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对新时代美育体系建构的启示

2023-09-22 06:23
齐鲁艺苑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文艺美育

王 伟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00)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自强自信,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目标任务。关于这一目标任务的相关重要论述接续了习近平十八大以来对文艺工作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中国当代社会文艺发展与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道路。习近平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和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建设的最新成果,它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乐教、诗教等美育思想,并从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问题出发,对美育的目的、内容以及作为美育施教者的文艺工作者的职责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清晰的阐释,对我国新时代美育体系的建构具有明确的指导性意义。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中国传统乐教、诗教思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1](P42-4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首先是培养时代新人,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就提到过文艺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功能:“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2]“文”可以说是文学艺术的总称,“化”即施行教化,“育”即培养、教化年轻人使其向善。“以文化人”等重要论述是对中国传统诗教、乐教观念的继承和发展。

自先秦时期,中国就有礼乐教化传统。《尚书》记载了舜帝实施乐教的情形:“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3](P19)舜帝让夔掌管乐,用乐教导年轻人,乐教的功能甚至被推到“神人以和”的神圣高度。周公制礼作乐,使人文教化传统继续发扬光大。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事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古老的礼乐制度走向瓦解。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力图恢复礼乐制度,建立起系统的礼乐教化理论。从古代典籍来看,中国古人很早就有礼乐意识和制度建构,但真正形成礼乐教化理论体系要归功于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学说。

儒家的礼乐教化理论以及相关的乐教、诗教观念特别看重艺术与审美的社会功能。孔子认为社会需要和谐统一,但这种和谐统一要建立在人性自觉的基础之上,要用礼乐教化的方式去感化、培养社会中的个人。在他看来,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和意志,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增加人的认识,有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因此他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4](P99)。诗、礼、乐被看成是培养个体的道德和完美人格的主要手段和形式。个体的道德与人格修养提高了,社会也就会和谐稳定。中国古代的“礼”是需要肢体动作完成的,人们习礼就如同在舞蹈一样,通过肢体动作的训练去实践和体验道德行为和道德情感,反复训练礼所规定的肢体动作会让人形成道德习惯和情操,人由此才能立身行事于社会。关于儒家乐教思想,儒家典籍《乐记》表述得最为完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5](P483)古代圣贤重视乐教就在于具有美之形式和善之内容的“乐”可以轻而易举地感染、陶冶人的心灵,使人具有平易、正直、慈爱、体谅等高尚的道德品质。个体构成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个个体都具有了高尚的品质和素养,那么社会的和谐统一局面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达成。因此,乐被视为安邦治国的基本手段之一:“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6](P476)

《乐记》虽然重视乐的社会功用,但并非简单片面地把乐视为伦理教化的工具与政治统治的附庸,它强调乐与人的情感的紧密关系,“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7](P501)这意味着乐教首先是一种情感教育。《乐记》并不完全否定人欲,只是要求通过礼乐教化使人的欲望得以节制,使人的情感受到引导和塑造。当然,乐与礼的教化功能是有根本区别的。礼使人们保持恭敬庄重的行为举止,是从外部来规范人们的身体动作。乐的作用是治心,它不是强制性地从外部给人以规训,而是潜移默化地从内部促使人们的情感、精神发生自然而然的变化。

《乐记》从两个角度论及乐与情感的联系,一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一是从欣赏主体的角度。从创作的角度看,乐是人之内心情感的表现,“唯乐不可以为伪。”[8](P487)归根结底,艺术家要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创作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伪装,艺术家的个性与品格决定着他所适合的创作风格。从欣赏角度看,艺术作品的形式、媒介等与欣赏主体的情感之间存在着内外相应、同类相动的关系。作为欣赏者的民众生来就有感情和认知能力,但其感情的外现如喜怒哀乐等并没有常态,主体感受到外物,心灵才会做出反应。欣赏主体因受到不同艺术作品的影响而引起与之相对应的不同感情,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状态。

儒家的目标是要建构一个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因此格外重视以什么样的文艺作品去感染、教化民众。今天的中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需要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状况和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乐教与诗教思想,通过审美教育之途“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巩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二、新时代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9](P43-45)等方面来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以来的系列讲话中就不断提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当代人的历史使命,并阐明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国文化的繁荣兴盛,离不开中国文艺的复兴。“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0](P40)

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全球化背景下,在多元文化与思想的交融、碰撞过程中,中国社会出现了价值观缺失、真善美标准混乱无序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严重阻碍。要解决文化与精神领域的问题,必然需要依靠文艺审美的方式,依靠审美教育。

现代美育概念由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席勒在其论著《审美教育书简》中首次提出。早在古希腊时期,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就提出了要通过文学艺术培养城邦保卫者的心灵。“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11](P107)席勒在18世纪提出审美教育这一概念,目的是为了解决德国社会所面临的政治问题。在他看来,当时的德国社会集中了人类堕落的两个极端:粗野和懒散。“在为数众多的下层阶级,我们看到的是粗野的,无法无天的冲动,在市民秩序的约束解除之后这些冲动摆脱了羁绊,以无法控制的狂暴急于得到兽性的满足。……另一方面,文明阶级则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12](P25)席勒指出,落后的德国要想成为理性、自由的国家,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性完整的公民,完成这一任务的途径就是美育。人们只有依靠美,才能恢复人性的完整,从而建成理想的国家。“人们在经验中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必须假道美学问题,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13](P14)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表明他们希望文学艺术能够起到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作用。他们高度赞扬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马克思认为巴尔扎克深刻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关系,对资产阶级的贪婪也做了透彻研究。恩格斯指出,巴尔扎克在其代表作《人间喜剧》里“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14](P683)。他们也都喜欢英国诗人拜伦、雪莱等充满激情和战斗精神的诗歌作品,“雪莱,天才的预言家和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今社会的拜伦,他们的读者大多数也是工人;资产者所读的只是经过阉割并使之适合于今天的伪善道德的版本即所谓‘家庭版’”[15](P135-13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革命文艺要更好地协助革命工作,“借以打倒我们民族的敌人,完成民族解放的任务”[16](P847)。毛泽东的这一论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道路。习近平自十八大以来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建设的最新成果,这些论述在准确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等时代特征的基础上,为新时代美育指明了根本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时代美育体系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跟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席勒所面对的18世纪的德国社会问题大不相同,当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社会也不同于无产阶级革命前辈们所面对的历史境况。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就已经指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7](P11)。中国梦首先是中国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梦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总体上已经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但美好生活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还要有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我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严重不平衡。新时代美育的目标任务就是要利用文艺来铸造新时代所需要的中国精神,启迪国人思想、陶冶国人心灵,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时代新人,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新时代美育的施教内容

儒家典籍《乐记》对以什么样的乐来实施教化有着慎重细致的规定。为了防止出现“强者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的“大乱之道”[18](P475),那些放纵无度的郑卫之音、桑间濮上之音是不能被当作乐教之内容的。“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声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19](P501)只有那些既有美的艺术形式又能够移风易俗、感人向善的雅颂之乐才能成为乐教的内容材料。

新时代美育的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什么样的施教内容能达成这一最终目的呢?习近平在文化建设重要论述中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界定。

第一,人类文明史上的文艺经典作品是美育施教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弗·梅林曾经指出,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将经典文艺作品当作一种精神上的慰藉,“他所爱好的文学家都是伟大的世界诗人,他们的作品也都反映着整个时代,如埃斯库罗斯、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和歌德。据拉法格说,马克思每年都要把埃斯库罗斯的原著读一遍。他始终是古希腊作家的忠实读者,而他恨不得把当时那些教唆工人去反对古典文化的卑鄙的小人挥鞭赶出学术的殿堂”[20](P334)。

人类历史上代代传承的经典文艺作品是全人类共享的审美宝藏,在思想内涵与审美形式上具有时空超越性。“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21]习近平从自身的审美体验出发列举了世界上不同文明中产生的艺术经典,它们都是滋养丰富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化食粮。他从自己年轻时阅读俄罗斯、法国和德国文艺作品的经验深刻体会到,文学艺术对年轻人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能够让年轻人从审美体验中悟出生活的真谛。年轻人能够通过欣赏外来优秀文艺作品来达到开阔眼界、丰富心灵、启迪心智等目的,更好地认识世界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习近平尤其强调了中国为人类文明历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从中国古代的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到现当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聂耳、冼星海、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等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中国各少数民族的经典作品,它们组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灿烂的文艺历史星河,是世界审美宝藏中的重要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文艺经典作品更是新时代美育的重要资源。中国古代文艺经典一直有文以载道的传统。“文以载道”之“道”实际上就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哲学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22]古代文艺创作者们以托物言志、寓理于情的手法运用各类文艺形式创作出意境深远的作品,让人在生动的审美体验中深刻领悟到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以及伦理道德规范,能够让人们通过美的体验提高审美能力,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论述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时说:“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23](P706-708)习近平从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出发,也明确提到了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4]这一论述也为新时代美育的内容选择与施教方法提供了基本原则和应当把握的尺度。

第二,新时代美育体系需要繁荣发展的社会主义文艺。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并产生符合该时代精神特征的文艺作品。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断缩小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25](P45)中国当代文艺创作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创造出既具有中华民族风格,又能够展现时代新风新貌的社会主义文艺杰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社会如果缺少了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会像一盘散沙,无法凝聚向前奋进的力量,因此,中国当代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文艺工作者要以当代社会实践为基础,积极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文艺要积极反映当代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和劳动实践,塑造典型人物,描写他们的真实感情。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要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式和原则,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所提出的“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26](P683)。

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需要解决好倾向性和真实性的问题。恩格斯在1885年11月26日给敏·考茨基的信中写到:“我决不反对倾向诗本身。……可是我认为,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而无需特别把它指点出来;同时我认为,作家不必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的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恒性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有时并没有明确地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27](P673-674)只有真正理解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对文艺创作之倾向性和真实性的辩证阐释,才能够辨明何为真正反映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文艺杰作,才能避免文艺创作陷入“主题先行”、概念化、公式化等误区。现实生活中总是光明和黑暗并存,这就需要文艺工作者要对生活素材进行判断,不做悲观者、观望者和抱怨者。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如何处理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问题:“要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应该坚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28]习近平的这一论述继承和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现实主义创作思想,对于当下中国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另外,习近平指出,对年轻人喜欢的流行文化、通俗艺术以及受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影响而出现的新的文艺类型等应当采取开放和欢迎的态度。年轻人是新时代美育主要的受教群体。学校艺术课堂、美术馆、图书馆、音乐厅、剧院等特定场所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欣赏经典文艺作品的空间,但在日常生活中,年轻人更多接触的是由大众媒介传播的流行文化产品,也更容易受到流行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新时代美育体系的建构不能忽视当代流行文化的美育功能,优秀的流行文化作品同样可以成为新时代美育的内容材料。“只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这就是优秀作品。”[29]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时代新风新貌的作品即是优秀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能够让受众在审美体验中净化心灵、丰富情感、启迪智慧,凝心聚力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四、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美育体系中的职责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30]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和职责:“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31](P43)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美育体系中承担着美育施教者的角色,为以年轻人为主的美育受教群体提供美育内容和材料,因此,德艺双馨、德才兼备是对文艺工作者的必然要求。

(一)文艺工作者之“德”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对我国文艺工作者之“德”提出高标准的规范要求。我国传统文化特别看重文艺创作者的道德修养,《乐记》甚至用“德成而上,艺成而下”[32](P491)来强调有德者的崇高地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提出了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和态度问题,提醒文艺工作者要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歌颂人民群众的劳动和斗争,鼓舞人民群众不断前进。[33](P849)

新时代美育对文艺工作者之“德”要求既包括政治立场和思想方面,也包括个人道德修养方面。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34]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职业操守,敢于“铁肩担道义”,能够处理好义与利的关系,“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35]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抵制错误的思想倾向,抵制低级趣味,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这样才能创作出有着正确价值导向和美好情感的作品,给人以向善向上的引导。

(二)文艺工作者之“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为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和生产提供了充分保障,“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出总体性要求。

毛泽东于1956年提出的“双百”方针一直是党和国家发展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双百方针”的目的就是要保护文艺创作和文化生产的创新性和创造活力。新时代迫切呼唤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伟大作品,并为文艺创作和生产提供充分保障。习近平强调,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要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政治上充分信任,创作上热情支持,营造有利于文艺创作的良好环境”[36],文艺工作与科学、经济等社会实践活动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特性,不能以统一化和量化等标准来对其进行衡量和限制。在坚持文艺创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前提下,文化管理部门要积极保障文艺创作的自由宽松环境,充分激发文艺工作者的创造活力和文化创新能力,不断创作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艺精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对文艺工作者来说,保持文艺创造力和创新性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入手。首先,“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37]。文艺工作者要从现实生活出发,深入观察和体验现实生活,仔细倾听人民心声,领悟生活本质,才能把握好时代脉搏,深刻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规律。其次,文艺工作者要把握好作品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有机统一。马克思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提到过“莎士比亚化”和“席勒式”两个概念,他在信中给拉萨尔写道:“你就得更加莎士比亚化,而我认为,你的最大缺点就是席勒式地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38](P554-555)习近平也要求创作者要“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39]。文艺创作要避免陷入概念化、公式化、口号化等创作误区,要达到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美学的和历史的统一。第三,文艺工作者要在创作上不断拓展题材,革新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手法,并充分运用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新的文艺形式进行创作。

总之,作为新时代美育的施教者,文艺工作者要做到崇德尚艺、德艺周厚。真正的文艺名家既要有高尚美好的品行,也要有周洽笃厚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新时代的经典作品,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才能真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40](P45)。

结语

习近平在2018年教师节前夕写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强调了美育的重要意义:“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41]美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这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严重影响我国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进而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另外,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美育的内容和方法、美育实践途径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的阐明和完善。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美育体系建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明确的方向指引。新时代美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也必然会完成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文艺美育
1942,文艺之春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文艺范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