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域下南庄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3-09-23 03:29王丹星
艺术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表演非遗传承

摘要:木偶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剧种。古时称木偶为“傀儡”,又叫“壮丑”,因此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傀儡子”等。唐朝后期,“杖头傀儡”已流传于各地民间。傀儡戏专门在宫廷演出,供帝王将相取乐,传播到民间,成为民间艺术,为木偶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到了宋代,随着戏曲艺术的繁荣,木偶戏进入鼎盛时期,其发展的迅速和种类的增加为前朝历代所不及,在“百戏”中也有较高的地位。到了清代,“杖头木偶”遍布全国各地,嘉庆年间流行于晋、陕、豫三省毗邻的30多个县。“杖头木偶”又名“托棍木偶”,是在木偶身上装上操纵杆,演员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南庄木偶戏采取人拉人唱的方法演出,表演者不仅要把木偶操纵得栩栩如生,还要边操纵边演唱戏曲,这极其考验表演者的综合能力。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南庄木偶戏,是迫切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应于传承中推陈出新,于发展中革故鼎新,使这门传统的艺术与年轻的思维交融碰撞,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木偶的制作工艺和表演形式,让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相辅相成,焕发出新的生机。基于此,文章探究“非遗”视域下南莊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以供参考。

关键词:南庄木偶戏;表演;“非遗”;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3

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南庄木偶戏以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的唱腔结构和民俗化的表演风格,享誉中原大地。南庄木偶戏在当地方言中被称为“肘偶戏”,是木偶戏曲剧种中“杖头木偶”的一个分支,距今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历经六代人的传承,流传至今。

1 南庄木偶戏的历史渊源

木偶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剧种。古时称木偶为“傀儡”,又叫“壮丑”,因此木偶戏又称作“傀儡戏”“傀儡子”等。在殷代末年,就有以娱乐戏耍为目的的偶人,此为木偶的原始雏形。我国木偶戏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后汉书》载“时京师宾婚嘉会,皆作魁儡,酒酣之后,续以挽歌”[1]。

唐朝后期,“杖头傀儡”已流传于各地民间。傀儡戏专门在宫廷演出,供帝王将相取乐,传播到民间,成为民间艺术,为木偶戏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这是木偶戏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据后晋刘昫的《旧唐书》记载,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湖南桂阳有以庞勋为首的士兵叛乱,“其众千余人,每将过郡县,先令倡卒弄傀儡以观人情”。由此可见,当时木偶戏已在民间活动频繁,木偶戏艺人流动演出,人们习以为常,不足为怪,所以庞勋在攻打郡县之前,先派倡卒进城去演木偶戏,进行侦察,而不至于引起注意[2]1。

到了清代,清末秀才李孟良自幼喜爱戏曲,年轻时经常和小店关帝庙的于人广、汝州温泉镇朱寨村的朱进风和朱凤章等一起唱“海神戏”,后开始学习木偶戏,通过学习,又结合当地民俗特色,创建了南庄木偶戏。

2 独特的舞台艺术形式

南庄木偶戏作为“杖头木偶”的分支,有着木偶戏共性的表演风格,即木偶装扮特定角色,由艺人操纵木偶,在操纵木偶肢体动作的同时,由艺人演唱,以此表演故事内容。我国木偶戏由汉代发轫、唐代形成后,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于清代的南庄木偶戏逐渐演化和丰富了其自身的表演形式及舞台内涵。

2.1 巧夺天工的制偶艺术

木偶制作历经多年,用料广泛,有坚韧的樟木、轻细的银木,旧书报纸、竹子、铁丝、钢铝、乒乓球、泡沫塑料、橡皮筋等,这其中,有些材料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改良。南庄木偶由头、身、举杆、签子这四大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呈现出精良的制作工艺。其中,举杆又称作“命杆”或“柱心”,用来支撑木偶,签子是操纵木偶肢体做各种动作的支撑签杆。表演木偶戏时,演员用右手握住举杆,手指控制五官的线,使木偶的嘴巴和眼睛动起来,用签子操纵木偶的四肢表演动作。传统的南庄木偶通过雕刻木材制作出简易头型,之后进行打底,画上不同人物的脸谱,装上法须头饰,穿上不同的服饰,以此扮演不同的角色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纸、塑料、泡沫等各种材料都可为木偶制作所用,南庄木偶戏的木偶用纸脱胎的方式制作木偶模子,木偶的眼睛和嘴巴可以转动、张合。在纸糊的头腔内安装能活动的眼球,连接在举杆上,使之转动,或闭或睁;脸部能够伸缩活动,可以做“吐舌”等特殊效果动作。木偶的“魂”在眉眼间,因此头部为重中之重,木偶模子制作好后,安上眼睛和舌头,然后开始头部化妆,根据角色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装扮,如老年人涂棕色,丫鬟、小姐涂白色等,其中加些黄色和红色,化好后涂上一层油漆,这样制作出的木偶在表演时会栩栩如生。同时,木偶的戏服制作要充分考虑角色的身份、性格、年龄等因素,使木偶戏服和木偶形态完美融合,从而展现出木偶戏的独特魅力。

2.2 出神入化的表演特征

木偶戏是集雕塑、音乐、服装、灯光等多种艺术门类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不同于其他戏曲表演是由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南庄木偶戏是通过艺人操纵木偶表演来完成的。“确切地说,木偶艺术,应该是‘有口无口口代口,似人非人人舞人的双重表演的操纵艺术,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手工操纵艺术。”[2]3“木偶戏既是一种真实的模仿性艺术,又是一种虚构夸张性艺术。木偶艺术是靠真人与假人(包括假动物,以及花草树木等)相结合,然而形成一种‘真假相济的独特艺术。”[2]107

《洛阳市志》第17卷记载:“嵩县、栾川、偃师有些村镇还办有木偶戏。村镇办的木偶戏耍的是大木偶(又称杖头木偶),由两人或几个人操作,在舞台上演出。还有一些耍小木偶(又称布袋木偶)的艺人肩挑道具在民间游乡,演出时,用扁担撑起个方形幕帐,下遮道具和表演者,上成一个小台口。表演者用手指撑三四寸长的木偶表演,口中模拟剧中人物的唱腔和对白。演出后或收取粮食和现金,或出售针头线脑之类生活用品。”[3]南庄木偶戏的表演生动,木偶造型与戏曲形象融为一体,表演中“生、旦、净、末、丑”各个行当与戏曲角色如出一辙,形成了夸张化、程式化、戏曲化的鲜明的艺术特色。

2.3 独树一帜的唱腔风格

木偶戏与地方戏曲有着深厚的渊源,剧种、表演程式、曲调都与当地戏曲相契合,或相同,或相似,可以说,地方戏曲与木偶戏相辅相成,其音乐、道白声腔、曲调等和本省的地方音乐大同小异。在南庄木偶戏的演出中,其音乐以河南当地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为主要形式,它的早期音乐形式主要采用越调,与当地“哄越调”的习俗有关,后期又融入以豫剧、曲剧等为主的多元音乐形式。“越调是河南三大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河南中部和西部,据说由南阳一带的民间清唱‘月调演变而成,唱腔音乐原为曲牌体,清乾隆以后逐渐演变为板式变化体,间用杂腔小调。”[4]受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南庄木偶戏一直以来以越调为主,加上河南方言的音韵特点,使音乐具有独特的民间说唱风格。

1981年之前,越调作为南庄木偶戏主要的音乐演出形式,既包括曲牌体,又包含板腔体,即板腔体和曲牌体相结合的音乐结构类型,使木偶戏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征。后经过改革,又加入了豫剧、曲剧等多种音乐形式,使木偶戏的音乐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越调的唱腔形式最初为曲牌体,清代中叶以后逐渐变为板腔体,造就了越调的优雅纯朴。木偶戏音乐中所涉及的豫剧板式体系具有自己的特色,与河南越调唱腔相比,体系更為丰富。极具地方特色的河南曲剧,则音乐风格风趣活泼,与木偶戏的表演形式相辅相成。正是在当地越调的基础上,多种音乐形式相互融合、互为补充,又加上极具韵味的河南方言特色,使南庄木偶戏的音乐表现形式独树一帜。

3 多维文化视域下南庄木偶戏的传承与发展

南庄木偶戏自2009年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受到颇多关注,但其生存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亟须解决,要想更好地传承与发展,需要多方探索与努力。为了降低演出成本,剧团用录音制品代替现场奏唱,新的演出形式使南庄木偶戏在表演中对观演关系的需求和适应得到了推进,却破坏了木偶戏中传统的戏曲元素,使其在音乐风格上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唱”“念”等戏曲元素特征会随着新的演出形式而越来越少,直至完全被新的录音技术所取代。除此之外,剧团人员老龄化、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木偶戏“走不出去”、年轻人不爱看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只有从多维视角去思考和解决,才能走出当前的困境。

3.1 让木偶戏走进校园,培养年轻受众

培养戏曲受众至关重要,受众的稳定是戏曲得以传承和延续不可或缺的条件。喜欢戏曲的大部分为老年群体,戏曲的繁荣离不开年轻一代,只有不断培养新的受众,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戏曲,才是戏曲得以发展的根本。传统戏曲能够吸引受众,本质就在于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髓、所显现的民族审美价值。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有认同感的受众,不论性别、年龄、职业等,都可能成为戏曲的忠实受众。受众实际上也是传承者和传播者,戏曲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增强了民族自信。南庄木偶戏不仅要走到年轻人当中,更要走进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中小学生了解并喜欢南庄木偶戏。俗话说“学习要从娃娃抓起”,戏曲也不例外,应依托校园文化,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当地独具特色的戏曲剧目,培养学生对传统戏曲的兴趣。

3.2 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

近年来,自媒体全面进入移动端,网络传播已成为戏曲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这种方式可以打破时空界限,拓宽木偶戏的传播途径,让木偶戏赢得更多受众。传播主体的自由和自主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除了传统的戏曲爱好者之外,大量的专业演员也成了自媒体人。面对时代环境的变化,加强网络传播是南庄木偶戏传承和发展、获得新受众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可以创建相关自媒体账号,推送木偶剧文化常识、演出图片及视频等,让大众了解木偶戏,激发受众的兴趣,让蕴含中华民族历史、审美情趣以及人文价值的木偶戏流传下去,让受众真正爱上这种传统戏曲。

3.3 利用“非遗”品牌,打造“非遗”新经济

利用“非遗”品牌,打造“非遗”产品,是“非遗”资源化的一种表现。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南庄木偶戏,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的重视。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要充分结合当地文旅特色,利用好“非遗”这张名片。目前,我国有些省市已经设立了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的“非遗”体验馆,通过文化展示、产品研发、研学与互动体验,扩大“非遗”宣传范围。这不仅能展示木偶戏相关知识,而且能提升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真正让南庄木偶戏“走出去”,并且走得更远。

3.4 在创新和探索中寻求戏曲跨界

河南是戏曲之乡,著名的《梨园春》栏目风靡海内外,南庄木偶戏应该结合本土优势,通过与其他艺术形式融合与创新,实现自身的提升与发展。戏的好看与否在于受众的认同,要吸收其他艺术种类取长补短,在提升自身内涵和丰富自身内容的同时,吸引更多跨界受众。戏曲的生成和发展过程,融合了歌唱、武术等众多艺术门类。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戏曲跨界成为近年来热议的艺术样式,是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中创造的新的艺术形式。

南庄木偶戏可以借他者先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例如,木偶戏中的偶人小巧可爱、栩栩如生,深受儿童喜爱,可以将南庄木偶戏与动画相结合,做成戏曲动画片,激发青少年的兴趣。还可以利用AR技术将木偶戏与真人表演、舞蹈艺术相结合,让受众在虚拟时空中领略到戏曲艺术的魅力。也可以在本土栏目《梨园春》中设置木偶戏相关环节,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加以传播。面对戏曲的跨界趋势,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让南庄木偶戏在创新和探索中发展。

4 结语

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与精神追求的结晶,戏曲更是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孕育出的艺术形式。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戏曲,是迫切需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南庄木偶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价值,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位置。要在传承中推陈出新,在发展中革故鼎新,使这门传统艺术与年轻的思维交融碰撞,展现出新的活力。要根据当地现状,在木偶的制作工艺上精益求精,在木偶的表演形式上推陈出新,推进其传承发展,使其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相辅相成,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 范晔.后汉书:卷二十三·志第十三(五行一):第1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5:3273.

[2] 杨春兰.杖头木偶表演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1-107.

[3] 洛阳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洛阳市志:第17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365.

[4] 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河南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78.

作者简介:王丹星(1984—),女,河南洛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戏剧表演。

猜你喜欢
表演非遗传承
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理解与探析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