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研究

2023-09-22 14:23:04金花子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

金花子

摘要: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酒店专业教育的高等学府,至今仍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盛誉的国际性酒店专业高等教育院校。作为“全世界饭店经理的摇篮”,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培养出来的中级、高级管理人才深受世界各大酒店的欢迎。文章基于对瑞士洛桑模式的理解,在此基础上与我国酒店职业教育现状相结合,探讨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以治学严谨而享誉海内外,不仅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方面具有卓越非凡的成绩,还以自身独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洛桑模式,为国际化酒店管理人员培养提供了蓝本,不管是课程设置,还是教材编写等,洛桑模式都展现出全面性和系统性的特征。

同时,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体现出“实际动作能力”的思想,不管是短期培训,还是学制两年至四年的学位学习,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都会秉承一贯的教学风格,選聘任用一些能力强、素质高的任课教师。

一、洛桑模式的特点

(一)提倡经世致用、产学结合的务实理念

中世纪时期,欧洲就兴起了公司学徒制,这种教学制度最终演变成一种课程理论,即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这种课程理论对整个欧洲的教育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酒店专业的教学模式传承了其中的实用主义哲学。21世纪,瑞士将三元制职业教学形成国家规范,在这种规范指导下,瑞士的职业教育发展到新的阶段,形成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强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这种经世致用、产学结合的务实理念,深刻影响着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办学思路,最终诞生了享誉全球的洛桑模式,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更是成为全世界认可的一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

(二)采用情景化教学,给学生沉浸式体验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基于务实的理念,采用情景化的教学,将酒店与教学楼相结合,以酒店为学校,为学生创设了完美的学习情境,营造可以沉浸式学习的现场感。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学习期间,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和进行考核之外,还要掌握酒店工作和管理中各种核心的岗位能力,这些技能基本覆盖了酒店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岗位,为学生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职业精神等,以“敬业即灵魂”作为教育理念,在这种氛围的潜移默化下,优秀的校友会提供相关的项目费用,支撑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而策划团队中除了有学生,还有专业的教师指导,通过实际的项目策划,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助力学生成长,引领学生进入行业。

(三)关注教师能力,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除了严格把控学生教育外,在教师队伍的选择和管理上,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同样要求严格。在招聘挑选教师时,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关注教师的从业经验及理论研究的能力,这种标准相较于国内的职业教育教师要求更高,体现了理论与实践平衡的目的。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从业的教师,很多不仅是国际一流酒店的高级管理人员,还取得了国际著名大学的高级学位。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对教师的从业要求极其严格,必须要有五年以上的酒店中层或高层管理经验。在对教师的管理上,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采取灵活的策略,提倡教师兼任一些企业的岗位,这样就保证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并且适应时代发展。这种关注教师能力、注重教师队伍建设的办学思路,保证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教师队伍没有脱离酒店行业经营管理的实际,也就使得洛桑模式顺应时代浪潮,始终紧跟企业的实际需要。

二、我国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一)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的长效机制未能形成

在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形式。但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没能形成职业学校、企业、政府三者统筹合作的局面,良性的互动机制也有所欠缺,其中的原因是各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度不够,没有出台一些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性文件。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企业没有开展校企合作的动力,职业学校也难以开展相关的实践。

(二)企业和职业学校对工学交替都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

对企业来说,优秀的人才能促进企业发展,所以企业应该积极开展和主导工学交替活动,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在工学交替活动中不够积极,也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希望由政府或职业学校承担相应的成本。出现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有三个原因:第一,企业的认知不够,没有认识到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不具备长远的发展眼光;第二,企业认为教育的责任在职业学校,企业只负责接收人才,所以在与职业学校开展工学交替中不愿意承担相应成本;第三,职业学校也没有对此形成正确的认识,只是将企业作为完成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工具,这就导致工学交替这一本来很好的职业教学形式在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中举步维艰。

三、基于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的思考

(一)教学理念与方法创新

我国传统的教育方法以“填鸭式”教学为主,这种教育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而酒店职业教育中,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重点,相应地对学生放松管控。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可以根据洛桑模式进行创新,采用互动讨论、实践课程、实景教学、工学交替等形式,在实践中让学生自我教育,学习职业知识,并形成职业素养,培养作为酒店行业从业人员的核心竞争力。

(二)酒店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学习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课程,打造符合我国国情和酒店行业特性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中应体现职业教育的螺旋上升特性,并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借鉴洛桑模式中课程体系的设置,将课程细分为酒店运营、管理、商务、一线业务等,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能力。然后,教师按照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逐渐深化学习内容,精细化打造课程。在学生工学交替的实践中,教师应分阶段明确学生课程学习的重点,并开展针对性教学。另外,在学生临近毕业的阶段,教师可以倡导学生做符合自己实际工作的毕业设计或论文写作。

(三)在工学交替中重视实践的作用

对学生来说,相较于传统的在校学习,工学交替模式有着沉浸式学习的巨大优势,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在实践中也能培养职业能力和素养。通过工学交替的实践,学生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全面了解酒店运营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能对自己的职业技能掌握情况和职业发展方向有一个基本认识。职业学校也能根据学生工学交替的情况,将学生定向培养成为酒店工作中的专项人才。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参照洛桑模式,分阶段进行实践,在各个阶段设置侧重点,对学生进行梯度培养。

(四)强化酒店职业教育的教师团队建设

洛桑模式的成功离不开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无论是在传统的职业教学中,还是工学交替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洛桑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极高,第一,教师应是一线专业人才,且对教师在酒店这一行业中的从业时间和经验有一定要求。第二,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因为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只有具备理论研究能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理论输出。第三,教师必须具有现代化的视野,以丰富的实践经历和认知,引导学生在酒店行业中走得更远。

(五)利用数字化技术推动酒店职业教育的发展

第一,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更好地管理和组织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案例等。通过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呈现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运用更具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同时,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技术更方便地获取学习资源,如通过学习平台或在线课堂等方式获取课程内容。

第二,数字化技术可以帮助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更好地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和实用的学习体验。例如,通过数字化技术,教师可以构建虚拟实景的酒店环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学习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也可以更好地与行业内的专家和企业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加丰富和实用的教学内容。

(六)加强酒店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酒店行业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种背景下,酒店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尤为重要。

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通过与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进国外先进的酒店职业教育理念和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例如赴国外参加学习项目。

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与国外酒店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与跨国酒店集团或知名国际酒店品牌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酒店管理经验和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

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加强与国际酒店协会、行业组织的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参与国际酒店教育交流活动,了解国际酒店行业发展动态,推动酒店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酒店职业教育加强国际化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开阔学生的全球化视野,为酒店行业培养更多具备国际化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酒店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洛桑模式在酒店行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对我国当前的酒店职业教育实践来说,工学交替的形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教育中的一些缺口。

参考文献:

[1]吴宏业.产教融合背景下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模式分析与启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3).

[2]曾瑭,莫自苗.基于洛桑模式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以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4).

[3]孙华迪,陈笑言,魏华.“洛桑模式”对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启示[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8).

[4]吉园园.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及经验借鉴[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5).

[5]刘爱萍.从洛桑模式实践看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点[J].长江丛刊,2018(22).

[6]刘爱萍,李强.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与实践研究:以桂林旅游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观察,2017(23).

基金项目: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基于洛桑模式酒店职业教育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ZCZ060。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
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学生心理调适初探
价值工程(2016年35期)2017-01-23 20:23:59
工学交替模式下人文类课程实践与专业实训的融合研究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商业经济(2016年6期)2017-01-03 20:52:53
产学合作教育项目的构建、实施与评价研究
建立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服装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索
我校应电专业工学交替模式的比较研究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中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市场(2016年27期)2016-07-16 05:30:00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28期)2016-07-15 05: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