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2023-09-23 02:04陈霄
艺术科技 2023年18期
关键词:创新路径

摘要:高校艺术学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高校内部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高校艺术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机遇。首先,国际环境的变化促使我国高校艺术教育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国际学生的增加和国际交流的频繁,高校艺术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多元化,提高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同时,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给高校艺术学科教学带来了新挑战。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艺术教育要更好地适应教育大众化、社会需求多元化、居民教育回报率的变化,注重学科交叉、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在当前形势下保障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构建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议题。文章立足当前高校艺术学科教学存在的典型问题,提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构想与思路,包括优化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做好人才培养过程的前馈控制;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教学过程监督和结果控制;构建教学质量激励系统,实现教风、学风的良性循环,旨在为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艺术学科;创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4;J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8-00-03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艺术学科教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不同于其他学科,艺术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更注重学生情感、思想和个性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往往难以满足艺术学科的教学需求。艺术学科教育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对艺术学科的发展尤为重要。

1 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面临的挑战

1.1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多数高校存在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过少、评估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传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往往局限于单一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比如只关注学生的评教分数、忽略课程间的差异等,这样的评估方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水平[1]。同时,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的质量监控机制。许多高校的教学质量过程监控偏重于基础教学和理论教学,针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较少。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多由高校指定职能部门(通常是教务处)负责,评教有时候形式意义大于实质意义,没有调动全体教师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1.2 教学质量保障管理队伍建设相对薄弱

首先,管理人员岗位要求不合理。高校对管理人员的招聘和任用,很少关注其在教学管理、服务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素质,片面追求学历、职称和工作年限,导致后来者常常难以适应工作,对高校教学管理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其次,管理人员缺乏艺术方面的知识。高校艺术学科教学的管理队伍应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若管理人员缺乏艺术方面的知识,则难以理解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缺少國际化视野。艺术教育的性质决定了艺术学科教学应具备开放性和国际化视野,然而,许多高校艺术学科教学管理队伍不了解国际前沿艺术教育,缺乏与国际艺术院校和艺术机构的交流,难以为学生提供改进作品的灵感和创意。

1.3 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艺术是一门注重才能积淀的学科,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和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些高校不重视制度和文化建设。一方面,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建设不完善。目前,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缺乏过程监督、教学评估机制不健全、考试成绩管理不规范等,导致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造成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忽视校园文化建设。一些高校在发展中片面追求办学规模、评级评分等,忽略了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实际上无论是艺术学科还是其他学科教学,都需要营造积极向上、百花齐放的校园文化氛围。

2 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创新构想与思路

2.1 优化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做好人才培养过程的前馈控制

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前馈控制是指在教学开始之前,根据艺术学科的特点和课程目标,采取措施,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过程。

2.1.1 建立严格的招生标准和绩效评估制度

高校艺术教育是高度专业化和表现性的教育模式,然而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数量普遍较少,同时存在生源不稳定、教师流动性较大等问题。加之行业竞争激烈,高校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招生标准和绩效评估制度,招收有专业天赋和潜力的学生,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评价和培养。同时,教学运行部门需要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估、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估体系,适应艺术学科的专业特殊性,推动课程改革不断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2.1.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建立规范、完善的教师培训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聘用、任职、晋升、评价等应该按照科学的标准、程序进行,通过一系列严格的措施,走出一条“以人为本、量化考核”的路子,保证教师队伍的持续稳定发展。

2.1.3 制定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方案

艺术学科属于新兴且发展快速的学科,新媒体、新学科的出现为社会艺术行业形态更新换代按下了加速键。因此,高校艺术学科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培养多方位、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国际形势、人才需求以及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2.2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实现教学过程监督和结果控制

2.2.1 明确教学评价指标

艺术学科具有鲜明的主观性和个性化特征,因此需要在确保评价和监控过程基于明确的目标和标准的同时,兼顾艺术性,制定学习能力、审美观、技能水平等多维度的评价指标,注重目标的全面性和多样性,提高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性。

2.2.2 建立数据收集系统

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数据收集,包括学生创作作品、参展情况、参赛情况以及教师授课记录、教学资源和工作量等信息,制定针对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此外,还可以建立艺术作品的档案和展示平台,以便将学生作品质量与教学目标进行对比和评估。

2.2.3 实施评估和检查

艺术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评价指标的主观性。因此,需要设立自评、同行评议、行业专家评价等多种评估机制,通过专家听课、教学检查、督导检查、学生测评、社会评价,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2.4 提供反馈和改进机会

评价和监控的目的在于“以评促改”,因此要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教师和学生,构建问责与奖励结合的反馈制度,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校风,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改进机会,促进教学质量和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2]。

2.2.5 实施结果控制

艺术学科教育通常需要考虑学生的创意、个性,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评估和监控措施,确保教学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避免出现数据造假、倾向引导等情况。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的发展情况,以确保教育的长效价值。

2.3 构建教学质量激励系统,实现教风、学风的良性循环

2.3.1 明确教学质量激励目标

明确激励目标是教学质量激励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石。艺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激励目标可以包括提高学生成绩、鼓励艺术创新、提高教学效率等。

2.3.2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是教学质量激励系统的核心。高校可以通过设置荣誉称号、优化晋升机制等措施,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措施要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公平性,才能保证具有良好的实施效果。

2.3.3 制定激励标准

针对不同的学科和教学方式,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标准。就艺术学科而言,激励标准可以包括作品获奖情况、社会活动、创新成果、学术科研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标。标准制定要合理、科学、可操作,同时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2.3.4 监测激励效果

教学质量激励系统的实施,需要进行有效监测和反馈。通过收集学生、教师和校外评估专家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教学质量激励措施的实施效果,并针对中间环节出现的问题展开分析,及时进行调整。

2.3.5 提升激勵措施的可持续性

教学质量激励系统需要具备可持续性,以确保其长期发挥效果。高校可以通过提供培训、加强校企合作、开展院校交流、建立监测和反馈机制等方式来提升激励措施的可持续性。

3 实施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路径

3.1 加强思想认识,确保齐头并进

第一,要完善组织体系。高校应明确各层级责任,明确各环节的工作任务和职责,同时制定完整的目标任务和考核体系,不能将教学质量保障任务仅仅作为某个部门的工作,而是要做到全校上下一盘棋,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确保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第二,要加强思想教育。高校要强化、提高师生员工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意识和认识水平,将全员思想统一到“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上来,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和激发师生的创新意识。

3.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交流合作,保障顺利运行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经费的支持。因此,要设立专项经费,以确保艺术学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同时,应建立追踪和管理机制,确保经费专款专用、资金精准到位。高校可以积极调动社会资源,开展调研,了解兄弟院校、“双一流”院校等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方面的创新点,并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借鉴和创新。此外,还可以加强与社会组织、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等单位的交流合作,探索与社会资源的有效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创新发展艺术学科。

3.3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能力

第一,建立高校艺术学科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合理的激励机制和优质的发展平台,激发艺术学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艺术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为高校艺术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更优质、稳定的人才支持。第二,推进艺术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执行。高校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点,根据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教师给予奖励,如对个人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等,推动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第三,建设多元化的师资队伍。高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艺术学科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进修、授课和交流活动,强化合作研究,建立常态化教学研究机制,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提升艺术学科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3]。

3.4 抓好制度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高校应根据自身办学定位以及艺术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教学质量保障制度体系,确保其科学、完整、连续和具有可操作性。同时,要注重完善评价和监督机制,使之相互配合,形成完整的监管体系。其次,应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推进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培养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后,高校应建立落实开放协同机制,鼓励高校间开展联合教学、合作研究,通过建立联合研究机制、推动实践基地建设、举办展览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促进高校艺术学科教育的共同发展[4]。

4 结语

艺术学科发展至今,各高校一直围绕提高学科水平、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目标努力,立足国家和社会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整合优质学科资源,而教学就是优质学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教学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在每一个循环中,从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开始,以教学评估结束。一个循环中的评估,又是下一个循环中进行必要调整的依据。因此,教学质量保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并根据各个环节的结果与反馈信息进行相应调整。积极落实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的措施,有助于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顺利实施和创新优化,推动艺术学科可持续发展,增强艺术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实施、支撑文化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季鲁玉.新审核评估背景下艺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索[J].艺术教育,2022(5):45-48.

[2] 朱玲.高校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监控方式研究:以美术学、设计学为例[J].北京教育(高教版),2017(11):68-69.

[3] 周熠,曹端丹.艺术类高校推进学科德育路径初探[J].丽水学院学报,2020,42(1):123-128.

[4] 唐德玲,宋烈侠,冯婉玲,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163-164.

作者简介:陈霄(1989—),女,江苏南通人,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教育高质量发展导向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SJYB1735

猜你喜欢
创新路径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行政管理的创新路径
丽水网“问政直通车”:网络媒体问政平台的创新性发展路径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非遗视角下鲁中地区民间文学的生存现状与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基层医院工会工作的创新思考
“互联网+”时代经济新闻宣传工作的发展路径探析
极致新闻:回归受众本位的创新路径
以网络为载体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路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稳定工作创新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