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呈现与历史流变:新世纪国际纪录片中的中国形象

2023-09-22 06:23范高培
齐鲁艺苑 2023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

范高培

(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5;浙大城市学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15)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发展变化,给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越来越多地以“中国”冠名的热词,彰显出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不可否认,如今的中国已经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而在国际上的一举一动,亦不断引起外国媒体的解读和评判,中国的国际形象也日益受到全球关注。新世纪以来,“中国故事”成为国际纪录片关注的热门选题,一些国际主流媒体,制作和播出了大量关涉中国题材的纪录片,掀起了一股“中国影像”热潮,这些纪录片的题材范围,涵盖了中国的政治经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社会现实等方方面面,记录和评述着中国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对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这些国际纪录片究竟塑造了何种的中国形象?与中国形象的历史谱系相比,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本文主要选取新世纪以来国际主流电视媒体制作和播出的中国题材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简要评述“他者”视角下中国形象的视觉呈现与历史变化。

一、类型呈现:内在叙事规范与一致性表达的四个维度

“形象是某种掺杂着知识与想象的表述或话语,西方的中国形象是西方文化构筑的关于‘他者’的话语系统。”[1]在中西交往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种话语系统为不同的文本提供,用以表述中国的词汇、意象和各种修辞技巧,以某种似是而非的“真理性”,左右着特定时代西方关于中国的“看法”与“说法”,从而使得中国形象不断地被标签化、固定化、模式化。而某种类型化的中国形象一旦形成,别的文本便会相互参照、重复表述、强化类型。[2]新世纪以来,数量庞大的国际纪录片,建构了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中国形象。不同国家和地区制作的纪录片相互参照、对应、协作,共同参与了类型化中国形象生产与传播行动。通过对题材内容、叙事模式以及视听语言的本体分析,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四个维度,归纳了新世纪国际纪录片里中国形象的类型特征。

(一)政治形象:“异类的共产中国”

一直以来,西方媒体在报导国际新闻时总是倾向于追踪“越轨”事件,这种聚焦“越轨”的报导方式本身,构成了西方所标榜的新闻价值。这里的“越轨”,主要是指与西方“现代性”规范——包括法制、民主和人权在内的人文主义现代性——相悖的价值体系。[3](P107-108)在冷战年代,西方世界对中国充满了敌视与恐惧。如今,冷战虽已结束,但冷战思维仍未偃旗息鼓。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常常围绕中国的民主法制、人权自由、政治经济体制等议题,来强调中西之“异”,进行否定和排斥,这已经成为西方涉华报道的主体叙事模式。

“在电视节目生产过程中,节目制作人员不可避免地会把广播机构和自身的意识形态以及思想观念融入节目制作中,广播机构最终只对政权负责,节目编排内容最终受制于主导意识形态。”[4](P206)许多涉华纪录片往往是配合同时期新闻舆论的议程设置而制作的,不仅复制新闻报道的议题框架和话语体系,观点立场都与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保持高度一致。举例而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前夕,部分西方媒体曾围绕奥运会发表了一系列的反华言论,给北京奥运会营造了不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其中就有两部典型的纪录片:《中国崛起》(ChinaRise)与《内视中国》(ChinaInside),前者是由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德国电视二台(ZDF)、美国《纽约时报》、探索频道等新闻媒体联合摄制的专题纪录片,摄制完成后于2006年,在加拿大、法国、德国、美国等国家的电视媒体播出;后者是由美国公共电视网(PBS)于2007年制作播出的四集纪录片,后来也在BBC播出。这两部片子从内容到手法高度雷同,内容都聚焦政治体制、共产党、人权、言论自由等政治议题;在叙事策略上,都采用了“主题先行”的思路,即带着预设立场到中国去寻找大量的“事实”证据来自圆其说,并且依赖“上帝之音”的画外音解说、“证言式采访”以及“证据式剪辑”来诱导观众去接受影片中的观点;另外,在关键的话语评价层面上,则频繁使用负面词汇,来描述和定义中国的政治现实,从而表达对中国的批评、质疑和否定。

无独有偶,在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包括BBC在内的欧美主流媒体,相继制作了疫情题材的涉华纪录片,再次借疫情对中国的政治体制、人权、言论自由等议题进行负面聚焦。尽管时代和话题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些纪录片在叙述立场和话语评价等方面,同上述纪录片依然保持着一致性,均采用负面的解读框架,选择性地忽略武汉“封城”抗疫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中国防疫所取得的成功,通过意识形态话语不断建构“武汉是世界疫情来源”“中国政府隐瞒疫情信息”等负面话语,以舆论伤害的手段与方法,试图抹黑与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

总体而言,许多西方涉华纪录片在表现中国的政治现实时,总是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往往带着预设的立场,来中国寻找所谓的“证据”,且负面内容居多。由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差异,西方看待中国的定型化思维和观念体系,短时期内将很难改变,中国的政治形象,仍将局限在以“越轨”为特征的负面框架内。

(二)经济形象:“矛盾的世界经济体”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已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崛起”,是过去40多年时间里,中国留给世界最深刻的印象。然而,在许多国际纪录片中,中国的经济形象远非“崛起”一词可以简单概括,正如有学者指出:“经济的持续增长一方面昭示了所谓的‘中国速度’和‘中国世纪’的价值表达,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机遇和威胁的并置。”[5](P3)实际上,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上一直流行着两种舆论:“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这两种论调,在许多国际纪录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呈现。具体而言,国际纪录片对中国经济形象的建构,主要集中在四种显见的主题上:中国经济的“崛起”、社会现实的“变革”、中国资本的“威胁”、中国经济的“崩溃”。

1.中国经济的“崛起”

在表现中国的现代化成就方面,以《超级中国》《运行中国》《智慧中国》《中国:变革故事》等为代表的纪录片,通过详尽权威的数据、多元化的叙述视角和丰富的影像修辞手段,以一种“非西方”的国际视角,塑造了现代化的中国形象。在选题上,这些影片将镜头对准中国经济最新的发展现实,包括被称作“新四大发明”的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用客观的事实、数据和生动的人物故事,集中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与科技创新。在视觉呈现上,这些影片都非常注重镜头的审美性,大量运用航拍、运动摄影及延时摄影,丰富的拍摄手法,构建出一系列快速流动、时尚华丽的影像,成为现代化中国形象的一种视觉隐喻。

2.社会现实的“变革”

在表现中国经济崛起的同时,许多纪录片也记录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冲突和问题,塑造了“变革”的中国形象。比较典型的如NHK制作的《激流中国》《中国力量》《巨龙中国》,这三部特别策划的系列纪录片,在选题上基本涵盖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热点问题:女性的权益地位、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与农民工、网络消费、民间金融借贷等,这些议题紧贴当下中国现实的变化,精准地捕捉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所隐藏的社会问题隐忧。除此之外,欧美国家也有许多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作品,比如:《內视中国》《中国崛起》《列国图志:中国》《中国的秘密》《驾车游中国》《沿着长江岸边走》等。不可否认,这些纪录片中所讲述的社会现实矛盾问题,在当下中国都有着真实的存在基础,但不同国家制作的纪录片,对待中国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却存在细微的差异。以BBC为代表的欧美纪录片,对中国现实的表现,更多是一种“走马观花”式的印象呈现,而且时常夹杂意识形态偏见,并发表许多负面的主观论断与评价。而NHK的纪录片,多采用“观察式”的制作模式,长期深入地跟踪拍摄普通中国人的生活,关注社会问题背后个体的命运与情感,同时对中国复杂的现实背景,也有较为全面和深入的分析,并不轻易做出是非评判。

3.中国资本的“威胁”

随着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程度加深,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活动,也成为许多国外纪录片重点关注的议题。其中典型的作品有《中国人要来了》《超级中国》《中国力量》,这三部来自不同国家的纪录片的总体论调基本一致,都认同“中国强大的资本实力,正在改变和左右着世界的发展”的基本观点,但在叙事立场上,却呈现出褒贬不一的混杂态度。BBC的《中国人要来了》,在议题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都体现出其对西方主流话语的认同和维护,影片采用负面框架来解读中非经贸合作,错误地认为中国在非洲所造成了负面影响,并暗示中国经济的崛起对世界是一种“潜在的威胁”,显示了与“中国威胁论”的话语共谋。KBS(韩国广播公司)的《超级中国》,在“过度修辞”的背后,表达了一种警惕,该片通过大量数据和各种视听修辞手段极度夸大中国经济的影响力,试图以此引发韩国国民对于强大邻国——中国的警惕意识。NHK的《中国力量》,除了讲述个体故事,也给出了大量的时代背景信息和专业政策解读,用更为全面的视角,对中国的海外贸易,进行了冷静客观的报道。

4.中国经济的“崩溃”

此外,还有个别西方媒体机构制作的纪录片,聚焦中国经济领域内存在的负面问题,刻意渲染和塑造中国经济的“崩溃”形象。这方面比较典型的有《中国是如何愚弄世界的》和《中国:摇晃的巨人》。前者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是一种假象,后者则用“摇晃的巨人”隐喻中国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在价值立场上,两部作品依然是以西方话语为主导的单向度解读,明显偏向于维护西方的意识形态和经济利益。在视觉表达上,两部作品也运用了相似的影像修辞手段,手持拍摄、镜头摇摇晃晃,还刻意拍摄了许多杂乱的集市、简陋的巷道以及街道,并且用长焦镜头凸显和聚焦其中脏乱差的局部环境,这些修辞手段,都是意图营造“不稳定、摇晃、无序”的感觉,以此隐喻中国经济陷入危机,即将“崩溃”。

总体而言,在新世纪的国外纪录片中,既可以看到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也能看到变革背景下的中国社会中所隐藏的种种社会矛盾与问题。中国在经济层面被塑造成为一个问题与成就同在的“矛盾构成体”,呈现出“强大而不确定”的特征。

(三)历史文化形象:“祛魅的中华文明”

在历史文化方面,国际纪录片里的中国形象总体是美好的,相较于历史上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化进行“神秘化”与“异质化”的建构和想象,新世纪国外纪录片所构建的中华文明形象,正试图远离那种单调肤浅的刻板印象,纪录片的真实在场性,消除了由地理距离产生的异域想象,中华文明的神秘面纱逐渐被掀开,进而被赋予了新的形象内涵。

1.中国历史的解谜

中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新世纪后,有许多国外纪录片讲述中国历史知识,透过历史事件来阐释中华文化。《中华文明之谜》《中华的故事》《星空瞰华夏》等纪录片,秉持科学、严谨的理性态度,去探究中国的历史发展,体现出对中华文明的崇敬与尊重。这些纪录片在叙事手法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将中华文明视为一种“谜题”,然后采用“设谜—解谜”的方式来组织叙事,有的是在文化学者的主持带领下,有的则是运用探险家的视角,去探究和解读中国历史的发展。在对历史的考证上,许多纪录片拍摄了大量的历史遗址与文物,并且采用最新、最权威的学术研究成果,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在视觉层面,《中国文明之谜》《星空瞰华夏》等片引入了卫星遥感成像、CG动画等现代科技结合情景再现的多元手段,来还原历史现场,这些丰富直观的视觉影像,再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既尊重中国的历史事实,又满足了受众的审美需求。

2.“中国情调”的祛魅

“中国情调”源自于16、17 世纪欧洲上流社会对“中国风格”事物的追慕与迷恋,但欧洲人在当时不一定完全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真谛,更多只是追求异国情调的一种肤浅表现。新世纪后,有大量国外纪录片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样式,通过科普文化知识、生活化的视角与真实的体验等方式祛除历史上延续下来的“神秘”印象和种种迷思,比如《中国文化之旅》《中国新年》《中国艺术》《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等。这些纪录片将焦点对准普通的中国人,通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来展现仍然“活”在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正如《中华的故事》的主持人迈克尔·伍德所说:“我要拍的是活着的历史,故事的主角是现在的中国人,是他们的耐心和他们的创造力。”[6]在叙事策略上,这些作品基本都采用“行旅—体验”式的拍摄手法,即通过主持人带领观众去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过程中,这些主持人会与观众分享个人的情绪和感受,通过真情实感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总体而言,这些纪录片没有停留在对异域风情的展示和观看上,而是采用文化融合的叙事视角,强调中西文化的共性,用平等对话的态度,去欣赏和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自然地理形象:“异域奇观”

作为世界上自然地理环境最为广阔复杂的国家之一,中国独特的自然景观是国外纪录片所热衷拍摄的题材。进入新世纪后,关涉中国自然地理主题的纪录片作品越来越多,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如《美丽中国》《鸟瞰中国》《寰行中国》《中国边疆》《长江天地大纪行》《中国黄河源之旅》等。在节目的选题上,从神秘奇特的自然景观,到鲜为人知的动植物世界,再到遗世独立的民族风俗,丰富的内容呈现,不仅客观反映了中国拥有多样原生态资源的事实,也凸显了中国的原始性、奇特性和神秘性。在视觉呈现上,通过各种新奇视角以及多样化的视听手段打造所谓的视觉“强奇观”,比如《美丽中国》大量运用超高速摄影、延时摄影、水下摄影、红外摄影等拍摄手法,向观众展示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凭借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系列景象;《鸟瞰中国》首次通过大规模地航拍,对中国进行了一次极致化的展示,影片凭借全新的“鸟瞰”视野来讲述和展现中国,不仅刷新了中国观众对自己国家的印象,同时也让世界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知。此外,部分纪录片如《美丽中国》《中国边疆》,对于中国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生态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揭示和批评。

总的来看,中国作为“异域景观”的形象,已不再是历史上西方所虚构的乌托邦幻象,而是面临着许多自然环境问题和挑战的实质存在,从而具备了更多的现实性和真实性。在奇观化的影像背后,许多国际纪录片的叙述视角,已不再是对“原始”文化的猎奇式窥探,而更多是带着好奇的态度,对中国进行探索,由此显示出国外对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依然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还有赞叹与向往之情。

二、历史流变:时空观念体系中的谱系考察

中国形象是在历史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观念体系,具有空间的扩散性和时间的延续性。中国形象的类型化呈现,显示了其在空间上的扩散性,对于特定时代中国形象的分析,还要关注其在时间上的延续性。因此,想要了解中国形象的历时性变化,就必须在历史谱系中考察,通过纵向比较,去发现中国形象存在哪些历时性的变化。

(一) 历史刻板形象的延续

尽管不同时代的西方中国形象有不同的特征,但总有一些“套话性”“原型性”的基本质素,是跨越时代的断裂延续下来的。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定型化”的观念,慢慢就成为一种无意识传播的共同想象,从而将中国形象固定在有限的意义中。在新世纪的国际纪录片中,仍有不少历史刻板形象的延续,比如:政治方面的“威权”形象、经济方面的“威胁”形象、社会现实方面的“动荡”形象、人文地理方面的“神秘异域风情”形象等等。尤其是政治形象,许多国外纪录片在表现中国政治现实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手法”,议题基本离不开民主制度、贪腐问题、人权、新闻与言论自由、民族宗教等,视觉呈现上往往选择天安门、武警、军队、国旗国徽等符号化的场景,并且习惯用“窥视”的视角,来凸显其“危险”,以此来作为中国政治的视觉隐喻。

刻板形象不仅仅是一套词汇、符号、表述,它更隐含了一种定型化的思维模式与观念体系,并非简单的能指,而是历史积累而成的种种“迷思”。随着时代变迁及政治文化环境的改变,外在的符号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内在的文化心理却很难更改。因此,当旧的刻板形象消失,新的刻板形象会接着出现。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扩大,中西之间的对话合作增多,一些关于中国的历史刻板形象逐渐减少,但与此同时,一些新的刻板形象正在形成,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现实问题上,比如:“无序发展”“破坏环境”“贫富悬殊”“不遵守规则”等等。这些新的议题在BBC的纪录片《驾车游中国》《中国人要来了》《中国的秘密》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刻板形象会妨碍文化交流,对于中国而言,长期被刻板形象包围会造成文化不自信,而且在西方主导的话语体系下,这些刻板印象会不断地被复制,继而在其他文化地区传播,在国际上形成不利于中国的舆论氛围。

(二)旧观念体系支配下的混杂呈现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些新的变化在许多国际纪录片中得到了呈现。不少纪录片聚焦中国的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网络直播、电子竞技等新兴领域故事,帮助国外观众了解中国当下最新的发展动态和社会面貌。题材内容的拓展,固然丰富了当代中国形象,但是许多纪录片依然沿袭旧的观念思维,来解读和评判中国的新变化,这种“旧瓶装新酒”的方式,仍停留在表象捕捉层面,并未建构出中国形象的新内涵。

在BBC制作的《中国创造》《中国的秘密》《驾车游中国》等片中,都不同程度地展示了旧观念所支配下的新形象,比如《中国创造》在展示中国新兴科技的过程中,不时地导入政治议题,批评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策,暗讽“中国创造”意味着“中国不再是只会复制他人劳动成果,并将之批量生产的国度了”;《驾车游中国》展示了中国中产家庭的财富及教育观念,但不忘站在西方“人权和自由”的价值立场上,来批评中国的生育政策;《中国的秘密》关注中国新一代年轻人的生存状态与思想问题,不断影射“中国政府对思想自由的压制”。不可否认,这些纪录片真实记录和呈现了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新发展、新面孔、新形象,但在深层次上依然流露出对于中国未来的怀疑和不看好态度,因而,这些看似崭新的形象,并未给中国的国际形象带来太多正面积极的改变。

(三)多维视角下的积极转向

长期以来,许多国际新闻媒体对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问题,总是抱有极大的热情,而对于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却往往吝于正面表现。近些年,有许多国际纪录片聚焦中国当下的发展现实,从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对中国取得的现代化成就展开了细致深入的解读,并塑造了一系列崭新且具有正面意义的中国形象。

在现代化发展方面,《运行中国》《智慧中国》《畅想中国》从不同角度向世界介绍中国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正面展示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历史文化方面,《中国新年》《中国的宝藏》等片,以文化融合的视角,表现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塑造了与西方现代文化相融合的、自由开放的中国文化形象。在社会现实方面,《做客中国》用国际化视野讲述中国脱贫故事,以国际主持人的第一视角,观察与体验“精准扶贫”政策带给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运行中国》《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不仅对中国复杂的民生问题进行了解读和探讨,还直言不讳地揭示了中国的环境污染、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通过今昔对比,对中国问题的历史背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和讨论,呈现了中国政府努力解决问题的举措以及改善现状的愿景。

总的来看,有越来越多的国际纪录片,开始摒弃意识形态偏见和“先入为主”的预设立场,力图通过详尽权威的数据、多元化的叙述视角和丰富的影像修辞手段,塑造并传播现代化的中国形象,这不仅为中国形象的历史谱系带来了积极正面的转向,也预示着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进入多维建构的新时代。

结语:“中国影像潮”的开放多元讲述

1784年,赫尔德在写作《人类历史哲学的观念》时曾经抱怨道:“糟糕的是人们最终还是无法寻得一条既不美化又不丑化中国的中间途径,无法找到一条真正真实的大道。”[7](P81-92)就在赫尔德抱怨的年代,曾风靡欧洲社会一个世纪的“中国潮”逐渐退去,从此之后,西方建构的中国形象急剧转向负面。但那时没人会想到200多年后世界上会出现一种新的“中国潮”,准确地说是“中国影像潮”,尽管两次浪潮的形式内涵大不相同,但世界对中国的热情没有变。200多年过去了,人们未必找到了那条“真正真实”描绘中国的大道,但就新世纪国外纪录片里所呈现的中国形象而言,现实情况已不再如赫尔德所说得那么糟糕,越来越多的国际纪录片,开始采用开放和多元的视角,来讲述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为中国故事带来了新的表达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国外观众,对中国产生新的认识,中国整体形象变得比过往时期更加光明。这是中国现实层面发展进步的真实体现,同时也与中国改善自我形象的努力密不可分。

中国形象的背后交织着历史渊流、国际关系、经济利益、文化差异等多重因素,描绘一种绝对客观、既符合中国人自己的期待,又有全世界眼光的中国形象,不亚于蜀道之难,正如张同道教授所言:“现实中国对于西方是一个持久的谜:蓬勃的经济发展与独特的东方文化以及传统与现代杂糅的复合关系。因此,单从一个剖面对中国进行整体判断是艰难的,不管赞美还是批判都显得想象大于思考。”[8]随着全球媒介环境的演变以及国际传播秩序的变化,中国已不再是单纯等待被建构和言说的对象,未来世界对中国形象单一纬度的建构视角,将很难被接受,多维度的建构实践以及合作与对话的立场态度,将是未来中国形象塑造的主流趋势。

猜你喜欢
纪录片
超赞的自然纪录片
ROUGH CUT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Simplicity Is More Worthy of Pursuit
纪录片之页
时尚纪录片的生意经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聚焦《歌剧院》:新纪录片讲述大都会搬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