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鹏,裴东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a.设计艺术学院;b.学报编辑部,济南,250103)
自1919年德国包豪斯成立以来,实用简约主义推动着当代营造以标准化为主要导向的全球化进程。随着AI智能技术不断发展,更进一步导致地域性文化逐渐褪色。传统营造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精神内核的总结与明确,才能使得中式传统营造文化在当代不流于表面符号化。传统建筑营造文化是地域综合文化的主要载体和表现形式,由本土性的伦理人文、建造工艺、天象地理、民俗民情等多方面元素共同影响而形成。儒家思想是汉文化地区的主体文化思想,因此汉文化地区建筑营造文化的形成受到儒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中和”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本质精神,数千年影响着汉民族的自我意识与生存方式,因此也必然影响了汉文化地区传统建筑营造文化的形成,这是本文讨论的范围所在。
中和之“中”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的理想状态,中和之“和”主要是指为达到“中”的理想状态所需要的事物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一种协调方式。“中和”思想的综合内涵影响了汉文化地区的建筑营造文化而形成了“中正和谐,平衡统一”的美学特征。传统建筑营造文化包含的要素可概括为人、物、建筑。儒家“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则体现在这三个主要元素的彼此关系之中。
建筑为人所用,因此建筑的形式语言首先体现的是人的意志与行为。汉文化地区传统建筑的营造文化所塑造的建筑形态是儒家“中和”思想的现实载体。建筑对称美学形式下的“中正”观是儒家礼制“和”文化的外在表现,“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本质目的将是人、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和合统一。
随着社会组织的发达与思维水平的不断提高,“中”的概念从“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1]的区位中心和政治中心的定义,逐渐提升为宇宙自然的“事理之中”[2]。“事理之中”体现的以“中”表达客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中正和谐”的理想状态,即为“中正”。“儒家最重视‘和’的原则,而‘中’则侧重凸显了中华民族根本的思维方式。‘中’标志的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最佳结构、最佳关系和人的行为的最佳方式。”[3]因此,“中”思想直接影响并形成了汉地区传统建筑营造的代表形式——“对称形式”。在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中,整个民居的整体规划布局、单个功能空间的内部形态、入门楼的结构、屋顶脊饰、墀头墙檐,以至木构装饰、门窗装饰等装饰层面的构成结构,基本呈现为对称形式(参见图1)。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通过对称形式可以直接表达出人与空间合一所呈现出的“中正和谐”的平稳态势。二是对称的中点与次中点、中轴与次中轴等形式等级可以使空间较为清晰地表征出“礼制”文化的秩序感。
图1 中国传统民居从整体规划到局部装饰的对称形式(作者田野考察自摄)
在“中”思想影响下的传统民居的对称布局,是传统礼制的形式体现。“一个秩序井然的家庭只可能建立在恰当合宜的成员关系之中。在中国民居的所有空间和特征中,建筑的围合、高度、深度、比例,以及门、礼仪性的空间、卧室、厨房都拥有调和家庭关系、培养成员行为的作用,是将民居转为社会关系的真正‘样板’。……而这些等级的差别常常组织在一条精心设计的轴线之中。”[4]以汉文化地区传统民居典型结构——四合院为例,其功能空间的布局及面积大小正是按照礼制秩序与家庭成员关系作一一对应。例如,四合院的入口门楼一般不设在南墙正中央,而设置在东南角。原因除了与宅地风水相关外,主要是为遮挡外人入门的视线,使其无法看到内部空间,体现四合院的私密性和等级性。民居住宅的等级决定了四合院进制的数量,私密性和等级性由内进阶的深度决定。南北中轴线与东西对称的中点位置为正厅(也称作为“上房”),在内部空间中礼制秩序等级最高,一般由主人居住并作为接待重要客人的客厅使用。正厅的两边向南的耳房为配套卧室及书房等功能用房,外院的东西厢房为儿女的卧室,内院的东西厢房为家庭年长成员卧室或私密的生活空间。四合院的其他用房也随着辈分、年龄、性别、功能主次所呈现的等级差异清晰反映在内部分配使用上。这些空间按照礼制秩序划分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好家庭的和谐平稳关系。
另外,传统民居内部空间中的隔断、屏风、围墙的设计也并不仅仅意在加强功能划分,同时凸显的还有等级性。部分规模较大的民居建筑会利用台阶的高差设计,将需要加强等级的院落或建筑按照次序抬高,在垂线的立面关系上实现序列的等级差别。
传统建筑的对称是中正理念有效的表达方式,而不是刻板的固定形式。《汉上易传》言:“太极者,中之至也,天地之大本也,所以生天地者也。”[5]“天地之大本”可以理解为天地万物生成的总规律和总根据。这种可以对应天地规律的“中“的状态和涵义,即为“本体之中”。“本体之中”将形式的“不偏不倚”与实物的客观规律、理想人格与社会组织关系的最高价值相联系,追求和谐统一性的同时又不乏独立个体的“中”的状态。以安徽宏村规划为例。安徽宏村是徽派建筑民居村落的典型代表,从其村落选址和规划角度来看,并没有为体现高度秩序感而形成刻板形式,而是秉承“枕高岗,面流水,一望无际”的村落选址原则,注重从“风水”角度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对应。从宏村鸟瞰图可以清晰看出整个宏村村落基本上根据自然地理条件进行选址营造(参见图2),每户民居都尊重和延续着各自最佳的位置选址,保持了各自“中”状态的独立性,并没有受到外加刻板形式要求的局限,村庄、民居与环境相互和谐,形成灵活的隐藏于无序之中的井井有序的分布。这种以水系统为脉络“自然生长”而形成的聚居形式,展现的是一种与丘陵、水网融合的聚居智慧:对内是资源平衡分配,对外是风险共担(火灾、匪患等),构成“人居—村落—环境”之间的“和合”统一。
图2 安徽宏村村落环境整体布局鸟瞰图 (作者田野考察自摄)
如果说“中和”之“中”主要是形成“不偏不倚,过犹不及”这种事物的最佳结构标准,那么“和”主要是指动态地形成一种和谐。“同异相济为和”[6]中“相济为和”的主要涵义有两方面:一是在矛盾普遍性的背景下,“和”的作用不局限于将相同事物和要素形成统一关系,而是侧重于将不同的甚至具有矛盾差异性的事物和构成要素形成统一关系。二是使得矛盾关系中的双方互协互助,两者“相济”,形成最佳的理性增量关系。建筑为人而营造,传统营造文化中则人的需求尺度和使用行为与建筑空间即构成“相济”的中和关系。
1.人居需求尺度与空间尺度的和合
从功能的角度而言,建筑空间设计的第一依据是人体在居住空间内所需要的生理尺度,在此基础上达到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西方现代室内空间设计把人与空间及物品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科学的体系,命名为“人机工程学”(Ergonomics)。而在中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民居营造对于协调人与建筑的关系具有自己特有的处理方式和营造语言,这种方式被称为“间”。传统民居营造以“间”作为基本结构单元,是世界建筑史上最早的框架结构,因此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可以说是世界建筑史框架结构的先驱。①“间”围合的框架结构使四面围墙起不到承重作用,建筑空间内由四根柱体结合墙体和地面构成的三维空间,过程也体现了“虚实相生,阴阳共存”的中和理念。因此,“间”也是一个空间中虚实的哲学概念。大部分传统建筑基本采用三开间以上的奇数开间,这更有利于对称与均衡(参见图3)。
图3 传统民居建筑开间示意图(作者自绘)
传统民居的开间尺寸根据等级差别而略有不同。“北方建筑各间的面宽为约3.3-3.6米,这一尺寸到了南方被放宽至3.6-3.9米。间的进深在南方要大于北方:南方的一间可深至6.6米,而北方一间的深度通常只有4.8米。”[7]结合中国平均人体臂展尺寸②以及人体行走的摆幅尺寸(左右两边各需30公分)的核量对比可推测:3.3米开间是为满足三人舒适相行而设定的(参见图4),这种以人体基本生理为参考的架构尺寸设计,体现了中和思想中“和”的理念。同时,“间”概念使得传统建筑中有了“空间模数”的概念,更易于重复建造,在建筑布局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组织关系和功能需求,围合成田字形、U型、H型等不同形式的单体建筑,实现不同功能的组合(参见图5)。“间”的搭建形式也符合“虚实相和”的结构美感,使其在具备建筑空间功能的同时自然发挥装饰作用。
图4 传统民居建筑开间模块组合形式(作者自绘)
图5 传统民居开间尺寸与人体的和谐关系示意 (作者自绘)
2.人居行为与建筑及外部环境的中和关系
荀子曰:“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8]认为天地万物需要找到“和”的状态,才能在这种“和”所达到的客观秩序下,各自按照本性生存发展,即“宇宙太和”。“宇宙太和”是人、天地、自然、万物相互统一的最佳状态。对建筑居住文化而言,“和”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人居与自然的对应。人将建筑作为自身与天地的相处方式,期盼和谐统一,于是产生了“住宅风水学”。
在传统文化中,住宅风水直接关系到“时代吉昌”或“门族衰微”,上到君王显贵下到平头百姓都颇为重视。古代民居营造著作《图解葬经》中描述了上乘阳宅的标准:“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稚,乃为上吉。”[9]由此可见,风水理念在本质上就是以人为主体,探究人居住行为与生态环境、天地自然的关系。宅地风水选址的几项基本原则同样处理的是人居行为与天地自然的和谐关系。
(1)藏风得水
考据文献,“风水”最早见于《黄帝宅经》:“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10]首次明确了风水的概念,指出“藏风聚气” 之处为宅地选址必选之地。“风”为空气流动,“水”指水源水流,“气”指形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能量。风水选址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围绕如何“聚气”而展开的。风水峦头学最理想的宅地是符合“藏风聚气”的要求:背有靠山,前方远处有低伏的小山,左右两侧有砂山环抱,宅地聚于中央,四周有曲水环抱。(参见图6)从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角度来看,藏风得水的理念综合了气象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理论,符合我国大部分民居营建对住宅选址与布局的要求,通过建筑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
图6 风水峦头学理想布局图(作者自绘)
(2)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住宅风水学是包含园林学、建筑学、美学、地理学等的综合学科。原因在于,要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平衡状态需要考虑与人相关的各方面因素。“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思想基础理念之一,强调天、地、人三者的对应性,对此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春秋集注》言:“人道立,天道成,地道平。”[11]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相互对应、相互联系。
古代将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系统来认识,五行学说就是以“人—自然”系统作为解释对象。五行的概念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12]其理念为万事万物都归属于五行,人在自然界中的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五种“元素”不断运动和相互转化的结果。因此风水学以五行学说将“人—建筑—自然”相联系。例如广州邦塘古民居“五行山墙”(参见图7)。邦塘居民在选择民居山墙的形式时往往请“风水先生”,先生根据五行学说来判定山墙形式。比如,宅地周围的山形多为“火象”,则山墙就采用“水式”,意为“取水克火”;如果人正堂方位坐“水象”,那么山墙可用“金”,意为金生“水”为吉;坐东朝西的建筑,东为木,西为金,因“金克木”,对金而言,木被“克出”,属吉,正身则用木形与金形山墙装饰,以得中和。由此,“天人合一”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
图7 广州邦塘古民居的“五行山墙”(作者自绘)
(3)阴阳平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平衡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居宅风水所注重的是阴阳关系的平衡。风水阴阳理论将住宅四面分为二十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各有阴阳属性(参见图8)。阴与阳不能独自兴旺,需要互相调和。凡是以阳为重的住宅,都有阳气抱阴;以阴为重的住宅,都有阴气抱阳。阴阳平衡理论不仅考虑自然的环境与条件,还会融合社会组织关系、处事哲学、个人价值等人文理念。以阴阳理论中的“五虚五实”举例:“住宅有五虚,可以令人贫穷;有五实,可以令人富贵。房屋大居住的人少是一虚;住宅的房门大里面小为二虚:住宅的院墙不完整为三虚;住宅的井和灶安排不当为四虚;住宅占地大房子少而院子宽为五虚。住宅小居住的人多为一实;住宅的房屋大而房门小为二实;住宅的院墙完整为三实;住宅小而牲畜多为四实,住宅的外水沟向东南流为五实。”[13]“五虚五实”理念以人与建筑的关系为中心,融合了人体居住功能及心理尺度需求、营建结构关系、传统人情世故等多方面元素,其目的是实现人居行为与民居建筑的中和统一。
图8 巽门坎宅的九星分布和宅院布局(图片来源《黄帝宅经》)
传统建筑空间因物件的融入而实现了具体的生活功能,物件因建筑空间的承载与容纳而构成多样统一的系统,因此两者在形式与内涵是中和统一的辩证关系。中和关系表现为物与空间“中”形式感和“和”的内在表达。
在中和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民居从建筑整体布局到室内物件的布局形式,再到室内装饰设计都讲求以“对称美”为主要特征的平稳装饰形态。从其形式感分析,对称美学是依照对称轴线来划分一个整体的,中心线两侧的事物可以达到相互呼应,可以最有效率地达到平稳、平和、稳重的“中和”感,因此传统民居空间中的物的关系处理,其标准依然是整体“和”的氛围。以宋人画《女孝经图》为例(参见图9),画面呈现了汉朝时期的古人“客厅”布局,包括间格廊柱的结构、屏风及坐席的摆放位置、客厅的总体设计等均保持中正的“对称式”风格,反映出自古以来对称式的平衡感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当中。
图9 宋《女孝经图》
建筑功能空间中的物件在实现了其基本的生活功能的同时也融合了礼制文化、社会组织文化、装饰艺术等综合性传统文化。装饰物品的摆放形式、空间的比例关系处理方式以及人行为功能需求都以“和”的思维理念达到和谐统一。以民居中礼制等级规格较高的“正堂”空间为例。正堂在中国传统民居空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礼制地位,也称为正厅、厅堂等,从其称呼中的“正”字也能体会到其营造形式及等级规格,在功能上融合了起居、待客、集会、行礼、祭祀等多方面功能。在宅地通过风水相地选定下来之后,便是邀请风水先生通过测算与考究拟定正堂大梁的位置,此举被认为关系到家族声望,因为正堂是一个家庭中关系家族团结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功能空间。
从形式上看正堂的物件布局形式要符合“中正”的标准,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形态(参见图10、图11)。正堂以梁柱为主要建筑结构关系进行空间围合,根据功能尺寸的比列形成严谨对称的对应关系。北墙为正堂最为重要的位置,墙壁前摆放基本固定式的家具组合(参见图12):高而狭长的条案紧靠北墙,其功能是摆放祖先牌位、神仙画像与各种礼仪用具。条案之前为一张约80厘米高的八仙方桌,用于摆放日常生活用品及饮食用品,重要仪式节日时摆放礼仪性供品、香火和蜡烛。八仙桌不固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摆放于门堂中央,用于家庭用餐、读书写作等功能。八仙桌的两边会放置两把“圈椅”或者“官帽椅”等扶手椅,这两把椅子是为家庭中的长辈而准备,是家庭礼制关系最高等级的象征。条案后方的墙壁上往往作为家庭文化及家训教育传承的重要位置,往往悬挂吉祥为主题的书法及绘画作品,楹联多为具有教育及哲学意义的对仗警句。
图10 传统民居正堂平面布置图(作者自绘)
图11 传统民居正堂典型空间形态(作者安徽田野考察自摄)
图12 正堂北墙家具陈设立面图(作者自绘)
八仙桌、条案、扶手椅、背景装饰形成的陈设组合是一个家庭生活的功能核心和精神核心。从形式上看,八仙桌与两把扶手椅形成了一组“对称式”的陈设组合,墙壁书画与对联、牌匾组成了一组文化组合,正墙的整体陈设都呈现了“整体对称,局部对应”的协调性。物件的布局与正堂及整个建筑形成了统一关系。
形式是理念的体现,理念为形式的内涵。中国传统民居空间从整体到局部的对称美,目的是实现“中和平衡”的秩序感。中国营造美学不局限于形式语言的统一性,追究的是“人—物—建筑—环境—天地”多维度统一的关系和谐。其中,物件与建筑空间,两者互为依据与参考。
以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与天津市蓟州独乐寺大殿为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为中国现存排名第二早的木结构建筑,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参见图13)。以佛光寺大殿佛像体量与建筑体量的对比关系可以看到,佛光寺大殿从整体到局部同样呈现纵轴式对称的统一形式。在物与建筑空间关系方面,殿堂的建筑高度和东西开间宽度基本按照供奉神像大小进行设计,空间要求与宗教神像匹配合宜。另外五扇方正大门、两层斗拱的跌级高度、柱体的间隔宽度与整个建筑立面形成呼应关系。屋顶的俊俏鸱尾装饰十分合宜地提升了整个建筑的形式美感,虽然型状翘锁,但不影响整个大殿平稳和谐的气质形态。整个大殿结构复杂,造型丰富,呈现了中国宗教建筑平稳和谐的神秘性和庄严感,其平稳的中和形式美感和西方宗教教堂追求“高耸入云”的垂直建筑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图13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立面[14]
天津市蓟州独乐寺观音阁及山门为中国辽代建筑代表作,二者在建筑历史、技术与艺术上的价值向来为学术界所推崇。中国传统佛教建筑常常将塑像与建筑空间统一设计,使二者之间取得清晰而和谐的比例关系,建筑空间犹如为塑像度身定制的居所,即“度像构屋”设计理念(参见图14)。由于所需要的测量数据涉及到建筑测量学,特引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王南老师《规矩方圆,度像构屋——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及塑像之构图比例探析》一文进行举例说明:
图14 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横剖面分析图
中和思想的主要内涵是将具有矛盾差异性的事物或要素按照融合的方式构成相互统一关系,是一种“相济”“相保”即互补互助的和合协调关系。这种“和”的力量从横向结构上揭示了万物生成的内在根据和发展动力。传统建筑由人营造,供人居住使用,与世代家庭宗族相处,因此营造文化包含了围绕人居而产生的伦理人文、适宜材料、民俗文化、装饰艺术等多方面组成元素。在“中和”思想作用下,营造文化理念与建筑形式载体实现融合,从人居方式与建筑营造材料的和合关系、人居行为与装饰民俗的统一关系,都可以感知到传统建筑营造文化中人与物的中和关系。
营造材料是建筑营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建筑的形态、人的直观感受等多方面。汉文化地区传统营造建筑的常用材料基本选择和周边建筑环境具有融合关系的“乡土材料”,包括所在地域的砖、瓦、灰、木材、石材、生土、草、砂等本体天然材料,体现出经济性、生态性、可补充性的“乡土”特征。例如在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的黄土高原地区,当地民居建造基本以“黄泥”作为窑洞主要的构建材料。主要原因在于当地日照时间长,气候较为干旱,黄泥的保湿性可以使得土坯砖和夯土建造的房屋抵挡当地极端的昼夜温差,从而使人获得舒适的生活体验。在中和思想影响下,中国居住空间营造会将人体感受和自然环境的实际情况相融合,因此汉文化地区各地理位置的民居会因本土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建筑形式特点的差异性。
民居建筑装饰民俗是汉文化地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了中华子民根据长时间实践经验所形成的自然观、天地观、生逝观等人文思想。人文观的融入具体表现在传统营造过程中所注重的 “凶吉祸福”“趋利辟邪”等文化观念。建造营造前期有堪舆学的参与,“气相”理论、“阴阳”理论考量居住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的相融;建造中有“拜土神”“上梁”等隆重仪式,为建筑融入自然祈福;建造后有“趋利辟邪”的具体实施方法,从营造事物的各个角度形成趋向完美的统一整体。中和思想中的“宇宙太和”内涵除了表达万物和谐发展与进步的协调状态之外,还包含事物外部形式和内涵精神的统一,形成立心、人身与天地和谐的关系。汉文化地区民居装饰文化寻求的即是人与宇宙之间的和合统一关系。
1.装饰民俗中的吉祥图案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是传统民居民俗装饰的典型形式语言。例如喜从天降、金玉满堂、室上大吉、福寿万代等经典吉祥符号融合的是中国百姓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与期盼。以经典吉祥符号中的“福”字为例,福与“和”相通,中国俗语讲“家和万事兴”,福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理想的一种能量与运气,带有福字的很多词语都融合了人的期盼,例如“福运”“福祉”“福地”等。福字的吉祥符号也作为经典符号广泛用于民居装饰中,可以作为影壁浮雕、窗花剪纸、窗棂镂空纹样等不同形式的融合。中国传统中,蝙蝠也因与“福”字谐音,经常作为装饰的创作符号(参见图15)。装饰民俗都是通过装饰艺术元素实现个人美好意愿与建筑装饰功能的和合统一。
图15 民居中“福字”的装饰应用(作者田园考察拍摄)
2.装饰民俗中的民俗艺术
中国民居民俗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基本上是融合美学造型与传统文化而形成独具魅力的民居民俗艺术形式。通过民俗艺术形式使得民居建筑与人的精神相融合,传递的是传统与未来的链接关系。和民居建筑相关联的民俗艺术形式有吉祥年画、手工剪纸、书法楹联等。
吉祥年画是融合神话传说、平面艺术和空间软装陈设的艺术形式。年画的题材元素来源于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结合中国各地众多传统文化符号,包含了武将、门神、戏曲、耕织农务、民间神话、演义小说、历史典故、植物动物、风景山水等多方面文化内容。中国年画的艺术特征是造型的艺术化、概括性、抽象化,内容具有传承性和符号化的特点,具备较高民俗审美内涵。同时,寓意吉祥、祈求好运的民间神话类年画往往具有道德方面的教育宣传作用,富有积极向上的力量。年画有时张贴在宅舍的外门板面上,有时摆置在正厅祭坛上方、灶神龛位近旁、床炕四周墙面等“随时进行道德说教”[17]的位置。在民居空间中,将装饰、教育、展示等多维功能融合统一,体现了中和思想“相济为和”与“宇宙太和”的基本内涵(参见图16)。
图16 民间各类“年画”艺术形式(作者田园考察 潍坊杨家埠村收集)
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塑造着与之相应的营造理念。在营造文化中对称形式与礼制秩序的统一、人居行为与建筑的协调、空间物体与建筑结构的相融、物件与文化的和合等方面,儒家中和思想均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它使得汉文化传统建筑营造文化呈现出了“中正和谐,平衡统一”的形式特点,塑造了传统营造文化对于“人—物—建筑—外部环境”和谐统一的理想追求。可以说,深刻理解了“中和”思想的基本内涵,也就掌握了传统营造文化的精神内核。
注释:
①关于框架结构设计的说明:西方现代框架式建筑结构设计理念最早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德国包豪斯学院(Bauhaus1919-1933)中国框架建筑结构(木工泥墙结构)最早考古发现为公元前4000多年仰韶文化村落遗址。
②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GB1000-88《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中国18-55岁男性平均臂展/身高*100数值为100.77。