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

2023-09-23 03:43郭家琦
成才之路 2023年25期
关键词:抗挫折能力隐性教育挫折教育

郭家琦

摘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面临的压力日趋多样,这使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思政课在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保障,在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高校可通过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构建显隐结合的挫折教育理论培养体系以及与时俱进的抗挫折能力实践教育体系、增强大学生自我挫折教育能力等方式在思政课中实施挫折教育,向大学生传递正确的挫折观,提高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助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挫折教育;抗挫折能力;显性教育;隐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25-0073-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这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历史规律,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1]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不但应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强大的抗挫折能力是大学生拥有良好道德修养和健康心理状态的有效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肩负着与大学生沟通心灵,对大学生启智润心的责任,是培养和提升当代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途径。高校应积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对大学生展开抗挫折能力培养。下面,笔者以高校的四门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课程为载体,对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促进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抗挫折能力的概述

1.挫折的含义

《现代汉语词典》把挫折解释为:压制、阻碍,使削弱或停顿;失败、失利等。心理学认为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所遇到的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其可能导致个体的动机不能实现,个人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由此可见,挫折就是个体在遭遇客观困难和压力时,主观意愿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2.大学生需要面对的挫折类型

當前,大学生需要面对的挫折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种:一是来自社会方面的挫折,如学习挫折、情感挫折、就业挫折、人际关系挫折、贫困挫折等。二是来自自身方面的挫折,包括成长环境变化带来的挫折和生理上的挫折等。其中,来自社会方面的挫折常被作为重点内容进行分析。

3.抗挫折能力的含义

抗挫折能力是指人在遭遇挫折情境时,能够经得起打击和压力,能够摆脱和排解困境的一种心理能力,其与人的心理认知和适应能力密切相关,主要包括挫折排解力、挫折耐受力和挫折成长力[2]。其中挫折排解力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必要措施,是指对挫折的“软处理”。大学生在经受挫折时,要明白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通过主观能动性进行转移并克服的。提高挫折耐受力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决定性手段,需要通过挫折教育实现。挫折教育是指以教育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为依托,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造条件,使他们体验挫折并获得勇于克服困难、积极承受挫折的能力[3]。提高挫折成长力是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最后一公里”。大学生要总结经验,明白战胜挫折并非只是消除挫折,当挫折无法消除时,应该保持良好心态,调整应对方法,继续奋斗拼搏。

二、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意义

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4]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形成抗挫心态、体验挫折教育、战胜挫折困境的良好载体,对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1.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高校通过思政课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知情意行”四者的统一。具体而言,从认知层面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从情感层面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不畏失败的勇气。从意志层面来说,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能力培养,有利于深化大学生对奋斗精神的理解,锤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从行为层面来说,在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过程中,大学生的逆商会逐渐形成,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挫折应对能力,以及化解不同艰险困境的能力。

2.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高校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加快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评价标准,坚持正确办学方向[5]。这意味着,大学生不仅需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也需要接受思想层面的培养,以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推动育人目标的达成。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进行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

三、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

高校思政课在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下面,笔者从培养构成要素角度入手对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策略进行探究。

1.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6]高校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的主体,提高其亲和力,可以让大学生感到亲近与轻松,进而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高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亲和力。

(1)增加课堂互动频率,提升情感亲和力。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改变以往单向输出知识的教学模式,积极深入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其进行深度互动交流,以缩小大学生与相关知识之间的距离,有效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具体来说,在抗挫折能力培养专题课堂上,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要讲解与抗挫折能力有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借助“翻转课堂”“教学启发”等教学模式增加与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此让大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进而能够主动参与到相关课堂学习中。

(2)采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提升语言亲和力。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和教育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还要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思政课教师虽然能够讲清相关知识,但语言较为枯燥,缺乏感染力,这会在无形中拉开师生之间的距离,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思政课教师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语言亲和力,让学生听得懂挫折理论,并愿意学习抗挫折的方法。具体来说,一方面,在开展抗挫折能力培养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时刻牢记自己的教育者身份,把教学用词的合理与正确性放在首位。例如,当学生询问挫折类型的时候,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恰当地告诉他挫折包括“学习挫折”等社会性质挫折及“生理挫折”等自身性质挫折。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可通过使用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提升语言亲和力,让课堂教学更“接地气”。例如,当学生无法理解“逆商”这一心理学名词时,思政课教师就可以采用“面对逆境时的情商”这一通俗易懂的解释把枯燥的术语表达出来,以使教学语言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习惯,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3)发挥自身榜样作用,提升品格亲和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理论学识和人格品行都会影响学生。因此,思政课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品格亲和力,以此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政课的魅力。具体来说,第一,避免盲目教育。当学生遭遇挫折、陷入困难时,思政课教师不能盲目对其进行挫折教育,更不能采用惩罚的方式对待遭受挫折的学生,以免给学生带来二次伤害。第二,努力充实自身的理论知识。思政课教师不仅要熟悉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还要主动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过程中,思政课教师可借鉴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第三,注意自身的日常行为方式。思政课教师在面对挫折时要坚毅、勇敢,并努力寻找到战胜挫折的办法,以此为学生做好表率,有效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2.构建显隐结合的挫折教育培养体系

只有构建出显隐结合的挫折教育培养体系,才能营造出良好的挫折教育环境,使挫折教育的正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将挫折教育融入教学内容中,既注重对常规显性课程的建设,又注重对隐性课程的开发[7],以构建出显隐结合的挫折教育培养体系。

(1)深入挖掘显性挫折教育内容。在通过思政课实施挫折教育时,思政课教师要充分挖掘思政课程中蕴含的挫折教育内容,以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中就蕴含着许多与挫折有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发展的、辩证存在的。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对学生展开挫折教育,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挫折,让学生不仅可以看到挫折的弊端,也能够看到挫折积极的一面。虽然挫折会使人沮丧,但其也增加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坚强地面对困难,并逐渐学会把挫折变成继续前进的动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也都包含了许多适合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内容,如与党史教育有关的内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饱经风霜的奋斗史,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就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共产党在挫折中拼搏进取的精神,促使学生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也包含着许多有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挫折的教育内容。思政课教师可通过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引导大学生以积极的角度看待挫折,明白挫折是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

(2)增加隐性教育内容。思政课程中蕴含的挫折教育内容是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显性途径,是挫折教育体系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只通过显性途径对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还需要借助其他课程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挫折教育,以便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达到全方位育人的效果。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通过引入心理健康专题,把心理学知识与思政教育内容结合起来,在正常的授课内容中穿插心理学知识,如在进行法治观培育时引入心理测试内容,让学生明白法治观的培育需要以正确的挫折观为前提,以此帮助大学生维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可通过开设人文历史类教育专题,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信心,有效增强大学生面对各种挫折的能力。

3.构建与时俱进的实践育人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活动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开展针对性挫折教育活动,以促使学生形成拼搏进取的意志品質和强大的抗挫折能力。

(1)采用张弛有度的培育机制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借鉴国外挫折教育方式,结合心理学的“满灌疗法”,灵活开展挫折磨炼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主动感受挫折,以此帮助大学生将自身的抗挫折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教师应适当放宽考核评价标准,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模式,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课后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成绩一般但付出了努力的学生给予肯定,以此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2)借助实践活动整合课程资源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整合”包含整顿、协调和重新组合等含义。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就要在传统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发挥数字媒体的优势,整合思政资源。第一,创新思政课堂教育形式。高校思政课教师可通过组织开展思政文化周活动,让大学生观看《我和我的祖国》《觉醒年代》等一系列表现奋斗精神的优秀影视作品,并鼓励大学生扮演其中的经典人物角色,以增强大学生战胜挫折的体验感,培养大学生的奋斗精神和抗挫折能力。高校思政课教师还可以通过创建思政课挫折教育专题网站,传播挫折教育知识,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积极收集大学生日常心理状态及其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活动,以此为抗挫折能力培养教学活动的完善提供路径。第二,组织开展思政课课外教学活动。各高校地理位置不同,红色资源的分布情况也不一样。高校既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组织本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去本地的红色文化基地进行线下交流活动,也可以建设红色资源网站,组织本校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与其他地区的思政课教师和学生进行线上交流活动。另外,军事训练基地、农村等也是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有效场所。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下乡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大学生帮助农村老人干农活儿,以此丰富大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4.增強大学生自我挫折教育能力

部分大学生的主动性较差,对于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困难认识不足,因此遇到困难时就很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难以有效应对[8]。对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挫折教育,促使大学生通过思政课上的理论学习,明白挫折存在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继而在面对挫折时可以既不自暴自弃,也不过度偏激,而是保持冷静,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高校思政课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思政课上主动倾诉压力,并阐明自己当前正面临的挫折难题以便及时寻找到解决方法,以此提高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另外,当他人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大学生也要做出合理回应,及时给予对方安慰和鼓励,积极帮助对方解决难题,以此提高双方共同抵抗挫折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高校通过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帮助大学生学会正确对待挫折,积极适应挫折,冷静处理挫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全文)[EB/OL].(2013-05-05) [2023-02-10].https://www.gov.cn/ldhd/2013-05/05/ content_2395892.htm.

[2]陈晶晶.论青少年抗挫折心理能力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1(02):66-68.

[3]方鸿志,张健.大学生抗挫折教育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167-171.

[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2019-04-30)[2023-01-16].https://www.12371.cn/2019/04/30/ARTI155662 7564195443.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 OL].(2020-10-13) [2023-01-14].https://www.gov.cn/gongbao/con tent/2020/content_5554488.htm.

[6]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EB/OL].(2019-03-18)[2023-01-15].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 ent_5374831.htm.

[7]邓军,张旭东,傅安国.大学生抗挫素质现状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25(05):53-56.

[8]孙钦泉.大学生挫折教育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34(06):109-112.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o Jiaqi

(College of Marxism,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Province, Jilin Jilin 132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tensification of social competi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facing increasingly diverse pressures, which makes setback education particularly urgen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which is an effective guarantee for promoting the growth and succes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y have natural advantages in cultivating their ability to resist setbacks. Universities can implement setback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by enhancing the affi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ers, constructing a theoretical training system for setback education that combines explicit and implicit methods, as well as a pract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resilience to setbacks that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to educate themselves on setbacks. This can convey correct views on setbacks to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ir resilience to setbacks, and help them grow up comprehensively and healthil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rses; frustration education; abilitytoresistsetbacks;expliciteducation; impliciteducation

猜你喜欢
抗挫折能力隐性教育挫折教育
应用音乐教育培养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思考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浅述学生体育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探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
培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关键
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生挫折教育方法研究
从容面对挫折:青年成长中的必修课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挫折教育”警示录:强势妈妈为何惨死儿子刀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