晞晞也想坐上去试一试,但晞晞坐上去就掉了下来。大家决定让莹莹再次坐上去试试,发现秋千还是不稳,莹莹一旦坐上秋千,秋千椅子就会挨近地面。

在游戏团讨中,晞晞提出秋千不稳的问题,组员积极思考解决的办法。乐乐说:“可以用绳子把两只脚绑一绑。”晨晨说:“会不会是绳子的原因?绳子太细,秋千也坐不上去。”

在上述案例中,幼儿在建构组装过程中了解了形状、平衡等相关知识,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每一次团讨的深度是不同的,但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4.结合分享,聚力建构难点。在游戏中,笔者发现幼儿在团讨过程中不断丰富经验,解决了一些较难和较为关键的问题。同时,幼儿的能力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发展。以下是案例四“有椅背的秋千荡起来了!”。

在游戏现场,晞晞找来了木条在秋千椅的一侧比划,波波拿了方形木板递给晞晞:“用这个,可以当椅背的扶手。”晞晞接过木板装在了秋千椅底座的一边。晨晨也寻找同样材料在另一边固定,并调节了绳子。他们再次实践测试,把有椅背的秋千荡了起来。

在游戏团讨中,建构二组的琪琪说:“晞晞他们的秋千特别好看,他们的椅子有椅背。”可可说:“我们可以请晞晞过来介绍一下他们的经验。”于是他们请来晞晞做讲解(图1)。

在上述案例中,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了经验分享。在团讨过程中,幼儿会关注其他小组是不是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这种组与组之间的经验对话、对比、碰撞也是幼儿进行自评和他评的过程,经验分享、评价可以推动幼儿游戏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三)支持幼儿游戏自评的载体

1.手记彰显个性,支持个体评价。幼儿在进行建构游戏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感受与体验,笔者在班级里设置了一个“手记角”,引导幼儿回顾与分析游戏经历,记录自己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各类感受。笔者阅读幼儿关于秋千搭建游戏的手记,发现这些记录中包括情绪感受、与同伴之间发生的事、面对的问题、所用到的方法等。幼儿可以通过自我評价萌发自我意识,认识自我和同伴。

2.分享墙会“说话”,促进多维评价。笔者引导幼儿把自己遇到的问题贴到分享墙,利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评价,促进经验分享:一是同一个建构主题的同期对比,这种方式便于幼儿对同类主题作品作出较为全面的横向评价,在评价活动中增加学习经验;二是同一个建构主题的不同期对比,实现纵向评价,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建构历程。

二、基于小组团讨的自我评价实施成效

(一)幼儿在自评中获得多元能力的发展

1.聚力解难——团讨智慧推进深度学习。在搭建秋千的过程中,幼儿亲身参与游戏过程,有充分探索和讨论的机会,可以与同伴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如一起提高秋千稳定性,一起搭建有椅背的秋千等。建构活动能激发幼儿兴趣、锻炼幼儿思维,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

2.评价引推——多元学习发展建构能力。小组团讨评价方式的运用,让幼儿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学会反思和改进。团讨中,幼儿通过反思、回顾、记录、梳理的过程,从实用性、舒适性、创造性等角度出发,搭建了更稳定的秋千。

(二)教师支持、指导幼儿自评

1.善于倾听——立足问题驱动支持深度学习。笔者倾听幼儿在游戏中的思考与想法,及时给予支持。同时,笔者在倾听的过程中借助适宜的问题驱使幼儿思考,如“在游戏中你们遇到了什么问题?”“你们用了哪些方法让秋千站起来?”“为什么人坐上去秋千又倒了?”“怎样才能让秋千不倒?”。最后,笔者与幼儿进行充分交流,引导幼儿回顾游戏过程。

2.梳理指导——基于动态路径解决关键问题。在游戏中,幼儿最核心的问题是怎样让秋千站起来,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引导幼儿通过环境助推、对话生发、集体团讨等方法梳理动态路径图,从而推进幼儿活动。如笔者引导幼儿调查生活中各种能站立的物体,让幼儿掌握搭建技巧;开展集体活动“神奇的三脚架”,为幼儿提供低结构材料,让幼儿在提出假设、操作与反复验证的过程中,掌握三角支撑的原理,从而为幼儿后续搭建稳定的秋千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单位: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幼儿园)

猜你喜欢
秋千经验建构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荡秋千”的由来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荡起秋千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