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爱”课程:六年光阴照亮未来人生

2023-09-23 18:11:11范新丰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主题课程学校文化课程

范新丰

【摘 要】课程的价值追求是生命的成长。学校课程规划以“臻爱”文化为哲学底蕴,以孕育具有“臻爱”气质的学生、教师、学校形象为课程目标,建构具有“臻爱”品质的主题课程,从全景式课程空间、全息式课程管理、全程式课程实施来打造“臻爱”课程的隐性机制,从而推进“臻爱”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关键词】“臻爱”课程 学校文化 主题课程

课程是为学生打造的完整的世界图景。近年来,江阴市夏港实验小学立足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丰富“臻爱”文化底蕴,积极构建用六年光阴照亮儿童未来人生的“臻爱”课程。

一、课程规划:浸润“臻爱”文化的哲学底蕴

(一)课程理念,“臻爱”文化的价值循绎

“臻爱”课程理念从冰心的“母爱”“童真”“自然”的爱的哲学出发,秉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国家课程理念,着力融合课程观、育人观、教学观,力求体现全学科育“臻爱”人的课程文化理念,以“小橘灯”为课程意象,以期“臻爱”课程用六年光阴培养博爱、至真、尚美、达健、向善的当代学子和未来公民,照亮学生的未来人生。

(二)课程目标,“臻爱”形象的写真表达

学校课程目标旨在表达让学习者成为一个具有生命意义的个体,拥有与课程知识相遇的美丽和生动,从而唤醒生命中的灵性,发出耀眼的光芒。

1.学生成长:从当代学子走向未来公民

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什么人”。用六年光阴育“心明眼亮”的未来公民,是学校打破时间限制,从短程和远程为学生规划设计的发展目标。着眼当下,学校要培养会学习、会思考、会创造的具有夏小特质的“心灵手巧”的当代学子;放眼未来,学校要培育有家国情怀、有人生智慧、负社会责任的“心明眼亮”的未来公民。

2.教师成长:从追光者走向点灯人

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承担着“怎样培养人”的重要职责。“臻爱”课程积极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和模式,以“臻爱”好教师为画像,磨砺一批创新发展的“追光者”,做教育教学改革的“点灯人”。

3.学校成长:从“领跑者”走向“先锋队”

“臻爱”课程不仅仅在于勾勒有逻辑的育人图景,更是学校内涵品质发展的行动路径。通过“臻爱”课程建设,学校致力于成为区域课程改革推进的“领跑者”,成为乡村课程改革的“先锋队”,通过区域共建、品牌联动,互通有无,吹响高质量建设的号角。

(三)课程体系,“臻爱”品质的主题架构

学校建设“臻爱”课程体系,将“爱的哲学”融合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特色课程”,放眼于未来人的教育,滋养着学生的生活世界,培养学生的精神能力。围绕学校课程目标,学校“臻爱”课程体系建构了包括“以爱修身”“以爱启智”“以爱促健”“以爱育美”“以爱塑劳”“爱行天下”六大类主题课程。五育并举,立德树人,以“臻爱”为主线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

二、课程实施:打造“臻爱”课程的隐性机制

(一)全景式构建“臻爱”课程空间

为学生提供全域式、全方位的成长空间是学校“臻爱”课程的隐性落地的重要举措。学校从“课程理念”“育人目标”“主题课程”“课程基地”“课程资源”“物型空间”等几个方面明确了学校课程的建设方向与实施措施,开始着重在“主题课程”架构下建设“课程基地”与“物型空间”。

(1)课程基地“统构”。以“院”制架构课程基地契合“臻爱”课程具有文化浸染气质,学校围绕主题课程统构冰心儿童文学研究院、求真儿童科学研究院、达健儿童游戏创意院、尚美儿童美学体验院、拾穗儿童农耕文化院和臻爱儿童游学研学院。(见表1)

(2)课程资源“统整”。一是夏港地域资源。学校周边有吴文藻冰心故居、吴孝子牌坊等资源,一直是学校教育的校外基地,是冰心“爱的哲学”社会生活的体现。二是冰心足迹资源。冰心“爱的哲學”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和人生履历是密不可分的,福建长乐的冰心祖居纪念馆、山东烟台的冰心纪念馆这些都是学校追寻冰心足迹的资源。

(3)物型空间“统建”。校园是一本立体的教科书,它应成为“臻爱”课程的大课堂,成为“臻爱”课程的学习场。学生目之所及、足之所到、心之所往的每一个地方,都能真切感受到“臻爱”课程的温度和气息。学校的校园布局日趋合理,形成“臻爱”课程下的关联性、主题性“物型空间”群。

(二)全息式保障“臻爱”课程管理

课程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为了促进教师在“臻爱”课程实施进程中更加明确课程实施的目的,提升课程管理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1)建立新课程组织机构,管理社群化。学校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式管理方式,建立学术式管理方式的“臻爱”课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整体的课程规划设计和重要决策。同时,通过引入项目管理制度,建立项目开发小组,项目运作采用知识社群的运作方式。

(2)健全课程研修制度,学习结构化。建立团队学习制度,进行集中专业的理论学习;建立课程项目组主题学习制度,定期组织项目组成员进行主题学习,探讨交流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建立课程公开活动制度,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课程公开活动,优化主题课程实施。

(3)建立课程招标机制,实践成果化。学校围绕课程实施,确定“重大选题”“重点选题”和“一般选题”三个层次,面向课程核心组、课程实施组、一般教师三级教师层面,制定公开招标研究选题,提出成果化要求,每级选题均提供配套的学习书单和智库专家,对成果进行优化指导。

(三)全程式推进“臻爱”课程实施

在“臻爱”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会定期举行课程设计论证会,邀请专家对学校的课程改革方向进行评估和论证;进行课程项目评选会,由学生、教师和家长对学校的课程进行评选;召开课程成果发布会,将某一阶段内研究历程、研究思考和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展示。

三、课程开发:追求“臻爱”课程的显性生长

学校的课程开发,以国家课程为基石,以冰心少年宫课程为載体,以“活动周”“活动社”“活动节”为落脚点。同时,课程的开发明晰“课程目标”“课程架构”“课程资源”“实施路径”“课程平台”“课程展台”的基本流程。

(一)“以爱修身”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博爱。

课程基地:冰心儿童文学研究院。

课程资源:冰心等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充满了对少年儿童的爱和希望,从儿童的特点出发,寓教育于情趣之中,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学校文藻书院和冰心文苑馆藏有大量关于冰心和其他作家的相关书籍。

实施路径:一是注重教材内的作品教学;二是开发教材外的作品教学,编写适合各年级的学生阅读的读本。

课程评价:学生以诵读、分享、展演等方式还原冰心等作家的儿童文学作品中的场景,体验和感受作品中的博大爱心与家国情怀,种下人生理想的种子。

(二)“以爱启智”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求真。

课程基地:求真儿童科学探究院。

课程资源:学校所处的夏港街道是临港经济开发区重要的科技创新工业园区;学校的部分学生家长就职于园区内的科技产业示范点。

实施路径:一是将数学、科学等学科的知识点与学生的生活建立联系,融入夏港街道工业园区的生产场景;二是聘请在园区内工作的家长代表作为学生课堂的教师,开设科技讲堂。

课程评价:在科学技术的探索中激发学生对科学求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以及对家乡(第二故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以爱促健”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达健。

课程基地:达健儿童游戏创意院。

课程资源:夏港是体育文化强镇,夏港区域内流传着众多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项目。

实施路径:一是从冰心的文学作品中去寻找儿童时代的游戏内容;二是从夏港区域内外去征集家长童年时代的游戏记忆,同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一起来学校和学生制作童年游戏的工具,共玩童年的游戏等。

课程评价:学校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发和设计民间传统体育游戏项目,丰富学生的童年生活。

(四)“以爱育美”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尚美。

课程基地:尚美儿童美学体验院。

课程资源:“繁星”锡剧班、“小橘灯”文学社、“春水”话剧社等。

实施路径:学校将音乐与美术学科与冰心文学作品进行学科融合和拓展教学,让学生用音乐和绘画的形式欣赏和表现冰心作品和其他作家文学作品中的“爱的哲学”。学校整合现有的“繁星”锡剧班、“小橘灯”文学社、“春水”话剧社等社团,通过文字、舞台等方式体验和表现“爱的哲学”。

课程评价: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审美的感受力和欣赏力。

(五)“以爱塑劳”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向善。

课程基地:拾穗儿童农耕文化院。

课程资源:江阴市博物馆馆藏的鹿角镐(新石器时代文物,出土于夏港)等;夏港农耕文化展览馆;学校升级改造的拾穗农场;面向社会征集的夏港农业生产的老物件(传统芦花靴制作工具等);祖辈的劳动生活记忆等。

实施路径:参观江阴市博物馆和夏港农耕文化展览馆,认识夏港农业生产文明的发展历史;听爷爷奶奶讲过去的劳动故事,了解过去的艰苦岁月;从冰心等作家的文学作品中寻找劳动场面的内容,将学校现有的开心农场进行升级改造成拾穗农场,融入夏港地方农耕文化,再现冰心作品中儿童的生活场景。

课程评价:组织开展调查研究、种植管理、观察记录、生产经营、烹饪鉴赏等实践性综合劳动活动,让学生体验耕作劳动的艰辛,收获成长的乐趣。

(六)“爱行天下”主题课程开发

课程目标:臻爱。

课程基地:臻爱儿童游学研学院。

课程资源:夏港街道吴文藻、冰心纪念馆;福建长乐冰心文学馆、冰心故居和冰心公园;烟台东海关冰心纪念馆;北京东城区冰心故居、冰心纪念场馆;等等。

实施路径:冰心“爱的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其生活经历和人生履历是密不可分的。学生重走冰心路,去探寻“爱的哲学”产生的经历,去思考自己的成长方向。学校通过网络搜寻、通信沟通、实地考察等方式,会同夏港吴文藻冰心纪念馆的工作人员与全国各地的冰心纪念场馆组织机构一起设计学生的游学课程。学校将同时与冰心后人积极沟通,采用采访、书信等方式访问冰心后代,了解冰心故事,传承冰心精神。

课程评价:学生沿着冰心出生、求学、生活的足迹去感受和触摸这位世纪老人的思想历程。

注: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冰心爱心精神下课程群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为D/2018/02/28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主题课程学校文化课程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计算机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幼儿园开展主题课程的反思
教师·下(2016年12期)2017-04-17 23:06:56
“欢庆元宵”主题综合课程的实践与思考
带着STEM的梦想飘向远方
江苏教育(2016年21期)2017-02-25 17:55:01
中班主题课程《走进动物王国》的实践与反思
南北桥(2016年12期)2017-01-10 22:53:24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46:09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文理导航(2016年30期)2016-11-12 14:3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