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
摘 要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选自《科学史十五讲》。科学史本身有着科学和历史的属性,因此,我们如果从语文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文章,可以看到其知识性的一面;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文章,则会自觉地将相关内容与具体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文章,又会看到其中的历史表述以及历史研究方法。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视角,这样学生在后续的求学过程中即使不选择科学史课程,也能够从科学与历史维度对科学文本进行解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跨学科视角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选自《科学史十五讲》,是高中教材中为数不多的兼具文理属性的文本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中语文教师通常认为科学史就是讲科学的历史,因而在无法第一时间意识到该文本的教学价值。但事实上,科学史本身有着科学和历史的属性。如果从语文的角度来认识其中的文章,可以看到其知识性的一面;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文章,则会自觉地将相关内容与具体的科学知识联系在一起;而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中的文章,又会看到其中的历史表述以及历史研究方法。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概念,这一概念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很多学科的教师都进行了跨学科的尝试。如果将语文文本解读放到跨学科视角之下,会有怎样的新发现呢?借助《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一、文本解读的跨学科视角
相较于传统的文本解读思路,在跨学科视角下进行文本解读,显然具有一定的创新特征。跨学科视角即是带着不同的视角研究同一个对象,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跨学科视角下的研究对象自然就是课本中的课文,又或者是课本之外的文本。这里应当存在两个层次:一是跨学科视角下面向文本的独立解读;二是将跨学科视角下文本解读的结果进行融合。这两个解读层次存在从分到总的关系。跨学科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可以视作是语文视角下文本解读向其他学科的延伸,这与文本解读的多元性高度一致,只是领域有所拓宽。
对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这篇课文而言,语文教师首先选择的视角当然是语文学科视角。有学者认为,解读这篇课文的关键是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先贤“求真求实”的精神,并由篇及类,探究自然科学论著的表达方式和写作目的,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力。[1]这是一个较为宏观的认识。文中的科学先贤所表现出来的精神,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的审美鉴赏、文化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如果能够让学生解读出求真求实的精神所在,那语文视角下的教学目标也就达成了。但从跨学科视角出发,对该文章教学价值的挖掘显然不能仅满足于此。教师不妨再从科学与历史的角度对该文章进行简单梳理。
二、跨学科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从科学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介绍了科学演变的一段历程。无论是西方的哥白尼日心说与托勒密地心说的旷日持久争论,还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浑盖之争,本质上都是人们对天地关系认识的演变。而中国人很早之前形成的关于宇宙“天圆地方”的认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本质上又有相通之处,即人们总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去构建世界的样子。也就是说,从科学方法论(这个时候的科学概念与近代科学有着明显的不同,这里不展开阐述)的角度来看,两者存在共性,即对天地关系的认识本质上是思辨的结果。该认识如果只是从课文文字层面去理解,不从科学演变的角度来分析,是无法得出的。
再从历史的角度来解读。教师必须认识到科学史有多种编写方式,如以内容为主线,或以时间为主线等。《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重在内容,时间主线相对隐性。因此,一般情况下,读者在解读该课文时直接感知到的往往是相关的内容。这对于科学普及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笔者认为对该课文的解读不应只满足于科普。原因在于,如今的学生有较多的渠道获取相关的知识,且文本的篇幅足以让学生在阅读时感到疲惫,进而浮光掠影式地阅读,最终难以实现科普的目的。因此,如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文章解读的时候,能够适当凸显时间的主线,就能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有更为清晰的历史感,这自然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人们的观念是如何从思辨走向科学的。
上面已经强调,跨学科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最终的落脚点应当是跨学科解读观点的融合。也就是说,教师要将不同学科视野下的解读结果融合到一起,为学生的文本理解提供服务。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困难。作为语文教师,首选的解读视角当然是本学科视角,这也是学生熟悉的语文学习视角,自不必赘述。而后,教师要做的是将跨学科视角下的结论,融入已有的解读结果中来。在进行这一努力的时候,有效的做法是从文本当中选取相关的关键词句,然后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比如,文中提到哥白尼与托勒密的宇宙观(即上面所说的天地观念),又提到古代中国的宇宙观,教师可据此提出问题:古今中外关于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这种演变过程背后又有哪些科学思想方法?这两个问题对于学生而言并不突兀。经由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然会从时间与科学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将结论与语文视角下的解读结果融合在一起进行理解。
三、从跨学科文本解读说开去
进行跨学科文本解读,不仅是呼应课程标准的需要,本质上也是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需要。课程标准中明确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四个要素,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由于教学习惯以及应试导向等原因,这些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通常都是在语文学科的视角内进行的。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日常的教学与评价,对象都是语文学科特征显著的文本。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这篇课文的独有价值则更能凸显。
实际上,早有研究者指出,自然科学论著的阅读,是追求全面发展的必修课程,具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科学史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教育价值与社会价值体现在哪里?首先就体现在学生对文中科学知识的理解,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其实是难以读懂本文的;不从历史维度去梳理其中的内容,那也是难以理解本文内涵的。在大学的课程中,科学史往往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打好相关基础,那学生将来即使不选择科学史课程,也能够从科学与历史维度对科学文本进行解读。从这个角度來看,在跨学科视角下对文本进行解读,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毓.求真辨伪,求实慎取——《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石钟山记》整合阅读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22(23):43-46+49.
[2]胡可涵.“自然科学论著”的科学史观——以《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为例[J],高考,2022(36):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