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工经济从业者的技能演进形态与职业教育应对

2023-09-22 20:23:50王淑芮
职业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

摘要:数字化技术改变了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催生了依托平台经济的零工就业群体。在智能数字化技术对工作任务形成补充与替代的影响下,零工劳动市场愈发显现职业岗位极化的发展趋势,重塑着劳动者的技能结构需求,继而对以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提a出新的要求。为应对这一新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需在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优化。

关键词:零工经济;技能结构;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3)09-0009-06

近年来,电商、外卖、打车等互联网平台相继出现,对社会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成为新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组织形式。伴随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快速拓展,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由此引发按需经济、共享经济等诸多新经济形态的出现,并且催生了一系列周期短、灵活性高的弹性工作,形成“零工”这一就业新形态。华南理工大学零工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数字化零工就业质量研究报告》指出:“2020年我国零工经济就业人员突破2亿,其中依赖互联网平台工作的零工人群超过8 000万。”[1]“零工经济”从业群体的不断壮大必将推动新一轮的劳动力市场变革,继而重塑企业管理者对人才的价值考量,折射出个体劳动者新的就业需求与职业能力倾向。因此,从技能型社会建设出发,完善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输出为价值旨归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机制,更新零工群体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素养,帮助其实现整体技能供给质量的提升以及特殊性行业技能的积累理应成为“零工就业”时代的重要研究方向。而就目前研究现状来看,鲜有基于职业教育视角多元化零工技能形成的培养机制与路径的系统性研究,故如何发挥职业教育面向零工时代就业支持作用的相关研究亟需加强。因此,本文通过梳理零工就业的劳动性质与就业趋势,分析零工劳动市场对就业者的技能结构需求,从而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的系统性应对措施。

一、 零工经济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零工经济”作为生产过程数字化变革下的新型劳动关系,只有将其置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予以研究,才能从理论上认识生产关系变化的原因以及新旧生产关系更替的依据。

(一)零工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数字化生产技术

伴随“互联网+”战略的制定与实施,数字化软硬件及其组成的信息基础设施系统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普遍使用的劳动工具,而“零工”的兴起也是数字化劳动资料对产业链研发和生产过程进行重塑继而催生大量商机的结果。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方面催生大量的电子类平台企业,如淘宝、阿里巴巴、1号店等;另一方面,通过劳动资料的数字化,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时空限制得以突破,集聚供求信息、客户资料等数据资源的平台企业也得以蓬勃发展。目前,国内外在各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零工经济平台已有不少,例如国内的滴滴出行、美团、饿了么,国外的Uber、Lyft、Postmates、Etsy等。这些平台皆需利用“互联网+”的网络服务所提供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数字云工具,进行功能结构各异的市场重组、工作安排、业务变化等,并在“协作消费”“个性化定制”等新兴生产方式下不断创造和获取价值。此外,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应用还促使劳动力资源的匹配速度和有效性得以提高。借助平台服务,劳动力供需双方能够以最少的时间和成本进行快速匹配,达成及时有效的用工协议,实现劳动力的临时性按需匹配[2],使得劳动者可以在线接单、灵活工作,既摆脱了传统的依赖固定雇主的全职就业模式,也不需要像传统的模式一样去注册公司并承担创业相应的成本与风险,这是零工从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3]。

(二)零工劳动的社会性质:数字化分工体系

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技术作为生产的物质基础,在推动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数字化演进过程中,必然也会影响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对于商品交易环节数据资源的垄断使得个体劳动者不得不依附于数字平台并融入其分工体系中实现价值连接,这也意味着数字化平台在社会分工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显现,社会分工领域被拓展至物理—网络的双重空间,即社会分工主体不仅作为物理世界的生物存在,同时也作为网络世界的“数字源”存在,成为相互赋能的“数字链条”节点,每个节点都是独立平等且相互依存的存在个体,遵循公平协作、互利共赢的基本价值准则[4]。因此,传统的劳资雇佣模式已转变为基于个体自身价值基础的合作模式,劳动者获利的大小取决于自身的人力资本价值,而不是资本的意志。诚然,在劳动关系动态化、弹性化的转变中,拥有较高人力资本价值的高技术、高素质劳动者可以通过不断的优化匹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取得个人成功。然而,基础性的低端零工从业者通常会以牺牲自身的工作条件、休息时间、安全保障为代价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其背后的原因有学者称之为“数字泰勒主义”[5],即在全方位、无死角的数字化分工精准计算下,劳动者的各项行为都可以成为数据采集点,基于对数据进行提炼、分析与优化形成新的算法模式,不断加强对劳动者劳动过程的规训與控制,而本身不具有人力资本提升空间的劳动者并没有能力与之对抗,只能被迫卷入此种约束与监督,在越买越多、越跑越快、在线时间越来越长的“数字流水线”上不断消解自身生产与休闲的边界,将自身自由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让渡给平台资本用于生产剩余价值。

二、零工劳动市场的技能结构与演进方向

如上所述,数字化时代的“零工”发展源于技术进步。通过变革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的结合方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改变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关系,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随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调整升级,劳动力市场所呈现的职业结构也必然发生相应变化。

(一)补充与替代:技能结构的需求变迁

美国经济学者大卫·奥特尔(David H. Autor)、法兰克·列维(Frank Levy)、理查德·莫尼恩(Richard J. Murnane)研究证实技术进步会对不同类型的工作任务产生补充与替代两种效应[6]:在执行需要灵活性、创造力、问题解决和复杂沟通的非常规任务方面,技术资本补充劳动力;在执行可以通过遵循明确规则来完成的常规认知和手工任务方面,技术资本替代劳动力;而技术进步对于从事非常规体力劳动(如门卫、个人护理、助理等)的工人的影响潜力是有限的,因为此类工作涉及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沟通交流等人类特有的技能。

1.工作任务升级:彰显高级认知技能的重要性

数字化时代,以互联网应用融合为主要推动力的技术变革是一种技能偏向型科技增长[7],主要依赖拥有“批判性思维”“决策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自我反思调整”等高阶认知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仅仅是有关事实性知识习得、再现、记忆、重复等较低层次的认知能力极容易被数字化智能设备所替代。因而,于零工市场而言,数字化投入与生产—消费过程的深度融合,不断催化传统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模式向个性化定制生产转变。如何更好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增强产品设计及其性能的独特性成为生产与供给的目标方向[8],由此在增加工作内容复杂性、提高工作任务社会化程度的基础上重塑了人力资本的角色需求: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技术人才能更多地从数字化技术催生的零工劳动市场中获取红利,比如咨询业、创意设计、艺术创作、编码分析等。

2.工作任务替代:突出非认知性技能的优势

“中間阶层”所从事的职业虽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这些工作通常不要求劳动者具备较高的自主创造能力,而只需执行程式化的操作流程[9]。相较于人工智能的运行速度和精确性,这部分工作中劳动者作为人的优势无法发挥。因此,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主要发生在处于中等技能水平的常规工作任务中,继而导致对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增加。在技术变革下,一部分并未拥有应对复杂劳动、驾驭智能设备等高端技能的中间阶层劳动者只能被迫选择从事技术难以复制的工作领域,即低技能端的非常规性零工工作(餐饮服务、个人护理、家政保洁)。虽然这类工作看似简单,但往往需要劳动者基于自身的常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需求等隐性知识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与被服务对象进行语言表达、灵活沟通、有效交流等互动,而这一系列非程序化的思维逻辑是智能机器无法理解与涉及的领域。因而,劳动者的非认知性技能,即在与人交往和参与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技能,如合作意识、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及社交能力等不能完全通过教育测度的人格特征[10],在数字化技术催生的零工劳动市场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二)岗位极化:职业形态的演进方向

技术进步效应减少了对常规性工作任务的劳动力需求。劳动经济学的大量研究发现,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出现职业极化现象,即中等技能劳动者的职业份额不断下降,而高等技能劳动者和低等技能劳动者的职业份额不断上升,不同技能水平劳动者的职业呈现U型分化趋势[11]。此种劳动力市场极化现象也在零工经济的职业结构中得以体现,在全球制造业退潮与服务业兴起的宏观背景下,涉及日常生活服务的驾乘、快递、外卖、保洁等劳动密集型领域吸纳了一批又一批从常规性工作岗位上被淘汰下来的工作人员,形成“零工就业”的巨大蓄水池,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零工市场劳动力的内部分化趋势,即基础性零工从业者表现出鲜明的“去技能化”特征[12],只能进入低端服务行业从事各种分散且缺乏长期保障的非正式工作;而高技能零工从业人员的人力资本价值则在数字化分工体系下愈发得到劳动力市场青睐,其自身也可以不断强化议价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相较于正规就业,零工就业具有临时性、项目性的特点,当某一项目完成,双方的劳动关系即告终结。因此,零工就业更为看重匹配的速率和质量,也必须进行高频次匹配,才能保证零工就业人员获得持续的收入。史蒂文·瓦拉斯(Steven Vallas)和朱丽叶·斯格尔(Juliet B.Schor)依据零工工作的技能与复杂性以及空间范围,将零工工作分为四类:低技能、本地性;高技能、本地性;低技能、全球性;高技能、全球性。参见图1。低技能零工就业更多受益于匹配速度,接单的数量与完成的速度直接成为衡量其收入的主要指标;而高技能零工就业更多受益于匹配质量,在匹配中不断优化的技能组合是其获取利益的途径,高技能、高素质的劳动者自身也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发展空间。因此,零工劳动市场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界限逐渐清晰,造成阶层矛盾与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三、 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零工经济发展加剧了劳动力市场极化的就业趋势,重塑了从业者的工作任务和技能需求。在此背景下,必须变革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劳动市场就业格局发展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式,强调学生非程序性认知技能、非认知性技能等综合素质的培育,以更好适应未来中等技能水平需求空心化的就业格局。

(一)明晰就业分化趋势,保证培养目标的灵活均衡

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类型属性得以确立和发展的价值所在,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首先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的逻辑起点,对于人才培养具有方向性、指导性的作用,职业教育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皆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来进行。然而,从现状来看,有关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规定与执行已成为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一贯将人才培养定位成“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标准、评价等方面一直模糊不清,使得大多数职业院校偏重于培养“工具人”,仅仅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视道德情感、价值态度等职业素养的提升[14]。在数字化平台催生的零工经济形态下,是否拥有高级认知技能与非认知性通用技能成为衡量人力资本价值的重要标准,职业教育也应根据零工经济发展的动态趋势,进一步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鉴于零工就业内部存在的分化趋势,职业院校作为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供给主体,一方面需在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强调高度复合型、创新性技术技能的培养标准,实现人才培养层次、规格的整体上移,以适应高端零工类型就业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需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语言表达、人际交流等非常规性、可迁移性工作能力的培育,为具有很大可能性从事基础性零工职业的学生奠定未来职业晋升所需的核心素养。零工经济市场中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标准促使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朝着灵活均衡的趋势发展,不同层级的职业院校必须依据自身的培养规格与层次制定符合零工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以满足劳动力市场内部就业结构的未来变化需求。

(二)紧密对接零工市场需求,增强专业设置的弹性化

专业是任一教育类型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单位,而职业教育作为与劳动力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专业设置、专业规模、专业建设、专业层次等必然应依据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及类型进行相关资源条件的调配组合,进而才有可能实现学生所学专业与产业发展需求的紧密对接。技术进步与全球化贸易分工的愈演愈烈,承载常规性工作任务的职业岗位在补充与替代效应之下不断消退,所对应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必然面临职业岗位急剧减少的就业困境,既造成大量培养资源、人力资源的浪费,又会影响相关专业的办学质量与效率,形成职业教育办学困境的恶性循环。这就意味着职业院校需尽可能掌握劳动市场的充分信息,把握数字化时代的职业替代规律,建立灵活、高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以纾解区域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变革对职业教育专业办学造成的冲击[15]。伴随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零工经济依托互联网平台和人们新的消费需求,许多新的职业形态与工作种类应运而生,成为引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急需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新业态、新职业的诞生与发展。因此,呼吁职业教育能够扩大服务目标和服务对象,尤其是将零工经济相关行业人才也视为技能型社会建设与劳动力培养的重要目标,并且及时分析和把握零工经济崛起背景下现代新型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科学预测其未来动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动态设置专业、调配资源。一方面,国家相关部门需对职业教育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市场行情预警机制与就业岗位前瞻性调研系统,督促职业院校尽早规划和调整专业设置,避免专业教育资源的浪费与学生就业发展机遇的错失。另一方面,专业开设、增补与撤销等决策的作出也需要综合考量学校师资、实训条件、生源情况等多种因素,循序渐进地予以推进,避免专业设置和调整的随意性。

(三)分层设计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提高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职业教育范畴的专业和课程皆是建立在社会职业需要之上的,且专业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上位统领,即要以专业建设规划引领课程设置、调整课程目标、明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的建设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课程体系[16]。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则是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内涵和关键,就课程内容而言,职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等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在零工市场职业极化趋势下理应依据自身的学生培养定位合理设计课程内容:承接零工经济领域高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任务的职业院校应采取“工作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性、复杂性的职业活动进行观察分析,确定个体在职业活动中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再依据学习价值调整工作程序,转化为易于学生接受和教师教学的课程内容;承接零工经济领域低技术技能岗位劳动力素质培育任务的职业院校并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等资源进行职业活动观察分析,而应更多考虑学生自身的特长优势、兴趣天赋等个性特征,依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增设高质量的多样性选修课程与通识课程,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开阔视野、拓展兴趣;此外,素质教育类课程、公民生活类课程、职业生涯和心理类课程的开设应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体系,在实践性、专业性、生活性等多元化课程内容整合与应用的基础上,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健全的人格,完善学生适应职业迁移的复合能力[17]。就课程结构而言,不同职业院校应根据自身课程内容的功能和主旨进行针对性模式设计。例如,如若职业院校遵循学生本位、素养导向的课程主旨,课程模式就应围绕技术素养养成进行统筹组织,尤其需要促进学生基础性认知思维能力、技术文化能力、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的形成;如若职业院校遵循能力本位和行动导向的课程主旨,课程模式就应围绕工作过程经验和行动能力的获得进行统筹组织,采取项目和过程结构化的课程序化结构策略;如若职业院校遵循学历导向和知识本位的课程主旨,课程模式就应围绕学生升学所需的扎实理论基础和高级认知能力进行统筹组织,采取文化基础、專业理论、专业实践三段式的课程结构[18]。

(四)创设真实教学情景,促进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

构建与多元化零工技能形成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仅仅调整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必须进一步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即采取与课程目标相符合的实践教学模式。零工经济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要采取以技术素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遵循建构主义、情境主义、多元智能、关键能力等学习理论,将学习者置于知识生产和能力显现的真实物理环境和文化情景之中,帮助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关键职业能力更有效地形成。鉴于零工就业具有临时性、项目性的特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引入大跨度的实用性职业项目,在真实项目流程的不断演练中培养学生适应零工就业环境的综合素养。再者,零工技能的具体培养实践中还应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加持,通过交互式的网络系统为学生创设更接近生产实际的实践教学情景,丰富项目学习的教学资源与途径。此外,未来零工市场的竞争必将愈来愈激烈,岗位与技能的变迁也将处于极大的不确定性之中,职业院校培养端也必须打破以往浮于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学生能力素养培养的扎实根基,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考察学生在各类场域(课堂教学、自主学习、企业实习、国际交流、家庭社区等)下的技能发展程度,尤其注重高级认知技能与具体社会行为技能等可以在不同工作岗位中转移使用的关键能力组合,例如可将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语言表达能力、交流沟通能力、抗压能力、心理调节能力等设为重点指标,不断给学生、家长、班主任、教师等主体实时反馈,以及时调控和矫正学生的学习,奠定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所需的核心素养,以此在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促成学生的全面均衡发展,强化学生应对未来工作世界不确定性的竞争资本。

四、 结语

灵活多样的零工模式适应了新经济多层次、多形式的发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低端就业问题,缓解了就业市场的压力,同时也为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如何引导学生在零工经济框架下更好地实现就业与创业,已然成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职业院校尤需厘清零工经济对未来劳动力知识、技能、素养等方面的新要求,以此变革自身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形式与评价标准。此外,鉴于零工经济行业生态中充斥着大量缺乏社会保障的低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理应承担更多的社会服务职能,将平台经济下的劳动者纳入自身体系,为其提供技能培训与职业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海江,魏昕,董韫韬.零工经济背景下工作与职业研究的新探索[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22(6):6-7.

[2]张珍.零工经济劳动过程与控制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21.

[3]莫怡青,李力行.零工经济对创业的影响——以外卖平台的兴起为例[J].管理世界,2022(2):31-45,3.

[4]陈盛兴,郭丰荣.数字平台形塑社会分工发展趋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6-08(05).

[5]李妍,韩志伟.数字资本主义的生成机制及基本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144-151.

[6]AUTOR D H, LEVY F, MURNANE R J. The Skill Content of Recent Technological Change: An Empirical Exploration[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3(4):1279-1333.

[7]王雅静.智能时代的技能形成与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中国远程教育,2022(5):9-17.

[8]许艳丽,余敏.新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定位与教育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1(8):9-15.

[9]吴文芳,刘洁.新技术变革时代“人”的变迁与社会法回应[J].学术月刊,2021(8):106-122.

[10]刘兰,任先平.工作任务视域下技能需求变迁与技能人才培养[J].成人教育,2021(3):71-76.

[11]ACEMOGLU D, AUTOR D. Skills, Tasks and Technologie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arnings[J]. In 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2011(12):1043-1171.

[12]罗峰.泛消费、去技能与再组织:互联网时代的基础性零工经济何以可能[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21(6):119-127.

[13]VALLAS S, SCHOR J B. What Do Platforms Do?  Understanding the Gig Economy[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20(1): 273-294.

[14]董世华,侯长林.现代职业人: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价值旨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185-192.

[15]丁晨.从适应到引领: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3):53-59.

[16]刘晓,石伟平.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89-92.

[17]姚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升级表征与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9(2):22-27.

[18]程宜康,吴倩.技术—教育—课程—高等技术(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739.

(责任编辑:杨在良)

Skills Evolution of Gig Economy Practitioners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ponse

WANG Shu-rui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1804, China)

Abstract: Digital technology changes the way of combining workers and labor materials,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changes the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gives birth to the gig employment group relying on the platform econom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ntelligent digital technology to supplement and replace work tasks, the gig labor market increasingly show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occupational polarization, reshaping the demand for workers' skill structure, and then putting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vocational education aimed at training technical talent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is new change, vocational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needs to be systematically adjusted and optimized in training objectives, professional structure,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gig economy; skill struc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作者簡介:王淑芮(1999—),女,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技术教育。

基金项目:201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德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应对‘工业4.0’的进程、举措、方向研究”(项目编号:BJA180104)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
法律视野下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对策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2:05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对汽车服务顾问人才的培养方式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1:21
浅谈职业学校商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49:45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分层导学提高解剖生理学复习的有效性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3:24:52
关于动作要素在职业技术学院体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39:41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8:03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2:02:09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职业(2016年10期)2016-10-20 21:57:21
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